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聚焦
教育
质量
发展
区域
教育质量
评价
现状
前瞻
蒋龙艳
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与前瞻 蒋龙艳李青青辛涛蒋龙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北京100875);李青青/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9);辛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通讯作者(北京100875)。中国教育学刊2023.02官方微信号:zgjyxk2020 年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 方案)与 2021 年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简称 指南)的相继出台,强调了教育评价对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也明确了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目标导向和具体要求。一些地区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价等一系列区域教育质量评价工作中,围绕 方案 和 指南 的目标要求,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工作机制和评价方式,指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然而,受教育外部环境及传统评价观念的影响,当前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仍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教育体系的有效运转和完善。本文在梳理当前区域教育质量评价进展与不足的基础上,综合审视发达国家的学区和区域层面的教育质量评价开展状况,就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优化升级路径进行探索,以期通过改进评价体制机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一、以评价推动质量提升: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进展(一)契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评价指标不断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育人质量提升,推动教育公平、高效且可持续发展。1近年来,各地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分别从核心素养、教育生态等新的角度出发,在实践中不断聚焦区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部分地区探索了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指标,推动育人质量的稳步提升。针对当前存在的忽视结构型质量、重视升学率等结果型质量的问题,部分地区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区域教育质量评价进行了探索。例如,浙江省温州市构建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核心素养中有关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等指标的重要因素全面纳入,形成摘要 当前我国区域教育质量评价在评价指标优化、评价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建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在评价标准内容、评价组织实施、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与要求仍存在一定偏差。基于我国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与不足,综合审视发达国家的学区和区域层面的教育质量评价开展的先进经验,建议聚焦从学生发展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测评角度完善评价内容标准,从重视基层学校、家长与第三方专业组织等参与丰富多元评价主体,从融合信息技术探索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角度创新评价方法,从淡化评价鉴定功能、重视教育教学改进角度优化评价结果应用,从加强现有评价整合、提高行政人员评价素养角度强化外部保障,探索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优化升级路径,助推教育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区域教育质量;质量评价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23)02-0012-05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专题-12了涵盖学生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幸福四大领域共 18 项评价指标。第二,部分地区探索了以教育生态为核心的评价指标,推动教育更为公平、可持续地发展。部分地区从构建以教育生态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着手,重点关注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协调发展、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等结构性问题。例如,浙江省以区域教育的“生态意识”与“结构思维”为核心,构建了包括均衡度与公平度两方面的教育生态指数,推动教育的公平、均衡、可持续发展。(二)切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评价方式不断更新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评价方式不断更新升级。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尝试利用多元评价技术与多元评价工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开展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确保评价更具有效性和准确性,将成为重要趋势。第一,使用多元评价技术,提高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有效性。在信息化背景下,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数据丰富多样,教育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评价也拥有了新思路和新途径,使区域教育质量评价更加全面高效,为整体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保障。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创新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从多个角度汇集学生数据,形成区域教育质量地图,为教育参与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2第二,引入多元评价工具,推进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精准性。多元评价工具拓宽了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渠道,有利于深度挖掘各方面因素对区域教育质量的作用,形成更为完善的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让区域教育质量评价更具准确性,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部分地区还在均衡指数、进步指数等方面对评价工具进行了进一步探索,以期呈现区域教育均衡状况和学校质量提升程度。(三)立足教育高质量发展定位的评价机制不断优化区域教育质量评价是一项兼具综合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完成此项工作需要全方位、多元化主体的投入,也需要多方配合、整合资源、协同发力才能高质量完成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目标。近年来,各地展开了积极探索,一些地方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区域教育质量评价工作机制。第一,各地区进一步厘清并明晰了国家、省市及区县层面各级组织的权责关系。国家层面主要负责顶层设计和整体工作推进,并对各地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省市层面主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统筹推进,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进区县评价工作有序开展。区县层面是区域教育质量评价具体实施及评价结果应用的主体,重点对本区县教育质量和党委政府履职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整改优化。第二,部分地区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机制。在区域教育质量评价工作中,各地以方案和指南为依据,积极探索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教育质量评价工作机制。例如,上海市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抓手,尝试建立了以政府主导、第三方专业机构为依托的区域教育质量评价工作机制。二、评价是否推动质量提升: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现状反思面向省市县各级的监测、履职评估与专项督导工作蓬勃开展,上海、重庆、浙江等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已被视为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设计。但重新审视当前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评价标准内容: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误区部分地区对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没有准确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评价工作实施过程中偏重可操作性评价指标,无法集中反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第一,重软硬件指标,轻内涵发展指标。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教育进入质量更强、发展更优的新阶段,其核心任务是充实内涵、提高质量,发展重心由外部“量”的增长转为内部“质”的提升。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落实,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也应由重视经费投入、教学条件等量的指标转为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等质的指标,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然而,当前我国一些地区的做法与之相悖,仍然将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重心放在经费、设备等教育基础设施上,忽视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育内涵发展指标的重要地位。第二,重结果型指标,轻结构型指标。在区域教育质量评价过程中,结构型质量是反映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科学性与合理性、各类教育协调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与前瞻-13发展以及发展状态可持续性的关键指标3。但是,部分地区一方面没有实现教育优质生态的培育,使区域层面“学业成绩政绩化”,过分追求将学生学业成绩、高考一本率、中考高分人数等外在的结果型质量指标视作区域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志,热衷于显性指标的横向比较;另一方面仍停留在过去对区域教育质量“达标”的重视,而忽视对区域内公民办、城乡、均衡度、公平等方面差异的关注。(二)评价组织实施: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执行存在偏差从各地评价实践看,一些地方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工作任务未实现明确分工,尚未构建起完善的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组织实施方案,导致各主体在评价组织实施过程中各行其是、差异较大,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措施执行尚未到位。第一,现有评价缺乏整合,给基层带来了巨大负担。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与我国已实施的对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等工作虽在任务和重点上有所区别,但评价组织实施环节存在一定的共通性。部分地区没有厘清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评价之间的关系,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及对评价任务的系统整合,导致教育评价组织实施过程中出现工作指令不畅通及重复评价的情况。另外,有些地区未建立完善的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组织实施方案,评价工作包含许多无关冗余事项,没有聚焦评价的核心要点,大大增加了基层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负担。第二,组织实施过程中对技术和方法的运用不充分,无法对教育质量进行精准衡量。虽然部分地区对融合信息技术进行质量评价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很多地区目前仍然依赖简单的查阅资料、考察走访等方式,缺乏对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数据的全面收集与呈现。此外,对数据分析与解读的方法掌握不足,从海量数据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及深入分析解读数据的能力有待提升,从而阻碍了区域教育真差异、真问题及真原因的准确辨别,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与实现。(三)评价结果应用: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有待提升区域教育质量评价本身不是目的,充分应用评价结果才能有效发挥区域教育质量评价对政策调控、教育改进等多方面的推进作用,体现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功能和价值。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未建立有效的评价结果使用机制,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存在困难。第一,评价结果存在不公布、不使用等问题。对本区域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后,缺乏对评价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未形成完整的评价结果报告,未能建立结果解读和指导使用的机制,有的地区甚至对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结果不公布也不使用。此外,部分地区的评价结果报告内容不够丰富,缺少对区域教育质量相关因素结果情况的呈现,对本区域教育质量的初步诊断无法全面实现。第二,缺乏完善的考核问责机制,存在简单基于结果开展问责等情况。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结果与地方党政领导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等工作没有挂钩,针对评价结果发现的明显缺陷未能制订具体的整改方案并落实责任主体,对责任落实不到位且在规定时间内未履行整改要求的主要负责人缺少完善的问责机制,导致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第三,评价结果转换困难,尚未有效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评价结果应用的问题导向不够,大部分地区更多的是平面化的结果呈现,缺少针对区域自身特点和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设计,没有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难以发现区域教育质量的真问题及其真原因。3其次,评价结果应用的受众面较窄,很多地区将区域教育评价当成工作任务完成即止,或评价报告仅仅提供给行政领导,并未依据评价结果进行下一步的区域教育整改优化。此外,专业人才缺乏、技术支撑不足,相关人员对评价结果的解读不够,难以根据评价结果制订出准确有效的改进方案。三、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优化升级区域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优化升级,不仅包括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还包括评价理念的转变与创新,涵盖了从重学业能力培养到学生全面发展、从注重教育结果到关注教育过程等各个方面。这些都是区域教育质量评价在纵深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和必须克服的难题。同时,在我国教育现代化速度不断加快、教育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的背景下,应综合审视与借鉴发达国家的学区和区域层面的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与前瞻-14教育质量评价先进经验,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聚焦评价工作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从学生全面发展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测评角度完善评价内容标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关键任务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区域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也是衡量区域教育质量与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对学生全面发展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测评,应是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要义。首先,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