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詞觀念的現代詞學意義_謝桃坊.pdf
下载文档

ID:2315217

大小:1.30MB

页数:1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律詞觀念 現代詞學意義 謝桃坊
律詞觀念的現代詞學意義謝桃坊内容提要唐代興起的配合流行音樂燕樂的以辭從樂的、以調定律的長短句歌詞,稱爲曲子詞,宋以來通稱爲詞。它是新的音樂文學和新的格律詩體,格律極爲嚴密而後雜。詞體的特徵是由詞人們按律製譜,以詞定聲而形成的,故作詞爲填詞。律詞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創始的新的詞學觀念,概括了宋代以後詞體成爲古典格律詩體之後格律規範重建的純文學形式的新的特徵,它在理論上源自宋代。迄于現代詞學家們關于詞體性質的認識,有助于確立詞體文學新的定位,有助于解决某些詞學難題,尤其可據以製訂新的詞譜,建立新的詞體規範,推動現代詞學的發展。關鍵詞洛地律詞律詩詞體格律詞譜律詞這一新的詞學概念是我在學術界的諍友洛地先生提出的。他的論文詞之爲詞在其律關于律詞起源的討論于文學評論一九九四年第二期發表。關于什麽是律詞,他認爲:形成爲(繼(律)詩之後)我國一大類韻文文學體裁的詞非民間的詞,其眾多詞調在下列四個方面各有格律定則:一、片,各詞調分用單叠、雙叠二叠、四叠。一一、句逗,各詞調有特定各異的句數、句式。律詞觀念的現代詞學意義一詞學第四十八輯二三、韻,眾詞調分用平、入、上去及轉韻等。四、句内平仄,合律,有個别詞調在個别處有特定拗句,又有云須嚴格至四聲陰陽者。以上,爲人所共知,人所公認。試審視之,非民間與民間之界分于何處?非它,主要在末一項:句内平仄,合律。所謂合律之律,乃承律詩之律,故又有詩餘之稱。我于二二年回顧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詞學發展的趨勢,以律詞爲詞學界創始的新的詞學概念,並認爲:律詞概念的出現,使我們對詞體的認識更爲清晰,而且可以形成相關的理論。此後洛地又發表律詞之唱,歌永言的演化和宋詞調與宫調,闡釋與律詞相關的問題。一一我贊成並接受了律詞概念,曾多次予以闡發,但不同意洛地關于音樂文學、律詞的形成,詞的音譜和宋詞與詞調的關係的論述,共發表了三篇論文與之商榷。我曾擬較系統地評論洛地的詞學研究,他却于二一五年九月六日仙逝,不能再與質之了。律詞不僅是現代詞學的新概念,它使我們可以切實規範詞的文學體裁,可以深入認識詞體的本質和特徵,可以生發出新的詞學理論,而有助于現代詞學的發展?,它還是比概念更高的一種詞學觀念,含藴著新的詞學思想。兹僅就律詞的詞學淵源及其在現代詞學發展中的意義試爲探討,以補友人未竟之説。詞作爲中國傳統文學體裁形式,它興起于唐代,盛行于兩宋,是中國音樂文學和格律詩體之一種。然而它却不同于此前各種配合音樂的文學,也不同于此前的各種詩體,乃是配合唐以來新燕樂的以辭從樂的歌詞,而且格律是嚴密和複雜的。在唐代,詞原被稱爲曲子,或確切地稱爲曲子詞,即指它是配合樂曲的歌辭。詞體文學的基本特徵是以辭從樂和以調定律,所以詞人們創作時通稱爲填詞。關于詞體的本質特徵,唐宋詞人們在創作實踐中是有真切體會的。唐代詩人劉禹錫談到依調和友人白居易的憶江南詞時説: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爲句。憶江南是當時新流行的樂曲,詞人作此詞時是依據樂曲的節拍旋律而譜寫詞句的,由此形成的句式異于齊言的詩體。詞體文學創作所依據的樂曲被稱爲詞調。詞盛行于宋代,詞人和詞學家們對詞體的特徵有更爲具體的體會。北宋時王安石曾以作桂枝香金陵懷古知名,但他的詞體觀念較爲守舊,曾説:古之歌者皆先有詞,後有聲,故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如今先撰腔子,後填詞,却是永依聲也。他理解聲依永之聲爲音樂,永爲咏乃曲辭。詞體之前的所有曲辭或稱歌醉,皆是先有辭而配以音樂的,即先有詞,後有聲。王安石以爲的曲子詞則是先製作樂曲,然後譜寫歌辭,先撰腔子後填詞,便失古法了。這從反面説明了曲子詞是以辭從樂的,故爲填詞,此正是詞體區别于古代歌辭的基本性質。音樂理論家陳暘的音樂觀念也是很保守的,他考察中國音樂從古代到唐代末年的變化説:古者樂曲辭句有常,或三言四言以制宜,或五言九言以投節,故含義缔思,彬彬可述,辭少聲則虚,聲以足曲,如相和歌中有夷吾耶之類爲不少矣。唐末俗樂,盛傳民間,然篇無定句,句無定字,又間以優雜荒艷之文,閭巷諧隱之事,非如莫愁、子夜尚得論次者也他所説的古者樂曲辭句是指樂府民歌的辭句,它們雖有三、四、五、九等不同的句式,歌唱時爲與音樂和諧而時加上虚聲泛聲,這是以樂從辭的歌辭,而内容也很雅正。他所説的唐末俗樂是指新的流行音樂燕樂,在唐代末年盛行民間。配合此新音樂的歌辭,每首没有固定的句式,每句也無固定的字數,其内容則是世俗荒艷之事了,不如南朝樂府民歌之情意之含藴了。這間接表明曲子詞是配合新流行音樂的歌辭,因是以辭從樂的,故篇無定句,句無定字,以調構成特定的長短句的樣式。詞人李之儀對詞體的性質表述甚爲明晰,他説?律詞觀念的現代詞學意義三詞學第四十八輯四長短句于遣詞中,最爲難工,自有一種風格,稍不如格,便覺龃齬。唐人但以詩句而用和聲,抑揚以就之,若今之歌陽關是也。至唐末遂因其詩之長短句而以意填之,始一變以成音律唐代新的燕樂流行之後,配合新音樂的歌醉有兩種?聲詩和曲子詞。聲詩是樂工或歌妓選用唐代的七言或五言絶句以作歌辭,是先有齊言的辭而勉强配合樂曲,故不甚協調。李之儀稱新體曲子詞爲長短句,因爲它有獨特的風格格律,所以遣詞造句最難工致;因它自唐代末年便是依據樂曲之旋律節拍的長短而填譜的,所以構成新的音律聲韻之規定的律。李之儀將聲詩與曲子詞比較之後,説明詞體具有獨特的格律。南宋初年學者吴曾追溯了中國音樂文學的發展,在古代歌辭和樂府歌辭之後,隋代新燕樂興起,至盛唐時期出現了新體的歌辭,他説:周武帝時龜兹琵琶樂工蘇祇婆者,始言七均;牛洪、鄭譯因而演之,八十四調始見萌芽。唐張文收、祖孝孫討論郊廟之樂,其數于是乎大備。迄于開元、天寳間,君臣相爲淫樂,而明皇尤溺于夷音,天下熏然成俗。于是才士始依樂工拍旦之聲,被之以辭句,句之長短,各隨曲度,而愈失古之聲依永之理也。吴曾的音樂觀念同王安石一樣是很保守的,傾向于恢復傳統的古樂,反對源自西域的經華化的新燕樂。然而他對新體歌辭曲子詞配合燕樂的關係表述甚爲明確,認爲盛唐時新音樂的流行使得才士依據音樂家所制樂曲的節拍旋律而譜配歌辭,辭句的長短是以樂曲之準度而譜配的。此即是以辭從樂而産生的新體音樂文學長短句的曲子詞。宋季詞學家張炎在探討詞學理論時提出了按律制譜,以詞定聲之説。他認爲:詞以協音爲先,音者何,譜是也。古人按律制譜,以詞定聲清代詞學家江順詒解釋説:古人所謂譜者,先有聲而後有詞。聲則判宫商,一調有一調之律。詞則分清濁,一字有一字之音。按律而制,名之曰譜,歌者即案律以歌。二張炎談的譜是音譜,即樂譜按律制譜即依據樂律之原則而創作樂曲,詞之協律是指歌詞與樂曲之節拍旋律相配合;以詞定聲是指詞之字聲之平仄與音樂和諧,所以詞樂失去之後,詞的句式和聲韻尚可體現音樂的一些效應。音譜是供精通音律的詞人填詞之用的,它無歌詞?,歌譜則是指某調之詞的每個詞字之右旁標綴有燕樂半字譜,並于詞調下注明宫調,歌者即可據以歌唱,如今存南宋詞人姜夔之自度曲。江順詒將音譜誤以爲歌譜,將律誤以爲聲韻格律了。張炎之説概括了曲子詞與音樂的獨特的關係。清代初年學者宋犖關于詞體性質説:夫填詞非小物也。其音以宫商徵角,其按以陰陽歲序,其法以上生下生,其變以犯調側調。調有定格,字有定數,韻有定聲,法嚴而義備。後之欲知樂者必于此求之。二詞樂在宋以後已經散佚,宋犖以爲可從詞體作品中求知詞樂,以知詞的音律、依樂用律、旋宫之法及樂曲的變化,這已是不可能的了。然而他以爲詞體的每個詞調有獨自的格律規定,每調之字數和用韻亦有嚴格法則,這較確切地總結了詞體格律的特點。此後詞學家萬樹認真考辨詞體格律後,關于詞體的特徵説?(夫後學)不知詩餘乃劇本之先聲,昔日人伶工之歌板,如耆卿標明于分調,誠齋垂法于擇腔,堯章自注鬲指之聲,君特致辨煞尾之字。當時或随宫造格,創沏制于前,或尊調填音,因仍于後。其腔之疾、徐、長、短,字之平、仄、陰、陽,守一定而不移,證諸家而皆合,兹雖舊拍不復可考,而聲響猶有可推。一三他追溯了宋代詞人柳永、楊纘、姜夔和吴文英在按譜填詞時密切注意詞與音樂的配合,求得樂曲之拍節旋律與詞之句式聲韻的和諧,此即随宫造格,以辭從樂而形成格律。在詞的創調之作産生後,某些不諳音律的詞人遂可參照創調之作的句式聲韻作詞,此爲遵調填音,即以調定律,每個詞調形成獨特的格律。當詞樂散佚之後詞體由于是以調定律的,便可以將每調之作品的句式聲韻加以比較,而求得其格律的定則,因此能建立詞體的格律規範,使之成爲中國古典格律詩體的精美形式。律詞觀念的現代詞學意義五詞學第四十八輯六從上述可見,自宋代以來,詞人、詞學家和學者關于詞體的認識,已有唐末俗樂、長短句、填詞等概念,尤其有按律制譜、以調定聲、隨宫造格、遵調填音、調有定格、字有定數和韻有定聲之説,它們是律詞觀念形成的詞學淵源和理論的基礎。律詞是適應詞樂消失之後,詞體成爲純文學形式,而重建詞體格律規範,對詞體性能的新的認識下産生的新的詞學觀念。宋以後由于詞的創作與音樂的分離而出現缺乏規範的狀態,致使詞體衰微。明代學者周瑛于弘治七年(一四九四)編的詞學筌蹄選詞調一七七調,例詞三五三首,分調編排,每調依句式,以方框()表示平聲,以圓圈()表示仄聲,制以爲圖,以該調之例詞爲譜。填詞者如果能記誦譜之例詞,參照圖所標之字聲平仄及分段、分句之規定,便可作出符合格律規範的詞了。詞學筌蹄實爲圖譜並列之詞譜,亦是詞學史上的第一部詞譜,在重建詞體規範的過程中具有開創性的重要的意義。在此之後,詞譜之編著有張誕的詩餘圖譜、程明善的嘯餘譜和清初賴以邠的填詞圖譜甚爲流行。這些詞譜雖然其圖譜形式及使用符號相異,存在諸多錯訛,但爲填詞者廣泛使用。清初詞學家萬樹鑒于流行之詞譜的錯亂訛誤,在嚴格學術考辨的基礎上編訂了詞律二十卷,于康熙二十六年(一六八七)刊行,這是具有高度學術水準的詞譜,爲詞體規範的重建奠立了基礎。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由朝廷組織王奕清等學者編纂的詞譜四十卷,所收詞調齊備,采取圖譜合一方式,遍注字聲平仄,注明宫調、體制,譜例多用名篇或始詞,具有簡明適用的特點,故三百年來被奉爲詞體格律的規範,成爲標準的詞譜。律詞即是依據詞律與詞譜所建立的詞體格律規範,而創構的新的詞學觀念。中國唐代産生了兩種古典格律詩體,即近體詩和曲子詞近體詩是講究聲韻格律的新詩體,以區别于唐代以前的諸種詩體。曲子詞是講究聲韻格律的新體歌辭,以區别于唐以前諸種音樂文學和聲詩。近體詩之稱爲律詩,曲子詞之稱爲律詞,它們在中國韻文史上的命運是各不相同的。日本高僧遍照金剛(弘法大師)著的文鏡秘府論裏保存了中國唐代詩學文獻,唐代詩學家已有關于詩體格律的概念。遍照金剛引用之文獻有云夫詩格律,須如金石之聲;關于格律的解釋是凡作詩之體,意是格,聲是律,意高則格高,聲辨則律清,格律全,然後始有調。一律詩的概念,北宋李之儀説近體見于唐初,賦平聲爲韻,而平側協其律,亦曰律詩。由有近體,遂分往體。就以賦側聲爲韻,從而别之,亦:古詩。此可見關于唐代初年興起的近體詩在中唐時期已準確地談到詩格律,而北宋時已有律詩之稱了,律詞的概念則是起于中國的近年。元代中期陳繹曾著有詩譜,將詩體分爲古體和律體,極簡略地舉諸家詩而論其風格,並未總結出詩體格律和詩法規則,根本不是詩譜。律詩格律的總結是由清代初年王士禎的律詩定體和趙執信的聲調譜完成的。詞體格律的總結與詞譜的編訂則始于明代弘治七年(一四九四)周瑛編訂的詞學筌蹄,早于詩體格律的總結,而完成于清代初年萬樹的詞律和王奕清等的詞譜。律詩的格律與律詞比較起來較爲簡易,而律詞的格律却複雜得多,故自律詞觀念于近年形成後,我們回顧詞律與詞譜時,則詞體格律的整理尚未完善,並存在諸多的問題。近世詞學家們已經對詞體的特徵有很概括的認識,從而給予詞體定義。胡雲翼認爲:倚聲填譜的歌辭,謂之詞。詞是歌辭,已無話説。現在于歌辭上加以倚聲的,則三百篇、古樂府、五七言絶句都是以樂協辭的、不算是詞了大概這個定義,倚聲填譜的歌辭之詞,儘可以包括一般之所謂詞了。于是何謂詞的答案:可由(一)詞是抒情詩,(二)倚聲填譜之歌辭謂之詞?,兩項歸納得一個結論:何謂詞?在形體上是音數一定的,篇幅簡短的?,最長的詞如鶯啼序也不過二百四十字,在音節上是倚聲的或是填譜:?,而内容的實質,是抒情的那便叫做詞。?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