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工智能
产业
发展
创新
应用
翟云
26 机器人产业|ROBOT INDUSTRY回顾 2022 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2 年 6 月,工信部公布的测算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4000 亿元,比 2019 年同期增长 6 倍多,企业数量超过3000 家,比 2019 年同期增加 15%,在制造、交通、医疗、金融等重点行业形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同时,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智能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标志性产品创新的能力持续提升,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在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问题隐患也逐渐显现,信息安全、算法可解释性等技术问题,以及人工智能生态治理问题备受关注。基于此,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建立了人工智能创新支撑体系,在技术研究、应用推广、生态培育、政策支撑等四个方面同步发力,持续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文/翟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及创新应用FRONtiER前沿DOI:10.19609/10-1324/tp.2023.01.014 2023 年第 1 期 272022 年,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融合更加紧密,人工智能已逐步渗透到很多行业,在制造、医疗、交通等重点领域实现了应用。2022 年下半年,工信部面向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征集了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遴选出 100 个典型应用场景,形成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智赋百景”名单,展示了人工智能应用的广阔前景,进一步促进智能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并加速产业升级。2022 年,工信部批复长沙、南京、武汉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全国人工智能先导区数量增至 11 个。自 2019 年上海先导区批复以来,各先导区围绕中心定位,在“谋改革、促应用、找经验”方面成效明显。对于各个先导区,工信部部署了不同任务。各个先导区充分发挥所在地的产业基础,找准优势领域和发力重点,因地制宜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2022 年,深圳公布了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作为我国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通过先行探索人工智能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打造多方协同、共治共理的模式,有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形成规范有序的良好发展局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落地场景更加多元化,深入触达行业核心痛点。人工智能主要面向特定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形成具体产品或系统解决方案。目前,“AI+细分行业”的模式,形成了技术推动产品、产品赋能行业的良性商业闭环。在各应用场景中,制造、能源、金融等领域已相对成熟。在制造业中,人工智能已经贯穿于制造业的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先行生产方式,催生了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等应用场景,创造出自动化的新需求、新产业、新业态。翟 云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人工智能创新业务单元 负责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及创新应用28 机器人产业|ROBOT INDUSTRY在能源领域,人工智能通过利用传感器和收集器获取的能耗数据,预测物理行为以及探究人类对能源的影响,有助于发现新的能源预测,并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生产能力。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能源领域中的系统建模、预测、控制和优化等方面。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临床辅助决策、精准医疗、健康管理、医疗信息化、药物研发,以及医疗机器人等细分场景,以助力降本增效,提升诊疗水平,改善患者体验,降低患病风险等为核心目的,全面赋能院前、院中、院后等各个环节。人工智能技术成为继互联网技术之后,变革金融行业的全新力量,以其在机器学习语音处理、图像识别、文字提取等方面的强大能力,逐渐渗透金融业务全价值链,从而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大幅提高金融行业的经营效率。在交通领域,智慧交通具备更强的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共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的融合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城市形态,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整合城市的运营与管理资源,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智能化发展的一种新型城市形态。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隐患,逐步出现了包括信息安全、算法可解释性等技术问题,以及人工智能生态的治理问题。因此,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建立人工智能创新支撑体系,从技术研究、应用推广、生态培养、政策支撑等四个方面全面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技术研究方面,建成赛迪人工智能测评服务平台。自 2019 年开始,逐步建设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平台,研发配套硬件系统,为业界提供人工智能产品测试服务,以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试验和兼容性适配服务,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和治理等FRONtiER前沿 2023 年第 1 期 29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及创新应用第三方服务。聚焦重点,保障人工智能技术质量。建立面向基础环境的算法模型、数据验证、智能系统测评体系。研发人工智能测评工具,针对人工智能数据集开展评估,持续研究人工智能安全技术与检测。为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促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增强技术智能应用,辅助应用方技术选型,不断开展人工智能技术测评服务。在近三年的测评服务中,智能终端和基础设施产品测试需求,以及机器视觉的测试需求占比较大,人工智能在这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在应用推广方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开展广泛合作,促进人工智能应用探索。中心与人工智能产业链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聚焦制造、金融、医疗领域,联合探索人工智能落地场景,与天津、成都、南京、长沙等地方开展深入合作,探索人工智能治理模式。探索技术应用路径,总结行业最佳实践,沉淀公共知识,促进技术应用普及、治理应对。针对人工智能国内外科技和产业热点,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和法律问题,撰写专报内刊。针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市场特点,发布系列白皮书、蓝皮书。针对人工智能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展开相关技术研究,持续举办品牌活动,搭建产业高端交流平台,持续支撑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创新产品接访等工作。组织 2022 年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高端研讨会,成为人工智能先导区交流平台。联合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组织 AI 精准赋能中小企业对接活动,超300 家人工智能供给企业和超 200 家需求企业参与,汇编形成 AI 精准赋能中小企业对接活动供给目录、需求目录和重点对接案例集,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在政策支撑方面,发挥智库作用,做好决策支撑。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科技司、规划司、政法司、电子司、党委机关等的人工智能工作,为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供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咨询服务。同时,为多个地方政府提供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产业咨询服务,共同促进人工智能体制机制创新。在线阅读(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