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色发展视阈下呼伦贝尔市林业生态问题研究_张大为.pdf
下载文档

ID:2314825

大小:195.36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绿色 发展 视阈下 呼伦贝尔市 林业 生态 问题 研究 张大
第30卷第6期2022 年12 月呼伦贝尔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lunbuir UniversityNo 6Vol 30Published in Dec 2022收稿日期:2022 05 12作者简介:张大为(1982 ),男,蒙古族,呼伦贝尔林业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生态建设,碳汇经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崔丽婧(1970 ),女,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林业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园艺生态,生态效应,绿色景观。刘盛斌(1982 ),男,呼伦贝尔林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生态建设,林木种苗技术研究。绿色发展视阈下呼伦贝尔市林业生态问题研究张大为1崔丽婧2刘盛斌1(1 呼伦贝尔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海拉尔021000;2 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海拉尔021000)摘要:林业承担着维护生态平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重要作用,在发展林业产业的同时,林业生态建设不容忽视。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林业资源集聚地,其林业生态建设意义重大,面对目前亟待解决的林业生态相关难题,最首要的就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发展与保护,探究林业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林业生态经济;林业生态科技;林业生态旅游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4601(2022)06 0018 0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是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根本行动指南。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正是回应了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课题。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 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1。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林业资源集聚地,其林业生态建设意义重大,面对目前亟待解决的林业生态问题,首要任务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发展与保护,将呼伦贝尔市的林业资源保护好、利用好。一、绿色发展的理论渊源“绿色发展”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平衡的关系,另一方面强调经济发展与绿色生态的密切关系。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规划中再次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将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规划之一,让绿色成为保护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永续力量。(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原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的深厚理论内涵,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源头。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的起源,“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佛家等各家几乎一致所认同或追求的精神价值主张,指顺应和利用自然,遵照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活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周易 中81对“天、地、人”三者关系做出阐述,指出天、地、人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三者并非互不相容;儒家继承了这一思想,并进一步提出“天人一体”,认为自然界和人类是共生的关系。道家对这一思想也有着独特见解,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观点。“知止知足、取用有度”的思想也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源起,吕氏春秋孝行览 中写道:“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指的就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期打算的短视行为;论语述而 中“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体现着朴素的生态思想,意思是孔子不用渔网捕鱼,不射休息的鸟兽,给鱼类和鸟类留有生存的空间,保护物种的繁衍生息。除上述内容外,中国古代还有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夏商之际,舜帝以“好生恶杀”被后人颂扬;大禹时有“禹禁”,即砍柴与捕鱼都要因时而动,给草木和鱼鳖创造生长空间和时间;孟子在论述王道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物种,统治方能长久,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绿色发展理念源远流长,古代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为今天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历史逻辑。(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本色”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3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内涵丰富,立意深远,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本色”。马克思虽没有对“绿色发展”进行直接论述,但在其著作和思想中蕴含着“绿色发展”的一系列理念和主张。从唯物主义角度出发,马克思首先提出人与自然是一体化的关系,指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本质,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他提出人和动物在生活与生存的过程中,尤其是从肉体层面进行分析,都离不开无机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绿色发展,客观存在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能量,人要尊重自然界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写道,“如果懂得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4,这句话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和指引,从而达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论述诸多,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循环经济、生态人口、自然生产力等生态思想,列宁的生态自然观、生态科技观等生态思想,都可为绿色发展提供历史和理论借鉴。(三)党有关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底色”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波澜壮阔,在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历史性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凝练成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底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探索生态发展的道路,践行绿色发展、保护环境的理念。毛泽东同志将植树造林工作作为“主抓手”,1956年他向全国发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植树造林的思想、绿化祖国的实践为中国生态工程指明了发展方向,奠定了绿色发展的总基调。邓小平同志继承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思想,强调“在大力建设经济的同时应该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首次提出用法律的刚性手段来保护环境,1979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是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984 年“生态环境保护”被纳入我国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通过为环境保护立法,从法律的高度确定了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和体系的借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经济迅猛发展,针对生态环境带来严峻挑战的现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出台更加精细化的法律法规,例如,森林法 水污染防治法 等。胡锦涛同志担任国家领导人期间,面临全球生态危机盛行,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进一步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构建“两型社会”的紧迫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我国开启了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二十大报91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等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断,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立足于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发展而做出的时代判断和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遵循。二、呼伦贝尔市林业生态建设的困境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北纬 4705 5320,东经 11513 12604。东西 630 公里,南北 700 公里,总面积 25 3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之和。市域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与俄罗斯、蒙古国边境线 1733 32 公里,其中:中俄边境线105108 公里,中蒙边境 682 24 公里。2021 年,全市林地面积 1630 万公顷,森林面积 1324 33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 13 15 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2 35%。呼伦贝尔地方林地面积 593 86 万公顷,森林面积 373 21 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市直属林业六局和额尔古纳市、阿荣旗、扎兰屯市、莫旗等地。森林蓄积量 2 88 亿立方米,森林平均蓄积量 77 2立方米/公顷。不仅是内蒙古地区的生态宝库,更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林业发展模式已经由利用森林资源获取经济利益为主的盈利方式转变为以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为主,提供一系列其他附加服务,建立有利保护森林资源的发展模式,但受到地理位置、交通设施、科学技术、人才缺失等制约因素,在转变过程中遇到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林业产业区域发展不协调呼伦贝尔市现辖14 个旗市区,其中牙克石市、根河市、扎兰屯市、阿荣旗的森林资源丰富,不仅林木覆盖面积广,且品种丰富,除了人工种植的林木外,还有不少野生树种。以上地区由于自然林业资源丰富,故相关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在开发、管理方面存在隐患,比如,林业开发多由政府主导,缺乏一定专业性和创新性;现有林业产业缺乏效率高、精细化、集约型的组织形式,缺乏协同效应,无法发挥系统优势。除了地区本身拥有的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林业经营企业规模小、分布散、实力不足,呼伦贝尔市现有林业合作社 111 家,有地理标识的达到 17家,有 9 家在线上销售产品,5 合作社主要分布在以上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及交通便利的城区,其他地区开设企业和合作社很少,甚至这一方面的产业呈现空白。合作社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缺少实力雄厚的企业带动,合作社产品缺乏市场、品牌等优势,运用传统的营销模式无法打开销路。(二)林业科技支撑薄弱、专业人才匮乏呼伦贝尔市发展林业生态的科技支撑力量较为薄弱,由于缺乏新型科学种养技术,传统林下种植方式传统、粗放、单一,导致林木种植成本高,缺少深加工及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林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不高。当前呼伦贝尔市林业生态科技还处在以初级技术和实用技术为主的基础阶段,发展较为缓慢,出现这种局面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呼伦贝尔市主要以引进和学习其他先进地区的林业技术为主要渠道,林业机械设施以购买先进地区设备为主,缺乏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能力,导致林业科技的发展滞后于时代发展脚步;第二,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呼伦贝尔市缺少科技服务对接平台,科学研究与林业生产疏离,科研院所、高校的相关研究成果难以及时推广和应用,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林业产业与林业科技没有达到紧密结合的效果;第三,林业生产企业科技意识淡薄,忽略了科学技术在经济效益方面的所能产生的巨大作用,导致林业生产工艺落后,产能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无法形成品牌效应。(三)林业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短板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但林业生态旅游受制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其发展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1 基础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是呼伦贝尔市林业生态旅游的一大薄弱环节。首先,林业生态旅游区大多地处偏僻山区、林区,交通条件相对落后,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少,满足不了游客的便利出行的需要;第02二,娱乐、购物、游戏等基础服务设施的缺失,导致游客林业生态旅游体验感差;第三,一些森林旅游区的建设理念落后,景观设置庸俗化、刻意化,景区打造缺乏创意,没有利用好原本富有原生态气息的自然景观。2 林业生态旅游的服务行业水平不高一方面,对林业生态旅游项目的服务水平重视程度不够,对服务人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