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洋华侨的祖语传承:应变与植根_李计伟.pdf
下载文档

ID:2313434

大小:431.30KB

页数:1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南洋 华侨 传承 应变 植根 李计伟
南洋华侨的祖语传承:应变与植根李计伟(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国家语委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摘要对于拥有悠久文明史且极其重视教育及文明教化的中华民族而言,语言传承是伴随其移居异域必然会出现的一项重要活动。南洋华侨关于祖语传承的相关论述与实践,可以从应变与植根两个方面考察。应变是流动触发的重新选择,植根是面对变化的本源性坚守。今天祖语研究的诸多核心话题,南洋华语文献均有触及。南洋华侨的祖语传承意识与理念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和发扬。关键词南洋;华侨;祖语传承;理念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祖语传承:南洋华侨的必然选择语言传承并非一个新鲜的话题,对于拥有悠久文明史且极其重视教育及文明教化的中华民族而言,甚至可以说,语言传承是伴随其移居异域必然会出现的一项重要活动。之所以说必然,以南洋华侨言之,原因有二:一是中华民族素来认为“只有民族的血脉和文化的血脉的一致,才能作为 认同 的基础”;二是寄寓心态与自强心理,南洋移民多因经济窘困、战争、灾害等原因播迁异域,“流寓远方,不忘中土”,奋斗于受西欧文化影响且注重商业的环境中,受各种生活经验暗示,遂有“实业救国”“教育自强”之心理。本文关注晚清至民国时期南洋华侨关于语言传承的意识、理念及其实践活动。首先让我们从一则一百多年前的文献说起:盖其所设义塾,系欲教育我华人子弟起见,虽近日营生觅利以英文为重,然其人既为华籍,则实有不可不识华文。盖华文者,其根本也;西文者,其枝叶也。世有俨然中国衣冠而但知攻乎西学,即甚湛深其道,而问以中朝文字,则竟茫然。故其所为,每不免有忘本之端。此无他,徒欲其枝叶繁滋,遂不觉遗其根本耳。不知根本不固,则枝叶安得而荣?(观直落亚逸中西义塾喜而有说 叻报,)直落亚逸,英语名称为 ,是旧时新加坡的一个海湾,后被填平、消失。上面这一则文献记录了作者看到直落亚逸一家兼教中文、西文的义塾建成时的喜悦之情,内中的话表达了作者对华人子弟的华语传承状况及在传承过程中华文地位的看法。祖语()是双语或多语环境中少数族裔的母语,通常为移民及其子女所使用;这个定义中的“少数”不仅仅是人口统计上的,亦可能是社会政治的。从 世纪 年代起,因应于全球化 年月第 卷第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者简介 李计伟,男,河南西华人,暨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海外华语。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南洋华语史研究”();国家语委 年度重点项目“南洋华侨 国语 推广与华语的形成()”。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端方 筹设暨南学堂片 端忠敏公奏稿 台北:文海出版社,:,时代的移民浪潮,祖语及其习得、教学研究逐渐成为语言研究尤其是语言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进而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国学者对 的频繁关注始于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这一时期内,分别有“遗产语言”“传承语”“继承语”“族裔语”“祖语”等中文译名出现;关于海外华人对本族语言的学习,学界亦开始跳脱其性质到底是母语还是二语之纷争,从“祖语”及其传承的视角来加以重新认识,并且开始从祖语及其习得的角度研究海外华语变体的形成与发展。术语是新鲜的,但移民及其语言问题却由来已久。我们知道,中国有悠久的移民历史,尤其是晚清以来大量中国人远赴南洋谋生,将中国的语言文化带到了南洋,并一直传承至今。在多语、多文化的环境中,南洋华侨对为何、如何传承华语与中华文化有着较为深入的思考;他们在实践中思考,又以思考指导实践,可以说具有相当明确的祖语传承意识与理念。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今天热衷于大肆引进、介绍西方的理论与概念,却忽略了先辈侨民在祖语传承及其教学实践上的朴素认识与艰辛探索。相较于一般意义上的母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祖语人与祖语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因应各种“变”而出现的复杂性。一个人移居异国,成为一个移民者,是一种“变”;移民者在家庭中使用祖语,进入社会则不得不使用当地的主导语言,是一种“变”;移民家庭的孩子在不同学龄阶段祖语与当地主导语言语言能力的交替,是一种“变”;移民之后入不入籍,移民二代是否像父辈那样认同祖语及祖(籍)国文化,亦是一种“变”;等等。面对这种种变化,如何在应变中又不遗其根本,就成为祖语传承必须思考并要努力解决的核心课题。本文将基于华语文献考察南洋华侨的祖语传承意识、理念及其实践,目的有三:一是展示从华语文献梳理祖语传承意识与理念的可行性,深入认识华语传承的发展历史;二是证实南洋华侨关于祖语传承的意识、理念与今祖语传承理论在核心观点上基本一致,从学术史的角度表彰先辈侨民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之功;三是总结南洋华侨在祖语传承上的成功经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以古鉴今。本文文献主要来自 叻报()、星报()、新国民日报(),这些报纸连续发行时间较长,对南洋社会生活反映充分,其中 叻报 是南洋第一份中文日报。二、应变:流动触发的重新选择移居异国他乡,在新的环境中谋生活,移居者必然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变化。语言方面,环境变化带来语言态度、语言选择和语言传承等问题,而移民应对这些问题时的取舍与作为,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传承的实际效果。年 月日新加坡出版的 星报 上有一篇署名“渔鼓”的 询刍篇,文中介绍了“叻(新加坡旧称)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发达的商品经济及“五方杂处”的语言文化环境,并重点表达了对叻地华民“习与性移”“鲜习华文”的深深担忧。叻为南洋总汇之区,所惜民风尚陋,民俗难醇,此由去国在六千里外,文教未敷,辟土只七十年余,五方杂处耳。诚以旅叻之民,如入裸形之国,虽岁序仍宗乎正朔,章服必正于婚丧,无如习与性移。每有迁乔入谷者,一小帽也以偏戴为从宜,一外衣也以披衿为合式,以至食不用箸,幔以为裳,动静云为,已染巫来由俗。且子弟只从西学,鲜习华文,伦常之至行恐未敦,闺阃之贞操尤罕见。“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这是一种无奈,其实也是一种必然。上面的文献就提到了 第期李计伟:南洋华侨的祖语传承:应变与植根郭熙 论祖语与祖语研究 语言战略研究,()吴英成,邵洪亮华裔汉语学习者解读:新加坡视角世界汉语教学,();李计伟,张翠玲传承语的保守性与东南亚华语特征 华文教学与研究,();于锦恩 民国时期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祖语人,既包括祖语使用者,也包括祖语学习者。世纪末南洋华民在衣着、语言、习性和伦常等方面的变化,观察相当全面。在“移民与语言”这个话题下,祖语传承是核心问题。对于移民个体或族群而言,祖语传承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要在诸多变化之中尽力维持“我之为我”的某些不变。本文下面将首先重点评述南洋华侨对语言之变、教学之变、认同之变的观察、认识及在某些方面的应变之策。(一)语言之变:语言环境与语言能力移居异域,意味着环境及使用于其中的语言和符号资源的改变,因此,环境改变人,会显诸一语一言之间。语言之变主要表现在语言环境和语言能力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后者因应于前者,即双语或多语环境决定了移民者的双语或多语能力及不同个体之间巨大的语言能力差异。在对祖语及祖语人的各种界定中,“双语或多语环境”始终是一项最为核心的限定。关于南洋华侨复杂的语言环境,文献多有记载。例如:()新嘉坡,蒞赤道之中,于中国为南离文明之地。一俟经费裕如,即将塾内教习,分聘习漳音、泉音、潮音、广音、客音者各一人,俾各帮子弟得以因类相从,成材倍易。(劝募华英义塾经费序 叻报,)()兹欲雇用少年店伙一名,其人必须熟悉西药,兼通英文以及谙熟本坡粤东闽潮方言,乃能胜任。(延伴告白 叻报,)()大英钦命新嘉坡辅政使司,欲招雇通事一名,每年工资一百八十元,其人须识穆拉油语,其次则谙福建或潮州语,其三则谙广府或客语,方能合用。如其人于考验时能照以上所录诸华语外更多识一种或者兼识英文英语,则每年工资可至二百四十元。(招雇通事示 叻报,)()大英新嘉坡国家,欲雇传供兼充书记一名,其人一须能操穆拉油语,二须能操闽语或潮语,三须能操广东语或客语,方为合格。(新嘉坡国家示谕 叻报,)()本校欲聘普通科教员一位,以能完全国语教授及谙闽粤语者为合格。每周担任教授卅小时,月奉修金七十元,膳费在内。巴生呀岳峇都益智学校。(聘请教师 新国民日报,)()山口羊培南学校,自倡办以来,科学之完备,教授之得法,早已脍炙人口。此次该校国民班举行毕业式,由毕业生三人答词,一操英语,一操国语,一操南音,语颇流利,坐座者神为之一动。(山口羊培南学校举行毕业式的盛况 新国民日报,)早期南洋为英国、荷兰等国的殖民地,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其特殊之处,民族上有华人、印度人、马来人(旧称巫来由人、穆拉油人)和欧洲人等,形形色色。上面几则不同时期的文献,内容涉及华人生活的诸多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语言环境的复杂性及对生活于其中之华人的语言能力的要求。从语种来讲,可以分为“华”“外”两类:“国语”在南洋推广之前,华语主要指方言,如例()中有“诸华语”一说,即指前文所说的福建话、潮州语、广府话和客语等,“外”主要是殖民者语言和当地土著人语言,比如英语、荷兰语和马来语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世纪 年代之后,受中国国语推行之影响,南洋的新式学堂逐渐由方言教学转向以国语为教学语言,华校对教师与学生国语的要求逐渐普遍,这一点可以从例()和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卷李计伟 传承语习得 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闵申 文莱中文教育百年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韩晓明,陈屏 汉语域外变体的类型及功能考察 以东南亚华语为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例()中的“国语”一词窥其一斑,而此举亦奠定了今东南亚通用华语的基础。在如此多样的语言环境中,因具体生活地区、家庭、教育背景、学习方式、代际等相关因素的不同,不同的华人群体与个体在华语作为祖语的语言能力上表现出了巨大差异。关于这一点,南洋华语文献有充分的描述。例如:()又枌榆望重,桑梓情恭,或来亲谊于一堂,而语言尚多未会,或叙同乡于异域,而论说未能深谙。(论本坡生长宜习乡音 星报,)()本坡曾君锦文系闽籍而生长于槟城,饶有才华,敏而好学,其于华英文字无不豁然贯通,尝于公余之暇,辄取 三国演义 一书,熟读详味,不忍释手,继思生长南洋之华人多有专攻英学而不谙中国文字者,虽有奇文奥义,究未能领略一二。(声价十倍 星报,)祖语人的双语或多语能力是不均衡的,并且就大多数祖语人的祖语能力而言,发展最好的语言技能是听,然后是说,最差是写,口语技能强于书面语技能,甚至可能是一种不完全习得。例()是一则颇具观察深度与理论蕴含的文献:“或来亲谊于一堂,而语言尚多未会”是说在多语(当然,这里主要指不同的方言)环境中,某人掌握的语种数量不够,多语能力不均衡,不敷应用;“或叙同乡于异域,而论说未能深谙”则是说对于自身母方言掌握的深度不够,仅仅掌握日常生活词语,论说只能浮于浅显。可以说,这一观察,看到了祖语人的一项典型特征。例()中的闽籍人曾锦文“于华英文字无不豁然贯通”,与“多有专攻英学而不谙中国文字”的其他南洋华人形成对比,个体差异巨大。()然华人来越通商,已数百年之久,与越人通婚,成为惯习,但所生之儿女,不数传,竟变为越人。故经如许岁月,而旧客遗裔,人数极为寥寥,新客时居多数,此其明证也。推原其故,实由我侨界教育未曾及,故不习祖国言语文字之侨童太多,且女子为尤甚。若吾人不及早觉悟,急为整顿,则吾国民移不免同化于人,而为他国所吸收,不殊国未亡而种先灭矣。(华侨学生谋教育普及之运动 新国民日报,)()暹罗六坤埠,我国人侨居其地者,不只万余,成家致富者,颇不乏人。惟衣食住居,以及交际礼节,多颇暹俗,读暹书,说暹话,与土人毫无界别。揆厥原因,皆由未受祖国教育所致。(六坤有创办华校之提议 新国民日报,)()韩立中君以国音为爱群爱国之媒介,而不可不多多传习也。观夫荷人之规定,凡生长于荷属地之华侨,即为荷属地之人民,而不复得为华人;换言之,即荷属地之峇峇荷人,皆将视之如土著巫来由也。但长此以往,原日国内所来之华侨,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