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文化
影响
传统
民居
建筑
研究
蒙蒙
理论纵横 THEORY INTERSECTIONTheory Intersection 理论纵横80雕塑 SCULPTURE2023 年第 1 期(总 153 期)81文/杜蒙蒙 通讯作者/王娟 by Du Mengmeng,Corresponding author by Wang Juan(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闽地福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民居建筑研究Research on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u Culture of Fujian内容摘要:福文化是八闽文化的精神内核,由此孕育了闽地丰厚的福文化物质成果。基于福文化与闽地建筑关系的考证,重点探索福文化是如何影响闽地代表性传统民居建筑土楼、红砖厝及番仔楼的空间布局及建筑装饰。关键词:福建、福文化、民居建筑、设计一、福文化与闽地传统建筑的关系福建是我国唯一一个以福入名的省级行政区,自唐开元二十一年始,福建便以福字开头,正式开启千年“福”文化的序幕。福文化是八闽文化的精神内核,并且以此发展了其他文化,比如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宗教文化等。这些文化共同孕育出多姿多彩的“福”文化艺术形式,集中表现在传统民居建筑、寺庙园林、传统手工艺制品及各类民俗活动中。其中,闽地传统建筑以客家土楼、闽南红砖厝、番仔楼等为代表的民居建筑,及以妈祖庙、孔庙等为代表的宗教建筑最为知名,其从建筑的空间布局到建筑装饰细节都受福文化的全面影响,讲究建筑方位及布局的风水吉凶;精心安排建筑空间的内外秩序井然;考究建筑整体装饰细节的吉祥寓意。寺庙园林中的福文化还借助佛、道等教的宗教语义及形象,紧密依托福建各地的地域文化及特色,并兼顾中国传统文化和造园理念,多角度呈现从空间布局到建筑形制,从装饰题材到建筑材料,从装饰纹样到园林设施各个方面的艺术形式,底蕴深厚,历久弥新。二、传统民居中的福文化演绎1.客家土楼中的福文化福建土楼又称为“客家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其对福文化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土楼建造倚重风水,好风水是好福气的根基。山旺人、水旺财,故土楼多依山就势、山环水抱,借以纳百福从而使人丁兴旺。土楼整个建筑布局也是按照易经里的两仪四象与八卦进行布局并兼顾五行风水理念。土楼的白色祖堂及大门、木料构架、黑色的青瓦、红色的楹联和黄土墙正对应着“金、木、水、火、土”风水诉求。其中,红色更是传统吉祥色,部分土楼居民至今还有赏红、挂红、系红、吃红和贴红的习俗。其二,土楼内部空间秩序井然,遵循着长幼尊卑、内外有别的传统建筑伦理安排家族成员的住处,尽享几代同堂、合家团圆的天伦之乐。由此聚集家族凝聚力,使家人之间守规守矩,平和相处。守序合规带来的安定被认为是很重要的福气之一,而其对平安的诉求更为强烈地表现在“由内向外防御性逐渐增强”特殊的院落层次上,彰显出其与其它闽地传统民居的显著差别:传统合院式民居以前后进、左右对称式布局划分院落空间,而土堡更接近古代都城“内城皇城宫城”的“向心”排列型制。1并且,与一至两层多见的古厝不同,土楼二至四层的为多数,这与登高望远,方便查看周边情形有关。所以,土楼相较于本地建筑而言,带有明显的“入侵”姿态,并不寻求融入当地文化而追求认同感,转而通过明显的差异性和聚居来获得另一种“排他性”的安全感。其楼中存储粮食,饲养牲畜,挖掘水井,是以族群安全为优先考虑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模式。福建土堡以血缘关系聚居,为抵御敌患而建,其对防御性的重视,对安全的期盼达到了民居之最。其三,借助各种造型、数字及文字所蕴含的吉祥寓意为土楼建筑“迎福”。中国人讲究圆融通达,圆形的土楼意味着大家平等与和睦;圆形又寓意着团团圆圆,生生不息,代表着祥和、喜庆和团结;且圆形无角,以“无角”避走“煞气”为纳福避煞之意;从中心点来看全楼呈现“环环同心”的强烈凝聚力。为祈福辟邪,在土楼的基石上还会雕刻“泰山石敢当”,并在墙角钉上画有八卦的木板,以确保子孙后代和平与繁荣。举世闻名的田螺坑土楼,五座土楼的组合有圆有方,俯瞰像一朵花的形状,所以又称为“梅开五福”。在梅花花心处是步云楼,步云之名,寓意后人从今开始发财致富,不断进修,事业渐成。步云楼沿高低地以楼梯的形式建造了中厅,进门后有一种“步步登高”之感,既强调了祠堂的重要地位,又传达了“鱼跃龙门”的美好愿望。2.红砖厝中的福文化红砖古厝是福建四大民居之一,其建筑群讲究秩序与规整,单体厝外形相似,避免出挑突兀,表现出一种守序与合群的自觉,力求从“天人”与“人际”关系的双向“合一”中获得福报。红砖厝民居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院落形式,建筑形制根据人口增添需要而横向扩展,形成了以家族血缘关系为本源、以家族宗祠为核心的民居建筑群,呈现出相互扶持、一致对外的家族凝聚力。红砖厝左右格局对称,按家族的辈分大小及性别决定着住房位置的安排,遵循“居中为尊”“左尊右卑”的礼俗,形成了严格固定的建制伦理:“左祖右神”、兄左弟右;女子住后房,形成了严谨的“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等级制度。红砖厝建筑制式表现出了极强的“家国一体”的宗法观念:通过倡导“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主尊仆卑”的礼教意识来“明上下,别贵贱”,各守其位,各安其责,保证家族的和气和兴旺之福报。红砖厝更为直白的崇福之情则是表现在建筑装饰上。其具有极强的地域色彩:红砖砌墙与铺地,红瓦铺顶,取意“红红火火过日子”。古厝顶上燕尾翻飞,象征吉祥,“燕尾归脊”还有盼望外出的子女早日归家的寄托之情。建筑的山墙主要参照五行风水的吉凶提取。此外,大户人家常将“五宝瓶”之类的物品放在房顶正中,包括五谷、毛笔、钱币、银镜等。五谷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毛笔象征人文与繁荣文化的交汇;钱币祈求财源滚滚;银镜则是用来驱邪避祸。墙体的装饰大量采用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图案,纹饰精美且“形象有含义,寓意必美好”2:如外墙的组合红砖形状考究,“八角形”附会八卦而代表吉祥,“六角形”代表六六大顺;如古钱花砖墙直言富甲,万字花墙砖寓意万寿万福绵延不断,葫芦花墙砖象征着多子多福等;有些墙体甚至直接以文字“福”“寿”“囍”等做花砖墙饰。在山墙部分常采用泥塑制成浅浮雕刻画相对的云、水、龙、凤的古典吉祥纹;在红砖墙上雕刻出各种花纹,并融入闽南地区的文化,形成了闽南独特的砖雕;在勒脚处的青、白石雕刻,图案多为麒麟、奔马、喜鹊、吉祥文字等纹样造型。这些从上至下的艺术造型和祥瑞图案如此抢眼,使红砖厝成为当之无愧的建筑化的福文化容器。3.番仔楼中的福文化番仔楼也称“楼仔厝”,是闽南一带华侨回国所建,是闽地特有的中西合璧式传统名居,其设计考究,融合了闽南民居和南洋洋楼的特色。空间格局多数仍以传统红砖古厝为参照,在此基础上或将传统大厝局部楼化进行增建,并点缀一些西式装饰构件;或将传统大厝整体楼化,只增加外廊;变化较大的当属独立式番仔楼,只保留传统建筑中的一进,增加外廊,形成单独楼化。多数番仔楼只在门楼、外廊和楼层等外观方面洋化,这些楼房虽然外表可能有着罗马式的柱式、哥特式的尖顶,但其材料多见闽南风格的“红砖白石”。番仔楼建筑内部大多还是采用传统大厝的木结构营造技艺,是“表为洋,里犹中”的中外融合建筑,3依然遵循中轴对称、院落、主厅堂等传统礼制空间秩序。所以,福文化对番仔楼的影响一如红砖古厝,二者本为同根同源。比如建于清朝的漳州曾氏番仔楼群,在其布局上很明显地表现为“中骨西皮”:其楼群占据核心位置的仍是一座原汁原味的传统闽南风格的宗祠建筑,正是“以中为尊”的精神体现。番仔楼居于两侧及后侧,形成围合之势(如图表所示)。后侧的番仔楼之后还有一排中式的楼房,为后楼,二者以廊桥连接。整个楼群布局以中式宗祠开始,又以中式后楼结尾,中式仍然牢牢占据最为重要的空间位置,充分体现了传统的家国情怀和福文化的深远影响。番仔楼的装饰设计主要以比较常见的传统石雕、雕花砖、彩绘和马赛克瓷砖为主,融入西式雕刻元素,常以吉祥云、花草,以及天使造型的灰雕为装饰。“滴水兽”来自西方,以屋顶排水系统的形式出现,通常雕刻成动物的形状,借形态各异的兽类驱走恶鬼,得以护佑。其功能与西方常见的滴水兽一致,但是在形态上与西方的怪诞科幻有很大的不同。闽南地区的滴水动物多为吉祥的图腾,常见的滴水动物有鱼、虎、麒麟、鸳鸯、大象等形象。4即便是“拿来主义”,此举也显示出福文化对闽人根深蒂固的影响,归根究底都是对迎福纳祥的美好期盼。三、总结福文化主要借风水及民俗理念,通过人物和神物形象、动植物图案和雕塑,辅以文字谐音、形象比拟、颜色象征等艺术手法隐喻和诠释。在闽地各类代表性传统民居建筑中,福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建筑选址及布局上,其次表现在建筑材料和装饰图样上,是人民趋福避祸之心借助建筑语言对福文化的一种演示和传承。参考文献:1 林秀弘,林淑萍,李超,杨颖倩.基于建筑伦理观的福建土堡空间特色探究J.中外建筑,2021(08).2 周雅明.红砖民居的装饰艺术体现的设计理念J.美与时代(中旬),2014(07).3 唐秋桂.闽南地区中西融合的传统建筑番仔楼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0).4 郭新,姚力,李震.闽南传统建筑中滴水兽的演变与保护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8(01).基金项目:福州大学中国民间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2MJYSW06)。总体布局(凹字形,坐南朝北)宗祠西大厝西宾楼中楼图表 曾氏番仔楼群(图片来源:王娟 自摄)理论纵横 THEORY INTERSECTIONTheory Intersection 理论纵横80雕塑 SCULPTURE2023 年第 1 期(总 153 期)81文/杜蒙蒙 通讯作者/王娟 by Du Mengmeng,Corresponding author by Wang Juan(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闽地福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民居建筑研究Research on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u Culture of Fujian内容摘要:福文化是八闽文化的精神内核,由此孕育了闽地丰厚的福文化物质成果。基于福文化与闽地建筑关系的考证,重点探索福文化是如何影响闽地代表性传统民居建筑土楼、红砖厝及番仔楼的空间布局及建筑装饰。关键词:福建、福文化、民居建筑、设计一、福文化与闽地传统建筑的关系福建是我国唯一一个以福入名的省级行政区,自唐开元二十一年始,福建便以福字开头,正式开启千年“福”文化的序幕。福文化是八闽文化的精神内核,并且以此发展了其他文化,比如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宗教文化等。这些文化共同孕育出多姿多彩的“福”文化艺术形式,集中表现在传统民居建筑、寺庙园林、传统手工艺制品及各类民俗活动中。其中,闽地传统建筑以客家土楼、闽南红砖厝、番仔楼等为代表的民居建筑,及以妈祖庙、孔庙等为代表的宗教建筑最为知名,其从建筑的空间布局到建筑装饰细节都受福文化的全面影响,讲究建筑方位及布局的风水吉凶;精心安排建筑空间的内外秩序井然;考究建筑整体装饰细节的吉祥寓意。寺庙园林中的福文化还借助佛、道等教的宗教语义及形象,紧密依托福建各地的地域文化及特色,并兼顾中国传统文化和造园理念,多角度呈现从空间布局到建筑形制,从装饰题材到建筑材料,从装饰纹样到园林设施各个方面的艺术形式,底蕴深厚,历久弥新。二、传统民居中的福文化演绎1.客家土楼中的福文化福建土楼又称为“客家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其对福文化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土楼建造倚重风水,好风水是好福气的根基。山旺人、水旺财,故土楼多依山就势、山环水抱,借以纳百福从而使人丁兴旺。土楼整个建筑布局也是按照易经里的两仪四象与八卦进行布局并兼顾五行风水理念。土楼的白色祖堂及大门、木料构架、黑色的青瓦、红色的楹联和黄土墙正对应着“金、木、水、火、土”风水诉求。其中,红色更是传统吉祥色,部分土楼居民至今还有赏红、挂红、系红、吃红和贴红的习俗。其二,土楼内部空间秩序井然,遵循着长幼尊卑、内外有别的传统建筑伦理安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