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素材
318
提纲
标题
制作
教程
大标题:文章的眼睛、主题、中心(就是你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中心论点)
一级标题:对主题的细化、确定分中心
二级标题:对分中心的细化,确定分中心分支
在这个提纲里面有时候还会考虑一些事情:比如说,二级标题里我们要写一些具体内容,那如何安排好其中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呢?我们需要用到句序,就是在上下文之间使用关联词,或惯用的承转词组或者句子、句段组合到一块,然后进行排列,方便我们在写作中注意每一块放什么内容。
句序:是具体工作、数据和事例的表述,以及逻辑排列
下面,我们从党政机关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范文一起,谈谈有关公文句序排列的技巧,供大家参考(PPT)
根据工作职能的主次地位
根据工作进程的先后顺序
根据工作职能的逻辑顺序
根据领导者决策的心理习惯
★根据工作职能的主次地位安排句序
公文写作的本质表明:机关管理职能决定文字表现形式,文字表现形式是为机关管理职能服务的。公文是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机关工作服务的,其公文语句的顺序,当然只能按照各自机关工作职能的特点,根据工作职能的主次地位来安排。如某省地税局在一份指示性通知中指出:
(案例)为了确保全年任务的圆满完成,各级地税机关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征管,落实好组织收入工作的各项措施。一是要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管住税源;二是要抓住重点,加强税收征管工作;三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压缩欠税;四是要进一步加大稽查力度,打击偷税、逃税等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各级地税机关要在当地党政部门的领导下,进一步强化部门协税护税,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后劲。(PPT)
这段话采用演绎法,先提出“要落实好”各项措施,然后具体写“怎样落实好”,其顺序特点是“先总后分”。“总说”部分先讲目的,后提任务。“分说”部分按“从内到外”的顺序来排列:写“内部”,按照地税工作“管住税源——加强征管——压缩欠税——打击犯罪”等四项职能的主次来安排句序;写“外部”,强调“要在当地党政部门的领导下”进行。特别是“内部”这一块,没有税源,就没有税收,就不必征管,这是关键的关键。有了税源,征管就是最主要的工作,压缩欠税是第二位的,违法的毕竟是少数,打击涉税违法可以摆在第三位。本语段从主到次,依次推进,逻辑紧密,句序清楚。
但如果写作时不注意,就容易出现句子排序上的毛病,譬如某市监察部门在工作汇报中写道:
(案例)我室的主要任务是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为了加大查处的力度,我们认真研究了工作方法措施,一是发挥团队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突破大案、要案;二是实行调查组长责任制;三是重调查,重证据;四是抓住重点,集中力量突破疑难案件。由于我们做到了以上几点,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质量。
这段话从整体上来说,是按照“要做什么(任务)——为什么要做(目的)——怎样做的(做法)——做得怎样(效果)”的思路排列的,但段落中“工作方法措施(做法)”的排列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必要的逻辑联系。有x个方面值得商榷和修改:
x.句序排列不当。原文中“一是……”到“四是……”x句,其排列顺序可概括为“突破大案要案——明确责任——掌握政策——突破疑难案件”。其中“明确责任”是查处案件的制度保障,“掌握政策(重调查、重证据)”是查处案件要坚持的原则,即不管是查处一般案件,还是大案要案、疑难案件,都离不开这些制度保障和原则 x.内容欠全面。从监察室的职能来看,原文漏掉了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职能:查处一般案件。x.原文的末句“由于我们做到了以上几点,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质量”, 语气平淡,工作成效显得平平,公文主旨不够突出。拟作如下修改:
我室的主要任务是查处违法违纪案件,针对往年一般做法的局限,我们改进了工作措施,加大了查处力度:一是实行调查组长责任制,明确责任(明确责任);二是重调查,重证据,逐一落实各个案件(以一般案件为主);三是发挥集体智慧,重点查处大案要案(大案要案);四是抓住难点,集中力量突破疑难悬案(疑难悬案)。
修改后的语段,有以下优点:
第一,理清了句序。按照“明确责任——一般案件——大案要案——疑难悬案”的顺序,也就是按照工作任务由大到小、工作难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来安排句子。“落实责任”是基础,“一般案件”是主体,“大案要案”是重点,“疑难案件”是关键。逐层递进,步步深入,内容全面,阐述清楚。
第二,调整了语段结构。“任务——做法——效果”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基本结构形式,但在没有具体数据或事实说明“效果”的情况下,不如将其删去或合并。本语段改用“总述——分述”结构形式,突出了工作“做法”,正符合上级听汇报的要求。
★二、按照工作进程的先后安排句序
按照工作进程,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在对某项工作进行决策之后需要安排部署时,经常使用指示性或实施性的意见、通知;对上级汇报某项工作实施进展情况时,常常运用阶段性总结、工作汇报、经验介绍、政务信息等文种,这些内容相对单一的公文,适用于按照工作进程来排序。如××日报社纪委一份经验总结的一个语段:
(案例)履行职责,做好干部人事工作的监督。今年x月,报社党委根据中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市委的若干规定,进行第四轮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员工双项选择工作。报社纪委从x月xx日召开动员大会开始,先后对自荐推荐、资格审查、竞聘演说、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公示到最终聘任等六个程序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了整个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规范、有序。x月份,报社平稳顺利地完成了干部聘任工作,××名业务骨干走上新的中层领导岗位,×××名员工完成了自己新一轮岗位的选择,初步实现了人适其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标。
工作进程排序法,条理清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一目了然,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习惯,便于领导者考虑下一步的决策。
★三、按照工作职能的逻辑顺序安排句序
所谓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如工作职能各个环节之间的必然联系、原因和结果、发展规律、变化趋势等。例如,××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汛工作的通知》中对防汛工作安排的第二条是:
(案例)全面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做到万无一失。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对前期防汛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做到组织、工具、物料、技术、人员五落实。要积极储备防汛物料和设备,严加管理。要进一步强化防汛队伍,加强防汛实战演练,提高抢险技术水平,并时刻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听从调遣。要抓紧抢修加固险工险段,对重点部位要责任到人,严防死守。
这个句群紧紧围绕防汛工作职能,采用“纵横结合式”排序法。段首提出任务说明“要干什么”,接着说明“怎样干”(是纵向排列)——“检查、落实、管理、演练、固险”(是横向排列)。而这五个方面的工作也有一定的逻辑顺序,首先是要“检查”,通过检查才能了解是否已经“落实”,只有落实了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是纵向排列);物料设备要严加“管理”,人员要演练待命,险段要修固,重点部位要严防死守(是横向排列)。虽然交错变化,但有条不紊。
排列句序虽较简单,但如果缺乏排序的意识,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疏漏,如×市统计局工作总结中的一段话:
(案例)在市统计局,任何一笔数据的产生,都要经过采集、加工、审核、上报、发布的严格流程,重要的数据还必须接受社会各界的开门评估,并在内部实行数据质量岗位责任制和过错纠正制,从而使得各项宏观大数没有出现趋势性差错,得到了各界的认同。
一般来说,认识、举措、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等,应排在“做法”之先,以形成“认识(举措)——做法——效果”的“句链”,没有决策,哪有行动呢?但这个语段却把“做法”列在“举措”之先,不符合工作职能的逻辑关系。另外,原因与结果之间也缺乏必然联系。数据的产生“要经过”、“必须接受……并实行(制度)”等都是对工作提出的要求和规定,仅有这些要求和规定未必能产生“不出大差错”的结果,只有通过正确的实践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要将“实行数据质量岗位责任制和过错纠正制”提前到段首,并将“要、必须”等词语改成“实行了、经过了、接受了”等表示已经进入实践程序的词语。
可修改如下:
在市统计局,实行了数据质量岗位责任制和过错纠正制,任何一笔数据的产生,都经过了采集、加工、审核、上报、发布的严格流程,重要的数据还接受了社会各界的开门评估,从而使得各项宏观大数没有出现趋势性差错,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四、依据领导者决策的心理习惯安排句序
为加快阅文速度,提高办事效率,阅文者往往有一种心理要求而形成的习惯,比如,同是涉及工作经费问题,在不同的文体中会有不同的句序排列要求。
在工作方案、经费预算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等文种中,经费总额宜排列于语段之首,因为这类公文的作用是帮助领导者决策。如:工作经费问题。
(案例)xxxx年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省有服务业法人单位× ×万个,产业活动单位× ×万个,个体经营户× × ×万家。共涉及× ×大门类× ×个大类× × ×个行业小类,工作量相当繁重,还有相应的宣传发动、专干培训、报表印刷、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等一系列工作要做。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服务业统计调查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负担,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经初步预算,省本级每年大约需要经费× × ×万元。
就比如这个例子,其实乍一看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我们要从方便领导者了解工作重点的角度来考虑,领导者从整体和全局出发,首先考虑的是“要多少钱”的问题,然后才是“为什么要这些钱”和“这些钱怎么用”的问题。经过修改,将经费总额提到段首,内容进行了提旨归纳,并删去不必赘述的有关政策规定,主旨更加显现突出,更符合阅文者的阅文心理和阅文习惯。
(案例)工作经费问题。经初步预算,省本级每年大约需要经费×××万元。其缘由主要有三点:一是统计对象牵涉广,据xxxx年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省有服务业法人单位× ×万个,产业活动单位××万个,个体经营户× × ×万家,共涉及× ×大门类××个大类× × ×个行业小类。二是工作程序多、要求细,包括宣传发动、专干培训、上户登记、逐级审核、质量抽查和数据处理等一系列工作。三是配套费用较大,包括报表印刷、户外宣传、设备维修、软件开发等。以上经费,拟请按规定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总之,句序的正确排列对于公文的语篇建构和意思的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句序即可造成不同的表达效果。因此,在写作时,为了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我们完全可以在句子的排列顺序上多下点功夫。
句序完了后,我们来看提纲的来源
(二)提纲来源
我概况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工作熟悉的情况下,可直接拟定
一二三四,四个标题一造,然后把每项工作罗列进去,一篇工作汇报就形成了。
第二种情况,在工作不熟悉的情况下,先搜集素材,归纳总结,找出工作脉络。
比如说我们党务工作者,你刚刚来到居民区,书记让你写一篇有关“幸福谊家”小区综合治理的工作总结,但你刚入职,基本情况都不清楚,那怎么办?首先搜集素材,比如我们先找出街道有关“幸福谊家”小区综合治理行动的各项文件,然后看看居民区三年打造行动的具体计划、重点项目以及日常工作的信息等等,其实搜集素材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让我们了解这项工作,知道这项工作具体分成哪几个部分,然后对工作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工作脉络。好,现在我们可以起笔列提纲了,一是二是三是,然后把具体的工作放进去。
(三)形成过程
是工作思路的固化
我们在工作中面对不同的公文,其实思路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工作计划,你从哪些方面列提纲呢?想必是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主要措施x个方面。那工作总结呢?就要从取得成就、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等方面考虑。
举例:以金山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一篇材料为例
这是一篇信息稿,我们看,作者是怎么思考的呢?“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四个步骤,他其实是有一个工作进程的先后顺序在里面的。先建支部,扩大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