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宁波
打造
共同富裕
行市
分配
机制
创新
研究
彭静
三江论坛2023.01指标目标截至2021年底完成情况评价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低于1.361.43接近目标最低区县(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市平均之比超过80%78.8%接近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7以内1.72接近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万元42946元(增长9.7%)接近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9.7%GDP增长8.2%实现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9.7%城镇居民收入增幅8.6%实现目标低收入农户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农民收入增幅15.2%农民收入增幅9.7%实现目标低收入农户收入年均增长10%19217元,增长15.2%实现目标一、宁波收入分配现状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目标中,有关收入分配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区域协同格局进一步优化。2021年宁波共投入700多亿元资金,出台20多项政策举措,开工建设39个省共同富裕项目,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底,低收入农户收入年均增长率等多个具体目标均已提前实现,有几个指标如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等目前虽未达到目标,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且离目标计划完成时间还有三年多,实现所有目标指日可待(见表1)。宁波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市分配机制创新研究彭静【摘要】共同富裕是让全体人民有机会、有能力均等地参与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成果。本文立足宁波城乡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了宁波居民收入增长动能减弱、收入差距大、低收入群体较多等问题,提出做大初次分配“蛋糕”、加大第二次分配调节力度、营造浓厚慈善氛围并完善政府对第三次分配的监管等建议,助力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关键词】宁波共同富裕分配机制创新作者彭静,宁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浙江宁波315211)表1宁波市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市收入分配具体指标及现状数据来源:宁波市人民政府网站。社会民生422023.01SANJIANGFORUM(一)初次分配更加公平,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衡量共同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劳动收入份额,其高低较大程度反映了劳动者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多寡,对收入分配格局有着基础性影响。一般来说,份额越高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但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劳动收入份额计算口径。本文测算了两个口径的指标。据 宁波统计年鉴 历年数据测算,2011年以来,宁波居民劳动总报酬总额占GDP总额比例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从2011年的40.06%增加至2019年的49.16%(见图1)。与2021年该指标名列前茅的发达国家如瑞士(59.22%)、德国(53.13%)、冰岛(53.12%)等稍有差距,但远高于波兰(38.70%)、智利(39.37%)等国。另一个测算劳动收入份额的指标为宁波市非私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占人均GDP(按常住人口)的比例。宁波该指标从2015年69.09%提高到2021年的80.65%。2021年宁波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继续稳定增长,比上年增加了12835元,为124120元。比浙江平均水平高181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283元。这得益于宁波采取的一系列“扩中”“提低”举措,如发放培训补贴、开展创业扶持、维护合法就业权益、落实帮扶、设立公益新岗位等。2021年起宁波还大力实施新时代“宁波工匠”的遴选和培育,落实工匠人才激励等8大行动。2022年宁波在全国首推“灵活保”,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保障。多措并举让宁波中低收入群体有更多途径和机会继续提高收入,初次分配更加公平。(二)二次分配基础坚实,民生支出占比提高二次分配的内容比较复杂,本文采用财政收入等指标简要描述。2015年至2021年宁波市财政总收入逐年攀升。2021年宁波市财政总收入3264.4亿元,同比增长15.1%,首次成为全国财政十强城市之一。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3.1亿元,税收收入占比达85.2%。快速增长的财政收入为宁波实施第二次分配提供了坚实基础。支出方面,2015年至2021年宁波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252.64亿元增加到1944.42亿元。财政收入的增长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相匹配(见图2)。宁波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不断提高,已从2017年的64.05%增长到2020年的70%以上。二次分配的关键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图1宁波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数据来源:根据 2021年宁波统计年鉴 测算。图2宁波市2015-2021年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及增长情况(单位:亿元)数据来源:根据 宁波统计年鉴 测算。社会民生43三江论坛2023.01(三)第三次分配逐步启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慈善事业是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宁波慈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带动全社会协同。2019年宁波市政府专门拨出场地成立了宁波市甬尚慈善社工服务中心,成为全国首个“慈善+社工”融合发展平台。在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发布的 2020年浙江城市慈善发展指数报告 中,宁波市政府支持指数排名全省第一。匿名爱心人士“顺其自然”累计捐款超过1469万元,成为宁波慈善名片,激励许多市民共同参与慈善事业。2021年,宁波慈善组织和红十字会接收捐赠总金额同比增长62.2%,达28.71亿元,创历史新高;宁波市慈善组织募集的善款达到10.51亿元,2016-2021年间年均增长19%。截至2022年3月,宁波累计荣获“中华慈善奖”11个、“浙江慈善奖”89个。二、存在的问题(一)居民收入增长动能减弱首先,宁波GDP增速和人均GDP增速近几年逐渐减慢。2019年宁波GDP、人均GDP增速分别降至6.8%、4.5%。受 疫 情 影 响,2020年GDP增 速 为3.3%,人均GDP增速仅1.6%,导致居民收入增长的空间缩小,收入分配改革面临的压力加大。其次,宁波居民负债率高于全国水平,达62.7%。若加上民间融资渠道,宁波居民实际杠杆率更高。债务快速扩张将加重居民负担,降低消费意愿。另外,宁波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减弱了居民收入增长动能。截至2021年底,宁波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26.3%,占比率高出全国7.4个百分点,高出全省2.6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21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9.6%,已逼近深度老龄化。(二)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还偏大首先,城乡差距仍然较大。虽然宁波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近年来不断缩小,从2015年的1.81倍降低到2020年的1.73倍,但绝对差额还在扩大,从21383元增加到28696元。大多数受访农民表示,很难感受收入实质上的增加。其次,区域差距依然较大。近五年宁波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为鄞州区,最低为奉化区,两区城镇居民收入差额及倍差从2016年的9756元和1.22倍增至2020年的14697元和1.25倍(见图3)。农村居民收入差额及倍差也有所增大。第三,慈善事业的收入调节作用还很微弱。宁波居民人均收入在全国排名前列,但社会层面的捐赠热情不是很高,大部分普通民众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更倾向于将财富积累“造福后人”。另外,社会公众对部分慈善组织的信任度不高也影响了居民的捐款热情。从全国来看,2019年我国接收境内捐赠额占GDP比例仅为0.15%,发达国家该比例通常都在1%以上,差距明显。图3宁波鄞州区与奉化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倍差数据来源:宁波统计年鉴。社会民生442023.01SANJIANGFORUM(三)二次分配还需进一步做多做实首先,低收入户和次低收入户有所增加。2020年宁波城镇低20%收入户减少了572户,但次低20%收入户增加了1117户。农村低20%收入户和次低20%收入户都增加了,分别增加254户和438户。低收入户的收入来源以工资为主,近几年宁波城镇和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例逐渐减少,分别从2016年的59.95%和63.89%降低到2020年57.58%和60.72%,这是低收入户增加的原因之一。其次,税收结构及监督需更精准。目前的再分配制度以间接税为主体,容易加剧不同群体间的税收不平等。所得税和财产税比重较低,未充分发挥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对高收入群体的监督还不够,税收征管的数字化和专业化水平需提高。第三,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亟需改变。宁波不同群体间的保障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城镇职工的养老和医疗保障水平高于城乡居民。在多层次保障体系构建中,宁波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居民养老收入仍主要依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力度不够。二次分配的内容还需进一步做多做实。三、宁波分配机制创新建议创新分配机制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部分。应在一次分配是基础,二次分配是关键,三次分配是辅助的社会主义分配体系中积极创新。(一)提升宁波经济质量和提高居民收入,做大初次分配“蛋糕”1.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宁波经济健康运行是分配机制创新的基础。新形势下,宁波应继续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激励市场主体进行创业创新,做大初次分配“蛋糕”。以科创产业为主攻方向;引导各行业及各种规模企业研发或使用数字技术,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及科技强村富民行动。发掘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展现宁波经济硬核力量。继续发挥初次分配的主导机制,提供更加公平的分配秩序。2.提高劳动报酬占比。未来几年是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关键时期,宁波企业需专注自身擅长的领域,走“专特优精”发展道路,注重数字技术的合理运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劳动报酬占比提高提供基础。亚洲最大服装生产企业宁波申洲集团10年间年均涨薪10%,公司高层管理一致认同员工应共享公司发展红利;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则许诺勇担社会责任,与政府深度协同,带动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共富。他们的经验值得宣传推广。此外,应减少身份歧视、户籍歧视等导致的不公平分配,健全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加大劳动报酬在国民生产中的比值。(二)完善宁波社会保障和税收调节体系,加大第二次分配调节力度1.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提高二次分配中保障性和民生性支出的比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服务均等化,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为低收入和困难群体提供精准帮扶,确保中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积极探索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运用信息技术为社会保障体系运行赋能;通过对低收入群体的技能提升和就业辅导,提高其获取工资性收入的能力。2.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调节体系。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税收体系,提升再分配调节的有效性。提高直接税比例,推进房地产税和遗产税试点;改革个人所得税,提升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能力;加大对资本性收入的征税力度;完善高端人才税收优惠政策,更好地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强化税收监管:建立智慧化税收征管系统并推进税收大数据共享,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精准有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三)完善政府对第三次分配的监管,营造浓厚慈善氛围1.在第三次分配中,政府需对慈善组织进行监督,进一步完善监管评估机制。如:评估年度报表;审计慈善组织机构;对违规机构给予处罚等。慈善组织应建立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有关部门、捐助者和社会公开其经费收支情况,从而获得公众信任,吸引更多捐赠。2.营造更加浓厚的社会慈善氛围,鼓励更多市民参与第三次分配。各类慈善组织可举办更多样化针对各种群体的慈善活动,宁波政府可加大对表现突出的慈善组织和个人的精神奖励,(下转第48页)社会民生45三江论坛2023.01(紧接第45页)建立健全表彰奖励机制,鼓励民间开展慈善表彰,引导市民们参与更多的慈善行为并使其成为生活日常。继续大力实施宁波慈善文化工程,建好慈善空间,讲好慈善故事。进一步弘扬宁波特色的慈善文化,发挥道德的引领作用,助力宁波第三次分配。参考文献1陈卫东,叶银丹,刘晨.共同富裕:历史演进、国际对比与政策启示J.西南金融,2022(3):3-18.2罗明忠.共同富裕:理论脉络、主要难题及现实路径J.求索,2022(1).3赵峥,冯文猛,王炳文.共同富裕视域下的我国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