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1
普通
中小学
德育
建设
会上
讲话
在xxxx年普通中小学德育建设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航空港区召开全市德育工作现场会。港区开展的培育新文明家风,建设新文明家庭,为构建德育一体化体系提供了新的方式。刚才港区还进行了德育成果的展示,其他几所学校的发言也各具特色,这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德育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这里我提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对航空港区和参加经验分享的几个学校的校长表示由衷的感谢。
全市教育大会确立了“坚持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高质量建设X‘美好教育’”的发展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全面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学校逐步把握住了德育建设所应遵循的规律,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如过分偏重学校的作用,学校与家庭及社会的整体合力还有待提升;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仍需加强;在德育体系的一体化建设上,尚缺乏相配套的制度等。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德育科学化,增强德育实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持续加强党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这深刻揭示了“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本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一)坚守为党育人初心。立德树人是学校党建的切入点,是学校党组织的根本任务。加强学校党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思想理论依据和动力保障,是学校内涵特色发展的政治保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教育领域具体表现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之使命。
(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党建工作要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领办学方向,要促进师生的全面成长,为学校整体工作创设良好的氛围,积极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学校依法治校、广大教师依法执教。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的育人团队;发挥党组织的民主监督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育人氛围。学校党组织要履职尽责,敢抓敢管,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
(三)党建德育深度融合。学校要利用各种活动,如“国旗下讲话”,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每年“七一”建党节,团队日等节日,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坚定广大师生爱党、爱祖国的信念,把党建与德育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德育为先,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着眼学段一体,建构大中小一体化德育体系
德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德育领域中构筑国家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以及教学目标之间的一体化的和谐、平衡关系,共同服务于培育时代新人的这一总目标。从教育系统内部出发,将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将德育贯穿于各个年龄段,实现教育的持续性,从而使德育成为一个整体。
(一)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体系一体化建设。毫不含糊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要站在人一生发展的角度,既要设定明确的总体目标,又要确定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特点的层层递进,可操作、可实施、可检验的阶段性目标和内容。要找到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载体,如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养成、生活和服务劳动、爱心捐助、敬老助残等,从真实深入的感知入手,在真切体验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情感、思维和态度上的认同,最后实现行为上的转变。在德育要素上,既要关注微观的德育要素,注重德育要素的横向连接和纵向贯通,做好德育要素的联合互动,也要关注宏观的德育整体,做好不同学段和不同年级的有机衔接,并把不同的德育教学活动与相应的德育要素进行匹配。要通过设计科学适宜的内容,让学生在课程与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事件中感知、在具体行为中体验,逐渐形成稳定的情感和道德品质。
(二)纵向衔接各学段的课程形成有机整体。针对各学段学生的特点,校本化实施德育课程时,小学德育应偏重“德育启蒙,行为养成”,初中德育要偏重“道德认知,情感体验”,高中德育则侧重“道德实践,感悟责任”。德育在内容体系上涉及了个体品德模块、社会公德模块、思想政治修养模块,同时还有心理健康模块、法治教育模块、传统文化教育模块。要促进各个模块之间形成横向的有机衔接和贯通。德育课程和活动的实施要紧密围绕“知”与“行”的互动展开,小学以学生感性认知为主,中学注重学生的研究、创新及德育实践。“知”与“行”的互动融合,塑造了学生的道德角色,实现了全程育人。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体融入德育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其精神内核的提炼和浓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秩序、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结合大中小幼等学段的学生智力发育和认知习惯等特点。让幼儿置身于游戏、童谣、图画和故事等传播场景和传播语境中,感知中国的精神文化,萌生出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情感能量,进而对“真善美”产生直觉认知。小学德育可以结合优秀古诗文、成语故事、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革命传统等进行,重视学生行为准则、个人美德和社会公德。中学要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等常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创新大思政课,强力提升铸魂育人实际效果
XJP同志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
(一)明确课程定位。思政课处在教育工作突出位置,思政课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核心价值体系凝结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强大精神力量。思政课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专门为青少年群体开设的对其进行思想品德引导和人格培养的理论和社会实践课程。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期,能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人生进取的方向和动力,走上健康成长道路,与思政课密切相关。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把培育“政治认同”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之一。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要正面回应学生的思想困惑,直面思政难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典理论讲透彻、讲深刻、讲生动、讲明白,有的放矢地厚植浓厚的爱国情怀,夯实科学正确的理论基础,引导学生自觉自发坚定“四个自信”。
(二)创新课程形式。XJP同志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基础。中小学可以引用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小故事,以“复旦大学陈望道旧居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照片呈现引发学生兴趣,以此引导学生由陌生到亲切。要把思想政治课建设落到实处,就需要教师不断拓宽思想政治课的形式,创新实践育人的方式,努力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脑科学表明,经验可以形塑大脑神经网络,而神经网络影响心智与行动,心智与行动又决定着个人获得什么样的新经验及如何获得这些经验。课程要为造就学生特殊的神经环路,培育道德脑提供经验和机会。教师要采用和开发一系列创新性的德育活动,指导学生参与其中学习相应内容,形成神经激活、环路和网络。上好思政课要遵循教学规律,实现话语转换,并且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三)多课程共作用。思政课程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关爱、服务、引导学生,紧扣学生的要成长需要和关注热点,做好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成人、成才。思政课要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同时传播科学知识,体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同时,要注重挖掘其他学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不同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形成学科德育合力。课程思政要关注在情景体验中学生国家认知和精神体悟循序渐进内化的过程。核心素养要落实到思政课程的全过程和课程思政的各环节。课程思政离不开思政课的方向引领,思政课也离不开课程思政的基础支撑,二者存在融合基础。思政课程与学科课程既彼此独立,又互相依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应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形成协同效应,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共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加强党史教育,传承百年红色基因用史力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xxx周年,学校要根据党中央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精神,积极组织,认真落实。
(一)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从某某南湖的小船,到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这一百年的历史,不仅值得全体党员学习,更值得青少年学生学习。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是人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萌芽到定型的关键过程。教育事业孕育的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青少年群体中加强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精神,也是新时代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任务,更是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要求。
(二)立足三个层面,扎实开展党史教育。一是学校层面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来开展。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要把学党史与本校教育发展结合起来、要把学党史与办实事结合起来、办好家门口人民满意的学校。二是教师层面要将党史学习融入职业素养提升的全过程,教师学好党史,才能够给学生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特点,从学科角度出发,从乡土角度出发,挖掘党史教育素材,将党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之中,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党史育人形式。三是学生层面要积极主动地从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智慧和力量,增强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赓续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三)把握两个关键,生动开展党史教育。首先弄明白青少年党史教育要“学什么”:要将XJP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指南和重要内容;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明白共产党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领导地位和卓越贡献,知所从来,方明所去;要学习一代代共产党人视死如归、顽强奋斗、忘我奉献的英雄故事,学习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要充分利用我省我市的红色资源,贴近青少年生活,讲好家乡的党史故事,从家乡的发展变化,切实提升青少年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
其次要把握好青少年党史教育“怎么学”的问题:一是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将党史学习教育的知识科学地融入政史学科教学,丰富讲课内容,完善教学环节,创新课堂形式,把党史知识讲深讲透。同时要将党史教育融入各个学科课程教学中,多视角多层次地进行党史教育,把党史知识讲鲜讲活,将各类课程与政史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发挥党史这本最好教科书的功能和作用。二是要尊重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根据不同学段师生的特点,以学生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史教育活动。三是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进行党史教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用真实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去震撼青少年的心灵,砥砺品行,塑造人格,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心中。
五、做好四个评价,落实评价育人促高质量发展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四个评价”,即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