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价值逻辑、现况调研与动力机制_林奇清.pdf
下载文档

ID:2312080

大小:1.58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农村 大学生 返乡 创业 价值 逻辑 现况 调研 动力 机制 林奇清
2023年1月第1期收稿日期:2022-10-23基金项目:2020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视域下大学生创业动力机制研究”(课题编号:FJJKCG20-375);2021年度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创新科研团队项目“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基础、实践要求和教学融入研究”(课题编号:2021-TD-002)。作者简介:林奇清,女,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副教授。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价值逻辑、现况调研与动力机制林奇清(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 闽侯 350117)摘要:引导与鼓励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与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双赢之举。大学生返乡创业对于乡村振兴具有“五个助力”的价值逻辑。通过对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开展问卷和访谈,在分析大学生“不想、不敢、不能坚持”返乡创业的现况后主张,内外合力,让大学生“想”返乡创业;多方引导,让大学生“能”返乡创业;全面支持,让大学生“敢”返乡创业,从而建构大学生返乡创业动力机制。关键词:大学生;返乡创业;价值逻辑;动力机制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84(2023)01-0061-032022年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通知,聚焦高校毕业生群体,突出创业带动就业主线,坚持抓创业、促就业。而返乡入乡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与赋能乡村振兴的双赢之举。2021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强调到2025年“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格局基本形成”。与此同时,鼓励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已通过立法。2021年4月29日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强调国家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在创业政策引导与乡村振兴战略合力推进下,由农村外出求学的大学生与农民工组成的“城归族”,正在掀起返乡创业就业的热潮,并成为“农村的人口红利”,“有望成为农业农村改革新的支撑力量”1。一、大学生返乡创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逻辑本文探讨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特指农村籍大学生返回乡村老家从事创业活动。长期以来,乡村人才出得多,进得少,高素质人才在农业农村发展中严重缺位。一方面,现有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低。截至2020年,农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在大学专科及以上的比例仅占 1.8%2。另一方面,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大多数留在城市发展,返乡就业与创业的占比低。鼓励与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发挥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人才补位效应,助力乡村振兴。(一)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大学生返乡创业,一方面可为乡村人力资源注入年轻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善乡村人口的年龄结构,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另一方面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在城市生活学习的阅历的大学生返乡,可填补长期以来因人才流失造成的乡村“人才空洞”。(二)助力乡村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指乡村各产业的协同发展与深度融合,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目标。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运用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发挥专业所学,做好“互联网+”乡村创业的文章,积极开辟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依托创业项目将城市与乡村的市场对接起来。同时,越来越多大学生返乡发展,势必增加消费需求,客观上带动乡村二、三产业发展,从而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三)助力乡风文明。长期以来乡村中青年劳动力的持续流失,导致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力不足。返乡创业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与文化涵养,以及既被乡村传统文化滋养,亦被城市现代文化浸润的双重经历,可给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生机。同时,返乡创业大学生以其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开放眼界带动农民职业素养与现代意识的提升。(四)助力乡村治理。农村“人才空心化”导致“农村基层组织虽然存在,但管理与服务对象的空穴第2期2017年2月NO.7July.2017福建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2023年1月NO.1Jan.2023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23年第1期福 建 教 育 学 院 学 报与单一现象已成客观存在”3。大学生等创业群体的加入,可为乡村治理提供智力支持。一方面,返乡创业者的议事能力和监督作用有助于推进我国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另一方面,通过制定企业现代化的规章制度,培育现代企业文化,可以引导乡村企业员工规范言行,进而遵守乡村治理的各项规则制度。二、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况调研从2021年到2022年,课题组就大学生返乡创业相关问题开展调研。调研对象为福州大学城各本科院校近5年毕业的农村籍大学生。采用问卷及访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 783 份,收回 731 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3.36%。调研结果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一)创业价值取向多元,但总体创业意愿不高,“不想”返乡创业的人居多调研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返乡越来越有发展机会”“城市就业难、职业发展压力大”,是大学生返乡创业排名前两位的主要动因。其他动因还有“实现自我价值”“追求自由”“学有所用”“故土难离,乡土情怀”“家人需要照顾”“渴望创业致富”等,体现出大学生多元的职业价值取向。但“非常愿意”与“愿 意”返 乡 创 业 占 比 不 高,分 别 占 0.89%和20.76%,不足1/3。至于原因,排前五的有“个人不喜欢”“回乡无用武之地”“创业风险太大”“创业能力不足”“缺乏返乡创业的资源”。后四个因素,分别对应的是返乡创业的机会、风险、能力和资源,由此可见返乡创业的支持条件不足,导致大学生返乡创业动力不足。(二)创业环境获好评,但创业能力及创业准备不足,故“不能”返乡创业返乡创业大学生表示“家乡创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返乡创业”。但是,返乡创业前,“不是很了解创业政策和可利用资源”的却占到56.31%。因为不了解,许多返乡创业者无法从这些创业扶持政策中获得福利。此外,不少被访者不仅没能掌握当地创业政策,也对所在地的产业发展规划不甚了解,导致返乡创业涉及的产业、产品、服务内容等,无法与当地产业发展规划高度关联。调研中返乡创业大学生表示创业企业“与当地重点扶持产业有关联”的只占37.1%。由于创业定位游离于当地的产业大环境之外,不少返乡创业大学生表示自己“创业项目发展空间有限”,甚至导致“创业失败”。(三)创业步伐稳当,但初创企业“双小”且“同质”,项目“不能”做大做强被访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创业资金规模多数在“20 万以下”,其次是“20 万50 万”,两者占自主创业企业总数的78.83%。企业员工数在“10人以下”的居多,占52.3%,“50人以上”的最少,占6.2%。因此,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初创企业被戏称之为“双小”企业,即“年龄小+体量小”。此外,企业经营内容上,多为农产品网络销售、农产品加工、农业种植养殖,以及农家乐等乡村文化旅游,创业领域具有较明显的同质性,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与此同时,不少创业项目面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困境。参与此次调研的大学生返乡创业企业中,82.8%的项目未能参与三产融合的产业链,因为只处于单一生产端、加工端抑或是服务端,因此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发展空间受限,难以做大做强。(四)创业态度积极,但返乡创业压力负荷大,因此“不敢创业”或不敢坚持创业过半数的创业者对自己的创业选择和创业努力给予肯定,54.62%的被访者表示对自己的创业现状“非常满意”和“满意”,但“不满意”和“不太满意”占45.38%,他们表示“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与改进的”。58.51%的创业者表示对创业前景“很有信心”和“有信心”,“很没有信心”的占 26.5%。其中还有18.5%的创业者表示因受疫情及企业经营不当等因素影响,创业项目受挫,“已经放弃”或“准备放弃”创业。从创业压力源看,“好的创业项目”“疫情影响市场”“创业后续资金不足”是当下返乡创业大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来源。从以上调研分析不难看出,不少大学生返乡创业态度积极乐观,但“不愿、不能、不敢”返乡创业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应努力从多方面着力建构大学生返乡创业动力机制,激励返乡大学生“想创业、能创业、坚持创业”。三、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动力机制的建构(一)内外合力,让大学生“想”返乡创业1.激发内生动力。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观动因可归结为两类:一类是乡土情怀,一类是创业价值观。因此,可从这两方面入手激发大学生返乡创业内生动力。首先,加强对在校大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乡土情怀”由乡土认同、乡土情结与乡土责任感等情绪情感共同酝酿生成,它会在农村籍大学生心中形成一种“乡村向心力”。通过乡贤文化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政策宣导等,培育并622023年1月第1期提升大学生的乡土情怀,将之转化为返乡创业内驱力。其次,加强新时代创业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宣传,营造友好的助力乡村发展的社会氛围,提升返乡创业者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从学校、家庭、社会多层面,加强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创业价值观教育,培育大学生科学创业观的同时,要让大学生返乡创业背后的责任感、抗挫力与担当精神得到来自家庭与社会的理解和支持。2.激活外驱动力。如上文所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家乡越来越有发展机会”,是许多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要外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图景正逐渐变成现实,这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愿景驱动力”。与此同时,大学生返乡创业还需要“条件驱动力”。作为“触网一代”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多与“互联网+”的产业融合有关。因此,为吸引更多大学生返乡创业,必须做好数字乡村建设这篇重要文章,激活大学生解锁“流量密码”返乡创业的强大动力。数字乡村建设可以为乡村民宿、旅游演艺等带来乡村文化旅游新体验,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和直播带货等打开乡土文化产品新销路。(二)多方引导,让大学生“能”返乡创业1.加强教育引导。首先是观念引导。通过有效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涯发展观,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拓宽就业与创业规划的路径。其次是课程引导。除了农科专业,我国大学开展的课程教学都普遍缺乏乡土气息。在调研中,70.4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几乎没有任何与农业农村相关的知识”。为此,高校应在创新创业课程以及相关专业课程中,适时融入农业和农村就业创业相关知识,加强服务乡村意识的培养。再次是思维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采用在地化创业教育方式,培养大学生农业和农村创业的市场思维、竞争思维与责任思维。2.完善政策引导。首先,加大政策宣传。在调研中发现有不少大学生对创业政策了解不及时、不充分、不到位,导致政策福利无法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通过进校宣讲、教学融合、直播解读、视频传播等方式,让利好政策多渠道走进大学生群体。其次,听取和吸纳大学生创业者的需求与意见,提升创业激励政策的落地操作性与适用性。同时,可创建大学生创业互帮互助平台,鼓励返乡创业大学生在平台上信息共享。在创设共创共赢的良好创业环境的同时,能对在校大学生产生示范、引导效应。(三)全面支持,让大学生“敢”返乡创业1.提供创业投资支持。不少返乡创业大学生表示创业最大困难来自资金不足与融资渠道不畅通。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资金最主要来源渠道依次为商业银行贷款(占 37.9%)、家庭自有资金(占28.8%)和政府政策扶持基金(19.35%)。同时,不少返乡创业大学生表示创业贷款有较高门槛。为此,一方面,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基于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出台更加惠农便农利农的金融服务政策,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更多支持,如使用信用贷款或保证式贷款等方式;为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专属贷款方案,帮助大学生创业控制与防范风险。另一方面,高校应在创业教育中,酌情开展金融信贷等相关课程、讲座;也可通过建立个人征信平台,培养大学生个人信用管理意识,积累相关经验,并为大学生创业融资铺路搭桥。2.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农村与农业创业中,农村市场急需三类信息:一是科技信息。需要农村技术市场能吸引更多“田秀才”和“土专家”进入,以“农业经纪人”的身份为创业大学生引进和推广各种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二是市场信息。需要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