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酒店的入口空间设计比较...探讨消费时代的中美精品酒店_董艳.pdf
下载文档

ID:2288819

大小:1.10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精品 酒店 入口 空间 设计 比较 探讨 消费 时代 中美 董艳
019227|2023|02建筑学Comparative Study on Accessing the Entry Space of Hotel Design:Discuss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Boutique Hotels in the Consumption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精品酒店的入口空间设计比较研究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讨消费时代的中美精品酒店摘要:当代精品酒店作为个人、社会与环境需求的综合体,重新在日常中发明新的设计,创造了独特的旅行体验。文章结合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观察访谈与相关案例,探讨中美精品酒店的入口空间设计,将研究从物理空间拓宽至体验、行为和空间,形成跨文化的多维度视角,引出入口空间的设计特色和未来趋势展望。Abstract:Contemporary boutique hotels,as a synthesis of personal,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needs,reinvent the everyday life and create unique travel experiences.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of social science and psychology and relevant cases stud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ntrance space design including lounge,public area,of Chinese and American boutique hotels.The research focus expands from physical space to experience,behavior and space,forming a multidimensional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Finally,it draws out th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entrance space.关键词:消费文化;环境心理;精品酒店;入口空间;比较研究Keywords:consumer culture;environmental psychology;boutique hotel;the entrance space;comparative study文董艳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室内设计与空间创意中心东南大学硕 士(通讯作者)赵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院美术与设计研究所教 授DOI:10.19875/ki.jzywh.2023.02.0061 室内空间的可见与不可见地理学中客观存在的物理空间、社会学中的隐性场域空间与行为环境中的心理空间共同影响着使用者对室内空间的认知。在理性与现实情境中,以人为核心探讨人的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属于建筑心理空间范畴,室内空间中使用者与物体产生关系,因材质、形态、色彩等等变化投射在人的心里,形成了心理感知的潜在界面。从芦原义信对空间的心理感知,到格式塔心理学对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的阐释,再到鲁道夫对空间的定义,有助于理解人的知觉在物质空间所接受的信息形成的反馈。而在社会环境的文化语境中,表象背后的消费社会场域时常重叠,审美与品位成为与身份息息相关的因素。当下,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之下,鲍德里亚认为消费充斥着媒介与符号,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大众消费正向充满审美和文化意义的消费过渡1;而布迪厄的社会空间实践概念有助于理解不同场域中拥有不同习性的人的行为;此外,德波的景观社会直接连接现实世界,影响空间感知。因此,关于室内空间的社会和心理学理论联系紧密。2 精品酒店及其入口空间概述2.1 精品酒店的崛起经济的繁荣促进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假期制度的完善刺激休闲旅游的需求增长,交通设施的便捷拓展了居民的活动范围。二战后,美国酒店业走向成熟,美欧国家引领全球酒店业成长,居民闲暇时间增多,旅行者通过旅游休闲获得对异地文化、政治、经济等不同方面的认知,获得审美体验2,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性享受。酒店步入个性化时期。中国酒店业与美国 20 世纪百年住宿业发展史存在相似的发展轨迹,在消费时代,全世界趋同化的咖啡店、民宿等非场所正在扩张3,房地产商利用大众媒体精心制造销售创意,标榜为新生活方式的设计接连更迭,市场营销者的努力使得消费者不断地寻找新的时尚、风格和体验4。东西方酒店设计影响大众审美,重新定义了城市生活和社会群体的选择,营造愉悦、高雅的视觉与知觉体验。20 世纪末,美国Morgans 精品酒店首次被提出,以反标准为核心理念,在保证私密空间的同时创造公共空间的交互性,强调不同地域下的文化内涵。此后,聚焦于异国文化的精品酒店,如喜达屋的 W 系列、IHG 的英迪格在美国受到消费者喜爱,且在美国最新民意调查中已经成为消费者疫情恢复后出行住宿的首选5。晚 15 年出现的中国精品酒店正不断缩小差距。如受西方艺术氛围影响的艺术品殿堂般的020林的生活美学迎合于此,精品酒店的入口多图像化的山石、漏窗、陶瓷品茶盘引入东方文化氛围,但近几年入口空间不再有模式化地栽种东方意向的竹等绿植,而是通过竹木砖等地域文化元素显于片墙、帘、吊顶、混凝土墙,通过材料的纹理、触感烘托空间,如坐落于中国美术学院的水岸山居入口空间,黄色竹材料、夯土墙,与波浪形黑瓦屋顶,共同构成人文山水的传统居所。此类设计不同于在符号消费背景下,流于图像的表面形式的设计语言,消费者已不满足于视觉上艳俗、模式化的审美。3.2.2 美国对技术文化的运用数字时代,美国社会的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优体验,已成为许多美国人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品酒店的入口设计开始容纳希望通过技术友好入住的客人。随着美国精品酒店先锋第一家精品酒店Morgans 关 门,2017 年 开 设 的 新 精 品 酒 店PUBLIC 的崛起,革命性正在美国发生。原本在有闲阶层的消费游戏中诞生的精品酒店被重新定义为负担得起的奢侈品,室内经典不锈钢工业感吊顶和怀旧皮质座椅仍保留时尚与复古,正式的前台消失,入住者可在大堂在 iPad 亭上使用 iPad 自行办理登记手续,也可以由电子公共顾问协助激活钥匙。技术简化流程并降低人工成本,拥有 370 间客房的酒店的员工人数仅为 50 人,消费者只需和机器人简单交流即可获得服务。此外,智能化材料的使用创建了温暖的动态环境。例如,美国夏洛特市中心万豪酒店将 20 世纪 80 年代的空间转变为创新中心,中央大堂中放置可测量心情的展位,室内墙体颜色随之变化。此类案例在纽约的优悦酒店、旧金山塞塔酒店等地遍布,根据室温变色的壁纸、照明或是改变纹理的智能地面材料为消费者在进入酒店时提供独特设计体验,同时 LEED认证逐步进入实践,在保留当地文脉的同时,太阳能板的设计使用将绿色环保理念深化于室内空间中的可持续性。美国酒店设计在新技术的融合中保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使用者创造理想氛围,由消费者的审美偏好量身定制,从进入酒店起,在与顾客互动中保持亲切感,消费者对设计或服务领域关注更多,感性体验被强调。3.3 知觉性的交往边界3.3.1 中国的个人领域化精品酒店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通过大堂连接室内与城市空间,建立情感冒险和个性体验,强调入口引导性,从而弱化与消费者的心理隔阂10。入口多通过开阔的大尺度自然环境的介入渲染空间氛围,如自然照明引入天光,结合柔和的配色方案,用文化创造非凡而不寻常的体验。厦门华美卷烟厂的 HITEL 精品酒店改造项目的大堂,利用管道使大堂作为过渡空间,成解6。在 2019 年隈研吾的改造中,通过在视觉与功能核心空间设置巨型发光折纸结构,围合出透明的心理边界,通过造型形成的心理空间成为入口空间的聚焦。在夸张尺度中用材料舒缓入住者的心理,由丙烯板和金属框架制成的轻质悬架结构,最大限度提高透光率;纸质感的半透明织物营造室内空间光影感,增加空间的透明性,构成模糊的心理界面。此外,大堂中附加的艺术展厅中的元素是对北京传统文化的符号化表达,营造历史胡同街区感,入住者在感知空间边界的同时形成对传统生活的回味。大堂正是中国传统意象中文人雅士隐居之处,回归质朴,沿袭中国传统园林特征,将闲庭信步的行为活动转化为心理审美活动,传承中国审美价值观,在设计中提取传统中隐喻的居住理念和生活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营造中国地域文化特色。3.1.2 美国对生活态的追求美国人对休闲旅游高度重视,以家庭为核心的日常生活中注重文化艺术的审美活动。入口空间作为家外之家的第一感受空间,与人的生活幻想相联系7。通过营造充满日常生活气息的浪漫场景渲染氛围,促使体验者产生心理上的情感波澜8。壁炉作为美国物质文化中日常生活的家中必需品,被精心安排在其中。多数大堂中都有一个真正可在现场工作的壁炉,此类存在于一定经济条件下的日常生活化设计,在普通快捷酒店较为少见,作为精致舒适生活的精神象征,装饰物件在精品酒店的大堂空间中增添情感的生命力和故事性,对生活的延伸增加旅行活动的趣味,旅居者获得宾至如归的心理感受。劈里啪啦的声音与火的视觉化效果,加之熊熊燃烧的木头的气味,设计从视觉语言转换到多维度体验,将日常家庭生活空间中的物件搬进休闲空间,以此营造温馨与浪漫。3.2 文化性的审美追求3.2.1 中国对文化材料的运用中国美学中对格调的追求体现于现代性与传统精神的平衡。一个富有审美品位的入口空间是唤起人们消费欲望的基础,吸引消费者在此地停留,而设计中材料的包裹性为酒店这一商品在视触觉等感知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艺术陈设创造个体感受差异化7,选材的形状、纹理通过人们情感与想象,赋予空间更大的艺术感与趣味性。地域图像传达的设计审美差异化,比如宫廷文化的室内空间多见于北京的酒店;国际化的魔都上海则较少追溯遥远的历史,反而倾向于现代化大都市的摩登;诗情杭州倾向于充满文艺气息的设计,从传统中国文化衍生室内图像,包涵回归古代东方美学的审美象征。一部分文化人试图立足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中,探寻东方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与当代大众日常生活的最佳切合点9。中式传统山房与园上海万和昊颐;回归传统文人雅致的水岸山居;重新定义情侣生活的 Mylines 情诗。不同于美国,据对消费者调研得出,中国与美国的精品酒店消费水平正在朝物美价廉的方向发展,美国精品酒店的单间消费价格在 1200 元,而中国则集中在 700 元。符合旅游消费市场中高端精品酒店市场份额小、中端份额较大的现实情况。中国消费者倾向自然环境为依托,而美国消费者更青睐历史和个性化为依托的酒店环境。2.2 入口空间在精品酒店入口大堂作为给旅行者留下第一印象的重要空间,在给过往人群留下印象的同时,也烘托入住者身份的与众不同。在由外入内的空间营造中,通过装饰、空间尺度等分割构建空间的边界,成为内部与外部的缓冲区,使入住者心境达成微妙的转换。基于消费者对入口空间认知的调查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多维度的分析来探讨中美酒店入口空间环境的特色,侧重于社会、审美、心理层面,而非具体的风格、形式问题,设计本身并不局限于某种图像的形式,而是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表达,试图在社会现状的探寻中发现培养审美敏感和人性化的设计。3 消费文化在中美精品酒店入口空间设计中的影响3.1 情感化的日常形态3.1.1 中国对象征性的追求中国精品酒店大堂平面布局与中国传统生活空间关联密切,大堂小卧室的传统生活方式影响入口空间的设计。无论酒店规模大小,入口设计以气派为核心,宽敞且注重主题性的营造,迎合中国消费者的炫耀消费心理。同时,建筑入口与道路界面连续性较好,交通便捷性高,车辆均可直达酒店入口处。由外至内,在中国规模较大的精品酒店中,大堂在设计上注重多样性的综合功能分区,有接待功能的前台多位于空间中央,作为第一视觉吸引力在设计中多占据较大面积,前台四周散布其他功能空间如陈列、展览、时尚、交谈、阅读等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