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中国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与实践途径_黄生成.pdf
下载文档

ID:2308125

大小:1.29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文化 自信 基本 内涵 主要特征 实践 途径 生成
32丝路经济时评论中国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与实践途径文/黄生成 张馨丹 黄琼锌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保留民族尊严、坚定共同理想信念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历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新时代下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中国文化自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领中国道路的发展,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发展性、科学性与引领性的显著特征。新时代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对文化进行传承与改造创新,在文化宣传中融入历史教育,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有效实践途径。关键词:中国文化自信;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实践途径一、中国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中国文化自信的内涵是深刻而全新的,“深”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新”在不同时代形成的特色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与充实。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对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气第一,中国文化自信坚决保护传统文化根源。任何脱离了传统根源的文化都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源水不断方能保证活水自流,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方能“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中国文化自信深谙让文化繁荣发展的“门道”,从“树高千尺不忘根”对根与源的重视和礼敬、“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对前人功绩的肯定、“相依为命苦亦甜,传世诗书光华中”对文化传承的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治之源,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的精神纽带。中国文化自信对传统文化根源的保护,为现代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的确立乃至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传统文化根源对中国文化的丰富和滋养,让中国文化自信有了更大的底气。第二,中国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历程中,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当今社会崇洋媚外、拿来主义行为的滋生蔓延,加之西方文化思潮的流行泛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极大的冲击,中国文化自信面临巨大挑战。但历经了五千年历史洗礼与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会因此而消沉没落。在现代,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仪式依旧如期举行;传统历史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修复;传统习俗和传统文艺以影视、剧场、图像、文本等多种形式展现和流行;传统家风和传统礼仪在族群中得到保留与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递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二)革命文化的当代作用和价值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最大认同革命文化在当代仍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在国民历史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文化自信对其认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革命文化珍存中国的革命历史,勉励中国人民铭记历史,居安思危。革命文化不是对流血牺牲和暴力斗争后经验教训的简单集结,而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对时势的合理审度,对现实国情的正确研判总结和归纳而得的,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成熟而具体的文化形态,它凝聚了中国革命先辈的心血与汗水,是留存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与所描绘的革命前景产生了时代共鸣,革命文化迅速聚集起巨大的中华民族整体性力量,感召和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共同信仰,承载着中国人民共同的历史回忆,在新时代化作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和平时期警醒和支撑着后人为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第二,革命文化延续中国的革命历史,激励中国人民展望未来,理性思考。它不是仅存于特定时期的33SI LU JING JI SHI PING流行性文化,而是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将不同性质革命的知识经验、思想理论、精神作风等抽象或非抽象的因素累积起来的跨越时空的永久性文化体系。从近代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到现代的抗洪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每经历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革命文化必定能从中汲取和吸收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文化,在时间的打磨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并随着时间前进的车轮延长括弧,维持和延续着中国的革命历史。(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文化自信的最大显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改革开放中形成的文化形态,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任务不是一味地创造文化和宣扬文化,必须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形式来看,它并不局限于内部消化,而是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利用和改造外来优秀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绝不允许存在紧闭对外交流的大门而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封闭式发展的封建行为,也绝不能容忍存在“外国月亮就是圆”而绝对式推崇西方外来文化的盲目心理。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内容来看,它不局限于当下发展,而是在保留时代特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今社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进程往往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态,不少人只关注当下的文化发展现状或过于夸张地预想未来的文化大繁荣而极少留意甚至摒弃了传统文化根源,困于“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两大消极思想中,不加辨别的对孔子儒学和旧思想旧道德等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全盘否定。摒弃了传统文化根源就等于完全抛弃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基础,没有了传统文化的补给,社会主义文化就谈不上是先进文化,更不用提在新时代下得到繁荣发展。新时代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必须合理平衡中外文化和古今文化的关系,既要有中外兼收并蓄的博大情怀,又要有敢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勇气,以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作为营养滋补,认真学习、积极创新,推动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从而展现中国文化真正的自信与自豪。二、中国文化自信的主要特征(一)发展性: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自信第一,从文化与人的相互作用来看,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自信推动实现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全面发展需要以物质生活的富裕和精神生活的富足为前提,如果说经济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精神文化的发展则为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文化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和精神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拓展出更加广泛的需求维度,人对于实现自身价值和发挥自身作用的需求更加迫切,只有在物质文明不落后、精神文明跟得上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才能让人的天赋、个性和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现。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自信在人民群众的发展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人民对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与追求,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人民的文化自信程度以及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的水平。第二,从社会的长远发展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自信对于解决社会矛盾、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的还有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其中一大体现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不协调,“美好生活”的定义和标准也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要求。文化自信以文化的力量感化和教育人民,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的道德素养,缩减物质经济与精神文化发展差距,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致力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并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现实,社会整体水平在人民需求不断地满足和增加中前进。(二)引领性:引领中国道路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在多个场合强调文化自信的基础作用和引领作用,重点突出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深刻地表达出:道路自信内在于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道路、理论和制度方面的自信,从根本上说来,也是一种文化自信。中国文化自信是引领中国道路的自信。第一,中国文化取向和中国文化自信是中国道路探索与选择的前提基础。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和34丝路经济时评社会主义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通过文化反思和改造,宣扬民主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中国人民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发动革命指明了方向,开启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让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道路更加广阔而长远。四十多年前,一场真理与实践关系大讨论的思想解放运动,更进一步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直接推动了改革开放伟大决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中国革命道路和发展道路的选择、政治制度的确立、社会精神文明等各方面建设,无一不是在思想文化力量的推动下进行。由此看来,文化的发展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道路选择,直接决定其前途和命运的发展。第二,中国文化自信让中国道路走得更正、更远。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道路探索过程中屡次夭折,而社会主义却能在中国的土壤顽强存活并生根发芽。从文化角度来看,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集体主义等持久而深刻影响下的中国无法认同和接受西方的个人主义、利益至上主义、自由主义,正确的文化取向决定了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认可,并且这种认可是基于对西方极端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文化与中华文化大相径庭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性,从文化的选择与道路的确立起,中国文化自信就对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和落后价值观的渗透具有强大抵御作用,甚至存在抵触心理,加之文化自信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极大地巩固人民对中国道路的信心,不管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如何变化,文化自信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始终不可动摇,五千年历史孕育的中华文化坚不可摧,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虽坎坷但前途光明。(三)民族性: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文化自信中国文化自信的民族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国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中国文化自信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源自内心深处而又深深地刻在骨子里。即使中华文化的发展始终强调向外包容、兼收并蓄、开拓创新,但并不是一味地向外倾斜。中国文化自信秉持着辩证科学的态度和先来后到的原则,始终将本民族文化放在首位,在本民族历史积累下来的庞大文化库存的基础上吸收与接纳外来优秀文化,坚定中华文化立场,分清主次,这是坚定文化自信最基础的一步。其次,中国文化自信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文化及其认同是维系民族团结统一、国家稳定发展的纽带。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又在实践中将其统一凝练成完整的中国文化体系,文化自信就是对整个文化体系及各民族特有文化的认同,是对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智慧结晶的认同。最后,中国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前提和归宿。“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复兴以民族团结统一为依托,民族团结促进文化的历史传承、融合发展和创新,对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对国民的思想精神、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直接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整体精神风貌,文化强盛,则国民有志,国家有望。民族复兴以文化复兴的方式呈现,文化自信担负着推动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复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三、中国文化自信的实践途径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对文化进行传承与改造创新,在文化宣传中融入历史教育,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有效实践途径。(一)党的领导与网络管理相结合,引领文化自信互联网在为今天的文化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多种途径的同时,也促进了落后文化的传播。在五花八门的文化中人们对文化自信的内容与方式容易产生偏差,文化自信需要党的领导与网络的管理为引领,让人民保持清醒的文化认知,明确应该对什么样的文化内容保持自信。首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国内外敌对势力通过互联网平台,通过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动摇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是共产主义的坚定守护者,具有高度的敏锐性与辨别力,中国文化自信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引领。“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主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这部分人我们不去团结,人家就会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