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齐尔品
征求
中国
风味
获奖作品
创作
特征
研究
谭璐
12020231前言20世纪上半叶,不仅是中西音乐文化交互相融的时期,也是我国钢琴创作繁荣发展的时代。1934 年,俄国作曲家齐尔品曾向当时“上海音专”的校长萧友梅先生致信,信中说道“亲爱的萧先生:我写这封信给你,是请你筹划一个以制作具有中国民族风格音乐为目的的比赛我希望因着这个比赛的结果,将有一首中国乐曲能让我有机会在其他各国演奏”,这场“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的比赛评奖活动,不仅激发了广大青年音乐家的创作热情,为我国创造出了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六首获奖作品的创作特征研究THE COMPOSING CHARACTERISTICS OF SIX PRIZE-WINNING WORKS RESPONDING TO ALEXANDER TCHEREPNINS CALL FOR PIANO PIECES OF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摘要:20世纪30年代,俄国作曲家齐尔品在我国举办了一场“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的评选活动,在此次活动中荣获奖项的作品有:贺绿汀的牧童短笛 摇篮曲、俞便民的c小调变奏曲、老志诚的牧童之乐、陈田鹤的 序曲 以及江定仙的 摇篮曲。以这六首钢琴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史学、美学等多角度观照,对其进行音乐技术层面的分析,归纳它们的创作特征,总结历史意义与当代启示,推动该论域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中国风味钢琴曲;音乐创作;民族音乐元素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23)01-0120-09DOI:10.15929/ki.1004-2172.2023.01.013谭璐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的钢琴作品,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近代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是我国早期钢琴音乐在“中西结合”探索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而这场比赛的发起人齐尔品,从他对中国早期钢琴音乐创作的贡献来看,几乎可称之为“一个中国作曲家”。周文中先生就曾指出“从中国音乐发展的立场来看,齐尔品对中国现代音乐早期所起的媒介,他向中国传统音乐学习的精神,他为中国音乐界人士热心协助的诚意,是不能不令所有关心中国音乐前途的同好们肃然起敬的”。张已任先生也认为“齐尔品在中国的一 蒋晔、武京予:文化名人人生智慧丛书:贺绿汀,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第 37 页。周文中:齐尔品在音乐上的贡献,音乐艺术1982 年第 4 期,第 99 页。技能技法12120231切活动,不仅鼓励了当时中国音乐的创作,也唤醒了当时中国音乐界人士的良知”。吴琳也赞同以上两位学者的看法,指出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创作评奖活动“产生了我国首批具有民族风格的钢琴音乐,激发了当时青年作曲家的创作动力使近代中国音乐创作得到世界的认可。”可见无论是齐尔品还是他所筹划的这次评奖活动,都对中国早期钢琴音乐创作中民族风格和中国韵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场比赛中获奖的六首作品分别是贺绿汀的牧童短笛 摇篮曲,俞便民的c 小调变奏曲,老志诚的牧童之乐,陈田鹤的序曲及江定仙的摇篮曲,这些作品因为独特的作品风格和创作技巧成为当时钢琴创作的流行风向,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关注。孙继南先生评价这六首作品“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一次集中展示,反映了30 年代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实力和水平”。目前学术界对齐尔品以及此六首获奖之作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大多呈分散的状态。基于此,笔者主要对相关文献、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以客观资料为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法、谱例研究法、对比法等方法的运用,着力对这六首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所体现的“中西结合”的特色展开探讨和论述。一、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复调技法的结合中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传统民间音乐。这些民间音乐中包含了丰富的民族音乐元素,它们成为 20 世纪以来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尤其是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中的五声调式,在历史的实践和检验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区别于其他民族音乐最为基础的元素。而具有多声思维的西方古典时期的复调技法,能够使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更加具有表现力,于是将两者结合进行创作便成了当时流行的风向。这一技法最初由我国第一批外出留学的音乐家带回国内,在早期的中国钢琴作品创作中深受作曲家们的喜爱,他们将我国民族元素同西方复调技法相结合,既体现了中国风味,又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原本单一的曲调,增强了乐曲的张力。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是我国早期钢琴音乐创作中借用西方复调技法来表现民族音乐元素的较为经典的作品。这部作品获得了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的头奖,一经问世便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贺绿汀用音符描绘出了江南水乡、牧童骑牛、牧童吹笛、夕阳西下等场景,巧妙地将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与西方传统复调技法相结合,使中国独特的笛声以一高、一低两个声部相互应和、对话的方式加以表现,呈现了一幅唯美的中国田园风光图。牧童短笛的成功,证明了西方复调技法和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相融合的可能性。作为新文化背景下诞生的最早的中国近代钢琴作品之一,牧童短笛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它在创作中所呈现出的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复调技法的结合,代表了当时钢琴音乐创作的高度。贺绿汀的这种将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统一的创作理念,也为其他中国作曲家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张已任:齐尔品与中国的音乐,音乐艺术1982 年第 4 期,第 104 页。吴琳: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创作评奖的意义与价值,音乐创作2018 年第 12 期,第 185 页。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第 344 页。12220231从调式上来看,该曲的写作以宫、商、角、徵、羽为主,传统五声调式的运用突出了作品的民族风格。此外,贺绿汀还采取了“复调”的写作手法,通过上下声部的复合对比营造“对话”的场景,并运用级进与连音的手法,使乐曲流畅自然又富有歌唱性和抒情性。整部作品分为呈示(A)中段(B)再现(A1)三个部分。在呈示部分(见谱例 1),主题旋律以重复的形式出现,通过不同力度的对比加深人们的听觉印象,下方伴奏旋律以变化重复的形式进行对答,上方 G 徵与下方 C 宫相应和,以娓娓道来的语气,为整首乐曲奠定了抒情、和缓的基调,突出了江南音乐的风格。在中段部分,贺绿汀用丰富的跳音和装饰音对儿童吹笛的声音进行模仿,以转调模进的手法,通过 G 徵A 徵A 宫的变化,来推动喜悦、欢乐心情的层层递进,与呈示部的抒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个欢乐牧童的形象。再现部分回到 G 徵调,再次运用了复调技法将中国民族民间旋律加以展现,并通过装饰加花,进一步突出欢快的音乐主题,最后在高音区结尾,留下余音袅袅。贺绿汀的另一首作品摇篮曲也基本采用了同样的写作方式,保留了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特征,运用西方功能性的和声,描绘了一幅母亲轻声哄睡孩童的温暖场景,营造了温馨柔和的氛围。与牧童短笛相反的是,摇篮曲在它的第二段运用了复调的写作技法,上下旋律相互应和,并在旋律声部主干音上加上了重音记号,使整个乐段的情绪变得硬朗、紧张不安起来,其动力感增强,形成全曲的高潮部分(谱例 2)。另外四首作品在旋律写作上对于民族性的体现也十分突出。老志诚的牧童之乐(谱例 3)在音调上表现出了五声性的特征,而在乐曲的第二部分,同样采用了二声部复调的写作技法,上下八度模仿呼应,极大地丰富了乐曲的音响效果。陈田鹤的序曲其“五声调式特点的旋律在柱状和弦伴奏的衬托下,渲染出欢腾、热烈的喜庆气氛”。江定仙摇篮曲的旋律不仅优美、抒情且富有歌唱性,以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首歌唱式的、优美而富有民族风格的调子,作谱例 1贺绿汀牧童短笛14 小节谱例 2贺绿汀摇篮曲2833 小节 卢栩:陈田鹤与他的两首钢琴作品序曲和血债 ,钢琴艺术1996 年第 3 期,第 27 页。技能技法12320231为摇篮曲的主题是不错的,于甘美的梦乡中,结束全曲。特别在尾声中的甜蜜小二度,自己觉得很得意”。俞便民c 小调变奏曲的曲谱虽已无法寻得,但通过其外甥甘家骥的谈论中得知,该乐曲是“具有中国风格的乐曲,应该是五声调式的”。这些作曲家们一边保持着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元素,一边又着力突破单声部的思维方式,采用西方复调对位技法为钢琴音乐的创作提供新的方向。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国老一辈的作曲家将西方的复调技法与中国传统的调式、旋律,特有的打击乐节奏相结合,创作出了一批具有中西融合特色的钢琴作品,这不仅丰富了西方技法的运用,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线性音乐的色彩,拓宽了中国钢琴音乐在当时发展的可能性,实现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复调技法的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这样的钢琴创作倾向说明当时作曲家在探索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在发展中实现继承,在继承中推动发展。而以牧童短笛为代表的具有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的创作,也体现了当时作曲家在钢琴创作中西融合的过程中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总而言之,民族性的旋律与西方传统复调织体的融合,既是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发展,又是对西方作曲技法的吸收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创作理念不仅丰富了我国钢琴音乐的色彩和形式,也为中国传统音乐走向世界开启了光明大道。二、传统音乐表现手法与西方传统和声的结合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创作中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在旋律发展上有传统的加花变奏手法、鱼咬尾手法;在音乐结构发展上有“句句双”结构、“坤面”式的发展;在节奏节拍上有散板的节拍等。这些表现手法,有些是建立在中国传统乐器形制、音色的基础上,有些建立在传统民间歌舞的基础上,有些则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音乐线性思维的特点上。为了使这些表现手法能够在钢琴音乐中继续保留并发展,必须考虑到西方调性音乐创作中以多声思维为主的特点,结合西方传统具有功能性与色彩性意义的和声,既要保留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又要符合钢琴音乐创作的特点。西方传统式的和声进行是以主功能下属功能属功能主功能来进行的,其和弦以三度叠置为主,与我国以五声调式为主,着重使用二度、四度、五度音程的民族性和声语言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中国传统音乐表现手法与西方传统和声的结合为音乐作品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创作手法,如分解和弦的运用、不同色彩的转调、丰富多样的伴奏,都为乐曲开启了变化多端的模式。老志诚的牧童之乐在中国传统音乐创作 江定仙: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第 25 页。郑晓丽:俞便民其人其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3 年第 2 期,第 125 页。谱例 3老志成牧童之乐69 小节12420231手法与西方传统和声的结合上极具特色。这首具有北方音乐风格的钢琴作品与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一起,有着“南北牧童”的称呼。老志诚在创作作品时,巧妙地将民族创作技法与西方和声相结合,既突出了民族特色,又体现了其中西结合的创作理念。该作品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 c 羽七声清乐调式开始,通过 d 角c 商降 E 宫c 羽的变化,从整体上展现了独特的中国音乐风格。在创作上,老志诚创造性地将中国琵琶、二胡定弦的二度、四度、五度音程与西方和声交替叠置,将中国传统乐器的特色音程与西方基础和声相融合,其多文化结合的思维方式,为我国民族风味钢琴创作提供了借鉴模板(见谱例 4、谱例 5)。在第二部分,作者运用西方纵向叠置、临时转调、四度五度和声进行等方式使乐曲音色变化丰富,和声张力上扬。其次又加以钢琴的跳音、保持音、连音等演奏技巧令该乐句活泼而充满活力,使牧童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令乡土情趣与高雅的钢琴音乐实现了完美结合。有学者评价:“老志诚借鉴中国戏曲和民间音乐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北方民间情趣与高雅意境的音响造型,开创了中国风的钢琴语境”。江定仙的摇篮曲是其“有意识寻求中国民族风格钢琴曲的第一次尝试”,该乐曲在创作过程中变化运用了多种民族创作技法,并与具有西方浪漫主义风格特点的和声体系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音响色彩。如摇篮曲的第 3043小节,江定仙在高声部采用了传统的旋律加花手法,使得乐曲整体更加饱满丰富,通过十六分音符的变化模进,在稳定的速度下推动乐曲情绪的变化。而伴奏织体部分却使用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