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媒体
时代
公安
院校
美育
教学改革
研究
孟彬
2023 年 1 月 辽 宁 警 察 学 院 学 报 Jan.2023 第 1 期(总第 137 期)JOURNAL OF LIAONING POLICE COLLEGE No.1(Ser.No.137)浸媒体时代公安院校美育教学改革研究 孟 彬 (吉林警察学院 教务处,吉林 长春 130117)摘 要:摘 要:浸媒体时代带来丰富且身临其境的学习资源,公安院校美育教学途径和方法手段也不断拓展创新。在解析美育内涵、特征以及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在美育教学中充分整合浸媒体资源,发挥公安院校文化育人作用,规范公安院校美育课程设计,优化公安院校思政课程内容,丰富公安院校党史教育和扩大公安校园新媒体优势,为公安院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警务人才提供了新思路。关键词:关键词:浸媒体;公安院校;美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D631.15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2096-0727(2023)01-0116-05 收稿日期:2022-10-11 作者简介:孟 彬(1981),女,山东邹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信息技术教育。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科研重点课题“公安院校五育融合育人体系建设研究”(JGJX2022B47);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五育融合视域下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进路研究”(JLJY202389057040)。浸媒体是一种兼容纸媒、电视、广播、互联网、AR、VR等多种媒介,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促使其功能、手段以及价值等全方位提升的运作模式1。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大批从事艺术、计算机、心理学的学者对浸媒体有过大量的研究及探讨。所谓浸媒体,就是沉浸式的媒体,给予体验者以深度的沉浸式的传播环境。随着网络、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浸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发展趋势,人们接收和感受信息的方式已经从眼睛扩展到全身。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呈现多渠道、多元化和多维度特征,大数据的海量传输和硬件设备的推陈出新致使传统的教学媒体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及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浸媒体资源助推美育教学,对于创新美育活动形式,正面引导学生感知美具有重要价值。202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开展美育工作。美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当前教育体系中,还存在对美育重视度不够,学生自身审美水平不高,审美辨别能力不足,无法精准分辨从而容易产生审美混淆等问题2。公安院校作为警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应注重强化对学生的美育培养,利用多种浸媒体资源开展美育教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推动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融合发展,培养具有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的警务人才。一、美育内涵及特征 美育是一种通过对美的观察和鉴赏达到完美人格、培养美好心灵以及陶冶情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通常以开展艺术理论和实践性活动为教育手段。美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美育、社会美育、艺术美育和教育美育。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美育也就无时不可进行,无处不可进行。美育不只可以在课堂和校园中开展,还可以延伸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美育的职责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感受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3。罗丹有言“世116 孟 彬:浸媒体时代公安院校美育教学改革研究 界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美育便是给学生这双眼睛,使学生能够在寻找美、思考美和成就美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蔡元培先生明确提出,美育者,学会利用美育的教育理论,以陶冶情操为最终目的4。当前高校美育教学则是指教育工作在学校统筹规划视域下,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全方位践行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充分利用学校中的美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育人效果。公安院校开展美育教学,是让学警在美的氛围下成长,在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及生命之美中丰富思想,塑造品格,汲取力量,进一步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能够为将来毕业之后从事公安工作形成健全人格、健美体魄以及健康心理奠定审美基础。美育具有唤醒性特征。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美育的唤醒性特征在于融美于心灵,在生动趣味的审美活动中,通过对美的欣赏,唤醒并放大内心深处根植的人性良知和道德自觉,摒弃粗俗与卑微,纠正学生的人格偏差,并自觉追求高尚与高雅。公安院校关注学生美育培养可以激发学警内心的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抵御住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美育具有疏导性特征。美育是以一种精神升华的方式对人的情感进行疏导以及净化,将人的生命从各种束缚以及压抑中释放出来,使人的身心达到愉快、和谐的状态,有助于人们形成健全的心理疏导机制,提升对于挫折和压力的承受能力。公安院校关注学生美育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从容地应对承受各种外界环境带来的困难压力,为圆满完成公安工作任务奠定良好的情绪基础。美育具有情感性特征。美育是道德教育的情感基础与手段,其具有的情感性特征可以激发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的情感认同,让教育者通过自身情感体验,进一步产生对于客观事物真善美的评价,在怡情悦性中提升自我精神境界,最终促使道德教育深入人心,达到最佳教育效果5。习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第一句话就是“对党忠诚”。唯有建立在坚实情感基础上铸造的忠诚警魂,才会越发坚定、稳固与长久。二、公安院校美育功能 美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工作者,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是要教会学生专业的艺术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感知美、鉴赏美、实践美的意识和能力。公安院校美育教学的对象是公安专业在读学生,是人民警察的预备役力量。公安院校开展美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于,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养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忠诚卫士。(一)强化公安院校学生思想价值引领 常态化与制度化融入优秀美育教学内容,可以长效引领学生以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支配自我情感、意识与行为,以高雅的审美修养、审美情趣完善自我认识、情操和人格。公安院校将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文化强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为学警思想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二)实现公安院校特色文化育人 搭建美育研究平台,引导学生全方位关注美育项目的推广发展与科学研究,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和公安工作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并进一步思考如何在践行“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中使得人生更加出彩。公安院校可以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分析典型案例,弘扬典型人物事迹等形式开展美育活动,追寻榜样力量,塑造美好品格。结合公安院校特色,充分利用公安工作中的美育元素,让学生在美育活动中感受美的熏陶,体味警察职业文化和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三)提升公安院校学生审美能力 美育可以增强公安院校学生追求自身形象美的意识,关注自身身体锻炼。强健的体魄是人民警察需要具备的基本身体素质,可以起到增强自信的作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也可以让人民群众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美育可以让学警遵守警容风纪,展现出统一与纪律的庄严美,塑造人民 117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3 年第 1 期 警察在群众眼中良好的形象,展现人民警察的精神气质6。三、公安院校美育教学改革实践 目前,大多数公安院校美育教学仅仅停留在课程建设上,由于缺乏艺术类专业,只能利用线上优质资源开设相应课程,对于美育在多学科、多场景交叉渗透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少。由于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美育实践活动也不够丰富立体。公安院校美育教学应打开思路,让学警在校园内外多渠道、多媒介接受美的熏陶和教育。(一)发挥公安院校文化育人作用,引领学生感知美 结合公安院校的特色办学理念,注重为学生打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以及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7。注重在校园文化中融入正确价值观,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美的文化熏陶借助校园文化载体流淌到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在校园中感知艺术,品味自然,深入生活,形成心灵之美。对于公安院校而言,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特色的综合展现,也是广大师生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作为师生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重要场所,文化环境深刻影响着学警的审美素养和学校的美育效果。例如在公安院校中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主题设定为“传承红色经典,讲好中国故事”,以提升学生爱国情操、审美能力以及人文素质为宗旨,以班级艺术活动为载体,组织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其中,人人创作。借助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艺术节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浸润审美情趣,展现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在校园中营造向真、向善、向美的文化氛围。再例如改善校园环境,形成良好校园氛围,对学生宿舍、教学楼、校园道路等进行改造,对图书馆、办公楼等公共文化场所进行美育装饰,有效发挥校园环境美育功能,打造观美于目、观美达情、观美入心的校园环境。此外,学校利用广播、网络、教室、走廊以及宣传栏等,将校风校训、教风学风、警察职业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到校园环境中,进一步打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8。(二)规范公安院校美育课程设计,拓展创新美育教学空间 1.以“美育+课程”打造公安美育课程平台。对接公安院校专业特色与教育教学改革需求,进一步将公共艺术课与艺术实践内容全方位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公共必修课的同时,开设艺术美学类公共选修课,并依托艺术类专业优势,面向非艺术类专业铺设大学生音乐素养、演讲与口才、摄影、美术鉴赏、博物馆艺术、集体舞等线上线下课程,培养学生对绘画、雕塑、建筑、园林、陶瓷印染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审美力。实践教学以艺术课程为起点,关注审美素养的实践应用,注重审美能力的锻炼,从学术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冰雪文创工作坊、非遗名家工作室、校园文化社团等多方面开展美育实践,对美育进行深耕,探索美育在新时代的扩展内涵9。例如东北地区的公安院校,在雪季时带领学生在校园沿路制作以红船、天安门、井冈山等标志性建筑为素材的雪雕作品,将红色精神、地域文化与冰雪艺术巧妙融合,改变对美育课程的刻板性认识,运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体验式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沉浸于美育课程。2.以“美育+学科”打造公安美育专业平台。将美育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善于挖掘不同学科教学内容中的美育元素以及美育价值,做到将审美观念渗透到专业教学活动中,也做到以学科交叉为突破,全面发挥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全方位提升对于各类艺术表现技法、形式语言、思想内容以及价值倾向的感知力,最终达到增强学生对于审美内容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审美意识的目的。例如学警在进行劳动锻炼时,其中一项常规任务是整理内务,被褥叠放和物品摆放的标准化要求融合了整齐划一的审美要求;在进行队列训练时,挺拔身姿和礼服着装要求融合了警察礼仪的审美要求。通过“美育+劳育”“美育+体育”多学科相互渗透,打造“艺术”与“技术”融为一体的训练模式,激发创意思维火花,锻炼学生精益求精的做事风格,培养富有公安院校特色的高质量人才,为社 118 孟 彬:浸媒体时代公安院校美育教学改革研究 会输送具有较高审美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的新时代接班人。(三)优化公安院校思政教学内容,以美育元素涵养心灵 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组织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深入挖掘节日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以及美育功能,做好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深入感知传统文化之美,形成思政与美育协同育人效应。公安院校依托媒体平台传播普及美育作品,为学生搭建艺术交流平台,讲述中国故事,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美育网络化、数字化、多样化。例如在思政课项目活动中设定七个主题共 21 幅中国名画,以故事串联形式讲述中国故事。罗工柳先生的地道战巧妙利用人物向上、向外的视觉方向以及体态动作,不仅拓展了画面空间,还将游击战形式展现得十分生动,让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