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际接触理论下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机理与路径_李秋丽.pdf
下载文档

ID:2327324

大小:1.37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接触 理论 深化 民族团结 进步 教育 机理 路径 李秋丽
收稿日期:2022-04-08基金项目: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2021 年开放性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通识教育模式构建研究”(2021GXMGY0305);广西民族大学人才引进项目“民族高校通识教育共识性构建研究”(2021SKQD09)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李秋丽(1977-),女,山东泗水人,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人类学、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教育研究;李文钰(1997-),山东威海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教育研究;通信作者熊冰(1995-),女,广西武鸣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民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22 年第 5 期(总第 190 期)民族问题研究群际接触理论下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机理与路径李秋丽1,李文钰2,熊 冰3(1.广西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 530006;2.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3.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北海 536000)摘 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解决群际冲突问题而构建起来的群际接触理论,可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重要启示。首先,依据群际接触理论框架阐释了其最优条件,分析了增进了解、缓解焦虑、产生共情三大作用机制与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机理,即交往是增进各民族群体间的了解与互动;交流是通过情感交流缓解交往中的焦虑感;交融是产生共情,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其次,在群际接触的最优条件和作用机制下探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路径:一是以政策文件为支持,推进民汉学生混合制与互嵌式社区建设;二是以合作学习为条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三是以现代媒体技术为手段,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交融创新。关 键 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群际接触;交往交流交融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22)05-0034-07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则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途径。依据群际接触理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各民族群体相互接触与深入了解的过程。基于这一理论框架,分析群际接触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机理,探索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路径,对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启示。一、问题的提出民族团结进步是民族工作的生命线。2017年 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2019 年 10 月,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专门对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行了部署。2019 年 11 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基本内容”中专门规定了“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2。2021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32022 年 10 月,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全国各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43DOI:10.16415/ki.23-1021/c.2022.05.017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评选活动普遍开展4。某种意义上讲,随着某一民族的稳定形成与发展,其成员对本民族的归属感越来越强,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他民族产生排他或抵触情绪。民族间的误解和冲突多源于不同民族对彼此缺乏了解与认识,而群际接触则为消除民族群体间的偏见提供了机会。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有关民族团结与群际接触理论相联系的文献较少,一是从实践层面依据群际接触理论提出了促进高校大学生交往与提升国家认同感的具体路径。例如,谷建杰借助群际接触理论分析民汉大学生混合住宿模式的基本原理,提出其对促进民汉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交往具有重要意义5。孙琳综合运用群际接触理论的最优条件和作用机制,提出促进高校各民族师生在课堂教学、思想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积极接触6。段彦波、高晓波则提出以群际接触为理论指导,实施混合编班、混合同舍、混合编队以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7。二是从理论层面论证群际接触理论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关系。例如,严庆立足族际关系,强调共情理论能为促进民族团结提供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支持,提出通过群际接触中的间接接触即“想象接触”来创设认知共情场域8;姜永志认为,群际接触理论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一,应加强民族接触与互动,促进民族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9;张大卫则借助群际接触理论的假设、作用机制与最优条件等主要内容分析其对西藏民族团结教育的启示10。综上所述,近年来学界关于群际接触理论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拓展了新视角,但缺乏将群际接触理论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关联起来的研究。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从研究对象来看,多数研究都侧重于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群体,且多涉及国家认同问题,与中小学生交往相关的研究较少。从研究主题看,多数研究仅粗略地提到群际接触理论,没有详细阐述群际接触理论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一些相关程度较高的文献也是仅涉及基于群际接触理论促进某地区民族团结的具体路径,针对性较强,普适性较弱,且依据群际接触理论的内涵、条件与机制,实施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径鲜有提及。因此,本文拟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机理入手,以群际接触理论的作用机制为框架,探索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并以最优条件为前提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路径。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视角,阐释群际接触理论的内涵、特征与作用机制,还将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供一定借鉴。二、群际接触理论的内涵、最优条件与作用机制群际接触理论(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是由西方社会心理学创建起来的一套理论体系,被公认为是改善群体间关系的有效策略。该理论对如何消解群际冲突、减少群际偏见提供了新路径,在最佳条件下的接触会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并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机制。(一)群际接触理论内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关于群体间接触的理论,其中奥尔波特(Allport)的假设被证明是最具影响力的,在偏见的本质(The Nature of Prejudice)中呈现了最具影响力的观点,即通过指定组间接触关键情境条件减少群体间的偏见,并在废除种族隔离和学校的融合方面得以证明11,由此引发广泛的研究,不仅跨越了学科范围,还超越了种族群体,老年人、残疾人、精神患者等群体均有涉及。莱特、阿伦、沃尔普和罗普(Wright,Aron,Volpe and Ropp,1997)逐渐引入扩展接触假设,通过其他群体内成员间接体验群体间接触影响的研究显著性增长12。尽管如此,不同种族或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关系问题仍是群际接触理论的研究起点和实证基础11。佩蒂格鲁(Pettigrew,1998)将群际接触理论解释为群体间的个体联系越多,他们感受来自外群体的积极影响就越大1365。在对接触假说的元分析中,佩蒂格鲁和特罗普(Pettigrew,Tropp,2006)指出,群体间的接触通常可以减少群体间的偏见,且不仅仅局限于与某个个体有互动的特定成员14751。不同群体之间往往由于对彼此缺乏了解与认识导致群际冲突,而群际接触理论恰恰为增进不同群体间的了解提供了理论指导。(二)群际接触的最优条件一些研究证明,仅仅是接触并不足以促进群53际关系,不恰当的接触可能还会使群际关系恶化,例如,接触环境的特征15、正在研究的群体13和相关个体15可能都有助于增强或抑制接触的影响。为此,奥尔波特 17提出了群际接触理论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核心观点 群际接触最优条件(Optimal Conditions):(1)平等地位(Equal Sta-tus),即接触的群体在同一环境内拥有平等的地位;(2)共同的目标(Common Goals),设置接触的群体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积极目标,如在一个多种族的球队里,赢下一场比赛则是他们共同的目标;(3)群际合作(Intergroup Cooperation),接触的群体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必须合作互动;(4)权威支持(Authority Support),即有制度、法律、政策等权威对接触的支持。他认为,不同的群体在上述条件下接触,既可以减少以前对外群体所持有的刻板印象,也可以增进对外群体的积极了解。此条件也经佩蒂格鲁(Pettigrew)对群际接触的元分析而得以证明,在多元模型中,结构化接触预测了更强的接触偏见效应,这一趋势还出现在种族和民族样本以及分析的其余样本中。因此,在群际接触情况下建立最优条件通常能增加其积极影响的概率14766。上述群际接触的最优条件缺一不可,平等的地位是促进各群体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共同目标是保证群际合作的动力支撑,权威支持则是外部保障,四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虽然奥尔波特的最优条件并不是群际接触取得积极结果的必要条件,但该条件仍具有重大意义,遵循这些最优条件可以有限防止接触的消极结果。(三)群际接触的作用机制阐明群际接触的作用机制对于正确了解群体间的接触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佩蒂格鲁将群际 接 触 的 主 要 作 用 机 制 总 结 为 增 进 了 解(knowledge)、缓解焦虑(anxiety)和产生共情(em-pathy)三个方面1380。实际上,群际接触的作用机制是一个认知取向与情绪取向相结合的过程。有研究表明,群际接触的过程通过接触和态度的改变来运作,存在以下四个变化过程:学习外群体、改变行为、产生情感联系和群体内的重新评估。首先,学习是群体间接触产生影响的主要方式。当新的学习纠正了外群体的负面观点时,会增加对外群体的了解从而减少偏见。其次,行为的改变往往是态度改变的前兆。行为过程受益于反复接触,通过不断的重复改变群体间的不协调,从而有可能产生态度的改变,使之往和谐的方向发展。再次,情绪在群体间的接触中是至关重要的。焦虑在最初群体间的接触中很常见,持续的接触通常会减少焦虑,最佳接触也常常引起积极的情绪,从而产生一种同理心。最后,群体内重新评估过程的一部分涉及组内接触较少会导致对外群体的偏见较少。在群际接触的过程中,认知取向认为其增加了群体间的了解,而情绪取向则认为其减少了群体间接触的负面情绪,情绪变量比认知变量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尤其是焦虑的缓解和共情的产生18。虽然如此,每一种机制的独立作用要远远弱于三种机制的共同作用,探索它们对群际接触过程的共同作用,对于改善民族关系、减少群际偏见具有重要意义。三、群际接触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在机理 交往交流交融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过程逻辑,呈现一种递进发展关系,分别表征为人员交往、情感交流与文化交融19。表层的交往为情感交流奠定基础,中层的交流为文化交融积累情感,深层的文化交融则牢固民族关系。群际接触的作用机制是一个从认知向情绪发展的递进逻辑。接触作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的有效方式,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改善内民族对外民族的刻板印象,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实际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符合群际接触的作用机制(增进了解、缓解焦虑、产生共情),交往就是增进各民族群体间的了解与互动;交流就是通过情感交流缓解交往中的焦虑感;交融就是产生共情,加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交往交流促使各民族群体减少认知上的误解,缓解情感上的焦虑,产生文化上的共鸣,进而培育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观念。(一)促进人员交往:增加了解交往就是增进各民族群体间的了解与互动。交往是群际接触的第一步,是群体之间的互相往来。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冲突与偏见往往来自于道听途说,由于缺乏了解与交往,内群体成员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