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境行动理论对高校学生职业生涯的指导意义_朱琳.pdf
下载文档

ID:2325686

大小:193.71K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情境 行动 理论 高校学生 职业生涯 指导意义 朱琳
2022 年12 月第24 卷增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Dec 2022Vol24Supplement情境行动理论对高校学生职业生涯的指导意义朱琳1姜飞月2(1.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2.东南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摘要情境行动理论重视职业发展,关注学生所处的生活情境,认为个体与发展情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逐渐受到职业生涯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该理论框架包含职业行动系统、职业行动组织水平和职业行动视角三个部分,对职业发展的内在意义进行解释,贯穿于一个人一生所有与职业相连的行为与活动,以及活动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为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对我国高校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情境行动理论职业生涯高校学生基金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面上课题“新时代多元融合的研究生职业生涯指导模式研究”(2020MSA401);2021 年东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多元融合的研究生职业生涯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朱琳,女,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曲可佳、ichard A.Young、邹泓等:职业生涯背景行动理论及其方法的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年第 18 期。Ponterotto,Joseph G.,“Qualitative esearch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A Primer on esearch Paradigms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5,52(2),pp.126136.Voncranach M.,Valach L.,“The Social Dimension of GoalDirected Action”,PsychologieSchweizerische Zeitschrift Fur Psychologie UndIhre Andwendungen,1983,42(2),pp.160177.职业发展是大学生必经的发展道路,为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促进学生对职业发展认识,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与社会实践能力,国内许多高校都策略性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能够内化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论,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有清晰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紧密联系时代发展,在学习期间自主制定学习规划、生活规划、职业规划等。这一系统工程指向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为达到职业目标设定的方案,其质量影响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据了解,各高校一般组织“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教学,举办讲座邀请往届典型就业毕业生分享职业规划心得、开展职业协会社团活动及指导学生开展简历大赛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这些举措能引导学生自我评估,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加强职业规划,但没有引入纵向时间概念,缺少有效监督机制,对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目标的确定、规划的制订与执行难以有效追踪和评判。为了加强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促成学生自我实现,可借助情境行动理论予以指导。情境行动理论重视职业发展,是职业生涯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理论,该理论从建构主义的哲学视角出发,在行动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成。这一理论关注个体的发展情境,认为两者互相关联且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强调在个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职业发展。同时,个体职业发展目标的探索、选择和决定很难依靠自己独立完成,往往是与社会中重要他人共同建构的。本文通过阐释情境行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论框架、相应研究方法,对该理论在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该理论对我国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的启示。一、情境行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行动理论是心理学中研究行动的概念框架,核心观点在于强调知识和意义是通过行动引起并且构建的。情境行动理论在此基础上产生,并提出以下观点:首先,情境行动理论认为人类的职业活动在本质上都是具有意向性和目标指向的。该观点从解释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是具有主体性的,是自我负责的,能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和计划并完成,也可以在不同情境中赋予职业意义。其次,情境行动理论强调,研究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建构一种研究框架,在此框架中,研究者可以了解人们DOI:10.13916/ki.issn1671-511x.2022.s2.021是怎样认识、选择和发展职业并给这些行动赋予意义的。职业生涯是个体自我构建的有叙事意义的概念,人们通过在建立的研究框架中自我构建,解释曾经的自己,建构未来的自己,对职业发展而言具有整体性、目的性的意义。最后,个体的职业发展不能独立完成,学习生活环境、职场氛围都影响职业发展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除个体自身之外,对个体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的同伴也不可忽视。他们既是重要主体,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他们与个体共同感知、共同存在,所以个体的职业行动需要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来考虑。二、情境行动理论框架情境行动理论认为,个体与自身成长环境、发展情境是相互依存的整体。情境行动理论将职业行动作为研究对象和基本单位,从职业行动系统、职业行动组织水平和职业行动视角出发,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释,建立该理论的系统框架,并从时间维度出发介绍了职业生涯的发展,由此形成了行动分析的三维概念。(一)职业行动系统职业行动系统由职业行动、职业项目和职业生涯组成,三者嵌套构成一个动态系统,且具有时间属性。职业行动也具有目标属性,个体可以发挥专业特长,在身边重要他人的影响帮助下,通过职业行动构建职业生涯;职业项目是具有相同职业目标的职业行动的阶段性成果;职业生涯指围绕同一目标的职业行动与职业项目的集合,是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行动、项目和生涯使得行动、计划、目标相互联系,也让我们对职业发展的时间概念和目标指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二)职业行动组织水平职业行动组织水平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要素、功能性步骤及行动目标,与职业行动的三个视角相对应,但更注重职业行动的发展性与过程性。职业行动的基本要素有个体的技能和习惯、内在的心理环境及外在的资源条件以及一些特定行为,表现出职业行动的结构性特征,人们可以观察并准确测量这些要素。在个体确立职业发展目标以后,会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使得行动之间前后连接,可以是个体通过特定形态的语言、肢体动作,从而达到自己目标和意图的过程,这就是功能性步骤。职业行动目标是职业行动最终所指向的状态,代表了个体所采取的职业行动过程的意义。(三)职业行动视角职业行动视角分为外显行为、内部过程和社会意义,这三个视角可以认为是一个整体,有助于对职业行动的全面理解。外显行为是指个体在生活情境中可以观察到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包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内部过程是个体内在的情感和认知,可以有效应对外显行为;职业行动的社会意义是指个体与社会共同构建的职业行动目标。这三个视角随机排序,有不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研究者通过综合使用三个视角,有助于对职业行动形成更全面的看法。三、行动项目方法情境行动理论探讨了社会伙伴之间的行动模式,但也关注人们如何理解和引导他们的行动。行动是用来描述有目的的行为的术语,一系列具有共同目标并在中长期内持续的行动被视为一个项目。APM 以情境行动理论为基础,遵循情景行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将个体与其成长情境视为整体,是个体职业发展过程中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被试由被研究者本人和其成长情境中影响其职业发展的重要他人共同组成。具体来说,APM 意在从外显行为、内部过程和社会意义三方面收集关于人类职业行动的完整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跨时间的、连续的职业发展项目。这一过程在一系列数据收集和资料分析程序中得以体现。(一)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按初始对话、追踪阶段、最后的对话和访谈这三个阶段依次展开。初始对话即研究者邀请被试双方就某一个话题进行交谈和讨论,注意对整个过程进行录像。谈话结束后,被试观看自己的录像,每次观看一分钟左右,被试记录下自己的观看后产生的想法和感受,对交谈过程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及时补充。之后的几个月,研究者对被试进行追踪研究,进行电话访谈并让被试填写自我监督表格。当被试参与到与职业发展相关的情境中时,都需要填写。追踪结束后,研究者与被试再次见面进行对话与访谈,并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忽视的细节作进一步分析探讨。(二)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环节涉及研究过程中全部资料,不可有所遗漏。这些资料包含录像、录音、与被试的对话及被试间对话、被试观看录像时的自我补充、电话访谈及自我监督表格等。研究者通过分析资料,可以了解被试状16增刊朱琳,等情境行动理论及对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的意义Graham B.Stead,ichard A.Young,“Toward a Global Psychology”,Qualitative esearch Methods for a Global Psychology,2006,pp.207232.张彦忠:基于背景行动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 ,教育探索 2012 年第 8 期。ichard A.Young,Valach L,Collin A.,“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A Contextualist Explanation of Career,2002,pp.206252.曲可佳、ichard A.Young、邹泓等:职业生涯背景行动理论及其方法的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年第 18 期。曲可佳、ichard A.Young、邹泓等:职业生涯背景行动理论及其方法的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年第 18 期。态,进而理解被试的整个行为系统,这确保了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综上所述,APM 在数据收集和资料分析上紧密围绕情境行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其中,外显行为可以通过研究者与被试交流、讨论、对被试进行录像获得;内在过程可以通过被试在观看自己的录像时,记录交流时遗漏的内容获得,也可以通过电话访谈获得;社会意义包括被试在研究过程中自我意义的建构,以及被试对于访谈过程中的行为和想法所做的解释和评论。在这些方法以外,研究者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获取资料。四、情境行动理论在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中的应用价值(一)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现状据统计,当前高校客观上已经开展了很多职业探索活动,如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研讨会,发布求职全攻略;开展简历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建立毕业生就业交流群,精准对接学生就业需求;开设求职技能提升训练营等,助力学生进行职业探索;开展领航研习营专项调研活动,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运作模式、职场环境和企业文化等。但在以下几方面仍然存在明显不足:一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关注度不够,缺乏主动性;二是大学生对职业认识不清,没有很好地将自己的专业与未来从业目标相联系,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择业观功利色彩日渐浓厚,受物质利益影响严重,眼高手低,容易出现择业过程中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三是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建构过程中缺乏对就业环境的探索,对就业环境认识有限,就业时缺少计划和准备;四是自我调节能力不足,在就业过程中碰壁后常有自信心下降、一蹶不振的情况发生,甚至开始迷茫,焦虑,自我怀疑,丧失求职动力。(二)生涯发展阶段划分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曾在 1953 年结合年龄层次与职业发展,认为职业生涯发展有五个阶段,分别是成长、试探、建立、维持和衰退,之后,舒伯提出生涯彩虹图。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根据舒伯的生涯彩虹图,大学生在校期间属于学生角色,处在职业探索阶段,对自身能力性格、优势劣势以及对本专业的地位、形势与发展趋势还不够了解,缺乏职业任务目标,不具备开展职业行动步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