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乾隆朝茶具的跨媒材实践_刘芝华.pdf
下载文档

ID:2325719

大小:3.04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乾隆 茶具 跨媒材 实践 刘芝华
083古代美术史研究ReseARch oN ANcieNt ARt histoRy清乾隆朝茶具的跨媒材实践*刘芝华摘要跨媒材实践在中国艺术史上并不鲜见。跨媒材实践在清代宫廷艺术中成为一种自觉,技术更为娴熟。本文以清乾隆朝的茶具为例,对这一现象作一探讨。乾隆朝跨媒材实践的茶具材质受制于功能,主要集中于瓷、漆、玉三种。这三种材质在具体的实践中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尽一致,有的泯灭了材质之间的边界,有的则彰显了材质的特性。这三种材质的实践不尽然都是出于实用的考虑,有的仅是作为宫廷日常陈设之用。且乾隆朝跨媒材实践的茶具并未局限于当下作品,扩展到了古代器物的重新组合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一“混搭”风更能体现出乾隆皇帝沟通古今的努力以及审美、心境的变迁。关键词“三清茶”诗茶瓯;菊瓣茶杯;碗托子跨媒材实践在中国艺术史上并不鲜见,既可以是同一维度的实践,也可以是不同维度的实践。前者如绘画与版画之间,或不同材质的器物之间;后者如版画与器物之间。跨媒材实践既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这往往受限于材质、技法、意图等因素。跨媒材实践在清代宫廷艺术中成为一种自觉,技术更为娴熟,尤以乾隆朝为甚。本文以乾隆朝茶具为例,对这一现象作一探讨。一、从三清诗茶瓯说起乾隆皇帝最为喜爱的茶饮之一是三清茶,曾为之赋诗一首,称:三清茶(以雪水沃梅花松实佛手啜之名曰三清)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烹以折脚铛,沃以承筐雪。火候辨鱼蟹,鼎烟迭生灭。越瓯泼仙乳,毡庐适禅悦。五蕴净大半,可悟不可说。馥馥兜罗递,活活云浆澈。偓佺遗可餐,林逋赏时别。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寒宵听行漏,古月看悬玦。软饱趁几余,敲吟兴无竭。1这一“三清茶”诗频繁出现于乾隆朝各类材质的茶具之上,主要有瓷器、漆器、玉器等。瓷茶具最早出现了“三清茶”诗(图1、2)。乾隆十一年(1746)造办处档案称:七月二十八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嘉窑青花白地人物撇口盅一件,随旧锦匣。传旨:著照此盅样,将里面底上改画带枝松梅佛手花纹,线上照里口一样,添如意云,中间要白地,盅外口并足上亦添如意云,中间亦要白地写御笔字。先做样呈览,准时交江西烧造。钦此。于十一月初七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将做得木胎画蓝色如意云口足,中身写字盅样一件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照样准烧造,将盅上字著唐英分匀挪直,再按此盅的花样、诗字,照甘露瓶抹红颜色,亦烧造些。其蓝花盅上花样、字、图书,俱要一色蓝。红花盅上花样、字、图书,俱要一色红,盅底俱烧大清乾隆年制篆字方款,其款亦*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御窑茶具与宫廷生活研究”(项目编号:21LS05)的阶段性成果。084美术学报ART JOURNAL2023.01要随盅的颜色。钦此。2可知,“三清茶”诗茶瓯的烧制参照的是“嘉窑青花白地人物撇口盅”,只是将盅的纹样稍加改变,同时添加诗字、款识。“三清茶”诗茶瓯是乾隆朝茶具中最为经典的款式,不仅为乾隆皇帝所使用,而且被赐予参加重华宫茶宴的群臣3。“三清茶”诗茶瓯也成为了后世茶具模仿的对象,如茶花纹茶碗、荷莲纹茶碗等(图3、4)。二者皆是在“三清茶”诗茶瓯的基础上,对纹饰及诗字进行替换处理。如茶花纹茶碗,造办处档案记载了其花纹变更的过程,称:(乾隆三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太监吕进忠来说,首领董五经交青花白地茶盅一件,上贴御制诗。传旨:着将盅底花纹改茶花,先镟木样呈览。钦此。於本月二十九日催长四德笔帖式五德将做得白地青花茶盅木样一件,上画茶花,贴得御制诗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着交江西。将此盅样要白地青花青字,白地红花红字盅,随意各烧造些送来。钦此。4通过比较“三清茶”诗茶瓯与茶花纹茶碗,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大同小异,只是盅内的花纹以及外壁的御制诗有别。荷莲纹茶碗亦是同一情形。“三清茶”诗茶瓯除了作为同一材质茶具的参照物,也成为了其他材质模仿的对象,如漆质、玉质。其他材质对瓷质“三清茶”诗茶瓯的模仿,是否完全一致?瓷质“三清茶”诗茶瓯有青花、红花之别,除了青花、红花的差异之外,其他方面一致。暂以青花“三清茶”诗茶瓯为例,撇口、弧腹、圈足。口足内外各为青底留白如意纹一圈,茶瓯外壁书乾隆御制诗“三清茶”一首,茶瓯内底部绘制三清图,分别为梅花、松树、佛手,外围同样是如意纹一圈,器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红地描黑“三清茶”诗漆茶瓯与瓷质茶瓯整体上较为接近,一为红地描黑,一为白地青花(图5)。剔红“三清茶”诗茶瓯,同样撇口、弧腹、圈足,外壁底纹为绿漆回字形锦地纹,上朱漆雕刻御制“三清茶”诗,口足为如意纹一圈。茶瓯内部髹朱漆,底部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图6)。青玉“三清茶”诗茶瓯,同样与瓷质茶瓯较为接近,一为阴线刻,一为青花(图7)。玉质“三清茶”诗茶瓯,直口,折沿,弧腹,圈足。外壁刻御制“三清茶”诗,阴刻填金(图8)。从这三种材质的“三清茶”诗茶瓯来看,三者共享的是御制“三清茶”诗,其他如大小、形状、纹饰、技法等方面都存在着或细微或明显的差异。相对来说,瓷质茶瓯、红地描黑漆茶瓯、青玉茶瓯最为接近,剔红茶瓯次之,玉质茶瓯又次之。差异程度跟采用的技法以及材质的特性有关。如剔红茶瓯的层次感更为明显,呈现出浅浮雕的效果。这是剔红特有的雕刻技法。玉质茶瓯采用阴线刻再填金的技法,1故宫博物院编:清高宗御制诗初集卷三六,故宫珍本丛刊,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163页。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 第14册,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42页。3刘芝华:三清茶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农业考古,2021年第5期,第36页。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 第30册,第335页。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 第38册,第621-622页。6同上注,第666页。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 第40册,第227页。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 第55册,第119、136、744页。9同上注,第97页。10同上注,第789页。11同上注,第766页。12故宫博物院编:清高宗御制诗四集 卷二五,第355页。图1 青花三清诗茶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2 描红三清诗茶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085古代美术史研究ReseARch oN ANcieNt ARt histoRy是为了将诗字、纹饰与玉色区分开来。总而言之,从“三清茶”诗茶瓯这一个案来看,跨媒材实践的材质集中于功能性趋同的范围之内,瓷质、漆质、玉质皆可用于制作茶具。但三者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尽一致,这跟每种材质采用的技法以及材质的特性相关。二、菊瓣茶杯的跨媒材实践在“三清茶”诗茶瓯之外,乾隆皇帝对另一款茶杯青睐有加,那就是菊瓣茶杯。菊瓣茶杯有漆质、瓷质两种,且这两种材质呈现出来的效果几乎一模一样,难以分辨何为漆,何为瓷(图9、10)。菊瓣茶杯的跨媒材实践不同于“三清茶”诗茶瓯,泯灭了材质之间的界限。从造办处档案来看,乾隆三十八年(1773)始,乾隆皇帝多次命令苏州仿作菊花盘。菊花盘仿制成功之后,紧接着仿制菊瓣茶杯、菊瓣盒。其中,菊瓣茶杯跟茶具相关。造办处档案详细记载了菊瓣茶杯的仿制过程,称:(乾隆四十年)二月初九日员外郎四德库掌五德笔帖式福庆来说,太监胡世杰交青玉盖盅一件,茶房,青白玉撇口碗一件,茶房。传旨:交苏州织造舒文按青玉盖盅样款大小,照先做过红漆菊瓣盘做法一样,成做红漆菊瓣盖盅一对,素红漆盖盅一对。照青白玉撇口碗样款大小,成做红漆菊瓣盖碗一对,素红漆盖碗一对。再照红花白地诗意碗样款大小、诗意花纹一样,成做素红漆阴纹诗意花纹碗一对。其盅碗木胎薄厚,务要与先做过菊瓣盘一样。钦此。於本月初十日将述奏折片交胡世杰奏。奉旨:知道了。钦此。於十月二十七日库掌五德苏州送到红漆菊瓣盖盅一对,素盖盅一对,随做样青玉盖盅一件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进。讫。於本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员外郎四德库掌五德将苏州送到红漆菊瓣盖碗一对,素红漆盖碗一对,随原做样玉碗一件持进,交太监如意呈进。将玉碗交茶房,素漆盖碗交乾清宫,菊瓣盖碗交懋勤殿。讫。四十一年七月初一日库掌五德将苏州送到素红漆诗意碗一对,备用碗一对,随做样红花白地诗意碗一件呈进。讫。5可知,菊瓣茶杯(包括盖盅、盖碗)的制作至少参照了两个体系,一是样款大小模仿的是玉器,二是做法参照的是之前做过的菊瓣盘。此时的档案尚未涉及在菊瓣茶杯上刻御制诗之事。紧接着,同一年档案记载了新盖盅参照旧菊瓣盖盅制作并刻诗之事,称:(乾隆四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员外郎四德库掌五德福庆来说,太监胡世杰交红漆菊瓣盖盅一件,盅里贴诗字本文一张,盖里贴本文一张。传旨:照漆盅样式放大五分,做木样呈览,准时发往苏州,交舒文13杨勇:乾隆朝苏州织造成做宫廷御用漆器的初步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年第4期,第109页。14故宫博物院编:清高宗御制诗四集 卷七七,第372页。15故宫博物院编:清高宗御制诗四集 卷五八,第92页。16邓淑苹:乾隆皇帝的智与眛:御制诗中的帝王古玉观,台北故宫博物院,2019年,第194-195页。17故宫博物院编:清高宗御制诗五集 卷五八,第324页。1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 第51册,第453-454页。19故宫博物院编:清高宗御制诗四集 卷七八,第380页。20故宫博物院编:清高宗御制诗五集 卷一三,第336页。21故宫博物院编:清高宗御制诗五集 卷一二,第327页。22同注19,第377页。23故宫博物院编:清高宗御制诗五集 卷一九,第22页。24同注20。25同注23。图3 青花茶花纹茶瓯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4 青花荷莲纹茶瓯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086美术学报ART JOURNAL2023.01成做红漆盖盅一对,其盅里盖里俱照做样盖盅内所贴本文一样刻做,刻字圆光位分,要黑漆地状。钦此。於十一月三十日员外郎四德库掌五德福庆照菊瓣红漆盖盅样款放大五分,做得菊瓣盖盅木样一件,盅里盖里底足上镟得诗堂元光样并做样红漆菊瓣盅里盖里足底上贴得诗字本文持进,交太监如意呈览。奉旨:准发往苏州照样成做红漆菊瓣盖盅二对,其盅里盖里诗堂元光成做黑漆地刻字填金。钦此。于四十一年二月初五日员外郎四德库掌福庆将苏州送到红漆菊瓣盖盅二对持进,交太监如意呈进,交淳化轩宁寿宫各一对。讫。6新菊瓣盖盅相对旧菊瓣盖盅只是“放大五分”,但大小比例的改变,带来的是制作程序的复杂化。原先的菊瓣盖盅参照的是原物,不需要制作木样;新的菊瓣盖盅首先需要制作木样,在木样得到允准之后,才能参照木样进行制作。此外,相对于旧的菊瓣盖盅,新的菊瓣盖盅增添了刻诗的内容。这些新增内容的相关要求不仅被详细记录在案,而且被要求呈现于木样中。红漆菊瓣茶杯这一经典款式最终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诞生。是年,造办处档案称:(乾隆四十二年九月)三十日,员外郎四德五德来说,太监如意交合牌片一件,上贴红漆菊瓣盒底上应刻诗句元光本文大小二张各随年款样,红漆菊花盖盅,钟里盖里应刻诗句元光本文二张,传旨:着发往苏州交舒文。嗣后成做红漆菊瓣盒盖盅俱照发去本文刻字填金,其所作盒盅或大或小俱用此诗句款式收放刻做。钦此。7从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二年,经典的红漆菊瓣茶杯最终诞生。此后,红漆菊瓣茶杯基本都是参照四十二年定下的款式制作,或大或小。从中可见,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不断打磨与完善。从档案来看,最初的菊瓣茶杯样款大小参照的是玉器,做法参照的是菊瓣盘;紧接着的菊瓣茶杯在比例大小上“放大五分”,则需要首先制作木样,并在木样上将新增内容呈现出来;最终定型的菊瓣茶杯既不是参照原物,也不是根据木样制作,而是根据合牌片制作。合牌片跟木样一样,都是用于制作器物的模板。在经典的菊瓣茶杯完成之后,乾隆皇帝对它青睐有加,除了命令苏州织造制作之外,还收到地方大员的进贡,如五十九年至六十年收到江苏巡抚奇丰额8,两江总督书麟9、苏凌阿10,漕运总督管干珍11进贡的菊瓣茶杯。菊瓣茶杯除了用漆制作之外,亦有用瓷烧制,后者模仿前者,无论在釉色上,还是在光泽上,都惟妙惟肖。这一方面反映了瓷器生产技术的卓绝,另一方面跟器物光滑的表面遮蔽了技法的痕迹有关。朱漆菊瓣茶杯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