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遗民雷士俊的隐逸情怀及其诗歌创作_平志军.pdf
下载文档

ID:2319355

大小:1.54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遗民 雷士俊 隐逸 情怀 及其 诗歌创作 平志军
2023年2月第35卷第1期安康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Feb.2023Vol.35No.1DOI:10.16858/j.issn.1674-0092.2023.01.012摘要:明清之际,关中虽屡经战乱,灾害频仍,但因文化积淀深厚,仍呈现出诗人辈出、诗学繁荣的文化气象。在这一时期的关中诗人群中,颇具代表性的当属自幼生长于关中地区,后长期流寓江南的遗民诗人雷士俊。探讨雷士俊诗歌创作成就及其诗中的遗民情怀,对揭示明清鼎革之际士人的生存境遇与文化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键词:雷士俊;隐逸情怀;诗歌取向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092(2023)01-0062-05明遗民雷士俊的隐逸情怀及其诗歌创作明遗民雷士俊的隐逸情怀及其诗歌创作平志军(西安医学院 卫生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收稿日期:2022-07-14作者简介:平志军,男,河南内黄人,西安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明清文学与文献整理研究。雷士俊(16111668),字伯吁,庠生,世称艾陵先生,长于诗文,尤其以散文为人所称。存世著述艾陵文钞十六卷、艾陵诗钞二卷,收录于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90册“清莘乐草堂刻本”。雷士俊出身陕西泾阳名门大族,其祖父曾在江南经营盐业。崇祯四年(1631),时年二十一岁的雷士俊随家人迁居扬州,并长期居留此地。作为自幼生长于关中地区,后长期流寓江南的遗民诗人代表,其本人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与生存方式。雷士俊学诗较晚,国变后,在朋友李沂指导下开始诗歌写作。虽留存诗歌规模不大,却投射出鲜明的个性与时代印记。一、创作概述:诗文兼擅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富甲一方,尤其扬州地域,水路交通便利,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舟车云集,富商大贾荟萃,商业贸易极其发达。“扬州繁华以盐盛”,有着悠久业盐历史的扬州,由于贩盐获取的高额利润,吸引着外地商人的大批涌入。明末清初,流寓江南的关中文人颇多,知名者有孙枝蔚、雷士俊、王岩等人。他们的先祖以业盐为生,经商获利后,不废科举功名,鼓励后人勤奋读书,以博取进身之阶。依靠雄厚家赀,他们的后人多有文学突出者,其中雷士俊更是以散文成就著称1。艾陵文钞十六卷依次为:论23篇、议2篇、辨2篇、说2篇、序6篇、记6篇、传11篇、书22篇、尺牍26篇、墓志铭13篇、墓碣1篇、墓表3篇、行状3篇、祭文16篇、诔1篇、杂著13篇,共计150篇。魏禧艾陵文钞序言:“先生以古文名天下垂四十年。自少年为诸生,即慨然有当世之志。数十年天下言古文者,江淮之间必以雷(士俊)、王(岩)为归。”23周斯论雷伯吁先生文行七条亦言:“伯吁先生古文三百年来所仅见者,当在荆川(唐顺之)、遵岩(王慎中)之上。”25认为其文作当在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上,有着极高的文坛声誉。相比散文,雷士俊诗歌留存不多,却各体均工。有乐府诗4首、四言诗1首、五言古诗34首、七言古诗17首、五言律诗63首、五言排律2首、七言律诗23首、五言绝句5首、七言绝句12首,共计161首。李沂艾陵文钞序言:“间为诗歌,有山榛隰苓之意。旨深词婉,本之性情,与世之竸浮响、趋纤靡者天壤。”3192给予其诗极高评价。雷士俊生逢乱世,频遭忧患,其诗歌题材多为感时念乱、归隐田园之作,多沧桑之感、悲凉之音。文中所引材料均出自此本。62二、人生态度的转变:汲汲科举到归隐田园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不仅是明清两代的分界线,也成为诗人人生轨迹的重大转折:由明末汲汲科举、有志天下,到清初绝意仕进、归隐园林。雷士俊早年勤奋刻苦,汲汲功名,才学卓著。明末时期,雷士俊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积极入世。雷士俊早年苦读颇具声望,王岩清处士雷君伯吁墓志铭载:“处士负才任气,有志当世,读书无日夜不休。为文章博辩质实,根柢经术,出入群史,自名一家”24。为顺利考取功名,雷士俊与志同道合者结为“直社”,大家一起谈论时文,切磋文艺。“(雷士俊)初善举子业,与同里诸子结社,皆一时俊杰。制义称雄,号直社,刊版行世。”而结成的直社目的就是直接服务科举考试。“其相与论议皆有树立,不因循,砥砺切劘以进于古人之意,而其大旨则确守程朱之传注,以达于孔孟。”“(直社成员)日夕淬厉,切劘著书明道,穷讨六经、周礼、诸史百氏之说,究质古今治乱、成败、得失、兴亡,君子小人消长盛衰之故。涵渟沈浸,贯穿纵横,咀茹英华,其见于文,繇韩柳欧曾,上溯马班左国。”264其传世的艾陵文钞十六卷中,多有表达经史之见与指摘历代政治得失的政论文。其中“论”“议”“辩”等议论文体占据三卷之多,不乏真知灼见。其散文常简明扼要提出鲜明观点,直指问题关键所在。如楚项羽论开篇云:“取天下未有不以人才者也。”222祖逖论论用兵之法云:“善用兵者,战非所贵也。破之以术,怀之以恩,示之以诚。战不必胜,不苟战也。”231甚至直接在题目中指明自己的观点,如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论(上、下)236-37,观点鲜明,文辞犀利,逻辑严密,颇有八股文风范。可以看出雷士俊长于政论文写作,所谓“善举子业”,绝非虚誉。天不遂人愿,命运多舛的雷士俊,虽屡次参加科举,却屡屡受挫。他在近试卷序中提到这段坎坷遭遇:“今上(崇祯帝)即位之初,余年十七始入郡学。三年拔于提学,得与乡试,自是以来不为大君子所鄙,每试辄高等。十年执母丧,十二年夏免丧,时科试已毕。提学方聚诸生而录其所遗,余往赴之不遇。逾年岁试,又不遇。余小试而困自此起矣。”265无奈雷士俊时运不济,先是为母守孝,错过了考期,后又因未能与考官谋面而落榜,种种原因促成了他屡困场屋的结局。其莘乐草堂记曰:“学优而遇主,仕宦而济世安民,岂非君子之志?”293但他依然留心时政,关注时事,汲汲科举。而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名将史可法于南京拥立福王(弘光帝),建立南明政权,继续与清军对抗。顺治元年(1644)秋,雷士俊“避兵兴化”,在友人李沂等的帮助下寄居江南,在当地文坛有着较高的声誉,雷士俊、吴嘉纪、李沂三人并称于世,并开始了诗歌写作。弘光元年(1645),清兵大举南下,史可法驻守督师扬州,雷士俊于是写就上宰相史公书2113-114,称扬史可法的伟绩,鼓励他的守城决心。由于寡不敌众,扬州被攻陷,史可法以身殉国。由此,清人大肆屠杀,制造了“扬州十日”的人间惨剧。雷士俊在上江都欧阳公论救荒书中描绘目睹惨状:“士俊前日出新城,门外见死尸遍野,饥民六七成群,体瘠肤枯,气息奄奄待死。士俊足之所偶到如此,县之四境大抵然也。闻之父老,此等之惨,扬州所未尝有也。”2115面对国破家亡、江山易主的残酷现实,以及受“夷夏之防”观念的影响,入清后的雷士俊选择以遗民身份终老此生。王岩清处士雷君士俊墓志铭载:“崇祯末,天下乱,还弃廪贡,不仕。”24他看到明朝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于是决定归隐林泉,誓当遗民。入清后,他摒弃仕途,“文字经营苦,江关旅寓贫”,交游唱和,咏诵不绝。生平好友李沂为其撰写的艾陵诗钞序中,讲述了他后半生寄居江南的生活状况。“雷子返扬州,杜门扫轨美才博学,取巍科易易耳,而雷子夷然不屑,甘为农夫以终其身。后迁艾陵湖畔,筑莘乐草堂居之,三餐外,惟以吟咏送日而已。”3192如赵园先生言:“诗在明亡之后,不啻为士人的一种生存方式。”4雷士俊鄙薄功名利禄,过着简单淳朴的隐居生活。而他毅然做出如此抉择,是由其坚定的遗民立场所决定。三、题材取向:感时念乱首先,俯仰今夕,怀恋故国。汪国垣指出明遗民诗歌,多有“悯事念乱之思,麦秀黍离之感”5。甲申国变,雷士俊时年三十四岁,入清后,俯仰今夕,常通过易代前后的对比,表达自己的亡国之恨、黍离之悲。明朝的灭亡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崇祯帝算不得亡国之君,却总做着亡国的事。临终前,他摘掉冠冕,以发覆面,言“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含恨自缢煤山。对此,雷士俊赠李艾山言:“大行捐万国,纲维忽驰绝。风霾白昼63昏,訇隐天柱折”3197。访李自弘言:“六合雷硠坏,天地忽崩坼。”3198先帝之死如同天地崩裂,他没有责备崇祯的误国,而是悲悼其壮烈殉国之举,表明自己对故国故君的深切同情。而对新朝却总是采取批判甚至敌对的态度,在其五言古诗哀广陵中,曾这样描绘扬州昔日盛景:“竹西一都会,佳气常氤氲。箫鼓喧月夜,甲第接天云。酒肉臭充塞,雾毂起轻纹。舆台拥素蛾,泛舟日纷纷”3196。扬州地处南北大运河与长江交汇点,水陆交通便利,商品经济发达,明末更是繁荣一时。未经战火的洗礼,扬州城箫鼓喧天、甲第连绵,一派轻歌曼舞、歌舞升平的盛世气象。扬州城被攻破后,诗人笔下却是另外一幅景象,其哀广陵云:“血流道路赤,儿童尽国殇。将士抱鬼妾,饮酒吹笙篁。”“枯骨昨收葬,妻孥今赎归。焜耀明光锦,称身短袖衣”3197。经过清兵惨绝人寰的屠城,扬州城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化作废墟、鬼城,旧时的江南名镇骤然成了人间地狱。诗人在诗序中言:“哀广陵,悼弘光以后之乱而作也。即事伤怀,情见乎辞。”北京陷落,南明朝立,雷士俊与其他遗民志士一样,对弘光朝充满了恢复故国的期待。但事与愿违,经历短短一年时间,昏庸的弘光朝便迅即崩溃。姜夔扬州慢词中富丽的扬州城,今日化为一片焦土。通过扬州易代前后的鲜明对比,抒发自己的兴亡感叹,追怀故国的同时,表达自己对清朝统治者的痛恨之情。在过郡城学舍一诗中,同样形象叙述了易代带来的灾难:“宫墙新战后,白日气重阴。厉鬼荒阶聚,高堂蔓草侵。萧条亡国恨,凄恻野人心。俯忆当年事,凄凉已古今”3212。诗人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幅战后凄惨的场景:战争中丧生的孤魂野鬼,在荒芜的宫墙台阶聚集;昔日书声琅琅的学舍爬满青藤野草。即使在白天,学舍依然阴气森森、阴冷可怖,怎不令人感伤,怎能不勾起诗人的亡国遗恨?而造成这一切惨剧的,就是清人征服天下发动的连年战争,谴责之意自在其中。同时在诗中抨击清初统治者掠夺无度、贪得无厌,如同趋腥逐血的蚊子。其蚊曰:“微生忆溽暑,晚节惜良时。欲饱几忘死,趋腥竟若饴。群飞千辈合,众和一声随。但恐凉风起,咸同贱草萎。”3212形象生动,一针见血。其次,忧惧战乱,渴望和平。残酷的战争不仅造成谋生的艰难,更带来难以抚平的心灵创伤。生活在无法选择的战乱年代,和其他饱受战争折磨的人们一样,雷士俊充满了对战争的忧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其愁言:“一身常旅邸,五载困戎兵。畏祸趋卑吏,思归念太平。”3213为躲避战乱,雷士俊长期过着颠沛流离、四处漂泊的生活,也成为当时社会中人民真实生活的写照。这种出外逃难的生活,又因妻儿老小的拖累,加重了诗人的痛苦与负担,并在其抒写亲情的诗中得以体现。又泊泰州城南言:“我生逢乱离,中路妻又卒。五载小儿女,嬛嬛如有失。黾勉娶一妇,出入成家室。有妻累亦增,四壁转萧瑟。溽暑远行迈,苍茫求口实。”3200以质朴平易的语言,讲述了一家人在战乱中的诸多不幸遭遇:乱世又逢丧妻之痛,自然苦不堪言。为照顾子女而续妻,又因增加了成员,给本来已是很拮据的家庭增加了负担。为养家糊口,不得不在炎炎夏日远行奔波,疲于奔命。然而祸不单行,继妻韩氏又不幸离世。其悼亡云:“十载为夫妇,驰驱困甲兵。儿童堂下戏,漂泊恐无成。”3216夫妻十载,频经战乱,同甘共苦,共渡难关,感情深厚。如今生死两隔,何其凄凉感伤!由于未谙世事,堂下小儿的嬉戏更增强了诗人的悲痛情绪。其送族叔雨化归秦云:“中经兵火数转徙,漂泊天涯未免贫。”3206道尽了自己频遭战乱、漂泊天涯、衣食无着的心酸苦楚。在整个诗集中,还有很多诗句都描述了乱世生活的艰难。如:“余生逢世乱,拙计有躬耕。处处忧衣食,逢人话太平。”“城郭血流赤,那堪继岁凶。”“宇内如沸又如羹,民今疲病虎纵横。”“干戈寻半世,自古太平稀。”无不强烈表达出诗人忧惧战争、渴望和平的真切愿望。最后,悠游林下,归隐之乐。严迪昌先生言:“凡遗民必是隐逸范畴。”6明清之际,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人们颠沛流离、朝不保夕,对苦难现实充满了恐惧、不安等情绪。清初,明遗民对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十分尊崇,认识到他人格的伟大,对其隐居不忘故国的行为大加赞扬,一时间陶渊明成为大家效法的对象7。他们隐逸高蹈,逃避现实政治,雷士俊亦复如是。其 刘玉少雪怀二集序言:“余又以朽材弱质自弃,远遁穷村荒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