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精髓要义_张养志.pdf
下载文档

ID:2314832

大小:1.29MB

页数:1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马克思主义 出版 中国化 时代化 精髓 要义 张养志
收稿日期:第 卷 第 期.北 京 印 刷 学 院 学 报 年 月 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精髓要义张养志(北京印刷学院,北京)摘 要:作为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的关于文化建设、出版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精髓要义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出版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原点梳理、分析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表述,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精髓要义,对于出版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和开展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时代化;世界观;方法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对新时代十年的重大理论创新进行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作出全面部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遵循的各方面理论,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精髓要义。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样才能立足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不断深入总结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时代化新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视野梳理二十大报告中的原创性理论观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出版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基础性、全局性、系统性思想观点;另一类是在落实层面对出版实践创新具有指导价值的理论观点。本文对此分类作出阐述。党的二十大报告从 个方面对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进行了全面系统、提纲挈领的总结。相比较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 个方面对新时代的总结而言,增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如此,对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总结更为全面。增加的这三个方面都包括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内容,涉及:举旗定向、思想领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性原则、人民至上。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 意义。”“里程碑”标注了新时代的历史地位,也诠释了立足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时代化理论高度评价新时代的维度和视野。一、理论创新的依据:“三件大事”的历史性定位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百年看十年,立足思想看实践,立足实践看理论,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就DOI:10.19461/ki.1004-8626.2023.01.007党的出版事业而言,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首先体现在出版学科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上。中宣部以推动出版学科共建为抓手,促进高校和出版行业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合力促进出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将中国特色出版学科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出版”在文学门类下被增列为一级学科,出版专业博士培养纳入国家学位授予体系,打通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输送高端人才的主要通道。至此,出版理论人才和领军人才培养拥有了自己专属的高规格平台,掣肘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创新的瓶颈问题得以根本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出版学科建设和出版专业博士培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要素,而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及其中国化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出版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出版专业博士培养的核心课程,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其精髓要义直接关系到出版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其次反映在新时代以来的各类出版实践中。出版事业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同向同步,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出版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党的创新理论出版传播工作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影响着世界,有力发挥了举旗定向、思想领航的重要作用;出版业持续繁荣发展,各类出版精品佳作迭出,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更加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实体书店、农家书屋建设扎实推进,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明风尚更加浓厚;出版业整体实力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出版业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出版走出去取得新进展,出版在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扩大中华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 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党的二十大在总结历史性成就的时候,用三个“历史性胜利”首次概括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为评价新时代的历史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础,新时代之所以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因为它是理论创新的重要依据。这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三件大事,要求我们在思考、梳理、总结、分析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成果时,要做到:第一,坚持大历史观、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把出版理论建设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放在百年大党的出版生动实践中去考量,把握好理论创新的历史脉络;第二,坚持战略定力和系统观念,跳出出版和文化事业,以服务党和国家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主线,把出版工作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大格局中去考量,把握好出版事业与总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三,坚持时代观念和问题导向,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时代化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指导,把出版工作放到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问题视野中去考量,把握好出版的时代主题和奋斗目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的出版事业发展、出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二、理论创新的新论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出版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关于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在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把握和坚持出版发展规律的主要北 京 印 刷 学 院 学 报 年观念和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与中国化时代化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中国化因党而生、与党同行,是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指导的结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在 世纪的旺盛生命力和思想伟力也无法彰显。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写作事业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的著名论断。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出版思想是在写作过程中产生的,他们的著书立说为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思想源泉。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和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闪耀着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心路历程的经典巨著,在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进程中居于“思想原典”的重要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所展现的剖析社会构造和历史、运动和发展的宏大视角,思考问题的大胆方式,大无畏的批判精神,都给中国共产党人以深深的震撼。恩格斯晚年在总结共产党宣言时说:“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共产党宣言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明了无产阶级出版事业的伟大历史使命,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革命实践活动服务,为其提供“伟大的认识工具”和强大的精神武器。如果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为全世界共产党人提供了信仰之源,那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便是中国共产党人最直接的信仰之源,也为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与中国化时代化的双向互动提供了可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年前,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共产主义信仰在革命领袖身上的生成和确立过程中。毛泽东曾说过,有三本书(其中包括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特别深刻地铭刻在他的心中,建立起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周恩来赴法国留学期间就学习并宣传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内容,常把共产党宣言作为“贴身伙伴”。刘少奇 年就接触到了共产党宣言。在莫斯科留学期间,他把共产党宣言作为必读经典。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回忆说:“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党,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同时也准备献身于党的事业。”朱德是 年在德国读的共产党宣言,“我在德国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走上了新的革命旅程”。邓小平 年曾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我们发现,“共产党、共产党人、共产党宣言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和出版,自始至终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紧密相连。”也正是因为这本一开始就承载着建党使命的经典著作,在思想理论上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不断牺牲、不断创造。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时代价值和历史地位作出了新的阐释,形成了系列新的论断。这些新论断包含着需要不断深刻领会的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精髓要义。(一)新境界 年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讲话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我们党一路走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