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的实证研究_杨敏.pdf
下载文档

ID:2319543

大小:381.15K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民族 高校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教育 满意 实证 研究 杨敏
JOUNAL OF ETHNOLOGY2022/12总第 86 期第十三卷70DOI:10.3969/j.issn.1674 9391.2022.12.008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的实证研究杨敏陈雪龄 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华民族先锋队的神圣使命,是民族高校的责任担当,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效如何至关重要。运用李克特量表设置问卷进行调查,以 SPSS25 0 软件予以分析,结合描述性统计、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的因素。结论显示,学生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总体趋于良好,但不同年级、政治面貌、专业门类在不同的指标上呈现显著差异,教学资源投入、校园文化建设等相关指标显著影响教育满意度。因此要加大教学资源优化整合,拓展第二课堂活动,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共同提高学校教育成效、提升学生教育满意度。关键词 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9391(2022)12 0070 08作者简介:杨敏,女,纳西族,云南丽江,西南民族大学人事处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保障、民族理论与政策;通讯作者:陈雪龄,男,仡佬族,贵州正安,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成都61004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于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形塑于近代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革命进程之中,确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建设实践之中,它是中华民族作为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等多重复合共同体的认知、认同和归属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民族工作各个领域,这已成为全党全国全民族的一件大事,也为新时代学校教育尤其是民族高校的时代使命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民族高校需要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将其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引导各族师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五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仅能够推进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转型,还能完成塑造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使命,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在多民族于一体的国家,民族高校有其特殊背景、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作为各族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的多民族大家庭,民族高校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师生完美诠释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已成为开2022/12总第 86 期JOUNAL OF ETHNOLOGY第十三卷71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最理想的场所。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是中国主动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民族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高校作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承担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重任,而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能够塑造受教育者认知结构和行为逻辑,真正实现知行合一,使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成效如何至关重要。虽然各民族高校非常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并将其作为工作主线,成立研究机构、学院,开设相应课程、开展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立体式教育,但由于各校培养目标、办学使命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程度等差异,对学生的教育成效参差不齐,造成学生对教育的需求与学校对教育的供给存在一定矛盾。一、文献回顾和理论简析自 2014 年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学术界不断拓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在知网期刊学术论文中,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可以查到有 2279 篇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可以查到有 941 篇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可以查到有 91 篇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题,可以查到有 78篇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为主题,未查到相应论文。学者们在探讨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研究中,认为民族高等院校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智慧结晶2,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3 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4,在厚育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做出了独特贡献6,已成为滋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7。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发挥民族教育功能的重要举措8,是民族院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3。在高校和大学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问题研究中,学者认为高校存在认知缺乏系统性、认识缺乏整体性、吸收欠缺主动性、实践缺少体验性等不足9,存在意识形态形式化、意识生态建设表面化、意识心态修养被动化的问题10,面临的难题是价值认同模糊、失去焦点、焦虑并存,认知兴趣匮乏加大价值整合难度11,民族成分等内部差异增加了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难度,跨文化心理机制的作用消解了公共生活的秩序感,边境家乡的特殊情况弱化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感12,存在培育机制不健全,浅层化和形式化现象严重;文化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培育的根本需要;立德树人缺乏有效载体,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4 等问题。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讨上,学者认为要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夯实理论认同13,通过校园文化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4,构建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传承的文化路径15,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16,打造常态化机制形成“认知价值观践行行为准则”知行合一的良性教育循环17,推动整体设计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18。综合现有学术成果研究重点,近年来学术界在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总体看来,侧重于用定性研究的方式,以社会层面为研究角度多,以教育层面为研究载体少,仅有少量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的也重在讨论应然性和必然性,缺乏对教育结果、成效的评价和反馈。对教育成效的评价和反馈主要途径为“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是指个体期望、需求与实际感受之间相吻合的程度。吻合程度越高,个体越容易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体验,满意度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 一书中,将“满意度”一词引入管理学领域。后来,奥立佛提出期望 实绩理论模型,这是最有代表性的客户满意的理论模型,是一种考察顾客是否满意所提供产品的最具有影响力的模式,后学术界广泛提出的满意度研究大多基于奥立佛提出的顾客满意度理JOUNAL OF ETHNOLOGY2022/12总第 86 期第十三卷72论19。随着教育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发展,在顾客满意度理论的基础上,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教育满意度”研究逐渐显现。综合学术界研究成果,本文将教育满意度概括为学生在参与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感受与自己期望进行比较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鉴于此,本研究以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需求方的角度,调查当前民族高校学生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满意度评价,了解现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以期对其他高校提供参考借鉴。二、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一)研究工具为更好了解民族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总体情况和学生满意度,本研究参考众多学者在对课程满意度、思政课满意度等评价体系及建构指标的基础上,选取部分学生更为清晰、更能反映真实情况的指标,以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学生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政治面貌、专业类别、年级等 7个内容。第二部分是专项调查,根据党的民族工作相关精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关内容以及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配套措施,结合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同时参考学者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和在高校思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指标,设置与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的 22 项调查内容,每个题项以陈述句形式呈现满意度,采取李克特量表的形式征集学生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评价情况,对 5 个选项分别赋值:1 非常满意、2 满意、3 一般、4 不满意、5 非常不满意。经专家论证、小范围测试、问卷修订和调整等多个阶段,最终形成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二)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西南民族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正式问卷以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发放问卷1000 份,回收问卷870 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 770 份,有效率 88 5%。问卷调查通过网络链接或者识别二维码的方式填写。从统计情况看,少数民族占比为 58 71%,与学校整体少数民族占比 60%左右的大背景相符合;共青团员占比 69 87%,中共党员占比22.60%(见表 1),也与当前学校学生党员和学生团员占比情况较为一致;在年级中,大一学生无效问卷最多,其次为大二学生,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无效问卷最少,总体在较高的有效率范围内,不影响结果分析。综合来看,本研究的个人信息与问卷情况与现实情况相吻合。表 1样本基本信息(单位:人/%)类别变量频率百分比类别变量频率百分比民族年级汉族3184129%少数民族4525871%大一1682182%大二1862416%大三2022623%大四2142779%专业类别政治面貌文史类4075285%理工类2813649%艺体类821066%中共党员1742260%共青团员5386987%群众58753%(三)数据分析本研究采取实证研究的量化分析方法。主要运用 SPSS25 0 对所有数据进行规范的处理和详细的分析。在剔除无效数据后,运用描述性统计调查研究的整体情况,分析前对测试工具进行统计学检验,保证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进行数据信度和效度分析,Conblach s Alpha系数值为 0 958,KMO 系数值为 0 918,学生满意度问卷的整体信度和分维度信度均达到 0 9以上。问卷整体信度 Conblach s Alpha 0 7,KMO 0 6,显著性 0 05,该问卷数据适合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符合统计学对于量表的基本要求(见表2)。同时,各题项指标信度系数均在 0 7 以上,题项指标构成的满意度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2022/12总第 86 期JOUNAL OF ETHNOLOGY第十三卷73而后将 21 个题项进行探索因子分析,根据因子(维度)总方差解释(见表 3),旋转方差累计 70%,剔除 3 个无效题项,将有效题项指标分为 3 个维度(见表 3),根据问卷题项主要内容,分别分类将三个维度概括为教学资源投入、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个体情况(见表 2)。根据维度归纳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整体满意度进行解释。表 2指标信度和效度检验检验维度旋转后的成分矩阵a题项内容(以下罗列内容均为调研题项的内容概括,且题项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简称为“铸牢教育”)123删除项后的克隆巴赫 Alpha教学资源投入其他学科专业课程中体现铸牢教育的情况08940956思政课教学中融入铸牢教育的情况08560955教师在铸牢教育课程中多媒体融合程度08390955教师使用教学方式丰富程度07980957铸牢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