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农业科技
创新
服务
新模式
开放
协同
体系
构建
崔玥晗
-31 -【农业发展】农业经济 2023/2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新模式探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1+2+X”开放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为例崔玥晗 王小鹤 武明宇 摘 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和关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及“三农”工作等重要论述指示精神,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新业态的新型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助力农业科技创新融合发展,辽宁省农科院积极探索“1+2+X”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模式,开创覆盖全省的农业开放协同创新服务新局面,为辽宁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引领和支撑。关键词:科技创新;开放协同;体系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对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有助于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从而为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人才、平台基础,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重要指示和关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及“三农”工作等重要论述指示精神,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的新型开放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区域创新资源融合发展,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积极探索具有辽宁特色的“1+2+X”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模式。该模式以辽宁省农科院为主体,联合各级科技和农业管理部门,融合各类创新要素“X”,纵向上以稻米、花生等辽宁重点农业产业链条为主线,横向上融合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园区、创新企业等 10 类互补性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开创覆盖全省的农业开放协同创新服务新局面,促进科技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为辽宁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引领和支撑。一、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程和必要保障。辽宁省农科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与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协同攻关的创新平台,为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创造条件。(一)建设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为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开放协同创新体系,2021 年先后与中国农大保护性耕作研究院、中国农科院果树所、中国水产科学院、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林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中国农大在辽宁分别成立了农业农村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辽宁分中心、中国农大保护性耕作研究院辽宁分院;与中国林科院、中科院沈阳生态所分别组建了协同创新团队,自筹资金围绕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土壤学、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木遗传育种、杨树种质资源与育种、经济林、森林培育等学科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二)组建国际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对外交流与合作 2.0 版新模式,与国外科研院所、高校组建国际联合育种实验室(研发中心),开展实质性合作。先后与俄罗斯国家谷物中心、爱沙尼亚国家作物研究所等分别组建了玉米、马铃薯联合育种实验室;与法国农科院、意大利米兰大学共同组建核果类果树遗传育种中心;与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波兰国家园艺所、意大利马尔凯大学、土耳其库库瓦罗大学共同组建小浆果实验室等共 6 个国际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玉米对俄联合育种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俄罗斯玉米专家苏普诺夫获辽宁友谊奖。(三)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优化科研力量布局,联合农业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努力解决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4。与辽宁花生产业集团共同成立“辽宁花生产业技术研究院”,从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两条主线开展工作,不断解决企业和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而带动辽宁花生产业健康发展;与辽宁岭秀山圣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辽宁现代创意观光农业科技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农业园区建设在规划设计、智慧农业、园艺新技术引进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促进辽阳县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机结合。与海城市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结成产学研技术联盟,建立辽宁省农科院海城分院。选派多名骨干专家派驻公司长期从事科技服务工作,依托全院技术和人才优势,通过“科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软科学研究)-(2020JH4/10100022);通讯作者:武明宇-32 -【农业发展】农业经济 2023/2研单位+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科技成果在企业的快速转化,使其成为辽宁省重要的绿色设施蔬菜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基地。二、实施系列重大工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辽宁农业发展重大需求,结合原有基础,以学科、人才等重大工程为抓手,努力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一)实施学科建设重大工程,构筑优质学科链在全院实施了学科建设重大工程,自主设立学科团队建设专项,重点支持一批优势、特色学科。梳理确定了 10 大学科群、96 个学科领域、231 个重点研究方向的建设目标、方向和任务,按照“补短板、强基础、提能力、上水平”的目标对学科分级分类管理。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采用“自评+专家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科中期评估和年度评估。在学科建设和评价中,除体现学科建设的成长性和标志性成果外,还突出强调学科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将学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和贡献度作为评价内容。(二)实施人才强院工程,打造人才聚集链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中,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人才发展、调动人才创新潜能。建立了覆盖全院所有学科 107 人的青年后备人才库,专门设立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和院长基金,设立青年科技人才定向培养项目,鼓励青年科技人员投身基础研究,鼓励自由探索,可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有针对性的提高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加快推进青年优秀人才的培养。(三)实施重大成果培育计划围绕辽宁省农业现代化发展重大需求,对标凝练重大科研任务,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提升科技供给水平,实施重大成果培育计划。建立了短期和中长远项目成果库,确定成果培育计划和目标;围绕重大成果培育,遴选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组织开展联合攻关研究,支撑辽宁农业产业发展。“十三五”以来,选育新品种 341 个;获国家、部(省)、市(厅)级奖励 311 项,其中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 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7 项、二等奖 15 项;获国家专利 223 个,制定地方及行业标准等 272 项。三、创新服务模式,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一)参与“揭榜挂帅”,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积极参与辽宁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实施,出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揭榜挂帅”科技攻关专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通过“揭榜挂帅”制度的有效推进,在域外科研主体与省内企业合作的同时,辽宁省农科院作为“中间方”,与域外科研单位开展项目合作,优势互补,对“卡脖子”问题开展联合攻关,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共发起组建产学研联盟 15 家,参与组建 77 家。2021 年依托联盟在省“揭榜挂帅”科技项目中,揭榜成功 10 项,揭榜金额 1680 万元。(二)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设立“科技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科技服务产业提升”专项,重点打造辽东农旅融合绿色农业、辽西农牧融合生态农业、辽南滨海优势果业和海洋渔业、辽北优势作物、辽宁中部设施蔬菜等 5 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模式借鉴。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打造特色种植、现代渔业、生态林业等各具特色的 15 个特色科技小镇,支持主导产业鲜明、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的 30 个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镇),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科技动力,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同时重点扶持 10 个带动全省农业发展的典型龙头企业,支持 90 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科技服务产业提升专项行动。与灯塔市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围绕先行县发展科技需求,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以古城街道“科技小镇”为中心,初步形成了典型示范样板。四、结语辽宁“1+2+X”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旨在树立“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工作理念,构建新时代立体网格化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新体系,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3。在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解难点、通堵点、连断点,探索破解产学研用对接难、项目基地平台融合难、协同创新跨界难的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立足辽宁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1+2+X”体系的联结带动作用,聚集农业科技资源,有效提升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引领和推动辽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力求为其他省市构建农业科技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提供经验借鉴。参考文献1 谈应权,蔡德军.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构建的分析与研究 J.农业科技管理,2010(10):59-62.2刘涛,贾无,王祥峰等.关于建设山东省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 J.科学与管理,2004(2):59-60.3沙鸥.“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J.农经,2021,(06):24-28.4 辜胜阻,黄永明.加快农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对策思考 J.经济评论,2000,(06):25-28.作者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部 辽宁 沈阳 11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