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系统化路径研究_李志红.pdf
下载文档

ID:2327067

大小:1.86MB

页数: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全域 旅游 促进 乡村 振兴 系统化 路径 研究 李志红
-141 -【市场与贸易】农业经济 2023/2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系统化路径研究*李志红 摘 要:人与自然本是生命共同体,然而工业文明割裂了此种联系,对人的心灵产生了创伤,唯有乡村旅游才能够医治,这是乡村旅游的人本意义。因此,乡村旅游大有可为。目前,旅游业已经进化到全域旅游阶段,全域旅游作为纽带,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探寻旅游业与农业的结合方式,创新旅游业与乡村工业链接方式,研究旅游业与乡村服务业融合方式,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系统全域旅游是一种深度游,表现在要素上注重吃、住、行、游、购、娱的统一,在结构上注重全民、全业、全时、全域的完整,在路径上注重由点、线、面、域的融合,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大背景下,国内循环已成为重点内容的情况下,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在农村的蓬勃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一、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全域旅游在空间上已经渗透到广大的乡村地区,在产业上已经由城市扩散到农村,在主体的参与度方面多元主体模式逐渐形成。在全域旅游的浪潮推动下,乡村旅游已经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途。(一)城乡一体的旅游模式逐渐显现。乡村旅游业在城市的带动下逐渐发展起来。旅游业最先在城市的发展和兴盛,主要原因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对旅游业的支持能力较强。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城郊乡村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回归自然和陶冶心灵的需要,使得城市居民自驾游、自助游成为节假日和周末休闲生活的选择,城市周边的乡村以其特有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吸引着城市居民,旅游业逐渐地在农村发展起来。(二)旅游产业和乡村产业逐渐融合。旅游产业由于自身的易于嵌入性的特点,决定了其易于与其他产业产生融合和耦合。农村中自然环境、传统农耕方式、传统的生活习俗、乡土人情、农田产物等物质和精神资源,在旅游活动中变成了商品,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增收致富。游客的需求提升了物质性农产品价值量并延长了其价值链,文旅融合也使得农村中的精神资源变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让农业越来越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三)政党、政府、企业、村民“多元一体”旅游主体模式逐渐形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乡村旅游逐步由自发的行动转变为自觉的行动,这其中离不开党的领导,特别是离不开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在党的号召下,各级政府为旅游业提供了旅游支持系统,包括基础设施、政策机制、财政金融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旅游企业也加大投入以各种方式参与到旅游产品的开发之中,村民们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多种角色投入到旅游产业之中,总体上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多元一体”的旅游主体模式。二、乡村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由于乡村地理条件偏僻、旅游基础设施落后、资本下乡意愿不足、农民思想转变缓慢、人才外流导致空心化严重、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旅游业和农业的耦合程度偏低。目前,农业和旅游业的耦合主要表现为游客购买初级农产品和走马观花地观看田园风光,农村的物质和精神资源还没有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进行充分的拓展,没有达到深度游的目的。主要问题是政府扶持和引导不够,乡村旅游业自身存在着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传统农耕生活方式的惯性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市场化、法治化氛围不强,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农村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二)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融合广度和深度不足。市场导向要求农产品加工业要深入了解游客的需要类型和层次。但是,农产品的深加工受制于农户的土地分散经营状况,还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市场导向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不能为旅游市场提供差异化深加工产品;科技对农产品价值链延长还没有起到真正的支持作用,科技下乡和人才培养进展还很缓慢;启动农产品加工业的资金明显不足,各种投融资渠道和机制还有待建成和完善。(三)旅游业和农村服务业相互渗透领域狭窄。吃农家饭、看农村景是目前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许多旅游服务产 基金项目:2022 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现研究课题河北省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系统化路径研究(编号:20220202483);2022 年度唐山市社会发展研究课题唐山市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编号:TSSKL2022-045)-142 -【市场与贸易】农业经济 2023/2品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农耕方式是中华传统文化源泉,但其作为生产体验性产品还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农村中的乡土人情是传统道德文化的基础,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作为文化产品还没有被重视;农村中的优美风光、清新空气、诗意田园所形成的生态盛景,可以作为开发康养产业的基础,但主客观因素制约了这一产业在农村中的发展。三、发展乡村全域旅游的系统化路径乡村全域旅游既不能单打独斗,也不能片面发展,需要在总体上进行谋划和设计。从系统观的角度出来,统筹旅游业与农村一二三协同对接,才能形成整体性效果,促进全域旅游科学发展。(一)全域旅游促进农业发展的创新路径1.观光农业的路径。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交叉型产业,又是一种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利用地理空间、自然资源、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条件,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观光农业能够生产农产品;从社会效益来看,生态农业能够让人诗意地栖息在山水之间;从生态效益方面来看,观光农业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生态农业的路径。生态农业是指从生态学相关理论出发,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打造兼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农业形态。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旅游综合体系。生态农业追求产品安全、环境友好、技术绿色,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生活理念,能够为游客提供安全健康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环境,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二)全域旅游促进加工业向纵深发展的路径1.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农村中的旅游景区一般比较偏僻,但是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空气和土壤污染少,农产品品质优良,因此受到游客的欢迎。吃农家饭、品农家菜、喝农家酒成为潮流。但农业初级产品科技含量少,附加值比较低,不具有旅游产品的比较竞争优势。同时,农产品增产不增收、比较效益过低的现状不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因此,必须创新农产品生产模式,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由于要满足游客的特色化、差异化的需要,要求农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并采取多种销售模式,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增效。2.推进中药材的深加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对健康的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已经从过去重视疾病的治疗,逐渐转为期望通过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来保持健康。这些转变恰好为具有这方面特色与优势的中医药学的发展与腾飞带来了契机,也为中药旅游商品的开发和销售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抗击新冠肺疫情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彰显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因此,农户要抓住全域旅游的大好时机,采用传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利用,创新中药材在旅游环节的全面对接,以取得效益最大化。3.拓展工艺品的多样化。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购买的商品中有一大部分是工艺品,遗憾的是全国各地景区商户售卖的工艺品千篇一律,没有地方特色。因此,旅游工艺品的设计上,政府、企业、农户要突出地域特色、地方特色。首先,要融入当地的自然风光。当地的自然景观具有唯一性,这是各地乡村游的优势。其次,要融入当地的民俗文化。地域性文化是乡村的胎记,对游客来说是最值得纪念的因素。最后,要融入当地的人文精神。乡村的历史离不开劳模和英雄人物的推动,传承他们优秀品质是当地工艺品所应担负的使命。(三)全域旅游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路径1.发展餐饮产业,增加农民就业。全域旅游要满足游客的多重需要,其中饮食需要是第一位的,发展旅游餐饮业是基础。目前,在全域旅游的带动下,比较成熟景区的农户建起了农家乐、旅游饭店,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一些拥有古建筑以及特色自然资源的乡村尝试发展旅游业,许多农家开设了小吃店、家庭饭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就是卫生条件较差,距离游客的需求还差很远。因此,政府要创建一套餐饮业服务标准,规范餐饮业的健康发展。2.发展康养产业,增加农民就业。乡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宁静清幽,正是发展健康养老的好地方。乡村康养涵盖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等诸多产品服务,产业覆盖面广、产业融合度高、产业延伸链长。因此,发展康养产业能够增加农民就业和致富。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招商引资,吸引康养企业进驻,吸纳当地村民提供劳动力服务,这是重要的发展模式。同时,政府也应该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发展康养产业。3.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农民就业。全域旅游本质上是文化游,因此,乡土文化可以作为重要的资源参与到旅游中。乡土文化包括农耕农事、婚丧嫁娶、宗亲伦理、服饰服装、风土人情、棋琴书画、吹拉弹唱等,都可以作为旅游活动的审美对象。乡村应该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的内涵,找准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加以提炼提升,与旅游市场充分融合,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农民的经济收入。参考文献1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 J.经济地理,2003(02):119.2张祝平.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创新建议 J.行政管理改革,2021(05):65.3 来逢波.我国中药旅游商品的开发现状与开发思路刍议 J.商业研究,2007(03):211.4赵鹤,王建华.“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再生策略 J.社会科学家,2020(05):98.作者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河北 唐山 06300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