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虚词典
论顾佛影
虚词
辞书
价值
裴梦苏
讨论与争鸣136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论顾佛影虚词典的辞书学价值*裴梦苏【提 要】虚词典是近代学者顾佛影于1934 年所编写的一部虚词词典,该书吸收了当时语法研究的先进成果,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虚词训释系统,内容既涉及传统文言虚词,也涵盖了白话虚词。在训释方法上虚词典继承了传统虚词训诂学修辞派和训诂派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关 键 词】虚 词 典 顾 佛 影 虚词 马氏文通虚词典 是上海学者顾佛影(1898-1955)所编著的虚词辞书,出版于 1934 年,由上海大公书店印行。目前学界对虚词典鲜有关注,而作为中国语法体系初创时期的虚词辞书,该书并没有继续沿袭传统虚词释义模式,而在释义内容、方法、体系上均有创新,其对于辞书史的意义与价值不容小觑。一、虚词典的结构、内容、体例虚词典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凡例、文言之部、白话之部、附录。文言之部共收文言虚词419 个,白话虚词 123 个,附录部分共分为“习用重叠形副词分类表”和“习用双声叠韵形副词分类表”,共收词 663 个。该书对于文言虚词的训释,分为“普通用法”和“特别用法”两部分,部分词仅有“普通用法”。在“普通用法”与“特殊用法”分类之后,则用一、二、三、等来标注词性,每一词性下再用 甲、乙、丙、丁对该词性下虚词的用法再继续进行分类。在对虚词进行训释之后,则会选取例句进行释义。例句前有“”进行标记。作者在凡例中对例句的选取原则进行说明:“每条必附一例句。此种例句,在文言之部大都采自论孟史汉,间及他书,或用括号注明书名及篇名。偶有现代所习用而古书中转不经见者,则由编者自拟,后注明拟句二字。其在白话之部,既少古书援引,例句多由自拟,故不复加注。”二、虚词典的收词性质、类型从书中所释词的词类标注看,虚词典中所释词主要包括:副词、连词、助词、代名词(代词)、形容词、感词、动词、名词几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为典型的实词,可见虚词典中所释词有实词亦有虚词。作者亦在凡例中概括了自己的收词标准:“曾国藩以名词为实字,动形等词奚为虚字;马建忠以名代动静(形)状(副)为实字,介连助叹为虚字;二家各有说。本书取义,则出入二家,但以实用为归,其于理论上之界画未遑较辨。读者幸毋以辞害意可也。”很明显的是,作者巧妙地避开了对词虚实性质的讨论,在凡例中并没有对词的虚实标准进行明确的说明,而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对一些实词进行收录,并非代表作者对词类划分的实际标准。其实这与很多虚词辞书的处理是类似的。如近人杨树达(2014a)的虚词语法著作词诠所释词的类型除却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之外,亦收了一部分代名词、内动词、副词的用法。再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亦在凡例中指出:“严格地说,本词典收入的不完全是虚词,譬如代词、不定数词。收录这类词,主要是为了给读者阅读古籍提供更多方便,而不代 本文系广东海洋大学 2022 年校教改“习近平用典有机融入古代汉语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02101)项目成果。DOI:10.14014/11-2597/g2.2023.01.043讨论与争鸣 137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表编者对词汇的虚实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1999)。然而,我们同样发现虚词典中,那些被标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这类典型实词,其后往往也伴随着虚化后的虚词义。关于此点,下文会进行专门论述。从虚词典所收录的词形上看,多为单音节词,此外一些复合虚词、常用词组也被收入其中。如“奈”下收“奈何”“奈.何”;“既”下收“既而”“既.又”“既.即”。在虚词典中,作者亦注意对口语中常见的方言虚词进行收录,如北京话、北方话、吴语等,所用的引例往往也是用方言口语。需要说明的是,可能作者顾佛影本身为上海南汇人,出版地亦为上海的原因,虚词典在“白话之部”中收录了非常多的吴语词。具体情况如下:您:一代名词 北京话“你”之尊称。例如您老人家贵姓?覅:一副词 吴语“勿要”二字之合音。读“勿要”合音。例如倷勿要吵!咱:偺同一代名词 北方话“咱们”同于“我们”,但“我们”能包括自称对他第三方,咱们只包括自称对两方。例如咱们去,他们是不去的。三、虚词典的训释方法(一)利用虚实关系对词进行训释正如上文所述,出于实用的目的,虚词典中所收录的词有虚有实,以虚为主。但是上文所提的“实用”究竟为何?这里我们认为主要是为虚词的训释进行必要的铺垫。如下例;凡:普通用法:一形容词甲“平庸”“普通”之意。例如自烦人犹繋于习俗,而况哀公之伦乎!(汉书景十三王传赞)乙泛指一切。白话“大凡”例如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孟子)二副词“总共”之意。例如凡六出奇计。(史记陈平世家)三代名词 代一切事物。凡我所知,皆当奉白。(拟句)凡我所知,谓我所知之一切事也。凡我所有,皆当奉赠。(拟句)凡我所有,谓我所有之一切物也。我们能够看出一二 三之间并非是割裂的关系,而是存在意义上的引申,这也为我们了解其虚化过程提供了线索,使得说解更具理据。而我们知道,汉语的虚词,往往都是由实词演化而来,而追本溯源又是中国传统语文辞书的撰写传统。因此,完全抛开实词义去训释虚词的确不符合中国传统辞书编写的实际。(二)利用同义关系对词进行训释虚词典训释主要方法之一是利用同义、近义词进行训释。常见训释体例有“表某”“用同某”“同于某”“略同某”“较某更”此体例释义的词,往往会指向一个更为常见的词。如:一:普通用法:一副词乙用同“皆”字。例如社稷将军一在将军。(六鞱立将)皆:普通用法:一副词 用同“俱”字。例如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史记货殖传)俱:普通用法:一副词 白话“一齐”。例如籍丘子鉏击之,与一人俱斃。(左传定八年)甚:普通用法:一副词意同“极”,惟文中用“甚”字,语气较“极”字轻,故译白话为“很”字。例如臣之罪甚多矣!(左传昭二十四年)他:特别用法:一代名词代人称同于“彼”字。此在白话为普通用法,而在文言中则绝少。例如长房曰:“还他马,赦汝罪”(后汉书)会:副词甲表可能。文言能字。例如停一刻,他会告诉你。赶:趕同。介词 略同“趁”字,但有“赶紧”之意。例如早些睡了,明早赶天亮出城。能够看出虚词典利用同义词进行训释的模式,类似于传统训诂学中的“递训”,也就是几个意义相同的词进行辗转训释,如“一”“皆”“俱”例。此外,虚词典亦将白话同义词引入对于文言虚词的训释中。如上文“俱”例副词义下收“用同白话一齐”,再如“甚”例下的“故译白话很”。正是如此。若该字缺乏同义词,虚字典则对其近义词进行辨析,如“赶”例。同时,虚词典在找到文言与白话进行训释时,仍注意发现其使用上的区别,如“他”例正是对其文白使用频次差异上的说明。对于白话虚词进行训释时,虚词典讨论与争鸣138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同样也将文言同义词引入,如“会”例。(三)对词的语法功能进行说明虚词典在对词的语法功能进行说明时,既包括对这些词可充当句法成分的描述,也包括其组合能力、语法意义的的描述。以:普通用法:一介词乙用于“上”“下”“往”“来”或方向等字之前,表推及之意。其句式为“自以”。惟“自”字或省去。例如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左传隐九年)中人以上。(论语雍也)按此条或认为连词实误。于:助词乙用在句中表倒装。同于“是”字。例如四国于蕃,四方于宜。(诗大雅)他:一代名词甲代人,复数“他们”。文言“彼”“彼等”。主位宾位皆同。例如同时一个中学生。不要难为了他们。乙领位作“他的”“他们的”例如他的铅笔落在地下。这一次锦标一定是他们的。丙代事物。单数用“他”字,复数应用“那些”,不能用“他们”。这件事我早已忘却了,不必再说他。上文三例,其中“以”例为其作为介词与其他实词之间的组合依附关系的说明;“于”例则是其在特定语法结构中所具备的语法意义的说明;而“他”则是对其“格”与“数”的语法范畴进行说明。(四)依词的使用频次进行区别释义虚词典在对虚词进行释义时,按照其在文献中的使用频次,将之分为“普通用法”与“特别用法”。据前言所述“普通用法即所谓浅易之方式,为现社会所习用者;临文有疑,按图而索,引类以施,自无歧误。特别用法则惟见于古籍,所以供嗜古者之检讨也”而“至白话之部,皆属现代语法,故不复有普通特别之分”。这种依照使用频次的区别设置使得该书更适于程度较低的读者学习与使用,体现出学习型辞书的特点。四、虚词典的语法观何九盈曾将古代虚词著作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着重研究文言虚词运用语气神情规律的修辞派,一是着重利用训诂的方法进行虚词研究的训诂派。(何九盈,2006)然而无论是训诂派还是修辞派,因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支撑,他们的研究仍无法翻越传统训诂学的藩篱。而在马氏文通之后,中国语法研究逐步步入正轨,到了虚词典的时代已然蔚为大观。虚词典的编纂也是参考了此阶段各类语法著作。在凡例中作者曾说:“国文文法学犹在草创之时,自马建忠以降,如章士钊、刘复、黎锦熙、杨树达各家,分别部居,互有出入,所用术语,自亦难期统一,惟归纳之法,大致皆准于西文,本书斟酌各家,取其明显允洽,读者皆未习文法,亦能悟解。”能够看出,作者在编纂辞书之前,已经对当时国内各家语法著作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也认识到当时各家的语法实质上都是对于西洋语法的效法。上述学者所构建的语法理论也成为虚词典的编纂提供了支撑框架。(一)虚词典的词类界划我们发现,除刘复之外,上文所提及的学者均对汉语词汇进行了较明确的分类虚词典对于虚词的分类基本上与黎锦熙、杨树达的分类是一致的,都分为 9 类(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叹词、介词、连词)。然而,名称上却略有不同。“叹词”被“感词”所替代。这里我们对比杨树达(2014a)词诠中的“感词”与虚词典中的“叹词”:词诠:噫、意、嘻、譆、憘、熙、唉、诶、吁、呼、嗟、咄、已、咄、都、咨、恶、哑、乌、於、呜(共 21 个)。虚词典:噫、意、嘻、譆、憘、熙、唉、诶、吁、呼、嗟、咨、恶、乌、呜呼、呸、然、诺、唯、俞、亡、否、咳、哈、哦、啐、喂、嘘、罢、嘿、呀、阿呀、哎呀、唔、喔唷、哼(共 35 个)。词诠中“叹词”与“感词”的收词情况能看出其与虚词典对于该类词的划分标准并不一致:首先,虚词典中的“感词”既包括文言词也包括白话词(如嘘、呸等),词诠则更专注于对文言词的收录上。其次,一些较生僻的用法仅见于词诠(如哑、咄等)。再次,虚词典中的“感词”中包括了词诠中的部分“应对副词”(如亡、否、俞、唯、诺)。此外,通过虚词典对于“感词”的说明与分类上,能够看出虚词典认为“感词”能够表讨论与争鸣 139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达一定的情感与态度。虚词典对于“感词”的情态功能有时描写得格外细致,如下例:啐:感词 本意表请轻蔑,与“呸”字同,惟近人多用于女子,表羞怒口吻。例如啐!不要脸的东西!虚词典的处理方法与中国传统虚词训诂的做法是类似的。康熙字典亦对此类词进行过较为全面的收录,如:叹词、叹辞、叹美辞、嗟叹辞、惊叹之词、叹恨发声之辞、语之韵绝叹辞、可恶之辞等。康熙字典的材料是搜集了前代辞书、注疏等,对相关的虚词进行总结,其中所涉词多与前文所涉“叹词”有所重合,但是康熙字典并非认为其无义,而是通过术语对其所表达的情绪进行总结,也就是对词的情态意义进行描写。而词诠中对于“叹词”的处理则标注为“无义”。关于此点,黎锦熙与杨树达的观点是一致的。黎锦熙(2007)认为:“叹词是用来表示说话时的一种声音,常独立,不必依附于词和语句;以传声为主,本身没有什么意思。”虚词典将此类词定名为“感词”与“叹词”相区别,可能也正是为了突出此类词的界划不同于前人。除此点之外,虚词典与词诠对于各类词的功能划分基本是一致的,能看出二者存在借鉴参考关系。(二)虚词典的虚实观如前文所述,虚词典并没有明确指明其对于词类虚实的划分的标准。但作者以 虚词典为名,说明作者心中有存在对词性虚实划分已有一定的标准。既然对实词的训释是为了辅助虚词的训释,那么我们其实可以认为:一个词是否具有虚词义,当作为虚词典是否对其收录的必要条件。我们发现,书中代名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感词都可以不依附实词义的出现进行独立训释,这其实也是在暗示这些词当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