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旁观者
干预
校园
欺凌
影响
因素
实现
路径
林需需
第 卷第 期 年 月北 京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诱发小学生欺凌行为的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作者简介:林需需,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南政法大学特殊群体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刑事法学、青少年法学研究。:旁观者干预校园欺凌的理据、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林需需(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院,重庆)摘 要:既往校园欺凌防治研究,将欺凌事件产生与发展归因于欺凌者或受害者具备特定性格特征,从而给出以老师、家长等成年人作为治理主体和针对性矫治欺凌者与受害者性格特征的策略,事实证明,治理效果不彰。校园欺凌中欺凌者的行为是在与其他同伴的交往互动中形成的,应从群体交往互动的社会层面重新解读校园欺凌,相应地,校园欺凌的治理要着重改变其他同龄旁观者对待欺凌的态度,并将学生视为欺凌治理的重要主体。校园欺凌旁观者包括四种类型,其中,受害防御者在干预欺凌发生、影响欺凌走向与消减欺凌损害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对此应采取措施促进其他类型欺凌旁观者向受害防御者转变。影响欺凌旁观者向受害防御者转变的因素包括学校、班级反对欺凌的环境与文化氛围,受害防御者及其责任的明确程度,旁观者的认知同理心和情感同理心程度。据此,可通过组建圆桌会议、成立欺凌处理小组、开发反欺凌模拟游戏等方式促进旁观者积极干预校园欺凌。关键词:校园欺凌;旁观者干预;校园欺凌治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校园欺凌通常被界定为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系统地、重复地和故意地虐待他人的攻击性行为,是存在于全世界的严重社会问题。研究表明,校园欺凌会对学生当前与未来心理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欺凌者往往更容易遭受同学的排斥、辍学、酗酒和晚年失业,有患上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风险;受害者遭受的心理压力会持续到成年,易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甚至有自杀念头与自杀行为以及其他高危健康行为,如饮酒、吸烟和药物滥用;目睹欺凌的学生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抑郁,在学校感到不舒服,并表现出社会适应问题。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校园暴力和欺凌全球数据报告,显示有.的学生曾卷入校园欺凌。我国政府部门也从 年起相继颁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等法案加强对校园欺凌的治理,但这些法案“并未有效遏制校园欺凌现象”。年 月 日起施行的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要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对教职工、学生等开展防欺凌教育与培训,再次肯定了反校园欺凌的重要性和长期性。校园欺凌治理为何效果不彰?分析发现,既往理论研究与法案内容存在两个显著特点:专注于对当事人包括欺凌者与受害者个体性格研究,希冀通过“矫治”他们的性格缺陷来防治欺凌;重视发挥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等成年人在欺凌治理中的作用,学生仅被视为校园欺凌治理的对象,学生关于欺凌治理的意见与建议很少被倾听,校园欺凌治理中难以见到学生的身影。这两个特点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治理不彰的根源。其一,研究视野局限于欺凌者与受害者,目标在于识别儿童被喜欢或不被喜欢的特征,而不管他们是哪个群体的成员,这种观点的前提性假设是:个体在群体中的社会认可代表了“一种被称为可接受的心理特征的外在衡量标准”,这个人北 京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年在其他群体中也会表现出这种心理特征;这种方法根植于人格理论,强调所有人拥有稳定的而不是影响行为的情景力量。然而,在人格评估和社会地位研究中,很难找到能够一致预测社会行为或社会地位的特质测量方法;同一个体或相同人格特质者在不同群体中的社会地位也不相同。国外实验也表明,这种针对欺凌者与受害者的干预措施在减少欺凌方面收效甚微。其二,将成年人视为校园欺凌治理主体,虽强调了成人对未成年人学生的重视和保护,但并未厘清校园欺凌出现和发展主要受学生间交往情况影响的深层本质,看似负责,实则属于“病急乱投医”,没找到欺凌“病灶”。互动交往理论指出,学生在与群体中其他个体的交往过程中形塑自己的行为模式,在以学校为中心的环境中,老师、家长等成年人并非学生最为密切的互动对象,同龄学生才是学生个体交往最为频繁的主体,也是影响学生个体行为的关键。因此,老师、家长等成年人从群体外部营造反欺凌环境的做法虽有助于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但由于忽视了群体中其他学生对欺凌的干预作用,导致消减欺凌的效果不彰。有研究显示,校园中,只有 的学生作为欺凌者或受害者参与欺凌,另有 的学生作为旁观者参与欺凌。校园欺凌中的旁观者要么协助欺凌者,要么默不作声,大多不会实施干预,这变相“鼓励”了欺凌,是欺凌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本研究梳理旁观者干预在校园欺凌防治中的作用,寻找群体环境消减欺凌与旁观者干预的理论根据,探寻影响旁观者干预的因素,以期对制定针对性的校园欺凌有效治理措施有所启示。一、校园欺凌旁观者类型及其干预对欺凌事件的消减作用 校园欺凌事件通常发生在班级群体中,除欺凌者与受害者外,还有其他参与者或旁观者。旁观者被认为是那些在现场目睹事件经过但没有直接“参与”事件的人,他们是被裹挟者或者局外人。也有学者采纳“出现在欺凌现场的围观人群,但却没有参与欺凌行为,也不是欺凌的受害者”的旁观者定义。事实上,即使忽视欺凌者与受害者间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出现在欺凌现场且没有阻止欺凌者实施欺凌行为的个体也可能被欺凌者理解为对自己欺凌行为的认可,因此也可以说,群体中大多数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均参与了欺凌过程。鉴于他们的行为更容易改变,并且会对欺凌的产生、发展与消除产生影响,所以利用处于不同参与角色的旁观者干预欺凌事件也许是可行的。(一)校园欺凌旁观者的类型根据旁观者参与欺凌事件的主观目的与外在表现,将校园欺凌旁观者大致分为如下四种类型。欺凌强化者欺凌强化者虽未直接参与欺凌,但对欺凌事件发展起着助推作用,一定意义上也属于欺凌者阵营。他们或者主观上也对受害者有欺凌意图,通过为欺凌者助威而发泄自己的欲望,或虽无欺凌受害者欲望但因恐惧欺凌者对自己实施欺凌,而希望以此展示出对欺凌者的认同,获取欺凌者的信赖。他们以强化欺凌行为的方式行事,如鼓掌、大笑,观看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为欺凌者加油鼓气,充当欺凌事件的观众,通过大喊大叫来煽动欺凌者的情绪。欺凌者助手欺凌者助手虽未直接实施欺凌行为,但其内心通常怀有欺凌他人的念头,希望促成欺凌者欺凌行为而满足自我目的;此外,他们即使没有欺凌他人念头,但渴望得到欺凌者的注意、好感或自愿加入欺凌者阵营以提升自身影响力。他们通常积极追随欺凌者,协助欺凌者欺凌受害人,如给欺凌者通风报信,帮助欺凌者围堵、抓住受害者,帮助欺凌者逃避惩罚等。受害防御者受害防御者是目睹校园欺凌并决心实施干预的旁观者类型,他们通常是亲社会行为的、具有高群体地位的个体,较高的认知同理心与情感同理心促使他们抱有怜悯心理及保护他人免于受害的想法,并有意愿进行干预。他们通过直接攻击欺凌者或者喊老师及其他人帮助的方式,制止欺凌者正在实施的欺凌行为;努力唤起其他旁观者的同情心,让其他旁观者共同制止欺凌或停止正在实施的“帮助”欺凌行为;事后安慰支持受害者,鼓励受害者将受欺凌的情况告知老师、家长。局外人局外人不同于前述三种旁观者,前述三种旁 第 期 林需需:旁观者干预校园欺凌的理据、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观者或多或少均与欺凌事件扯上关系,但局外人置身于欺凌事件之外,冷眼旁观或直接离去。他们中有的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有的反对欺凌行为但因畏惧欺凌者或不知如何干预而不实施干预。他们通常什么都不做,置身于欺凌情景之外;或假装没有注意到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或没有意识到正在发生的是欺凌事件。他们的不作为无形中加剧了欺凌事件的恶性发展。(二)受害防御者类型旁观者的积极功能受害防御者干预校园欺凌分为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两种类型,直接干预表现为保护受害者免受欺凌的侮辱,试图阻止欺凌者殴打受害者,向受害者提供支持,为受害者辩护,或抚慰受害者的痛苦,这类旁观者干预会与受害者和欺凌者产生直接关联;间接干预通常包括向权威人士,如教师、行政人员或执法人员等报告事件。这些干预措施在抑制和消除校园欺凌中的强大作用已被证实。预防校园欺凌发生受害防御者对受害者的积极支持有助于提前预防其他个体遭受欺凌,也能够防止受害者再次遭受欺凌。学生个体的低亲社会性、孤僻、不受群体欢迎的特质容易使其成为被欺凌的对象。相对的,群体内高亲社会性、受群体欢迎的个体有能力帮助受害者与潜在受害者,同时帮助受害者也能使他们得到同伴的赞赏,这会进一步提高或巩固他们的高群体地位。一方面,在群体内高亲社会性的个体主动维护、帮助潜在受害者时,欺凌者忌惮群体内地位高的个体就不敢对潜在受害者实施欺凌;另一方面,受害者在遭受欺凌后,受害防御者的积极干预、支持和帮助受害者的行为,能够对欺凌者产生威慑作用,欺凌者可能因此放弃对该受害者实施欺凌。影响校园欺凌事件走向旁观者中欺凌强化者的氛围支持、欺凌者助手的行为支持以及在场局外人的人气支持,客观上为欺凌者营造了良好的欺凌环境,让其感受到群体对欺凌事件的支持,这会激发欺凌者的表现欲,延长欺凌的时间,加重欺凌行为的伤害程度。相对地,受害防御者积极干预,会营造反欺凌的环境,当欺凌者试图通过欺凌表现自己权力大、获取优势地位的目的无法实现时,欺凌者就会自动停止欺凌。研究表明,受害防御者的干预对于停止欺凌事件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当受害防御者站出来为受害者作辩护时,能够有效制止 的欺凌行为。另一方面,受害防御者干预会让的欺凌事件在 秒内停止。消减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损害有受害防御者支持的受害者境况相对更好,他们较少抑郁和焦虑,自尊心高,被孤立的可能性小。受害防御者干预有助于减轻校园欺凌中受害者的心理与情感创伤,增加他们在学生群体获得可见社会支持程度;当受害防御者试图阻止欺凌时,他们的干预可以减轻受害者的负面影响。受害者获得的维护者越多,防御自我效能感就越高,这有助于提高受害者的安全感,对受害者的学习动机和成就均有积极影响;干预后,受害者更愿意与他人交流,也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课堂和学校氛围的感知更积极,而且学习动力更高,甚至觉得自己表现更好。二、受害防御者干预消减校园欺凌的理论根据与流程模型 对于受害防御者干预如何能有效消减校园欺凌,有必要从理论上厘清受害防御者干预何以能产生积极效果和旁观者成为受害防御者并干预的实施流程。(一)个体群体互动理论与相异性互斥模型欺凌与受害是社会行为,且是一种群体现象。这两个特征表明,欺凌与受害地位的获取符合个体群体互动理论。其中,最为著名的相似性吸引力解释理论与相异性排斥理论均是为群体环境中发生的社会行为而设计的,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欺凌与受害的理解。相似性吸引力解释理论与相异性排斥理论下低欺凌环境有助于减少欺凌相似性吸引力解释理论主张,个体特征是稳定不变的,其在群体中的地位也相对固定,其在一个群体中受欢迎的程度与在其他群体中的受欢迎在四类校园欺凌旁观者类型中,本文重点关注受害防御者对校园欺凌的干预。北 京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年程度几乎是相同的,即在一个群体中具有高群体地位的学生在另外群体中也将拥有高群体地位。然而研究发现,不同群体中受欢迎的、一般的、被忽视的和被拒绝的学生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这表明,某些社会计量类别的行为档案在群体构成中是高度可变的,攻击性群体中被拒绝的学生倾向于退缩,非攻击性群体中被拒绝的学生倾向于攻击。在受欢迎学生中也观察到相似的个人群体互动行为。实验证明,当群体结构发生变化时,跨群体相似性几乎不可预测。但后续的实验研究声称证明了可以预测特定学生在不同群体中的群体地位,同时引出个体群体相异性排斥效应。个体群体相异性排斥效应认为具有与群体显著差异特征的个体往往社会地位较低。它强调群体过程和群体内沟通在产生社会不适应中的作用;当足够多的成员共享关于可取与不可取的特征的信息时,群体规范就会出现。群体中,表现出许多与群体集中倾向不同行为的个体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偏离的,这是一种对个体的非独立性判断。即对个体在群体中社会地位的判断受群体背景的影响;在一个高攻击性群体中,一个高攻击性的学生会不喜欢一个孤僻的学生,孤僻的学生不会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