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地区村级干部薪酬制度改...——以云南文山州里夺村为例_蒋寿杰.pdf
下载文档

ID:2319571

大小:1.12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民族地区 干部 薪酬 制度 云南 文山 州里夺村 蒋寿杰
问题探讨当代农村财经2023年第2期民族地区村级干部薪酬制度改革困境及对策分析*以云南文山州里夺村为例以云南文山州里夺村为例 蒋寿杰 宋晓婷摘要: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探索现代化乡村治理模式,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效能,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治理迈向现代化,实现在共同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指向。通过薪酬制度改革实践,文山州里夺村紧紧抓住村级干部这个“牛鼻子”,集中力量妥善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的待遇问题,确保他们真正成为农村基层群众的“主心骨”,充分调动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村级干部的引领作用。关键词:乡村振兴 里夺村 村级干部薪酬制度 乡村治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管理服务作用,坚决贯彻落实好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因地制宜推行“一村一策”政策,“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工资与考评结果挂钩的机制,真正有效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痼疾”,不断推动基层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模式创新,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里夺村薪酬制度改革的逻辑指向(一)价值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指向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 族 共 同 体 意 识 的 本 质 内 涵。“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中,“民族”素来蕴含“共同体”属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有关民族共同体的观点,也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新时代实现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好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始终围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开展多样化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同时,必须始终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探索民族地区工作实践经验,创新民族工作治理方式,推动民族工作实现新突破、新发展。新时代加快推动村级干部薪酬制度改革实践,一方面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更多的基层力量,另一方面则是用更具包容性的政策导向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指明方向,以超越民族身份的认同感,汇聚民族精神的力量,助推早日实现中*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课题现代化边境小康村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案例研究以文山为例阶段性成果。27问题探讨当代农村财经2023年第2期华民族伟大复兴。(二)实践逻辑: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典型实践经验自古以来,云南便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最典型的地区,“在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心一意跟党走”“一个大家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鲜明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经验的带动作用,在里夺薪酬制度改革实践中,发挥村干部在村务管理、发展经济、助农增收、维稳保安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激发典型地区的乡村发展潜力。从长远来看,村干部既是各项方针政策的有力推动者,又是村庄大小事务的“当家人”,他们的肩上担负着振兴乡村的重任。里夺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推行能够有效改善村干部薪酬结构、着重提高村干部薪酬待遇、激发村干部的参与热情、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满足村庄发展所需的经济基础上吸引和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后备村选干部,加快里夺村迈向现代化的步伐。村级干部薪酬制度改革是里夺村民经过反复的实践探索而找到的一种全新的乡村治理模式,它改变了以散落式管理为主的传统乡村治理方式,尝试把村民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乡村治理过程中,倡导“群策群议”的治理新模式,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治理可持续性发展。二、里夺村薪酬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一)村民参与性不高,责任意识淡薄因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里夺村的整体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教育资源落后,致使很多年轻有为的青年并不愿意留在本地谋生,更不愿意参与到村级干部的竞选中,反而向往现代化的大都市生活。长此以往,村庄里只剩下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尚未成年的孩童留守家园,大量劳动力外流带走了村庄仅剩的人力资源优势,严重制约了里夺村的内生发展动力。除此之外,由于村级干部的薪酬标准是按照每个人所担任的具体职务和任期长短由村内寨老和全体村民进行评议后差异发放,所以并不能满足大多数人所设想的按月按量发放的要求,致使村内有才、有钱之人不愿意把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过多花费在村务管理上,即便勉强当选,很多人也只是把自己的村内职务视为一项副业,反而更多考虑的是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缺乏责任意识,权责错位匹配,导致村级干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里夺乡村治理的可持续性。(二)考核指标不完善,激励作用不明显整个村级干部薪酬制度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这一目的,进而全力推动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良性循环发展。虽然绩效考核增强了考核的目的性,有助于村级干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但是,如果村级干部只是单纯的为了完成当年的绩效考核目标而抱有“懒政思想”,对于工作质量和群众诉求没有过多关注,那么这样的激励机制也可以说是无效的。很多村级干部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做这份工作,但却没有过多设想村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比如如何扩大村集体经济的规模,拓展乡村就业渠道等。就目前来看,整个村级干部薪酬制度体系缺乏对干部工作表现的奖励机制,导致考核过程只是对工作进行单一化的考评,制约了干部工作的创新力,没有真正做到以制度改革为导向,村级干部带头实践,全体村民积极参与,村庄治理持续稳定的协调统一,最终可能导致整个体系化改革过程丧失活力,村庄“利益共同体”难于实现共赢。(三)缺乏开放性思维,发展动力不足拓宽开放性的思维有利于提高个人眼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创新思维活动方式,进而以灵活多元化的方式带动乡村治理冲破困难,展现新兴态势。但是,先天封闭式的自然环境导致里夺村民很少有机会能够与外界实时共享信息资源,缺乏对事物的整体认知能力,思维方式较为固化,很多村级干部的思想依旧停留在“旧事旧办法解决”的层面,在乡村振兴的改革大势中畏手畏脚,不敢投资兴业、招商引资,不敢创新干部培养方式,不敢打破村规民约中的旧制,反而一直保持“中立”态度,缺乏打破封建固化思想的勇气,致使里夺村在推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得不到相应的政策、经济、人力支援,村庄发展停滞不前。同时,有些村级干部在面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时总是抱有“独断28问题探讨当代农村财经2023年第2期专行”的思想,缺乏共同体意识,不懂得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来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里夺村集体经济原生动力的规模化效益。三、里夺村薪酬制度改革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人们对于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有着更加强烈的期盼,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成了“三农”工作的指向。加快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主线,因地制宜实施新的制度改革,推动乡村治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相融合,为乡村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一)推行区域差异化治理模式,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基于这一实践目标指向,一方面,里夺村应该统筹协调乡镇政府部门和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对接的组织帮扶形式推动里夺乡村治理模式集中化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小组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村级干部带头实践为引导,深入群众,加强沟通交流,消除群众在乡村治理问题上的顾虑,帮助村民思想实现由“我想”到“我要”再到“我参与”的转变,真正实现“把村庄社会关联冶和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作为两个基本标准用来衡量乡村治理效能与村民自由发展程度”,推动以村民为主体的内生化组织结构构建,让乡村治理过程展现出“人组织”的高度关联性。另一方面,集中力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贯彻落实乡村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村民自发成立村小组合作社,通过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多种入股方式对村集体土地资源进行售卖、租赁,合理分配共有资源,加快推动土地流转、拆迁补偿、生态保护等工作开展,进而参与到集体企业运营,打造乡村发展的新格局,全力保障乡村治理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二)强化制度改革治理效能,提高村民的参与热情强化制度改革力度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一步。“乡村治理研究的主要对象,当然是农村社会以及乡村治理场域中最具有能动性的人农民”。通过理解农民的思维方式和行动表现,以政策方针为导向,强化制度改革效力,开展全局性的乡村治理行动。一方面,里夺村级干部薪酬制度改革实践模式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之举,在整个文山州开创了以自然村为典型的村民群体自治模式,于全体村民倡议中兴起,经过自荐和民主选拔选出村干部,在村级干部的带领下推动各项制度规章落地实践,鼓励村民为村庄规划建言献策,听取村级干部述职报告,健全考核机制目标体系,充实考核内容多元指向性,积极主动地向外招商引资和鼓励和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回乡创业,加快推动里夺村乡村治理改革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实现村务民主监督与集中管理相结合,有效规避个人集权化现象,确保管理制度透明公开化。另一方面,里夺薪酬制度改革实践是乡村治理过程中一次颇具价值性的实践经验,通过改革村组织管理结构、创新村小组集体经济管理方式、搭建产业帮扶平台、拓宽渠道招商引资、实施人才引进战略等方式逐步改善村庄经济发展滞后、劳动力流失、土地资源荒废、教育落后等问题,鼓励全体村民全程参与、商议、决定、落实每一项集体决策内容。同时,逐步完善村级干部薪酬制度评选机制,既保障村民的集体权益,又使村民的自我价值融入到乡村治理过程中,培养村民开明的思想,极大地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真正实现全村内外交融、自给自足式发展,从而实现村民自治与乡村治理融合发展。(三)增 强 民 族 认 同 感 意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原则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生、共融、共享的地区,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共生”最典型的示范地区,是全国29问题探讨当代农村财经2023年第2期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 共、荣 辱 与 共、生 死 与 共、命 运 与 共 的 共 同 体 理 念”。因此,在 民 族 认 同 感 的 引 导 下,首先,必须牢牢把握并落实好“村级干部年薪保障制村民集体评议制村事务管理绩效制”这条治理主线,鼓励村民积 极 参 与 到 村 庄 的 治 理 过 程中;其次,在发展过程中村级干部必须充分考虑村民的真实意愿,以身作则,充分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全体村民在村级干部和党员同志的带领 下 为 村 务 管 理 营 造“群 众事,群 众 议、群 众 定、群 众办”的集体氛围;接着,在村级 干 部 的 带 领 下,坚 持 自 治、法 治 和 德 治 相 结 合 的 治 理 原则,坚持乡村治理必须以人为核心,建立健全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加强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管,完善工作流程审查制度,严格执行村规民约等各项规章制度;最后,在开展工作时村级干部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和 群 众 纪 律,消 除 优 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