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庸教育救国思想研究_郭春修主编.pdf
下载文档

ID:2322768

大小:122.63MB

页数:29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教育 救国 思想 研究 郭春修 主编
冯庸论文郭春修2018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冯庸教育救国思想研究郭春修主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8.5ISBN 978-7-205-09278-8.冯 .郭 .冯庸(1901-1981)教育思想研究 .G40-092.7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8)第 069217 号出版发行:辽宁人民出版社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 25 号邮编:110003电话:024-23284321(邮购)024-23284324(发行部)传真:024-23284191(发行部)024-23284304(办公室)http:/印刷:辽宁星海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幅面尺寸:165mm235mm印张:18.75字数:270 千字出版时间:2018 年 5 月第 1 版印刷时间:2018 年 5 月第 1 次印刷责任编辑:赵维宁封面设计:白咏版式设计:沈阳新华印务责任校对:常昊书号:ISBN 978-7-205-09278-8定价:45.00 元“沈阳冯庸抗战文化交流中心系列丛书”编委会主任郭春修副主任齐 旭于海燕赵菊梅编委会成员郭春修 胡玉海 张文琦 齐旭 于海燕赵菊梅冯庸教育救国思想研究编委会主编郭春修副主编胡玉海赵菊梅编委会成员郭春修胡玉海赵菊梅 程亚娟郝明大陈海燕 高灵灵李婷李晨希1前言前言在七七事变八十周年之际,张氏帅府博物馆、辽宁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沈阳冯庸抗战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纪念七七事变八十周年冯庸教育救国思想学术研讨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冯庸和冯庸大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冯庸大学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在中国教育史上却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冯庸的教育救国思想,更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举办冯庸教育救国思想学术研讨会,是第一次。会议收到论文42篇,选出 34 篇结集出版,以此纪念冯庸为教育救国、兴国而毁家办学的伟大实践。冯庸和张学良同庚,在民国初年是东北最著名的两公子,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他们要比一般青年人更多地了解中国国情,特别是对东北地方的社会现状,因此报国之志就显得早熟。而最能体现冯庸爱国之举的,是毁家办学,这是衰败的中国国情背景下不得已而为之举。生活在近代的中国人,为了走出迷茫,复兴中华,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有工业救国、教育救国、强军救国等各种主张。冯庸加入了教育兴国的行列,他的梦想,是通过办教育,以启民智、开民心,实现中华复兴。教育,无论是最原始的教育,还是当下的教育,追求的目标都只有一个: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冯庸创办大学和他提出的教育理念,都是为了这一目的。冯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是这次研讨的重点。冯庸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中,提出了“三纲”“八德”“八正”以及“五戒”“五尚”,就是要告诉人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的道理。概括冯庸教育思想体系,有四个要点:一是强调救国兴国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教育是民族振兴、2冯庸教育救国思想研究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并承载着国家强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二是育人以德为本的思想。冯庸创办冯庸大学之初,就秉持中国以德为本的教育理念。他说:“吾国民族之特性,极富牺牲精神,而不取权利观念,极富于群体意识,而淡于个人享受。”“中国民族之所以长存不灭,中国人民之所以刻苦奋进,皆此种精神有以驱使然也。”正是基于这一传统的教育理念,冯庸为冯庸大学提出了“八德”的教育宗旨。三是做人以忠为本的思想。冯庸在其“三纲”和“八德”里都特别强调“忠”字,在阐释“忠”的具体内容时,冯庸强调首先要有不能自欺的态度:“如果真能不自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道理、不能施行的善念、不能竭尽的力量呢!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在此基础上,要“忠于自己的良心,执持心志,不使丧失;发扬善念,不使枯萎,这就是所说的尽己”。在冯庸看来,坚持自己的良心观、善念观,就能达到尽己目的,就是忠。四是救国以义勇为本的思想。冯庸创办冯庸大学之际,东北正处于两大强邻尤其是日本的侵略势力继续扩张的形势下,反帝爱国,育人救国,是冯庸创办冯庸大学的主要动因。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救国要靠青年,青年要有铁肩担道义的义勇精神。在冯大月刊第二期扉页上,登有“本校路标”,引导青年向救国的方向努力,其中有两条是:“无畏、奋斗、牺牲,是我们青年唯一的精神。”“歼敌、抗暴、除贼,是我们青年唯一的任务。”在国势日衰、民族危急的时刻,引导青年向着救国的方向努力、前进,是冯庸创办大学的最高精神追求。冯庸教育救国思想与救国实践紧密结合,是最为突出的特点。针对外敌不断在东北扩大侵略势力的现实,冯庸大学办学之初,就要求“学生一律受军事教育”,“每日施行强迫运动一小时”。1927 年学校第一批学生入学后,入冬之时,北风彻骨,冯庸校长亲率学生到野外进行军事锻炼,校长和学生不惧寒冷,在雪地上一会儿卧倒,一会儿爬起。既强化了军事意识,也锻炼了身体素质。1929年中东路事件中,冯庸大学成立抗俄义勇军,冯庸亲任总指挥。抗俄义勇军抵达了兴安岭前线,除进行宣传外还进行战壕和野战工事的修筑,冯庸还亲自驾驶飞机对苏军前沿阵地进行了数次侦察。九一八事变东3前言北沦陷,“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在北平举行成立誓师大会。1932年1月,淞沪抗战爆发,冯大抗日义勇军男女两队赴沪支援,是活跃在淞沪前线的有生力量。1932年2月,热河抗战爆发前夕,冯庸大学的学生抗日义勇军,被编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七军团。冯庸带领青年学生印发传单、标语,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从抗俄义勇军到抗日义勇军,是冯庸践行教育救国理念的伟大实践。冯庸毁家创办冯庸大学,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典型范例。冯庸的教育理念以及救国教育与救国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今天,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这次研讨会,关于冯庸教育兴国思想的当代意义、冯庸的抗日救国思想、冯庸与抗日义勇军、冯庸毁家办学现象与动因以及冯庸的教育形象等方面的研讨,较为深入,研究成果还呈现出许多新视角和亮点。这次研讨会得到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促成了研讨会的圆满成功。今后,期盼大家继续参与类似的有关专题研讨。郭春修2017 年 12 月1目录目录前言(1)冯庸教育兴国思想的当代意义 郭俊胜胡玉海(1)冯庸大学道德教育思想刍议 刘贵福(8)中国职业教育社百年庆谈冯庸大学历史定位张文琦(20)冯庸教育救国思想与实践对近代东北教育发展的警示王雷(23)论冯庸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其启示王征(32)冯庸教育思想与启迪关伟关捷杨惠萍(40)浅谈冯庸大学对当代我国私立高等学校发展的启示温馨(50)*冯庸办学理念李莹(59)张学良与冯庸的抗日救国思想评析兼论张学良与冯庸的关系张万杰(65)闾山苍苍数风云冯庸在抗战中的作为赵杰(73)教育救国和十四年抗战的先驱 简论冯庸教育救国之主张与实践 赵菊梅(83)冯庸大学对东北地区抗日的贡献陈冰(93)爱国兴国冯庸执着的理想信念 权芳敏(100)冯庸与张学良殊途同归的爱国之路 张晓丹(107)2冯庸教育救国思想研究*冯庸与东北军事教育 陈予欢(118)论冯庸歼俄义勇军冯庸大学爱国主义教育的首次实践 季静(127)冯庸大学抗俄义勇军考 王铁军(135)率先举起抗日救亡大旗的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 李正鸿王天琪(143)*冯庸毁家办学动因探析 陈亚欣(152)冯庸毁家办学现象分析 邓庆(161)冯庸创办冯庸大学的原因探析 许维娣(169)冯庸毁家办学的历史价值评估 廖仁武(175)浅析冯庸毁家办学的社会现象 史永梅(183)解读冯庸教育主义之缘起 杨惠萍关伟关捷(192)冯庸大学延揽人才办学述论 张恺新(197)*媒体视域下“冯庸”教育形象的生成与演进(19281949)赵士见(210)从冯大校址播迁看冯庸办学理念的变化 林硕(222)民国报刊中的冯庸与冯庸大学以大公报北洋画报为中心的考量 康艳华(230)从冯庸遗嘱思考冯庸大学的校长个人修养 王晨(240)从冯庸的个人经历看冯庸大学教育思想形成 王晓天(248)冯庸大学注重用民族精神育人 李伟民(253)冯庸与冯庸大学研究综述 赵彦昌苏亚云(263)近三十年来冯庸及冯庸大学相关研究综述 李婷(273)试析冯庸与江杓的关系 陈海燕(281)1冯庸教育兴国思想的当代意义冯庸教育兴国思想的当代意义郭俊胜胡玉海冯庸毁家创办冯庸大学,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典型范例。他强调强国以育人为本的思想,育人以德为本的思想,做人以忠为本的思想,救国以义勇为本的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今天,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一、强国以育人为本的思想在历史上,我国曾经是一个文化强国,我国的价值观念、制度文明和艺术文化等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我国也曾经有着一段屈辱并夹杂着愤怒、奋发却又屡屡迷茫的历史。为了走出迷茫,复兴中华,每个中国人虽然才趣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其中有一批人在追求教育兴国的梦,如马相伯、陶行知、张伯苓,他们的梦想,是办世界最好的教育,以启民智、开民心,以实现中华复兴。冯庸虽然是一名军人出身,却积极投身于教育兴国行列。在近代追求教育兴国梦行列中,冯庸以毁家办学的伟大壮举,令后人景仰。冯庸办学是由创办大冶工科学校开始的,1923 年,冯庸与张学良在沈阳小东门合办奉天大冶厂,从事飞机零部件、炸弹和手榴弹的生产,以弥补东三省兵工2冯庸教育救国思想研究厂的生产不足。在办大冶厂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技术问题和人才问题。为此创办了大冶工科学校,冯庸既是奉天大冶厂的厂长,同时兼任大冶工科学校的校长。面对衰败的国情,堕落的社会,特别是办厂办学的实践,冯庸深深感到自己有责任挽狂澜于既倒。他说:“我并不是富于教育经验的。因为社会的混乱,欲以挽狂澜于既倒,所以破产兴学,以改造社会,造就新中国的青年。”a冯庸特殊的家庭背景,以及与张学良的特殊关系,使他与同龄人比较起来过早成熟,并对国家和社会有更深一层的感性认识。因此,为了保卫祖国,复兴国家,他知道中国需要什么,更知道东北需要什么。毁家办学追求的目的就是“正义放光毫,强国福民赖贤豪”b。通过社会正义和贤达精英人才,来拯救社会,保卫国家,复兴国家。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个体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并承载着国家强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特别是在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特别是其价值理念、发展道路、国民素质、国家形象等能不能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能不能赢得更多的国际认同,能不能占领世界文化高地。而占领文化高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人才源于教育。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人力资本理论指出,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主要因素,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是最根本的要素,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认定冯庸教育兴国的理念,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他毁家兴教的伟大实践,更具有脱俗的现代意义。二、育人以德为本的思想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无论判断人才的标准,还是教育追求的目标,都a 辽宁省档案馆:全国大学图鉴(1933年),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日文资料文教,第217页。b 冯庸大学校歌,引自赵焕林、于在海、蔡冰、曲野:冯庸和冯庸大学,辽宁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第145页。3冯庸教育兴国思想的当代意义注重“德才兼备”,而且强调以德为本。正如司马光所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a“德才兼备”和以德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人才观,在中国实践了几千年,让中国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如秦统一的壮举、汉代的辉煌、唐朝的盛世、元代的威武、清代的鼎盛等。中国长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但教育理念和人才观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冯庸创办冯庸大学之初,就秉持中国以德为本的教育理念。他说:“吾国民族之特性,极富牺牲精神,而不取权利观念,极富于群体意识,而淡于个人享受。”“中国民族之所以长存不灭,中国人民之所以刻苦奋进,皆此种精神有以驱使然也。”b正是基于这一传统的教育理念,冯庸为冯庸大学提出了“八德”的教育宗旨。这八德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冯庸不是简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