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德霍童线狮的非遗文创传承研究_颜铭锋.pdf
下载文档

ID:2322225

大小:2.52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宁德 霍童线狮 遗文 传承 研究 颜铭锋
2022年第4期(总第127期)No.4.2022General.No.127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宁德霍童线狮的非遗文创传承研究颜铭锋(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摘要:福建宁德霍童线狮被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集传统工艺、美术、音乐和体育为一体的一项团队技艺表演项目,其表现形式具有地方性、历史性和多元性。我们以传统工艺制作为切入点,阐析霍童线狮的表演工艺特征与文化特色,进而以非遗传承的美术、音乐和体育活动内容为抓手,深入探讨宁德霍童线狮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理念新模式,不仅能够丰富宁德霍童线狮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理论,而且还能够适时解决宁德霍童线狮非遗文化传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非遗文化传承的协同交互实践提供事实依据和指导方法,以点带面,更好地推动地方性文创产业、校企合作等的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关键词:宁德霍童线狮;纸艺制作;乡村振兴;传承与创新中图分类号:I238.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7114(2022)04-0059-09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福建宁德霍童线狮,是集传统工艺、美术、音乐和体育为一体的一项传统技艺表演项目,当地人称之为打狮、抽狮。梳理其起源大致有“黄家线狮起源说”“陈氏木偶狮起源说”,可见宁德霍童线狮的形成与演变是不断汲取了当地崇狮习俗、传统节日庆典礼仪、民间游艺表演杂耍等传统元素的融合加以改造创制,发展到今天所具备的表演形式与制作方式,已走过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演变历程。长期以来宁德霍童线狮主导演出者以陈氏和黄氏家族的成员为主,并逐渐发展成为地方传统民俗节庆“二月二灯会”的压轴戏,也是当地祭神巡游时必演的传统节目之一。时至今日,宁德霍童线狮从表演形式到呈现内容,以及由此传播的价值理念,实际上均已超出了以往“二月二灯会”“祭神巡游”等固定的传统活动范畴,成为霍童人民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宁德霍童线狮的存在及其传承具有地方性、多元性和历史性,其传播与发展始终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要求相关部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近年来,宁德霍童线狮已逐渐引起学界认识和关注,只不过目前尚处于学术研究的起步阶段,形成的成果主要集中于宁德霍童线狮的历史渊源及其变迁、保护利用、延续传承及其传播等方面1-8,其中包括以宁德霍童线狮非遗文化为主的表演艺术传承与发展、新媒体动画表现方法,以及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文化的对外宣传与传播9-11。但与创新有关的深入研究还相对比较欠缺,尤其是能够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相契合的研究成果尚未形成。因此,本文以宁德霍童线狮传统的工艺制作为切入点,以其所承载的非遗传承的美术、音乐和体育活动内容为抓手,从传承的基本特征与时代需求、传承实施与创新思路三个层面展开,既结合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地方民俗文化需求,又结合地方学校的美育、体育等教育目标,深入探讨如何进行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以期为宁德霍童线狮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也为适时解决宁德霍童线狮非遗文化传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可行性方案。同时,以点带面,更好更多地推动与之收稿日期 2021-12-03作者简介 颜铭锋,女,福建宁德人,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学院副教授。基金项目 2019年度福建省海峡两岸职业教育水平评价专项研究B类课题(HJBS19-19)。59DOI:10.16007/ki.issn2095-7114.2022.04.010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相关的地方性文创、校企合作等的产业发展,为全面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一、宁德霍童线狮传承的基本特征与时代需求(一)传承的基本特征福建宁德霍童线狮在舞台表演时,必须通过舞狮者利用各种丝线伸缩过程中连接的关节来控制这一工艺品狮子进行表演,最终狮子表现出来一举一动及其相应的表情,既要与舞台音乐节奏合拍,还要与特效灯光、火光等相一致,以求达到惟妙惟肖的艺术表达效果。从总体上来看,是集传统工艺、美术、音乐和体育为一体的团队合作表演项目,其表演形态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制作技艺的精湛独到。从工艺制成品的制作及其形制来看,具有制作材料多种多样、工艺复杂和形制差异较大的特点。工艺制成品狮子的全身由历经改易的多种材料制成,首先是狮身框架沿袭早期的以竹篾为主的传统工艺,里面填充棉花、布料、橡胶等多种材料;也有改用现今轻质金属为主制成,里面填充海绵、纤维塑料泡沫等工业制成品材料制成的狮子。其次是狮毛,从早期的毛发制成,逐渐改为不同的彩色塑料或纤维丝制成,主题色彩以红或黄为主,其间杂以其他鲜亮色彩做点缀(图1)。最后是形制,历经世代民间艺人的不断改进,工艺制成品狮子的体积从最初如提线木偶一般大小的轻巧体型,逐渐发展到现今几乎与真实的狮子一样庞大的体型,甚至还会更大(因为属于手工制作,个体工艺制成品狮子之间的大小没有统一的形制),重量从二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不等。随着体型和体重的优化,各部位的结构也从简易、单调、呆板,发展到复杂、灵活、多变,且更加适合多元的舞台表演需求。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工艺制成品狮子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如在狮口中所衔或舞狮艺人手中耍动的小绣球,球面采用多种反光材料制成,在表演中不仅可以展现出五彩斑斓的特效,而且也显得更为精致灵巧。再如,在舞台上用以狮爪所踩的网筐状滚动大球,网筐内套有旋转自如的小球自配有灯光,并与场景音乐、灯效配合,为演出增色不少。二是表演形式的提升丰富。从演出形式来看,已从早期的简单杂耍、逗乐节目,发展成为现今定型的、分套路的、有文化内涵的较大型文艺演出。据演出实际需求,可分为单狮(雄狮)、双狮(兄弟狮)、三狮(母子狮)、五狮(祖孙三代狮)四种形式出台表演。三是舞美与操狮技艺的相辅相成。从舞台陈设及其效果来看,正常的表演都需要搭建足够线狮舞动的平台,首先需要在平台顶部架有一根长四米有余的杉木,并在杉木不同距离的位置上安装滑轮;其次在狮子的头部、尾部系上往返的绳索(即头索和尾索),又在狮子的双腮左右各系上两条绳索(即腮索),构成线狮的 图1 霍童线狮工艺制成品狮子 (李彬 摄)60第4期颜铭锋:宁德霍童线狮的非遗文创传承研究神经系统;最后是将十数位训练有素、体力充沛的线狮艺人分成数组,各自站在台后不同的位置提绳子,人与线狮的距离一般有五到十数米不定,且每组中一人为主,余者为辅,配合无间地按照音乐不同的节奏或频率拉扯绳索(图2),“主要通过头索、尾索和腮索拉动,使线狮表演台上的坐立、蹲卧、摆首”等真实狮子常见的基本动作,也可以做到狮子追逐、亲昵、打闹、戏球等配合表情的特殊动作,甚至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再“加上灯光变幻、吐云喷火、打击乐等配合”,进行表演的雄狮出洞、母子相亲、三狮戏珠等各种动静结合而惟妙惟肖的套路组合动作,应该说,整体能够达到的艺术效果,堪称之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1。(二)传承的时代需求宁德霍童线狮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福建活态艺术,随着时代的需求如何进行创新性传承,成为当今的重要议题。“活态遗产需要活态传承,让非遗融入当代生活是其传承发展的关键”230。因此,针对这样源于当地且已具有一定群众传播基础的、历史久远而又形成一定影响力的非遗传承,理应将其工艺制作与历史人文、体育运动、艺术表演等相互结合,既要在基础教育到大专院校适时地建立起未来的重点培育基地,建立接续不断的传承链条。还要在整个社会层面思考如何适当地推广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形成切实有效的传播局面。然而,遗憾的却是与之相关研究还比较滞后,尤其是对于传承与传播宁德霍童线狮工艺制作、表演音乐编排等领域的创新设计与推广,较为薄弱。进入新时代,在党和国家重视学校美育和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双重背景下,具体针对到宁德霍童线狮所具特征及其现存状态,我们不能不进行慎重考虑的问题是:该如何结合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地方民俗文化需求,也结合地方学校的美育、体育等教育目标,深入探讨进行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这是因为,我们坚持走乡村振兴道路的关键之一在于:“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齐抓,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12特别是在刚刚走过的十年当中,“我们经过持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3。在此基础上,党和国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就必须加倍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产业发展、基础教育以及人才培养,才能从文化高度真正树立起足以体现 图2霍童线狮线狮艺人分组协作舞狮场景 (李彬 摄)61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农村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精神风貌,才能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而为了贯彻落实这一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风文明建设目标,不仅需要更大方位的统筹与更加长远的谋划,还需要各环节更精心的设计与更精准的策划。所以,我们极有必要开展宁德霍童线狮的传承与创新项目研究,既要为宁德霍童线狮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还要为适时解决宁德霍童线狮非遗文化传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可行性方案。二、宁德霍童线狮的文创设计与协同创新(一)确定研究方案,创新非遗线狮传承“以弘扬 非遗 工艺为核心,势必会不断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14项目组着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福建本土地方民族非遗文化宁德霍童线狮的保护与传承为落脚点,招募线狮非遗文化传承志愿者(以下简称志愿者),通过对志愿者的一系列培养培训活动,让志愿者迅速成长,成长为具有传承非遗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新时代传承人。项目组引导志愿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从传承人职责的角度出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分析和探究。在帮助志愿者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的同时,培养他们认知非遗产品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培养志愿者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以宁德霍童线狮非遗文化为人文主线,通过 纸艺点亮线狮 系列活动循序渐进地将纸艺模块活页式的技法学习串联起来,努力探索、寻找替代高难度的传统线狮工艺制作的工具材料和简化的制作技法,以便于非遗线狮的传承与创新。活动一:追根溯源话线狮了解线狮文化,线狮的结构特点在谈话“家乡最具特色活动”中,项目组成员介绍家乡宁德霍童“二月二”灯会中活灵活现,堪称中华一绝的非遗文化节目“线狮表演”,引起了志愿者的极大兴趣。在活动中通过观看线狮表演视频、连线线狮传承人、查阅霍童古镇文化等活动,多渠道,多角度帮助志愿者了解线狮悠久历史及发展现状:近年来,虽然在各级部门与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霍童镇不断加大对宁德霍童线狮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但仍然存在制作难、表演难、经费难等诸多问题,加上宁德霍童线狮有传男不传女的家族传承规定,由此而导致了后继乏人的情况。为此,项目组指导志愿者将非遗文化与自身结合,取意“师”与“狮”的对话,唤起志愿者思考新时代非遗文化应该要如何传承,如何创新。志愿者通过热烈的讨论和合作探究,各小组梳理出本组对宁德霍童线狮的认识与发展规划,并制作思维导图。有从如何开展校园传承,加快传承的速度和广度考虑,思考如何降低线狮的制作难度和表演难度;还有从宁德霍童线狮的商业价值为探究方向,拓宽思路从历史价值、宣传方式、创立品牌、商业演出、收益支出五个方面分析宁德霍童线狮的发展开发可行性。以宁德霍童线狮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为主题,从不同年龄层消费者的角度设想符合该年龄层消费者需求的文创产品。活动二:单刀趣入剪线狮学习用单层和套色剪纸表现线狮本活动为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