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大监督__为社会救助“把脉问诊”_贾晶.pdf
下载文档

ID:2327457

大小:2.35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大 监督 _ 社会 救助 把脉 问诊 贾晶
内蒙古人大 2022/1215聚焦直通常委会 人大监督 为社会救助“把脉问诊”人大监督 为社会救助“把脉问诊”贾 晶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将听取和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兜底线、保基本、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入 2022 年监督工作计划。2022 年 11 月21 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自治区民政厅厅长姜宏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向大会作了关于“兜底线、保基本、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报告。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8 月 16日自治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召开座谈会,听取了自治区民政厅、教育厅、住建厅、应急厅、卫健委、医保局、乡村振兴局、残联等部门的汇报;8 月下旬至 9 月下旬,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赴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的 9 个旗(市县区)及所属部分乡镇苏木(街道)和村嘎查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调阅资料和实地走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福利中心、救助站、特困户、低保户等调研方式,结合分析赤峰市书面调研材料,了解掌握自治区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多谋民生之利 夯实兜底保障近年来,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把社会救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DOI:10.16744/15-1219/d.2022.12.006内蒙古人大 2022/1216聚焦直通常委会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扎实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2021 年,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措施,从 7 个方面提出了 26 项具体改革任务,破解社会救助“碎片化”难题,推动分散型救助向综合型救助转变,实现生存型救助与发展型救助有机结合;建立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提高救助保障标准。全区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由2012 年的 385 元/月、2583 元/年增长到 2022 年的 813 元/月、7320 元/年,位居全国第9 和第 11 位;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平均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 1358 元/月、11259 元/年;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在全国率先建成了纵向“部省市县”四级网络贯通、横向与 23 个部门 41 类数据共享的信息平台,全面实现新申请救助对象“事前核对”和在享救助对象“定期核对”;全面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综合治理,审计反馈的 163 个具体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全面开展全区社会救助资金专项治理工作,共排查发现 260 个问题,全部进行了整改;着眼长效机制建设,修订制定相关政策制度 153 个,其中,自治区层面13 个。强化兜底保障,完善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资金投入。2022 年下拨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 21.26 亿元。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 38.6 万脱贫人口和 5.4 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分类纳入兜底保障,制定出台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20条措施,为163万低保、特困人员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1.7 亿元。分层分类落实社会救助。医疗救助方面,确保基本医保动态全覆盖。年度救助限额内,重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 70%;教育救助方面,截至 8 月,自治区已下达学生资助资金 27.9 亿元,惠及各类学生 424.3 万人次;住房救助方面,截至 2022 年二季度末,全区共有 22.04 万城镇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公租房实物保障或租赁补贴保障;灾害救助方面,下达中央冬春救助资金 2.034亿元,下达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2000万元,增储4类20种、价值 4500 万元自治区本级救灾物资。提升服务效能。选配嘎查内蒙古人大 2022/1217聚焦直通常委会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1.41万名,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通过巡查走访主动了解和收集困难群众急难事项线索;优化社会救助审核确认程序,简化优化申请、核对流程;推行社会救助申请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行“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深化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有序推进 71 个旗县(市、区)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建成社会救助微服务平台,建设全区统一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依托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通过大数据比对,对 273.1 万低收入人口开展了常态化监测。强化问题导向 谋民生之策报告坚持问题导向,从三方面总结自治区“兜底线、保基本、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面对的困难挑战。一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低保制度等扩围增效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的精准性、及时性有待提升;三是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有待健全完善;四是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各专项救助部门资源统筹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自治区部分盟市多次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当前社会救助工作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11 月 22 日下午,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分组审议了报告。审议中,组成人员指问题、谈对策,纷纷发言。奇锦玉委员关注疫情期间老年人和特殊群体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情况,建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特殊情况下的社会救助工作,提前掌握这部分群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救助措施。刘万华委员建议政府应筹集资金,用于受疫情影响的人群救助。周纯杰委员建议政府适当延伸救助范围,特别是要关注小微企业的生存。邓月楼委员建议关注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城镇低收入群体,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及时救助。赵吉委员建议做好因疫情或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群众的基本救助工作。民政部门可以设立救助专线电话,方便群众及时求助,避免因求助无门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毕力夫委员从基层角度切入,认为目前基层社会救助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信息不准确、不畅通、更新慢的问题内蒙古人大 2022/1218聚焦直通常委会客观存在,没有做到精准到户,互联互通也需要加强;另一方面,基层办事机构同群众的互动不足,服务的深度、广度有待增强。罗虎在委员从救助对象角度分析,认为社会救助工作存在救助对象识别难、不精准、救助程序繁琐等问题。办好民生之事 补齐民生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报告指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部署,持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健全体制机制,统筹救助资源,加强部门协同,提升服务效能,切实扛牢兜底保障政治责任。陈洁委员认为,要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和共同富裕的大局中来考虑,既要做到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保障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还要做到精准。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探索通过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在政策的执行上增加基层工作者的自由裁量权。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救助制度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做好救助制度体系内外的衔接。形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政策体系,降低救助成本,提高救助的效果。王玉成委员同样从“精准识别”切入,建议进一步强化对救助群体的动态精准识别,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覆盖范围更广的困难群体。李钢委员建议,要进一步提高救助的标准,要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要。要精准识别,分级分层给予低收入困难群众救助。报告建议自治区政府要从建体系、促联动,建机制、强监管,提素质、优服务三方面入手,加强政策研究,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是在建体系、促联动上持续发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稳步提高低保和社会救助标准,强化多部门联动,全面做好基本生活救助,分类做好各类专项救助,及时做好困难群众急难救助,不断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对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确保“兜住底”。二是在建机制、强监管上持续发力。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等工作机制,针对特困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继续深化巩固审计整改和综合治理成果,构建科学决策、规范运行、公开透明、精准有效的资金监管长效机制,确保“兜准底”。三是在提素质、优服务上持续发力。深入推行社会救助申请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加强政务服务平台信息整合推送,进一步减免申请人相关证明资料。全面提升基层经办能力,落实便民措施,推动社会救助服务向移动端延伸,推广“物质+精神”救助模式,确保“兜好底。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反映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以及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相信在党委、人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新时代社会救助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