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嘉靖本《荔镜记》中李婆的独特性_郑毓姝.pdf
下载文档

ID:2308961

大小:1.59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荔镜记 嘉靖 中李婆 独特性 郑毓姝
第44卷第1期Vol.44 No.12023年2月Feb.2023韩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收稿日期:2021-04-12作者简介:郑毓姝(1996-),女,福建泉州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论嘉靖本荔镜记中李婆的独特性郑 毓 姝(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363000)摘要:明嘉靖本荔镜记不仅是明代早期优秀的闽粤地方戏剧曲目,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对丑角李婆的塑造亦不一般。较万历本荔枝记中脸谱化的李婆而言,嘉靖本中的李婆具有观念先进、个性鲜明的特征,在情节结构上穿针引线、贯穿全文,同时她的出场紧密把控剧情、贴合剧情的言语打诨兼顾了舞台演出的实际需求,具有其独特性。相较于万历本注重舞台效果却不重视文本的粗糙描摹,嘉靖本则兼顾双方,将李婆性格、举止立体化,人物性格饱满、富有意趣。关键词:嘉靖本荔镜记;李婆;媒婆;独特性中图分类号:I 20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883(2023)01-0066-07DOI:10.19986/ki.1007-6883.2023.01.011明嘉靖丙寅年(1566),余氏新安刻本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是已知的关于“陈三五娘”故事现存最早的戏曲刊本。该剧本采用潮泉闽南方言,为粤东、闽南一带民间剧场广泛搬演。近年来,学术界对荔镜记进行多方研究,对其价值进行挖掘,成果主要集中在语言学、表演艺术、地域文化等领域。相比之下,对荔镜记的文学性的探索并不多。其中,主要聚焦于对女主角“黄五娘”形象的探究。李婆,作为该剧的丑角,出场较少,鲜有人关注,可这并不是说这类角色可有可无,他们甚至常常是“戏眼”所在。然而,比对明万历荔枝记校读明万历刊荔枝记戏文校理(以下简称万历本荔枝记)和荔镜记荔枝记四种(以下简称嘉靖本 荔镜记)文本,不难发现,“出数、结构、情节已大有出入,细节更多不同”1,两个版本中的李婆也大异其趣,嘉靖本荔镜记中的李婆不仅呈现出非脸谱化的特征,在情节的建构和戏曲舞台效应上也意义独特。笔者试图比对“二李”形象,从作用、戏剧舞台效果出发,使嘉靖本李婆的独特性更清晰。一、万历本李婆形象明清时期,媒妁无德,“嫌贫爱富、骗人钱财、挑拨是非导致了许多不幸的婚姻”2,成为文人口诛笔伐的对象,不少戏曲作品也因此塑造了此类贪图钱财的典型媒婆形象。同为陈三五娘故事经典文本,万历本意图“在暴露黑暗时着力于生活的真实”358,然而较为粗糙的文笔刻画却让李婆这一现实典型呈现出趋利避祸的脸谱化面貌。(一)见利忘义、巧言令色元宵佳节,五娘欲观灯看鳌山,李婆受邀作陪:“(旦上白)李婆,我专使益春去请你来,相伴去睇灯。(婆白)感谢阿娘。”461封建时代的富家千金忽视阶级地位上的不平等进行主动相 66邀实属罕见,五娘的好意原该让李婆心怀旧恩,投桃报李,然而事实上李婆一番利益权衡之后已然毫不留情地将五娘“出卖”了,第八出林大再三央李婆求亲:(林唱)【四边静】我今央你去求亲,带着我无守孤身。(林唱白)到许夜来,自己不成眠。李婆,再三央你,求到伊肯。467林大的再三央求却不见李婆答应并非是她顾虑五娘情义,可以说,林大迟迟未提的谢礼才是李婆所关心的重点,所以李婆转而迫不及待的主动追问:(婆白)媒人做成是乜谢阮?(林唱白)若是姻缘就,大送礼数答谢你恩。467利字当头是万历本中李婆形象的主要特点之一,这单一的形象塑造让万历本李婆的形象扁平化定型,另一面呈现出道德自觉的幻灭和无节操式的花言巧语。第八出李婆求亲:(公白)李婆做媒人,勿要信实。李婆,今只官人子,在家都夭不读书那不?平生性行如何?(婆白)阿公,林大官人,一生大口大鼻,一日食了饭,饲先生教书,族人称为一个娘(硕)儒,上来科,望中银榜。468于万历本中的黄九郎而言,挑选女婿一是要求媒婆信实,二是讲求门户、性行匹配。“(婆)致正听起”,李婆看似诚恳、开诚布公的介绍替林大塑造了“满山田地”“(硕)儒”的斐然形象,以至于得到了黄公欣然答应婚事的正向反馈。直到三十五出,林大母子上门讨要媳妇,黄父初次见林大,还以为是林大父亲,又考问林大读书情况,这才发现林大外貌内才都不行,才说:“共你无缘,怨恁愚痴。”456黄公上当受骗,李婆弄虚作假、颠倒黑白不言自明。(二)圆滑世故、委罪于人万历本中李婆的另一主要特点即极力辟祸。与林大、黄公、五娘三人在媒妁问题的周旋上,细究李婆的处事之道,她害怕自寻麻烦,言语中急于推脱责任,撇清关系,以便全身而退。第七出,林大委托李婆求亲:(婆唱)你今障大未有亲,勿是命中带孤神?(白)大官,伊人嫌你。(林白)伊嫌我值处?(婆唱)嫌你鼻大生八耻,枉你一场空欢喜。(林唱)再三央你,求到伊肯。若是姻缘就,一世不敢忘你恩。467值得一提的是,林大貌丑、不像好人虽是公然的现实,可五娘未曾当面嫌恶过林大,那么,李婆又怎能对林大说五娘“伊人嫌你”?反倒是万历本中的李婆面对林大表现出厌恶之状:见到林大拦路李婆假意不识,凶道“(婆白)你是乜人,行开,乞阮过,惹我噉起来,不好睇”465。可见,这是李婆听闻谢礼后心生主意,想要做媒求财但另一方面又担心林大貌丑说媒必不成功,转而假五娘之名进行掩饰,这样一来一箭双雕,即使说媒失败不会受到林大苛责,而成功了却能攒下恩情,其圆滑世故可见一斑。此外,如第八出,李婆做媒成功后不忘向黄九郎讨要金笔实证:“(婆白)阿公,口呾不如墨,烦阿公要将金笔写上帖乞阮。”469第十出,五娘责骂李婆乱点鸳鸯,李婆却将责任转嫁到黄公的头上:“(婆唱)只事都是你爹主张。(婆唱)有乜事,无乜事,都是九郎。(婆白)莫做媒人实是闲,谁想今日惹祸胎。”474-75则是她急于转嫁责任,不惜委罪于人的表现。一言以蔽之,万历本中的李婆呈现出扁平化的负面形象,与其他坑人钱财、害人不浅的媒妁流俗形象并无二致。二、嘉靖本李婆形象的独特性较之万历本,嘉靖本荔镜记中的李婆多面、生动。虽然也是一个贪财好利的媒婆,但相比之下并不显得“居心叵测”,甚至还富有一定的人情关怀。笔者试图从嘉靖本荔镜记李婆个性、婚嫁观念中的先进面以及她在做媒过程中的两次情感变化出发,还原一个生动的李婆形象。(一)热心善良,粗俗可爱李婆第一次出现是在五娘赏灯这出。当 67时正值元宵景致,街头热闹非凡,她特地来邀请五娘上街赏灯:“今冥是元宵景致,满街满巷,点放花灯,高结鳌山。婆仔直来招亚娘上街看灯,不知亚娘心中兴不。”5247为了让五娘这个深居简出的闺中少女也融入到元宵热闹的氛围中,李婆特地来邀请五娘,可以看出其拥有古道热肠之心。在灯下搭歌一出中,李婆说道:咱(懒)只潮州人风俗,看灯答歌,一年去无病。5249在潮州人习俗中,元宵游览答歌可以确保年岁平安。可见,李婆接近五娘确未像其他媒人一样抱有机心,甚至还心存善意。在五娘赏灯一出,李婆、五娘与益春三人共赏元宵街市。这一过程中,李婆粗俗可爱的一面也得到展示。在游街赏灯途中,李婆不识琴声,将其比作“小鸡啄米”,显其质朴:(内唱介)清明冷丁时节雨纷纷,冷丁冷打丁,打的冷爱的冷打丁,路上行人欲断魂(云)。冷丁冷打丁,打的冷爱的冷打丁(丑)冷打丁冷打丁,是也好听。(丑)(笑介)(旦)许正是乜事?(丑)许正是鸡仔啄铁铫鸣,叮叮当当,是实好听。5247万盏花灯,各具姿态,李婆不识灯上画,寻问五娘却又闹出了一系列笑话,更加显示出她粗俗而可爱的一面:(丑)哑娘,只一盏正是乜灯?(旦)只一盏正是唐明皇游月宫。(丑)唐明皇是丈夫人?孜娘人?(旦)唐明皇正是丈夫人。(丑)那卜(莫)是丈夫人,都有月经?(旦)只正是月内个宫殿。(丑)向生,待我估叫是丈夫人有月经?5248由于潮泉腔闽南话“月宫”和“月经”同音,李婆对此产生了误解,以为唐明皇是女性。她那“谬以千里”的疑问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她的可爱粗俗,也显示出她与惯于作恶的王薛二婆的不同。总之,李婆并非“恶媒”,她心存善意,古道热肠,甚至有点可爱粗俗,这些特征都与万历本中的李婆大有不同。(二)婚配当需人品优先作为女性,李婆的婚嫁观亦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当同时代人还囿于“乞生月”“合婚算命”的婚嫁习俗步骤,李婆已经以其敏锐的目光发觉“许看命都白贼”,看命合婚都是骗人的。(丑)整事!算命合婚,死某改婿。相叫相挈,到老齐眉。许看命都白贼。我许后生时节,人来乞生月,阮母叫卜看命合婚,我叫不使,好怯(佉)是我命,随我去。今阮二人今年食五六十岁,阮公夭句可疼我。古人说:一斤金不如四两铅。九郎,许看命都白贼。”5252这一个观念虽未曾完全摆脱“姻缘由天”观念,但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封建礼俗的桎梏。与同时代的黄九郎之类的人相比,明显先进了不少。当然,虽说“好怯是我命”,但若非遇到像李公这样“可疼我”的好人,李婆也不能轻而易举地发出这番先进的言论。李公的好人品是李婆婚姻幸福的保障。因此,在成为媒婆之后,对于婚配是否合适,李婆更看重的是婚配双方人品的匹配度,而不像常人仅以钱财家世来断定双方是否门当户对。也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下文李婆的两重心理变化。(三)拒绝做媒,被动接受到主动劝嫁在促成林大和五娘这桩婚姻的过程中,李婆的内心产生了两重变化:拒绝做媒到被动接受、主动劝嫁。拒绝做媒,被动接受:如果说李婆以人品论婚配已是不同寻常,那么她将这种价值观念落实到行动选择中则令人称赞。在林大央求李婆替他做媒之初,李婆便以“句袂白贼”一口回绝了林大:(净)贼乌龟即知林大爹割(刈)人。我今卜央你去求亲。(丑)我句袂做媒人。(净)你侢年袂做(佐)媒人?(丑)我句袂白贼。68(丑)林郎听我说来因,你今央我去求亲。五 娘 伊 是 天 仙 女,不 是 头 对 不 相阵。5251李婆拒绝做媒绝不是像万历本中李婆假意推脱,以此来讨要钱财,而是她有自己的价值评价。“句袂白贼”在潮泉腔闽南话中意为“不说谎”。她认为“五娘伊是天仙女,不是头对不相阵”,而林大是西街有名的暴发户,粗野鄙陋,又“生一鼻障大”,于品貌配不上五娘。若要促成二人结合,就只能是通过说谎来粉饰林大,这违背了她自己对理想婚配的价值判断,她不想自欺欺人,故拒绝了林大的请求。然而,认识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又使她在行动的过程中摇摆、迷思,而无法坚守初衷:(净)永丰仓林大爹,谁人不识,使你骗人。(丑)既(见)是障说,我乞一生月来乞你捡。5251李婆虽有自己的直觉判断(人品),但又免不了接受世俗的看法(家世)。在被封建思想包围的大环境中,重人品还是重家世在李婆的内心中左右摇摆,李婆没有明确的选择,当林大以富贵的家世为由再度央求李婆,李婆最终倒向了世俗的一方,收受了林大“大双金钗”和“猪脚食”的谢媒礼,在黄九郎跟前促成了这门婚事。被动接受,主动劝嫁,拒绝退媒:如果说被动接受做媒是她向世俗的第一步妥协,那么这步妥协则使她陷入了一个骑虎难下、左右为难的境地。在责媒退聘一出中,李婆已经将林家聘礼送来,两家人共食槟榔。按照潮州风俗,这桩亲事已经说成。事既已成,黄五娘却不同意,责怪李婆乱说亲事,吆来小七痛打李婆,要求她亲自归还聘礼,退掉这门亲事。李婆既怕遭小七殴打,又因受人之托,收人钱财,却无法成人之美,恐遭责备,有碍于媒人脸面而瞻前顾后,不敢亲自送还聘礼。自保的本能让她选择了主动劝媒,在主动劝媒中依然可见其内心的摇摆:本“句袂白贼”的李婆此刻却在五娘面前昧其本心盛赞林大是“有钱人”,“长得也亲浅”,劝说五娘接受这门亲事。与其说这是李婆的现实机巧一面,倒不如说是她自我价值观不够明确的内在挣扎的外化。李婆虽有以人品论婚嫁匹配与否的先进思想,但这种思想受到强大世俗的裹挟,加之,李婆没有坚定的意志,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念,以至于一步妥协,便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她本意是想周旋全局、照顾各方,事实却是让自己陷入了无法自控的境地,而只能选择以利己自保收场。三、嘉靖本李婆作用的独特性“万历本执着于片段的、局部的真实,而不太重视片段剧情对于全剧主题的意义。嘉靖本则在全剧主题的统摄下选择素材、剪裁剧情。”358嘉靖本对李婆出场的剪裁就赋予了她独特的意义,这是万历本所没有的。嘉靖本中的李婆虽然只在五娘赏灯灯下搭歌士女同游林郎托媒李婆求亲李婆送聘林大催亲等七出戏文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