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作业指导书.docx
下载文档

ID:2306234

大小:25.12KB

页数:1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安全 风险 分级 隐患 排查 治理 两个 体系 建设 作业 指导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作业指导书 一、“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步骤 (一)文件准备与宣贯 x. 编制相关文件 (x)在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关于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紧急通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客车运输公司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细则》、《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x. 进行学习宣贯 (x)利用宣传栏、全员培训等形式展开宣传发动,让全体职工深刻领会“双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目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以及“双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 (x)结合公司内审员,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方法,具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基本能力,为深入实施打下基础。 (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 x. 风险点排查与分级 (x)确定风险点。各科室按照职责内生产组织、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不同特点确定风险点。 (x)确定风险级别。各科室要根据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确定风险点固有风险级别,将风险点划分为一、二、三、四、五级,一级最危险,依次降低,并根据规定明确管控措施。 (x)风险点识别与分级,依据《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x.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x)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提升检查安全漏洞和隐患的能力。以“岗位、科室、单位、集团”四级隐患排查为基础,严格执行“岗位自查、科室排查、单位检查、集团督导”四级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和“三定三不推”的原则做好层级管理和过程控制,强化监督落实,切实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 (x)各科室结合本科室实际,开展好隐患排查工作,主要针对车辆的证件及相关安全设施、车场安全、履行岗位职责、设施设备、财务安全及各项规定的落实情况等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能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必须落实整改方案、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属重大隐患在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必须停止作业,待隐患整改、消除后恢复生产。 (x)员工在工作中认真查找本岗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做好行隐患登记和消除工作,实现每日一检查、每周一汇总,将安全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 x.风险告知 及时向员工进行交底并严格执行风险管控措施。在重点部位、环节张贴《风险告知牌》、《岗位风险提示卡》,完成风险公示和标注,使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对该区域存在的风险清晰掌握。 (三)总结完善 x.要认真总结体系建设阶段的工作经验和教训,为双体系及管理制度修订提供客观依据。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结果补充完善风险点及危险源辨识信息表。 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梳理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辨识、评价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分析,明确管控措施、管控责任,实现生产活动各个环节与单位生产组织架构相适应,做到责任到位,对各个风险点进行科学分级管控。 (一)风险辨识分级小组 在 “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带领下,按全科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负责组织各部门成员开展风险辨识、分级活动,确定风险管控工作开展方向。成立由内审员、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管理人员组成的风险辨识分级小组,所有评价人员需有能力、资格组织各级员工开展风险点的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并将职责分工要求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 (二)风险辨识 x、辨识对象 以生产区域、作业岗位及作业步骤为划分依据,辨识各类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其它意外事件的危险因素,辨识对象包括: (x)所有作业活动,包括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活动; (x)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单位的员工、工作场所内的承包方人员、单位的顾客、外来的参观访问人员等)的活动; (x)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包括单位或外部(包括顾客、供方、协议单位等)提供的设施,以及活动、材料或计划的变更; (x)其他与安全有关的活动。 x、风险因素的辨识的要求 (x)在进行风险因素辨识时应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态。 (x)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生物因素和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x)应考虑在评价期限内,已有措施的适用性和效果 x、作业活动信息的收集,对于每项作业活动,在进行风险辨识前要收集作业活动的相关信息: (x)新改、扩建工程项目中的设计、施工、试运行、操作; (x)常规情况下车辆、设施的安全运行情况; (x)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不当或结构失效及报废、废弃、拆除与处理; (x)员工的不良习惯、心态、意识、健康状况及其违章操作行为等; (x)设备、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 (x)车辆本身特点或运营方式特点; (x)机动车在道路行驶可能遇到的人、路、车、气候等影响等; (x)运输运营过程中使用、运载或产生的易燃物、有毒气体等; (x)自然条件中的气象及其地质现象,如雷击、暴雨、洪水等; (xx)环境因素,如连续坡道、涉水路段等; (xx)发生过和与该作业活动有关的事件和事故的经过。 x、辨识风险根源和性质 (x)风险辨识要考虑以下问题:存在什么风险(伤害源);谁(什么)会受到伤害;伤害是怎样发生的。 (x)风险辨识分级小组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价对象,辨识尽可能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风险,包括: ①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风险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 ②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违章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 ③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 ④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作业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 (x)在进行风险辨识时,充分考虑发生风险的根源及性质,包括但不限于: ①坠落、冲击与撞击; ②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 ③起火、爆炸; ④暴露于化学性风险因素和物理性风险因素的工作环境; ⑤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等); ⑥设备的腐蚀、失效、老化; ⑦有毒有害、易燃易炸物料、气体的泄露; (x)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违反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设施、设备毁坏;工作环境破坏;集团/单位形象受到损害。 x、风险辨识的实施和记录 风险因素辨识以事故预防,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为指导思想,采用安全检查表、现场观察、查阅记录、工作风险分析(JHA)等方法,对涉及到的全部风险因素进行辨识。 各部门应组织、鼓励各级员工对运行过程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调查, 进行确认,制定削减措施,填写本单位《风险点排查清单》,以此作为风险评价的基础,并定期进行修订。 (三)风险评价 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风险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针对被评价的具体作业条件,由相关人员组成小组,依据过去的经验、有关知识经充分讨论,确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频率)和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的分值。用打分法评估安全风险的危险程度对风险进行分级。 在选择辨识方法时,应考虑:活动或作业性质;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所分析的系统和风险的复杂程度及规模;是否是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等。 x、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凭借经验和判断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通常可采用调查表的形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可采用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x、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相关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危害因素。 x、工作风险分析(JHA):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风险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辨识每一步骤中的风险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风险。 (x)建立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从有关渠道(如内部标准、规范、作业指南)选择合适的安全检查表。如果无法获取相关的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必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制定检查表。 (x)分析者依据现场观察、阅读系统文件、与操作人员交谈、以及个人的理解,通过回答安全检查表所列的问题,发现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等各个方面与标准、规定不符的地方,记下差异。 (x)分析差异(风险),提出改正措施建议。 (四)风险分级 x、风险矩阵(LS)法 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S ,其中R是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 L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 表D.x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等级 标 准 x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x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发生或预期情况下发生 x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 x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 x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表D.x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等级 法律、法规 及其他要求 人员 直接经济损失 停工 企业形象 x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 xxx万元以上 部分装置(>x 套)或设备 重大国际影响 x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丧失劳动能力 xx万元以上 x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行业内、省内影响 x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x万元以上 x 套装置停工或设备 地区影响 x 不符合企业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 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x万元以下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 公司及周边范围 x 完全符合 无伤亡 无损失 没有停工 形象没有受损 表D.x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值)及控制措施 风险值 风险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xx-xx A/x级 极其危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xx-xx B/x级 高度危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x-xx C/x级 显著危险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x 年内治理 x-x D/x级 轻度危险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x-x E/x级 稍有危险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 需保存记录 表D.x 风险矩阵表 后 果 等 级 x 可接受 中等 重大 巨大 巨大 x 可接受 可接受 中等 重大 巨大 x 可忽略 可接受 中等 中等 重大 x 可忽略 可接受 可接受 可接受 中等 x 可忽略 可忽略 可忽略 可接受 可接受 x x x x x (五)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根据以下条件,选择适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