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年来供给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_王凤.pdf
下载文档

ID:2284758

大小:1.31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近年来 供给 侧视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 述评 王凤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本文系 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教育改革的伦理公正性研究 以江苏省新高考政策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作者简介:王凤(),女,江苏如皋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伦理学研究。近年来供给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王 凤(苏州城市学院教务处,江苏苏州)摘 要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概念,自此以后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名词。供给侧结构改革无疑为当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围绕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的内涵、现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的方式方法等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文章就近些年来学界关于供给侧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关键词供给侧;思想政治教育;综述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本刊网址: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经济学领域的概念,成为众多学科引入的重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掀起了一阵“供给侧”热潮,使得从“供给侧”视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前言课题。以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在吸取经济学派的核心思想萨伊定律的基础上超越了由凯恩斯以来确立的“需求侧”理论,提出了“供给侧”理论。“供给侧”的提出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一场思想的变革,引发了学界的高度重视。“供给侧”改革从供给端入手,以改革促结构调整,通过矫正土地、人才、资本等要素配置,扩大市场有效供给量,以期达到结构能适应需求的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学研究视角的切入点及跨学科思维视界变革使得供给侧不仅成为教育界研究的前言问题,而且成了当下思政学科的“时髦”理论。那么为什么要从供给侧视角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如何?供给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或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为了深入回答这些问题,就近年来学界关于供给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初步梳理,以期促进研究的深入。一、从有效需求理论到供给理论:经济范式新视界当下最时髦的经济学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西方供给学派思想进一步演化而成。纵观世界经济史,西方国家爆发了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给世界各地人民带来的苦难,供给学派应运而生。世纪初西方经济学家萨伊认为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但不是所有的欲望都是需求。商品生产者把商品生产出来并与他人交换,使得生产者具有购买其他商品的需求,这就是“供给创造需求”理论。供给学派的鼻祖萨伊认为要想达到供给创造需求还得需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减少经济干预、税收收入,提倡放任自由与不干预政策,希望通过市场的调节自动创造需求,这也是当时西方国家普遍遵循的经济定律。这种纯粹的自由放任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也爆发了经济的大萧条,世纪 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爆发了经济大危机。经济学家逐渐意识到萨伊的定理无法弥补市场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供给是调节经济的一方面,消费不足才是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源,国家的经济不能完全由市场调节,还需加强政府的调控,政府需加强投资拉动、刺激消费驱动经济的发展,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为基础的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萨伊定理。自此以后西方经济迎来了短暂的繁荣,繁荣过后又出现了新问题,凯恩斯主义的实施使得 世纪 年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美国经济学家拉弗提出了“拉弗曲线”通过减少税收,避免企业税收过重带来的撤资,增强企业生产的活力,这种方式有效缓解了经济停滞的症状,但是缺乏对短期效果的评估。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看到了政府才是问题的症结,一方面通过大幅度的税收政策来支持企业家的发展,另一方面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实现贸易自由,但是并未取得真正的成功。里根政策仅仅局限于局部的调整,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这对以后推行各项改革提供了警醒。近年来人们发现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一方面归功于政府的监管与调控功能,另一方面也不能少了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就是目前经济学界热衷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思政教育改革不是简单地从需求出发,符合统治阶层意志需要,而是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力,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方面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活力、持续力。二、供给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经济增长不足,提出增加供给,激发经济活力,供给侧研究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升温,从 年起,一些学者逐渐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开始探讨一种超越学科领域的新视界尝试。其间,有些学者看到了思想政治课的传播主体 思政老师理论基础不牢、讲授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黄美娟在其文章中强调要加强供给主体的力量,牢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供给内容更加侧重学生本位思想,贴近生活把握时代脉搏;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湖 北 开 放 职 业 学 院 学 报()年 月(下)()供给方式更加多样化、趣味性,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更加强调供给主体个人的专业素养。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度重视,习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政教育贯穿学习始终这一思想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期待,思政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开始加大对思政教育的研究,尤其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供给侧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的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宣传主流思想的主要阵地。面对世界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面对思政教育改革效果的不尽人意,从供给出发的思政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正是多元文化思想的冲击才推进了供给侧思政教育的改革。今天的中国犹如一头沉睡多年终于苏醒的雄狮,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让西方国家为之惊叹与担忧。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国家漫无边际的诋毁,西方国家不停地鼓吹“中国威胁论”、不断地在我国争议土地上滋生事端、一步步在思想上弱化民众对国家的信仰。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使民众具有清晰的认识,免于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鼓吹,我们需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从供给侧方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一是供给面要广,要涉及众多群体,二是供给质量要高,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传统的思政改革一味主张灌输教育来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忽视了学生内心真正需求。马静等学者认为目前思政教育改革虽然开始注重学生的需求,号召教育要“以人为本”但是这种以学生为本走进了一个极端,思政教育过于迎合学生的需求,为了追求这种效果,思政教育改革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变得越来越“花哨”,忽视了供给内容的质量。一方面表现在知识创新能力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不能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为了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甚至攻击抹黑我党,我国意识形态控制弱化。这些都是不利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甚至会对刚刚崛起的中华民族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加强供给侧思政教育改革刻不容缓。以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要性的概括具有一定道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政治生活的集中体现,承担着为社会提供思想建设的使命。从使命和责任上讲,进行思政教育改革是必然趋势。供给是从要素出发看问题,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由方方面面构成,譬如教育的社会环境、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教育的对象学生等等,从供给出发净化外部环境、提高教师质量、增强学生主体性,形成思政教育的最优整合。(二)关于供给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年来出现的热点词汇,学者们敏锐察觉到这一新兴视角开始了探索。从知网搜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文章颇多,但搜索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文章却少之又少。思政教育学者从 年开始了这一视角的探索,从知网检录到的文章来看,研究现状主要分布在教师教学能力、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教师质量的参差不齐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首要层面,当前我国高校注重科研,考查教师主要也是依靠科研评分,这就造成了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不少所谓的“大牛”自身的知识储备、课堂实践能力欠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有些研究人员发现高校教师为了晋升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科研研究,通过申请课题、发表论文来巩固在高校的地位,这种现象无疑本末倒置。教师的精力有限,教师在科研上花费的时间多必然会减少在教学上的时间,这就造成思想政治教学的老师自身知识储备量少,教学能力欠缺、教学风格守旧,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效力不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所教授的内容都是来自马原、毛概、中特、思修、史纲这四门必修课教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材成为传播思想政治的指南,国家高度重视教材的内涵建设,在很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客观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本质、清晰展现了历史的发展变迁、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但是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已然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我国学者黄美娟认为在教材缺少生活化的案例,学生在学习晦涩难懂的马原、毛概课缺少简单易懂的案例支撑,超出了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教学内容过于生硬,实践环节缺席造成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不够;教材内容开放度不够,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不够紧密,学生不能及时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变化;教材内容的相融度不够,思想教育无法与其他学生融合在一起,无法贯穿教育的始终。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环境决定着供给活动和供给需求能不能有序地进行下去,理想的教育环境是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环境达到高度的和谐性。周有健认为由于社会存在的多样化、思想意识的多元化使得个体存在知识、具体利益的差别化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外部环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紊乱,譬如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看到的是事物美好的一面,学到的知识却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存在偏差,社会环境没有得到净化与课堂环境存在违和性,那么现实生活中消极、负面的东西冲击着课堂上教授的内容,这就使得学生对思政课程产生错乱与迷茫。(三)关于供给侧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研究加快思政教育改革力度,增强思政课堂活力是思政改革努力的方向。以往思政教育的改革注重“需求侧”从学生的角度去开展一系列的改革,效果不是很明显。思政教育的主体不仅仅是学生,还得依靠老师的主导,因此在把握“需求侧”的基础上需加强“供给侧”。学者们提出了思政教育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升课堂的吸引力,这就需要实现教师的“引领性”供给;课程内容侧重“精准性”“实效性”供给;教育环境“优化”供给。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会通过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行为来获得知识,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力的高低、言行举止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思政课有其特有的理论基础,每一位思政老师都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坚定不移地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了解思政教育最新的前沿动态、重点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客观分析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面对舆论压力时刻保持警醒的认识,当然教师还要从内心真正爱护学生,以学生为本不仅仅是要用自己良好的师德师风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还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学生身上,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思想政治教育是把我们党所确立的政治思想通过教育传播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政治素养、道德操守的合格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公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思政老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选择性,既要符合广大学生的需求又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一方面课程内容要有意识地把我党先进的思想渗透到课程中去,另一方面我们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热点问题,让所讲授的问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关注的、学生喜欢的,这样才能做到内容供给的准确性。教学内容做到供给准确仅仅是一个方面,尚需转变教学手段,确保思政教学内容供给具有时效性。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已经被各行各引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价值。思政课堂也需利用大数据,收集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特征,进一步分析学生的思想状态,在课堂上辅之以图片、视频等教学方式呈现这一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时效性供给。著名教育家华生曾经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