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感视域下剧本杀的沉浸机制研究_冯之力.pdf
下载文档

ID:2325448

大小:2.35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情感 视域 剧本 沉浸 机制 研究
传媒论坛传媒论坛2023年第2期(总第122期)作者简介:冯之力,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艺术与新媒体。情感视域下剧本杀的沉浸机制研究冯之力摘要:近年来,随着爆款推理综艺明星大侦探的热播,剧本杀在青年群体中成为一种新型线下社交形态。沉浸是剧本杀的基本特点之一。目前,众多线下实体店打造了风格迥异的房间,设置了不同类型的服饰和道具,旨在为玩家打造沉浸式游戏的氛围。然而,剧本杀类型多样,其内在沉浸机制是如何给玩家带来更好的情感体验?不同类型的剧本杀具有怎样相同的沉浸机制?从内容侧和用户侧两个方面对剧本杀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参与叙事、互动演绎、个人后台行为的前台化以及集体情感认同基本构成了剧本杀的沉浸机制。关键词:剧本杀;沉浸机制;内容侧;用户侧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3)2-0057-03一、文献综述(一)文献概况“剧本杀”作为一种舶来品,进入国内初期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并以推理作为主要的游戏机制。而在2016年,随着芒果TV平台推出爆款综艺明星大侦探,“剧本杀”借力综艺形态顺利破层出圈,成为大众的娱乐方式之一。笔者以“剧本杀”为关键词在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章335篇,时间跨度从2019年至2022年,收录于知网数据库的文献全部为中文文献。对文章的关键词和被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剧本”“沉浸式”“剧本杀”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较高,“年轻人”“扬名立万”“未成年人”等关键词出现频率次之。双高文献关键词集中于“剧本杀”“年轻人”。以“LARP(Live-action Role Playing)”为关键词在webof science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章33篇,但其时间跨度为2007年至2021年,其中以2019年出版数量最多。分析其文献研究方向发现,“计算机科学”“教育教学研究”“商业经济”“艺术人文”排名前四。可见国外学者对于“剧本杀”的研究与国内学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更多涉及计算机科学等层面的探索。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于“剧本杀”的沉浸内在机制研究较少,尽管国内部分文献涉及“沉浸式”,但主要集中于玩家体感的分析。因此,笔者以剧本杀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用户沉浸的内在机制,深挖剧本杀所具有的情感结构及情感力量。(二)研究现状对国内外剧本杀文献进行梳理,剧本杀的沉浸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首先,剧本杀的沉浸体验建立在环境布置之上。学者潘源认为,剧本杀场馆的氛围设置对玩家沉浸感具有较大影响1。在体验剧本杀的过程中,玩家假定自己是剧本中的角色,通过场馆提供的主题服饰、背景音乐等手段,调动五官,深入氛围。同样,学者李韵亭也强调了客观环境的重要性,类型化的布景与服饰、营造环境的灯光与音响、辅助作用的道具2,都是将玩家带入剧情的触媒。其次,剧本杀的沉浸体验建立在剧本内容之上。潘源借用卡尔维诺关于“时间零”的概念,指出剧本杀的剧本在叙事上表现为一环扣一环的链条式结构3,玩家的任务则是推理“时间零”之前和之后的情节故事,在环环相扣的过程中沉浸于故事。而学者李韵亭则以情感叙事学理论为基础,指出“冲突”“焦点性事件”以及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都是触动情感的关键,受众的情感和故事的结构紧密相连4。而对于线上剧本杀来说,国内学者陈依凡认为,线上剧本建构了规定的情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符合梅洛维茨情境即传媒观察57传媒论坛2023年第2期(总第122期)信息系统的观点5,在这种半开放式的环境下,受众摆脱现实身份,在剧情身份中沉浸于故事。最后,剧本杀的沉浸体验与剧本人设息息相关。潘源提出玩家通过熟读角色性格与人设,“在认知层面形成并增强玩家对全新身份的认同与感知”6,从而进入故事。与学者潘源不同的是,学者李韵亭认为,不管是场景环境还是剧本内容,都属于显性情境,而在角色扮演中,玩家进入隐形情境,感受人物命运7。然而,在国外学者David Owen的研究中,沉浸感不一定以环境与服饰为基础,而更重要的是在活动期间尽可能多地投入角色,但投入角色并不意味着忘记“本我”。在国外的剧本杀中,“出血(Bleed)”是游戏中一个经常使用的术语,指的是角色的情绪开始影响玩家的情绪。David Owen指出,玩家可以随时提出脱离人设的问题,但“我感受到的表演能量促成了我的角色的行为,并被其他人解读为属于我的角色,这反过来又激发了我的决定和其他人对我的反应”,这同样是对剧本杀的沉浸8。基于沉浸式体验,部分学者对剧本杀的未来进行展望。目前,我国已经出现VR剧本杀样态,而未来随着元宇宙技术的成熟,更具情境化的元宇宙全真剧本杀或将普遍化。与此同时,“剧本杀+”与文旅、酒店、会展等的结合9,也将大大提升剧本杀的现实价值。综上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剧本杀的沉浸机制论述较少且缺乏系统整理,因此,笔者拟通过从内容侧和用户侧分析剧本杀中的情感表达,以期探究剧本杀的沉浸机制,为未来剧本杀的沉浸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二、剧本杀的沉浸机制(一)内容侧:叙事生成与互动演绎1.剧本杀的叙事生成对于剧本杀而言,其本子的叙事架构显然具有未完成性。不同于小说、电影等艺术形态,剧本杀的叙事需要用户参与才能完整;也不同于游戏较强的空间叙事,剧本杀的时间叙事不容忽视;同样也不同于以沉浸为目的的互动剧,剧本杀的叙事构成真正受到用户决策影响。类似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剧本杀叙事由预设叙事与生成叙事共同构成,且预设叙事与生产叙事之和往往大于剧本杀作者试图呈现的完整叙事。剧本杀的预设叙事不仅仅包括各个角色的人设剧本、DM14手册,更包括一场剧本杀能够顺利“发车”的所有固定配置,由剧本杀作者及店铺卖家共同呈现。在剧本杀实体店中,符合主题的圆桌布置抑或服饰道具,在线上APP中,根据剧本而设置的不同视觉风格,都是预设叙事在剧本杀中的显性体现,是玩家进入剧本杀游戏的第一步。而更为重要的是生成叙事。生成叙事的主体可以是玩家也可以是NPC,生成叙事是一种空间叙事10,只有当玩家活动处于剧本杀所在的时间内时,所有的对话和行为才具有意义。在玩家做出某些决策时,时间开始流动,剧情得以推进,不同的决策产生不同的结局。在这个过程中,玩家以个人的选择影响事件经过,仿佛描摹自己的人生。因此,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剧本杀,由于生成叙事的必然性,沉浸机制也具备了发生前提。2.剧本杀的二创演绎剧本杀更强的沉浸机制来源于交互叙事。在剧本杀剧情之外,更多的是随机性交互,包括玩家与玩家、玩家与角色、玩家与场景、角色与角色间的交互,类似于DavidOwen所提出的情绪投资11。玩家并不是完全以剧本角色的性格和人设武装自己,而是将自己的经历与角色经历进行融合,这样所产生的新的人物,既不同于原作者所创造的角色,也不同于我的“本我”。当角色情绪开始影响玩家情绪之时,即所谓bleed12之时,“我”才彻底沉浸于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所感受到的情绪促进了“我”的后续行为,并被其他玩家或角色所解读,反过来再刺激我的情绪、行为及他人对我的反应,形成良性的沉浸循环。这种交互所产生的结果类似于二创,例如在剧本杀青楼中,会有四大名妓登台演出的环节,而该环节取决于不同剧组各自的安排,不同性格的人会呈现不同的演绎。因此,对于每位玩家来说,和不同的人组局、分配到不同的DM,所产生体验叙事和参与叙事完全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剧本杀的沉浸机制受到同组玩家和DM的影响。(二)用户侧:集体狂欢与能量迸发1.前后台表演下的幻想世界剧本杀的沉浸机制不仅取决于内容侧的叙事构成,更与用户侧息息相关。戈夫曼从戏剧学的视角,提出社会人皆为演员的观点,将社会人的行为阐释为“表演”,意为既定的参与者在既定的场合以任何方式对其他参与者产生影响的一切活动13。在前台区域,人会采取掩饰、隐瞒和伪装实践,使自我呈现与角色期待保持一致,即所谓印象管理;而在后台区域,人则卸下防备,暂时脱离理想化自我。然而,在剧本杀中,玩家暂时脱离前台自我约束的表演,降低相互之间的防备,转而在人物演绎中展现后台的隐性自我,实则是一次后台自我走向前台的幻想实践和大胆尝试。剧本杀模糊了前后台的保护性通道,印象管理不再是前台表演的核心。休谟指出,以幻想形式出现的幻想可以短期缓解疼痛,想象的世界可以带来安慰和娱乐。剧传媒观察58传媒论坛传媒论坛2023年第2期(总第122期)3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EB/OL.中国睡眠研究会,2022.4克劳斯布鲁恩延森(Klaus Bruhn Jensen).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5邹振东.弱传播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6邓雅,周红莉.新闻联播话语方式的转变与革新J.当代电视,2019(11):102-106.7刘涛.视觉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8索尼娅K福斯(Sonja K.Foss),凯伦A福斯(KarenA.Foss),罗伯特特拉普(Robert Trapp)当代西方修辞学之管窥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9詹姆斯W凯瑞(James W.Carey).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J.传播,1957.10彭兰.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本杀所创造的情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是幻想的情境。因此,与现实生活相差越大、剧本杀剧情越不现实、角色性格与本身性格越背离,玩家所产生的沉浸感可能则越强。与此同时,角色性格与后台自我越相似,产生的共情作用越强,沉浸感则也可能越强。而由于剧本杀多样的题材和类别,也决定了不同风格剧本杀的沉浸机制的差异性。2.互动仪式链下的情感归属剧本杀作为一个社交游戏,其首先为社交,其次才是游戏。而以社交为基础的沉浸机制,具有强大的能量特征。剧本杀从兴起到快速发展,经历了线下到线上再回归线下的过程,线下实体店所打造的物理媒介氛围,越来越受到玩家的青睐。线下的剧本杀组局人数一般多于2人,且相互之间面对面身体在场,只有局内之人才能参与叙事并改变叙事。玩家的注意力集中在推理追凶或角色任务之上,但又时不时分享共同的叙事体验,微妙的情感和不对称的线索信息在玩家之间传递,移情作用与共情体验相互交织,形成了独属于组局玩家的互动仪式,而每位玩家也在仪式中,获得强大的情感能量和情感归属,从而构成剧本杀用户侧一种最重要的沉浸机制。显然,这种沉浸机制也与后台行为前台化一样,在不同风格的剧本杀中具有差异性。三、剧本杀沉浸机制的未来思考在市场的规范下,剧本杀逐渐成为线下社交的重要形态,而沉浸是其具备优势的关键要素。沉浸机制既来源于内容侧的参与叙事与二创演绎,又来源于用户侧的后台行为前台化与集体情感认同。同时,沉浸机制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具象化为剧本杀角色剧本的复杂程度、玩家性格的随机化等。从剧本杀的类别看,恐怖本、情感本、欢乐本更容易建立起用户侧内在沉浸机制,而阵营本、推理本则在内容侧的沉浸机制建立中更有优势。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剧本,均应不断完善双边沉浸机制,利用好剧本杀天然的沉浸优势,借力新技术,形成“剧本杀+”的多种生态。注释:Live-action Role Playing意为真人角色扮演,LARP是其缩写,剧本杀属于一种真人角色扮演游戏.参考文献:1潘源.剧本杀游戏:沉浸式体验中的空间叙事、身体感知与社交互动J.声屏世界,2021(10):96-98.2李韵亭.互动演绎下的沉浸式戏剧(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师范大学)EB/OL.https:/ the Game:Demystifying LiveAction Role-Play(LARP).CANADIAN THEATRE REVIEW,178,3237.9刘怡君,李兆睿.剧本杀3.0带给沉浸式文旅的新机会N.中国旅游报,2021-09-03(003).10在剧中杀游戏中指游戏的主持人,起着把控全局、调动氛围、适当引导的作用.1112Owen,david.PerformingtheGame:DemystifyingLiveAc-tionRole-Play(LARP).CANADIAN THEATRE REV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