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民办高校
质量
发展
内涵
指认
现实
挑战
路径
选择
徐琼
年第 期高 教 探 索 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指认、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徐 琼刘昌昊李 萍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徐琼,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刘昌昊,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李萍(通讯作者),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厦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教师工作激情的驱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新时代广西边境壮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项目编号:),年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项目“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观”(项目编号:)的成果之一。摘 要: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具有独特明确的办学理念、稳定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元持续的创新思维以及实际有效的社会价值。但目前民办高校办学模式倾向于程序化,绩效化评估风行;治理体系民主化程度有限,社会参与度较低;教师流失与结构不均,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提升;教育市场发育不完善,抗风险能力亟需增强;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容易产生信赖危机等现实挑战,为此民办高校需强化办学体制的灵活性,构建民主化治理模式;发挥学生评价核心作用,建立针对性人才培养标准;优化课程设置与内容,开发多样化课程项目;创新学术研究体系,提升产学研转化效能;打造良好办学形象,形塑优质办学品牌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词:高等教育;民办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 推动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据我国最新数据统计,截至 年 月,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共有 所,其中包括 所独立学院,比上年增加 所,普通本专科招生 万人,比上年增加 万人,增长;在校生 万人,比上年增加 万人,增长。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在充分借鉴国内公办院校以及国外私立院校发展经验基础上,从规模扩张转向了内涵提升的新发展阶段。年 月 日,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开始施行,对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发展、提高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民办教育已逐步呈现出比公办教育更显著的竞争优势,唯独在高等教育领域始终难以超越公办院校,主要在于民办高校教育质量始终难以达到社会大众的期待限度。因此需在明晰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发展举措、正视存在的重大挑战,才能促进与实现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一、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指认民办高校发展历史较短,对其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但从实践来看,很多民办高校在学科平台水平较低、师资队伍较薄弱、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等前提下,仍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教育成效。这说明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是有迹可循的,当然这种高质量不是对所有民办高校优势的简单总结,而是根据民办院校的发展实践来体察其所具备的共性、总结其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根本规律。通过对发展较好的民办高校的实地考察与分析(见表),发现高质量民办高校的内涵既体现出普通高等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共性,也具有自身比较独特的重要特征。民办教育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指认、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表 部分优质民办高校办学情况总结名称发展理念培养模式办学创新办学成就吉林外国语大学一切 为 了 学 生 成人、成才、成功“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双外语”和“小语种英语专业”等全国唯一“探索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试点单位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二十强陕西西京学院“匠心精神艺术素养”“四个一”人才培养模式“无私奉献、报国为民、挑战 极 限、追 求 卓 越”的西京精神陕西 省“一 流 学 院”建设单位宁夏理工学院育人为本、工程为基、应用为先、创新为范创新型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国首批提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校全国民办高校 强,宁夏最佳民办大学郑州西亚斯学院中西合璧,国际化全人教育“博雅教育全人教育融合教育”河南省首家可以实施境外学士学位教育合作项目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广州南方学院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广东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旗帜“学科专业知识传授、核心价值观传承、能力素质养成”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人才培养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艾 瑞 深 校 友 会 发 布 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广东第一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建设创业型大学“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创造了影响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两个案例唯一参展首个“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地方高校 资料来源:根据作者实地调研资料及各院校官方网站信息整理,时间截至 年 月 日。(一)拥有独特明确的办学理念民办高校质量革命需要形成教育改革自觉从而带动和唤醒更有效的改革举措,这依赖于院校自身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摸索出的独特而明确的办学理念。有研究指出办学理念先进、发展战略清晰、价值取向正确以及顶层设计科学的民办高校质量更易获得社会认可,但对于如何确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办学理念却缺乏具体的指认。实际上,并不是所有被公认的“优质办学理念”都适合于民办高校的发展,综观国际优质顶尖私立院校的发展,往往都是形成了自身较为独特而明确的办学理念,并将这种理念根植于院校发展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办学精神与教育模式。因此民办高校需在实践探索中不断进行理念创新,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与实践需求形成适切的办学理念,如黄河科技学院“办一所对学生最负责任的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理念,都是各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自己逐步确立起来的较为独特和明确的办学理念,与高校自身具体的办学实践相辅相成,此类办学理念有助于民办高校取得高质量的办学成效。(二)形成稳定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人才市场的急遽变化,人才供求关系的主动权转至企业需求侧,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品种和类型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改革的关键。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稳定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内涵的重要表征。目前大部分民办院校秉持“全方位实践育人”的基本理念,但高质量发展则需要各高校展开针对性的探索,如安阳学院积极探索“政、院、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其办学水平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荣获“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等称号;四川传媒学院则通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累计输送了 万名高质量毕业生;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则秉持“中而至庸,和而不同”的理念,针对实践育人开发出一套独特的“四真三化”应用型课程体系,并由此形成该校的特色和品牌,探索出适合自身的“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其办学成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该校还前往云南等多地进行推广,提高了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可见,形成稳定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三)具备多元持续的创新思维当前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目前很多民办高校由于治理模式相对单一、内外部均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创新活力不能完全被激发而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民办高校以培养应用民办教育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指认、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型创新人才为主,一方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必须紧密围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变化来加以设计,另一方面民办高校也应探索更丰富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要求民办高校需具备多元持续的创新思维。因此民办高校要改变“出资者单边治理”现状,将学校重大决策权进行层次性分配,实现由上至下的治理改革,全面激发民办高校的创新活力。如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创造性地实施 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持续的改革创新提升办学能力,跻身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前列。因此只有不断突破常规,依据社会、个体与知识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实践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氛围,尤其注重调动民办高校中每一个个体的创新活力,才能更好地提升民办高校自身的创新能力,适应当前的教育和时代变革,这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义。(四)提供实际有效的社会价值随着民办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不再只局限于院校自身,还意味着其服务社会的能力有所提高,即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这种价值主要通过提供优质人才的方式体现。如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通过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毕业生实现了比全国非“双一流”本科院校学生更高的月收入;成都锦城学院则以近 的高端就业率,其中在国内外顶尖学府深造率接近 的培养成果获得了社会与家长的认可;齐鲁理工学院实施学科专业科研一体化发展战略,与地方政府、学术机构、行业及多家企业签订产学研教育协议。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往往与一线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紧密结合,但当民办高校难以提供相应的社会价值时,高质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民办高校需与社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不断盘活与相关合作单位之间的联系,将理论学习、实际应用、问题解决、工具应用、设备操作以及项目管理等与社会服务相融合,将技术创新、实践理论等投入到社会生产过程当中,既可以作为人才培养中的辅助教育内容,又能够有针对性地为社会提供更多实际价值,促进社会资源进一步反哺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从而实现双赢,这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二、高质量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民办高等教育仍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块“短板”。尽管在贴近市场、治理高效以及机制灵活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很多民办高校在具体办学实践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往往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或民办高校自身办学经验有限等因素密切相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民办高校需在厘清内涵基础上认清自身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一)办学模式倾向于程序化,绩效化评估风行早期民办高校多为企业家创办,因此在治理过程中多带有企业化风格,倾向于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大学组织与企业组织之间的重要差异,在评估时也多以企业绩效化评估方式为主,量化教育过程与结果,并以此激励员工完成相应的教育任务,不利于民办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如在教育部民办高校年检工作中不合格的院校大多存在对应的问题,其根源仍然在于未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同时,目前民办高校与政府之间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协商对话机制,这也导致政府对于民办高校多以直接指挥和行政命令为主,在制度制定、秩序维护以及服务等需要政府出面协调解决的问题上却缺乏作为。如 年最新民办高校年检公布后,对于不合格的民办高校,政府往往会发布通知要求院校自行提交相关整改材料,如连续两年以上年检不合格也多以建议停办为主,这进一步加深了民办高校程序化办学模式的特征,影响着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办学实践。(二)治理体系民主化程度有限,社会参与度较低民办高校治理过程是利益相关者管理相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与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紧密相关,但由于民办高校多以举办者原始投入建校,导致目前许多民办高校的治理体系民主化程度有限、社会参与度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挑战。从近几年尤其是 年、年的民办高校年检结果来看,最常出现产权关系不清、权利主体之间分工不明、决策与执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民办高校的决策确定与执行缺乏科学合理的鉴定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无序、混乱、低效等后果。同时,由于部分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倾向于全面控制学校的人事、财务等权力,难以处理好教育活动公益性与经营管理市场性之间的矛盾,民办院校工作人员结构有待优化、各职能权限不够明确、议事规则也不够清晰,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上难以相互制衡,外部他律所起的作用也微乎其微,十分不利于民办民办教育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指认、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三)教师队伍流失与结构不均,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提升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而这与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水平直接相关,但当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均衡、水平有待提升、流失问题十分突出,深刻地影响着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尽管目前一部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每年的流动率已低于,但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师资结构仍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现实特征,尤其是青年教师占比很大,且面临着地位低、教不好、科研弱等诸多问题。有研究指出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高校新教师的教学发展需求程度要高于科研发展需求程度,尤其是对转变教学理念与态度的需求。同时由于民办高校教师无法享受到与同级同类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专业发展等优待,教师流失成为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