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读者的社会化阅读焦虑研究_陈勇.pdf
下载文档

ID:2326172

大小:1.30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青年 读者 社会化 阅读 焦虑 研究 陈勇
0762022年第11期*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社交媒体时代圈层化传播的社会分化风险评估与防控研究”(项目编号:21FSH020)研究成果之一。青年读者的社会化阅读焦虑研究*陈 勇 孔令奇摘要:社会化阅读平台的兴起逐渐改变了青年读者的阅读方式,当阅读行为被置于社会公共空间之中时,其阅读目的不再局限于自我提升和自我消遣,也需要通过符号互动来完成自我构建,从而容易产生阅读焦虑。运用深度访谈法对青年读者的社会化阅读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社会化阅读焦虑普遍存在,根据表现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可调节式阅读焦虑、可转化式阅读焦虑、郁结式阅读焦虑。社会化阅读焦虑的形成贯穿了从阅读、分享到评论的各个阶段,其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阅读过程中主体自律的消解与对记忆外包的依赖、分享互动中自我形象构建受挫、评论互动中语境崩溃。最后,从社会化阅读平台、出版社和读者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化阅读焦虑的化解策略。关键词:青年读者 社会化阅读 阅读焦虑 记忆外包 语境崩溃中图分类号:G252根据 2014 年到 2021 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我国国民纸质阅读的比例不断下降,数字化阅读已逐渐成为主要阅读方式。数字化时代的媒介在带给受众丰富的体验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类接受、处理和理解信息的方式,这些改变中最显著的就是阅读方式的嬗变。社会化阅读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嬗变表现之一,各种社会化阅读APP 的强大社交功能丰富了读者的阅读形式,激发了读者较强的分享欲望,使其对于书籍的阅读不再局限于私人空间之内。读者被快速卷入阅读洪流之中,过载的图书信息和频繁而低效的互动分散了其注意力,导致其原有的阅读思路变得混乱和零散,阅读效率降低。读者一方面试图进行深度阅读,另一方面又要忙于互动和分享,这种矛盾的心理就会催生焦虑情绪。青年读者作为使用社会化阅读平台的主力军,其群体中存在的阅读焦虑尤为普遍。基于此,笔者拟通过实证调查对青年读者社会化阅读所导致的阅读焦虑进行研究,深入分析社会化阅读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化解策略。一、青年读者社会化阅读焦虑表现的实证研究(一)研究设计在社会情绪表达丰富的时代,社交媒体环境将阅读行为置于公共空间之中,在激发读者阅读积极性的同时,也使得私密的阅读空间逐渐透明化。此时研究者更应关注青年社会化阅读群体内在的社会情感,特别是特定社会情绪和社会情感的内在关联及转化异常的情况。笔者认为深度访谈的形式最能直接触及被访者内心,访谈者可根据不同被访者的特点灵活进行询问和追问,将其带入阅读情景之中,更易还原社会化阅读中的心理变化。1.访谈对象选取原则根据研究需要以及基于访谈的可行性考虑,本次访谈对象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1)被访者有数字阅读行为;(2)学历为本科及以上,专业和职业有一定差异性;(3)被访者为 1835 岁的青年群体;DOI:10.19393/11-1537/g2.2022.11.031阅读与接受077(4)被访者的职业和地区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性。2.访谈对象基本信息和阅读情况在深度访谈的过程中,当采访到第 18 名访谈对象时,访谈无新的发现,故抽样访谈达到饱和。本次深度访谈对象共 18 名,为保护访谈对象隐私,将其编号为 118,被访者基本信息和阅读情况见表 1。(二)调查结果总结1.被访者均存在阅读焦虑心理在 18 位被访者中,有 17 位被访者明确表示,自身的阅读焦虑来源于数字阅读或者数字阅读加深了自身的阅读焦虑。有一位被访者虽未明确表示会产生阅读焦虑,但对其回答进行检索,发现其中含有“自责”“放弃”“抵触”“焦虑”等消极词汇,满足阅读焦虑的相关要素,故也认定其存在阅读焦虑心理。2.社会化阅读是产生阅读焦虑的重要原因根据 18 位被访者的描述,其数字化阅读的方式均为使用社会化阅读 APP。有 4 名有阅读焦虑的被访者表示自身大部分阅读焦虑来源于社会化阅读。除此之外,14 名被访者在回答相关问题时均提到“讨论”“点赞”“互动”“他人(阅读信息)”等社会化阅读相关词汇,共 21 次。所以,笔者认为社会化阅读是这14 名被访者在数字阅读中产生阅读焦虑的重要原因。此外,其中 1 名被访者虽使用社会化阅读 APP,但没有产生社会化阅读行为,且阅读焦虑情绪表现不明显(被访者编号 2)。3.强互动型社会化阅读平台对阅读焦虑影响更大根据互动的程度,可以将社会化阅读平台分成强互动型和弱互动型两种。强互动型社会化阅读平台的互动功能强大,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可以针对电子读物的内容进行评价并与他人进行互动,通过活跃的讨论达到传播增效。弱互动型社会化阅读平台的主要特点是以图书文本内容阅读为主,社会化互动行为为辅。有 14 位被访者经常使用的社会化阅读平台是强互动型,如微信读书和 QQ阅读;4 位被访者经常使用的是弱互动型,如掌阅。将两类被访者的阅读焦虑程度进行比较,发现使用弱互动型社会化阅读平台的被访者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力比较集中,干扰因素较少,对于阅读焦虑的态度也较为乐观积极。其中 2 位没有社会化阅读行为的被访者,均使用的是弱互动型社会化阅读平台。而使用强互动型平台的被访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力易被分散,阅读焦虑心理更易产生。由此可见,强互动型社会化阅读平台对于阅读焦虑形成的影响更大。4.阅读焦虑的表现及程度分析笔者对 17 位因社会化阅读而产生阅读焦虑的被访者的访谈记录进行进一步分析,根据表现程度将其阅读焦虑分为三种:可调节式阅读焦虑、可转化式阅读焦虑、郁结式阅读焦虑。(1)可调节式阅读焦虑可调节式阅读焦虑是指在社会化阅读过程中,阅读焦虑程度最轻,读者可通过自身的调整恢复正常阅读行为和心理的社会化阅读焦虑类型。属于这一类型的 5 位被访者在社会化阅读行为中的阅读焦虑情绪较为短暂,且被访者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使情绪恢复正常,并不会对后续阅读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 5 名被访者(被访者编号 6、7、13、14、18)编号性别年龄学历职业/专业阅读载体三个月之内阅读数量每次数字阅读时长每次纸质阅读时长1女24岁 硕士(在读)出版专业数字+纸质810本12小时46小时2男23岁本科警察数字+纸质2本30分钟1小时1020分钟3女25岁 硕士(在读)新闻与传播专业数字+纸质8本15分钟30分钟30分钟1小时4女26岁本科教师数字+纸质3本1030分钟12小时5女29岁硕士个体数字+纸质2本1小时以内2小时以内6男26岁 硕士(在读)工业设计专业数字+纸质2本1020分钟40分钟90分钟7女25岁本科行政人员数字+纸质3本2040分钟60分钟8男33岁硕士公务员数字+纸质2本30分钟30分钟9女27岁 硕士(在读)社会学专业数字+纸质78本12小时23小时10女24岁 硕士(在读)文艺学专业数字2本12小时无11女25岁 硕士(在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数字+纸质10本12小时34小时12男19岁 本科(在读)土木工程专业数字+纸质45本20分钟以内1小时13女20岁 本科(在读)会计学专业数字+纸质2本30分钟12小时14男24岁 硕士(在读)出版专业数字2本23小时无15女24岁 硕士(在读)出版专业数字+纸质10本30分钟1小时16女34岁本科行政人员数字3本1030分钟无17男27岁 硕士(在读)人工智能专业数字+纸质2本2030分钟12小时18女21岁 本科(在读)学科语文专业数字+纸质3本1530分钟24小时表 1 被访者基本信息和阅读情况0782022年第11期的基本信息和交流内容总结出以下三点特征:阅读量相对较小,社会化阅读体验感较低。5 名被访者 3 个月内的社会化阅读量均为 23 本。在受访的 17人中,人均 3 个月内阅读数量为 45 本,5 名被访者的阅读量显然低于平均水平。由此可推断,5 名被访者的阅读焦虑情绪之所以不明显,是因为其社会化阅读频率较低。阅读目的以个人兴趣爱好为导向,没有明确的知识诉求。5 名被访者中,仅 1 名被访者的阅读目的是出于工作需要。其余 4 名被访者均以个人兴趣爱好为导向,没有明确的知识诉求。该类阅读的目的比较单纯,只是将阅读作为一种消遣的形式,并没有机会证实阅读内容是否能转化为自我储备而“为我所用”,也没有进行反思与转化,所以读者不易察觉到阅读行为所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易出现焦虑心理。在阅读的过程中,社会化行为较少。5 位被访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均以文本本身为主要的阅读对象,不会有过多的社会化行为贯穿其中。据以上三点可知,当读者的阅读量较小、阅读目的性不强、阅读中社会化行为不明显时,读者阅读焦虑心理不明显,可通过自身调节来缓解。(2)可转化式阅读焦虑可转化式阅读焦虑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有明显的阅读焦虑情绪,但其发展在可控的范围内,可以通过自我排解降低焦虑状态,甚至可进一步将其转化为阅读动力的社会化阅读焦虑类型。在 17 名被访者中,有 4 人属于可转化式阅读焦虑类型(被访者编号 4、5、9、11)。他们在阅读量、阅读目的、受教育程度方面无明显规律。但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均可以通过自我排解、注意力转移的方式减少紧张和不安等情绪。有学者曾指出,个人的自控能力对其产生的焦虑心理有一定的影响,自控能力是指用户对自身行为和习惯,如注意力、耐心的调节和控制能力。1自控能力越弱的读者,其产生阅读焦虑心理的可能就越大。当读者受到社会化阅读中他人在虚拟空间所塑造形象的影响时,自身情绪的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有被访者表示,阅读焦虑的影响对自身而言是积极的。当其在微信读书排行榜的排名靠后时,就会反思自身的阅读行为,进而改变阅读计划,增加阅读时长和阅读量。(3)郁结式阅读焦虑郁结式阅读焦虑是读者阅读焦虑情绪中最为严重的一级,它是指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无法排解阅读焦虑情绪而产生的阅读障碍,甚至蔓延到读者其他的生活领域。在 17 名被访者之中,属于郁结式阅读焦虑范畴的被访者有 8 名(被访者编号 1、3、8、10、12、15、16、17),他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阅读量相对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4 名被访者 3个月内的社会化阅读量均在 5 本以上,仅有 1 人低于平均水平,且 8 名被访者在受访过程中均表示在阅读中有社会化行为出现。8 名被访者中,有 6 名学历为硕士及以上,2 名被访者学历为本科。他们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影响其对于知识的把关和文本的思考,在参考他人意见的同时,也会反思自身的知识体系。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以学习或工作需要为主。只有 1 名被访者的主要阅读目的是兴趣爱好,次要目的是学习需要,其余7名被访者的阅读目的均为学习或工作需要。当被访者发现自身的阅读行为无法满足阅读目的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焦虑心理。对社会化阅读存在抵触。在与 8 位被访者访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被访者表示,他们虽然使用社会化阅读APP,但更倾向于私密阅读。他们认为社会化阅读的形式与其原有的阅读习惯是冲突的。这种心理的自我冲突,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焦虑和不安,所以他们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刻意减少社会化阅读行为。根据以上深度访谈的结果不难发现,读者的阅读焦虑与社会化阅读的确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由于社会化阅读时间的长短、自我控制能力的强弱、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等因素,读者的阅读焦虑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二、青年读者社会化阅读焦虑的成因分析在社会化阅读当中,青年读者基于自身的文化偏好和阅读需求在社群中完成互动的全过程。社会化阅读焦虑正是在这种互动中产生的,其形成贯穿了从阅读、分享到评论的各个阶段,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 刘畅,巩洪村,曹高辉.碎片化阅读情境下用户信息焦虑行为形成机理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21,38(3):144-153.阅读与接受079(一)阅读过程中主体自律的消解与对记忆外包的依赖社会化功能已经为社会化阅读平台的读者所频繁使用。有研究显示,“以微信读书 APP 为例,有 67.2%的用户表示自己会查看好友的书架或关注好友在读的书,有79%的用户会通过书评等内容去揣测他人的想法,并且反思自身的想法”2。社会化功能对于读者的阅读行为影响比较大。一方面是对主体自律的消解。主体自律的消解是指读者在进行社会化阅读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