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的分方向联合培养_李培锋.pdf
下载文档

ID:2308028

大小:957.97KB

页数:1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时代 涉外 法治 人才 方向 联合 培养 李培锋
论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的分方向联合培养李培锋摘要:高校作为涉 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确保从 数 量、质量和 结 构三方 面满足涉 外法治工作的人才需要,这是 新时代 赋予高校法学教育的重大课题。高校要实现涉 外法治人才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匹配,需要根据当前的人才结 构 性需求进行 分方向培养。高校要实现涉 外法治人才的高质量输出,需要在法学院系这一责任主体基础上,整合各种培养资源,开展 更有成效的多主体联合培养,如“学院学院”“国内高校国内高校”“国内高校国外高校”“国内高校涉 外法律实务部门”。各高校只有根据区位 特点、学校特点、学科特点,灵活选取有针 对性的分方向培养方式和更有成效的联合培养方式,才能更 好地为国家、企业和公民的涉 外利 益保护提供充足的、多元的、高素质的涉 外法治人才支撑。关键词:涉 外法治人才培养分方向培养联合培养李培 锋,中南财经 政 法 大学法学 院教 授,研究方向:英 美法律史,法律职业伦理。论新时代涉 外法治人才的分 方向联合培 养贯 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统 筹 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一项重 要内容是加强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为开展涉外法治工作提供人才保障。高校作为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的第一阵地,确保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三方面满足涉外法治工作的人才需要,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 法 学教育的重大课题。为顺利 实现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的高质量和匹配性输出,高校供给侧亟须创新 人才 培养 模 式,积极探索和实施分方向的联合培养。一、新时代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今世界正经 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格局正在发生深刻 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国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 加。例如,以美国为代表的某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国际法的名义实施国内法,以人权名义在国际上对我国进行围剿打压,不顾中方意愿 滥用国际仲裁程序介人我国与邻国的海洋争端解决,以反倾销、反补贴和贸易保障措施限制 我国出口,对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造成严重威胁和不良影响。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更加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从 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到构 建 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从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参与解决国际气候变化等 各类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中 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 角色。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持续推进,我国已深度融人 经济全球 化进程,与世界各国的往来经贸文化交流日益密 切,企业和公民“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对外 直 接投资从 年的亿美元上升到 年的亿美元,之后我国对外直 接投资 流量多次蝉联全球 第二,在投资存量方面截至 年也连 续三年进人全球前三,已跻身于世界对外投资大国行列。参见中华人民共 和国商务部等:年度中国对 外直接投 资统计公报,中国商务出版社 年版,第页。法学教 育研究(第卷)当前国家、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复杂涉外形势和飞速变化的涉外交往 对涉外法治人才的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 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总量显著提升;二是对 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结 构发生显著变化,亟需能服务“走出去”的涉外法治人才。就涉外法治人才的供给总量而言,根据中央依法治国办组成人员、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 年月日披露的最 新数据,目前中 国涉外律师有万余人,中 国律师事务所已经在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 外分支机构多 家。从涉外律师所占律师总数的比重来看,在目前国内律师队伍万人中,涉外 律师的比重已超过了,比起 年在党的十八大前已有了 明显提高。但这些数字比起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是远远 不够的。根据汤森路透()发布的 中 国法律市场现状,被调查企事业中,有以上有涉外法律咨 询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在中 国的增 长速度超过所有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就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结 构而言,年加人世贸以来的前十年主要需要能够服务于“引进来”的涉外法治人才,以满足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融资、并购、诉讼仲裁等法律服务需求;但党的十八大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现已转变为亟须能够服务“走出去”的涉外法治人才来贯 彻落实 党和国家新时代涉外法治工作的战略 布局,为国家、企业和公民 的涉外利益保护提供法治保障。一方面,为在国际竞争中进一步掌握主动、赢得优势,需要更多涉外法治人才进人联合国、国际法院等政府间国际组织,主动参与并努力引领国际规则 制定,推动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规则体系,及时有效、公正合理处理国际民商事纠纷,以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另一方面,为在经济全球 化浪潮中更好地维 护中国企业和公民海外 合法 权益,保障和服务高水 平对外开放,需要大量的涉外律师走出去,需要大量的涉外 律所去国外设立分支机构,需要向国际商会()、国际保护 知识产权协会()等非 官方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的专家机构、评审机构、争端解决机构 输送更多的涉外法治人才。总之,当前对 涉外法治人才数量、质量与类型的时代和实践需求,使论新时代涉 外法治人才的分 方向联合培 养加强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 成为当前高校 法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二、新时代加强涉外法治人才的分方向培养高校要满足当前涉外法治人才的结构性需求,实现涉外法治人才的“供给侧”与“需求 侧”匹配,一项重要的举 措就是根据当前亟须服务“走出去”人才这一结 构性需求进行分方向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结构性需求 有 多 种 表现形式,如地域性需求、多语种需求和专业方向需求。在地域性需求方面,既需要服务于中亚地区 的涉外法治人才,也需要服务于东南亚国家、西亚国家、非洲国家的涉外法治人才。在多语种需求方面,既需要大量能熟练运用英语的涉外法治人才,也需要一批能熟练运用阿拉伯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的涉外法治人才。在专业方向需求方面,既需要各 领 域均有涉猎的普通涉外法治人才,更需要在某一领 域有所专长的涉外法治人才,如长于涉外知识产权 人才、涉外金融 法治人才等。因此,在开展涉外法治人才的一般性培养过程中,结 合培养单位的特点和优 势开展分方向培养对实现涉外法治人才的供需结 构匹配意义重大。(一)地域方面的分方向培养目前,国内涉外法 学培养单位比较认可从 服务地域方面加强涉外法治人才的分方向培养。黄进教授认为,“各政法院校要根据自身学科专业实力、办学特色和区位 优势确定不同的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功能定 位,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比如,西南地区法 学院校聚 焦 培养面向东南亚国家的涉外法治人才,西北地区法学院校着力培养面向中亚国家 或 者上合组织国家的涉外法治人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法 学院院长陈云良教授认为,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要“充分利 用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根据院校的学科优 势、科研强项、区位特点,走 差异化的涉外法治人黄 进:完善法学 学科 体系,创新涉外 法治人才培 养机制,载国际法研究 年第期。法学教 育研究(第卷)才 培养道路。例如,广外法 学院将着重培养面向粵港澳 大湾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涉外法治人才,位于西北地区 的政法院校则可以聚 焦 培养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涉外法治人才”。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 学院院长张 晓君教授认为,“在 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上北上广的高校可能更聚 焦面向欧美的涉外法治人才,而西南政法大学依托着重庆的地缘优 势,将目光更多瞄准了东南亚地区,在一带一路法治人才 培养方面积累了更多经验。”?(二)法律语言方面的分方向培养从服务的法律语言方面加强涉外法治人才的分方向培养,国内实 务界与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单位也认可这种必要性。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认为,加强涉外法治 专业人才 培养需要提升涉外法治人才的语言 能力,“一带一路建设对语言服务 有着广泛需求和很高的能力要求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德语、葡萄牙语等主要非英语外国语种,是一带一路建设需要 重点保障的服务语言。”他 建议在 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过程中,“提升一带一路语言服务 能力,增 加 非英语外国语种教育供给,并突出主要非英语外国语种人才 培养。”?现在,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单位也日益重视多语种的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基于语言进行的涉外法治人才分方向培养也已经全面 展开。如上海外国语大学 法学院在多语种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方面已招 收了多届法律硕士班,涉及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日语、俄语、泰语、印地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越南语、葡萄牙语、匈牙利语等个语种,基本覆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再如西南政法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大学也开展了基于法语的“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中 国政法大学开展的法 学西班牙语特色人才 培养实验班,黑龙江大学 法 学院设立的“法 学俄陈云良:发挥优势,培 养国家急 需的高层次涉外 法治人才,载民主与法制 时报 年月 曰,第版。郭玲:全 球 视野,中国立场!论如何 养成 涉外 法治人才,载小康 年第期。王俊 峰:加快非英 语外国语种教育,载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 网 年月日,:。论新时代涉 外法治人才的分 方向联合培 养语”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实验班。上述 这些分语种的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在填补我国涉外法律服务语种空白的同时也适应了新时代国家战略对于涉外法律人才 培养的新要求”。?(三)专业领域方面的分方向培养从服务的专业领 域方面加强涉外法治人才的分方向培养,国内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单位也认可这种必要性。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实施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 律师)研究生培养项目为例,依 据财经政法类高校 交叉融通特色优 势和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的已有基础,结 合当前国内对涉外人才的主要需求,该项目初 步 确定“涉外知识产权”“涉外商贸法律与实 务”“涉外税收法律与实 务”“涉外仲裁与诉讼”四个培养方向。其中,“涉外知识产权”与“涉外税收法律与实 务”两个方向能较充分地体现学校 人才 培养的国内特色与优 势。以“涉外知识产权”方向为例,该方向所依托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在国内有明显的研究 优势和师 资优势。该中心是国内最 早从事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的机构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唯一的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已经构 建了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湖北)基地、国家版权局国际版权研究基地、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新时代 科技革命与 知识产权 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多个高端研究 平台。该中心拥 有以吴汉东教授为首的国内最为强大的知识产权研究和教学团队,并组建了一支由德国慕尼黑马克斯?普朗克 创新与竞争研究所前所长约瑟夫?施特劳斯()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团队。该中心持续多年 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 培养,每年邀请海外专家团队 到基地为学生讲授一门为期三周学时的国际 知识产权 法 学课程,每年邀请海外专家团队进行学术报告,为师生介绍国际 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最 新 趋势。这都确保了“涉外知识产权”方向能够培养 参与涉外知识产权谈判张海斌:培 养“多语种”卓越法律 人才,载民主与法制 时报 年月曰,第版。法学教 育研究(第卷)及相关争端纠纷的高端涉外法治人才三、新时代加强涉外法治人才的联合培养在 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过程中,高校要实现涉外法治人才的高质量输出,法学院 系无疑 是第一责任主体。但涉外法治人才所需的法律 外语运用 能力和涉外实践能力,仅 凭高校 法 学院 系的单一培养还无法 充分 保障。对此,有学者也曾明确提出“不能单靠法 学院 系”?。因此,在坚持高校法 学院 系作为第一责任主体的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 培养资源,实行更有成效的多主体联合培养。根据当前各高等院校已开展的“联合培养”实践,加强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 需要 积极探索、开展和完 善下 面四种联合培养方式。(一)高校内部“学院学院”联合 培养高校内部涉外法治人才的联合培养主要模 式是“法 学院外语学院”的二学位培养。这是一种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