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提升困境及改进路径_胡喜如.pdf
下载文档

ID:2308166

大小:218.82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学生 党支部 组织生活 实效性 提升 困境 改进 路径 胡喜如
第 28 卷第 1 期2023 年 2 月新余学院学报JOUNALOFXINYUUNIVESITYVol 28,NO 1Feb 2023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提升困境及改进路径 胡喜如(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宜春336000)摘要:学生党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建设,有利于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三型”党支部建设和学生党员茁壮成长,但现实中面临着支部干部政治站位不高、组织重视不够、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困境。为此,提出应科学领会和认真贯彻好中央精神、组织部门重视和支部书记带头、健全制度和完善长效机制、党性培养和服务学生党员的改进路径。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中图分类号:D267 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3054(2023)01 0044 05收稿日期:2022 05 19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党建项目“微时代 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JXGXDJKT GH 201505)。作者简介:胡喜如(1973 ),男,江西宜丰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党务工作和党史党建研究。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青年群体的杰出代表,更是党中央寄予厚望的事业接班人。大学生党员群体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千秋伟业。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大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迈入科学化正规化轨道,成为高校守正创新和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一环。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党建的育人效果,特别是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实效性发挥,还存在诸多短板和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关注,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改进。鉴于此,本文拟从知行统一角度出发,对新时代高校如何提升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予以必要分析和探讨。一、提升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的价值意义重视和加强党支部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而提升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则是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大后提出的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和提高我党建设质量的关键之举。(一)组织层面:有利于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落脚点,也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肩负“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1 的基本任务。毛泽东曾经说过:“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 是一个重要原因。”2 这充分说明支部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历史的经验值得珍惜和借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明确指出:“党不断健全组织体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3 提出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问题,它是党的工作全覆盖的前提和基础。在高校,作为桥头堡的党支部,组织生活严谨、规范、有序,就能使支部步调整齐一致,充满活力、战斗力和感召力。(二)实践层面:有利于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的创建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高地,也是青年学第 1 期胡喜如: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提升困境及改进路径45生党员成长成才的重要沃土。加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建设,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关键抓手,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并激发学生党员的政治认知和政治参与热情,浓厚支部的政治氛围。作为党的工作前沿,高校学生党支部要与全国广大基层党组织一道,在自身建设中不掉队、不走偏,切实承担和发挥好战斗堡垒功能,必须与党中央对标对表,严格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4 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实践证明,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创建,与提升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实效性是同频共振、互为因果和相得益彰的,凡是组织生活实效性发挥好的党支部,“三型”建设效果就明显,党支部获得的荣誉就多;相反,凡是组织生活实效性发挥不好的党支部,政治氛围就差,党支部就软弱涣散无力。(三)个体层面: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和茁壮成长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国有学生党员 307 万人。在党的旗帜下,汇聚了大批风华正茂和品学兼优的莘莘学子。作为大学生群体的关键少数,大学生党员正处于人生重要的“拔节孕穗期”。与其他阶层、行业的党员相比,大学生党员还没走上社会,且年纪较小、经济尚未独立、社交和思想比较单纯,活动范围也主要在校内。虽然通过思政课以及入党阶段的集中学习和收听新闻联播等形式,对党章、党史以及最新党代会精神有了一定认知,但这种认知总体还比较感性和肤浅,还缺乏深刻理解、系统掌握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熟练应用。譬如,他们零星知道“支部建在连上”和“思想上建党”这些党建基本原则,但不知这些基本原则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应用。如果在“三会一课”上,能有针对性地邀请校内外党史专家专题讲授“三湾改编”“古田会议”“延安整风运动”等历史细节,就能更好地让与会学生党员加深对这些基本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有利于学生党性的增强和政治素质的提高。二、提升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面临的制约性困境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任何成功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在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普遍存在着组织生活实效性不高的现象,如重形式轻质量、重一团和气轻直面问题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党支部正常的教育和管理功能以及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制约性困境:(一)政治站位不高,存在敷衍塞责现象马克思曾经说过:“把自己的急躁当作理论上令人信服的依据,这是何等天真幼稚。”5 组织生活实效性,就其外在表象而言,很大程度体现在支委和普通党员党性的高低上。党性,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客观真实存在。一语蔽之,党性对党员的影响,即内化为党员的思想灵魂,外化为党员的工作态度和支部工作的成效。早在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党性不可能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增加,也不可能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增强,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6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党性的产生来源,而这种党性,很大程度上又作用和反哺于组织生活的实效性。所以说,党性和组织生活的实效性是互为因果、彼此成就和同向前行的。现实中,不少高校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包括支委,由于政治站位不高,没有上升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度,因而对学生党建工作重视和认识不到位,缺乏深入持久的工作热情和情怀,认为这项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精力,不像搞科研那样立竿见影易出成绩,所以就抱着敷衍塞责和应付了事的态度,在开展组织生活时也是例行公事式地上传下达、照本宣科,没有投入过多心血并融入其中,所以对学生的党性提高也是乏善可陈,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就必然大打折扣。(二)组织重视不够,导致质量和战斗力整体偏弱高校是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素有象牙塔之称。高校拥有人数众多、业务精湛的教师党员,而且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些都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但是,我们也发现,衡量高校发展成果的主要还是科研和教学。因此,在绝大多数高校,那些年富力强、教学科研俱佳、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的优秀教师,并没有出现在学生党员的管理工作队伍中,不能不说这是一大损失和遗憾。不仅如此,在现实中,从事具体学生党建工作的,不管是在校级层面的党委组织部,还是在教学院层面的专职组织员和学生党支部书记,普遍都不是党史、党建专业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背景出身,而且很多在高校工作时间都比较短,甚46新余学院学报2023 年至有不少是农学或理工科背景,或是由辅导员转岗过来的。这种现象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极其普遍。这类老师,职称、学历普遍不高,绝大多数都还是助教或者讲师,自身党史、党建知识就非常贫乏,也未取得博士学位。在很多高校,特别是理工农医类高校,学生入党时参加党校培训,无论是上党课,还是外出实践考察,长期以来,基本是由这些老师自己内部消化式大包大揽讲授,很少邀请专业造诣深厚的党史、党建专家进行授课。如此,党课讲得不深、不透、不活的种种现象,必然导致学生党员对党的思想认识不足,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战斗力偏弱,实效性效果很难得到提升。(三)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存在主体不愿作为现象在高校,对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支部书记或辅导员们来说,他们是高校管理的一支重要队伍,但他们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地位总体偏低,主要是因为学生工作本身繁琐、复杂和难于管理。同时,这支队伍的职称结构主要以初、中级职称为主,加之没有独立科研经费,所以使得他们整体收入在校内偏低,不少支部书记和辅导员还面临较大的成家、买房、生育等经济压力。另外,这些教师由于上升渠道较窄,加上学生党建工作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而学生党建工作又常常缺乏科学明确具体的考核,即使偶尔考核了,考核结果也常常束之高阁,没有得到公平合理使用,使得工作做好做坏一个样。这些激励和保障机制的缺失,挫伤了不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呈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状态。对学生党员而言,虽然组织上入党了,但他们也不愿花过多时间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上,这固然有课程多、考试、科研、升学和就业压力大等因素,但更突出的问题是对学生党员的考核如评奖评优、就业推荐、学业深造的最主要依据还是学业成绩,而未明确规定对民主评议党员时获得“优秀”荣誉及校级以上“优秀党员”称号等业绩的学生党员予以优先考虑。这就会客观导致相关主体不愿作为。三、提升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改进路径新时代是奋进者和勇敢者的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党务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久久为功,科学施策,齐抓共管,努力开创新时代让党中央放心和有利于学生党员茁壮成长的良好局面。(一)科学领会和认真贯彻好中央精神是前提高校是社会主义高校,是党的重要理论和意识形态的高地,也是人才培养和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之所以会出现党建工作薄弱和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不高等问题,原因固然很多,但归根结底不可否认的重要一点就是高校对中央有关精神在理解上把握不准,因而在贯彻上就执行不到位。譬如,长期以来,有些高校有意无意过于强调了自己的事业单位属性,认为“自己不是和党委政府那样的纯粹行政机关,因而重业务、轻党建”7。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这里的新气象、新作为,在实质上对包括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在内的高校党建工作都提出了新要求。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明确提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8 这里的“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工作的明确要求。另外,2021 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9 这些中央精神充分启示我们,广大高校无论如何高度重视青年学生党建工作都丝毫不为过。实践证明,只有认真领会贯彻好了中央精神,学生党建工作就注入了灵魂和前进动力。为此,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和负责党务工作的组织部门、教学院党委以及学生支部支委等相关人员一定要坚持收看 新闻联播,认真阅读人民日报 中国教育报 和 半月谈,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最新规章制度,确保政治“三力”真正落到实处,既能从抽象到具体,又能从具体到抽象。(二)组织部门重视和支部书记带头是基础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是校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是学校党委特别是教学院党委关心以及联系青年学生的桥头堡。要提高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实效性,需要学校党委组织部门作为工作发力点高第 1 期胡喜如: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提升困境及改进路径47度重视并予以督察指导。2018 年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各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