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地缘政治:从现实到理论...加强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思考_段德忠.pdf
下载文档

ID:2281993

大小:1.21M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科技 地缘 政治 现实 理论 加强 研究 思考 段德忠
段德忠,杜德斌.科技地缘政治:从现实到理论关于地理学加强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思考 J.地理科学,2023,43(1):20-30.Duan Dezhong,Du Debin.Geopolitics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S&T):From reality to theorySome thoughts on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n geopolitics of S&T by Geography.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23,43(1):20-30.doi:10.13249/ki.sgs.2023.01.003科技地缘政治:从现实到理论关于地理学加强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思考段德忠1,2,杜德斌1,2(1.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062;2.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241)摘要摘要:世界在科技全球化、科技变革和大国科技博弈进程中正步入科技地缘政治时代。全球科技竞合是科技地缘政治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大国博弈的主导形式。文章首先从全球科技竞合现实出发,明确了中国在科技地缘政治时代修正或重构国家科技地缘战略的重要性,认为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保障国家科技安全,中国需要加强科技地缘政治研究。其次,从时代变迁和地缘政治理论演进的视角阐释了科技地缘政治研究亟需建构新的理论体系和分析范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地理学、政治学和科技管理领域关于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地理学领域的科技地缘政治探索虽详尽地揭示了全球科技竞合的时空特征,但并未从全球科技竞合的表象透视国家科技权力争夺的本质;政治学领域的科技地缘政治探索虽详细追溯了科技进步与地缘政治理论思潮演进和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关系,但其剥离空间的抽象思维无法解释国家围绕一定地理空间进行博弈的现实;科技管理学领域的科技地缘政治探索虽进行了系统的全球科技体系演化与治理的研究,但其研究的立足点忽视了大国科技竞合的本质。鉴于此,提出了未来中国地理学在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主要努力方向。关键词关键词:科技地缘政治;科技竞合;科技战略;科技治理;科技地理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K901.8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0-0690(2023)01-0020-11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使科学技术更深刻地影响国家前途命运和民生活福祉。2013 年,中国地缘政治学界提出需要面向经济地缘时代加强经济地缘政治研究,同时开展了多项国家地缘经济合作方面的研究,并提出相应实践建议1。2018 年以来,以中美科技博弈为核心内容的全球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美国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对中国的战略遏制日趋强化,世界在科技全球化、科技变革和大国科技博弈进程中正步入科技地缘政治时代,即科技成为国家间竞争的主战场,也是决定国家间竞争成败的关键2-6。中国崛起深刻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也加速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构7-9。但回望中国的科技发展之路,中国面对的科技封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中国的科技发展道路也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崎岖4。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巴黎统筹委员会”和“瓦森纳协定”先后对中国实行科技封锁和高科技产品禁运10-12。2018 年以来,从贸易摩擦到不断扩充“中国名单”的实体清单,美国安排了一场空前的对华科技战,这场中美科技博弈深刻阐释了科技地缘政治时代大国竞争的本质,也预示着中国在科技地缘政治时代将会面临严峻的科技地缘风险13-14。“巴黎统筹委员会”和“瓦森纳协定”的技术清单,就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道路上需要攻克的“科技副本”,中国每攻克一个“卡脖子”技术难关,瓦森纳技术清单中就会消失一项。相对的,美国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的“中国名单”,就是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科技力量,未来中国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基因编辑、数字医疗等前沿领域每涌现一个原始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或科技机构,美国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就会增加一个。历史上看,世界格局转换和大国权力转移时期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21-09-21;修订日期修订日期:2022-02-10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138)资助。Foundation: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20&ZD138).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段德忠(1989),男,江苏溧阳人,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为全球科技地理,城市与区域创新。E-mail:通讯作者通讯作者:杜德斌。E-mail: 第 43 卷第 1 期地理科学Vol.43 No.12023 年 01 月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Jan.,2023都是国际政治最危险、最动荡的时期15-16,但同时,这一时期又是地缘政治理论和国家战略思潮涌现最为活跃的时期17-19。在这一系列的背景之下,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客观认知中国所处的全球科技地缘政治格局,预测可能面临的科技地缘风险和系统评估自身拥有的战略科技力量,系统建构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科技地缘政治理论框架和分析范式,科学制定中国科技地缘战略方案,一方面实现从国家政治经济地缘战略向国家科技地缘战略的深刻转型,另一方面也为全球科技治理和人类科技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中国智慧。1 中国参与全球科技竞合需要科技地缘政治理论支撑1.1科技竞合是科技地缘政治时代的主旋律科技竞合是科技地缘政治时代的主旋律中美贸易摩擦快速演变为中美科技博弈,不仅标志着世界正步入科技地缘政治时代,也深刻揭示了国际秩序的转换和权力的交接已由以战争胜败来决定“谁是当下主宰者”,发展为以科技水平来决定“谁是未来引领者”20。简言之,从军事地缘政治时代,到经济地缘政治时代,再到科技地缘政治时代,国家地缘战略的核心依托逐渐由军事力量,转变为经济力量,再到科技力量4。科学技术已经从“幕后”的军事活动、经济活动的核心支撑发展为“台前”的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涌起,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趋势尤为明显。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影响不仅凸显了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共命运,也证明了国际科技合作是全球应对资源环境、气候变化、健康卫生、公共安全等问题的最佳途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21-24。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在科技地缘政治时代,大国愈发激烈的科技竞争下依然会伴随着愈发紧密的国际科技合作。科技竞合是科技地缘政治时代的主旋律,也必将成为大国博弈的主导形式。1.2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需重构国家科技地缘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需重构国家科技地缘战略战略为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影响,各主要经济体均在持续加强与完善国家顶层科技战略布局与战略科技力量部署,修订或重构本国的科技发展方略和对外科技战略,力图打造面向未来的科技发展新优势,如英国的国际研究和创新战略和2020 年科技战略、日本的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德国的高科技战略 2025、欧盟的塑造欧洲数字未来和欧洲数据战略、美国的科技竞争新战略和关键与新兴技术国家战略等。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中国科技发展在这样背景下不断突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诸多前沿领域不仅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甚至实现了“领跑”,步入“无人之境”25-26。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影响给中国发展带来了新形势,提出了新要求。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新的全球科技地缘环境下评估面对的科技地缘风险、拥有的战略科技力量和可能的科技地缘机遇,重新确立科技发展目标和国家科技安全目标,即修正与重构国家科技地缘战略。1.3保障国家科技安全需加强科技地缘政治研究保障国家科技安全需加强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科技安全是指国家科技体系完整有效,国家重点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国家核心利益和安全不受外部科技优势危害,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从国家安全“十一项基本内容”之一,到国家安全的“十六项基本内容”之一,到“科技领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以科技安全为保障”,再到“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科技安全的重要性逐渐被认知,其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也愈发凸显27-29。因而,重构国家科技地缘战略,维护国家科技安全,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总体安全大局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构的重要任务。国家科技地缘战略的重构是基于对中华民族复兴战略全局、百年大变局和科技地缘政治时代的统筹认知和判断,而这亟需要科技地缘政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来帮助认知这一新时代特色,来理解这一百年大变局中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目标是服务于国家科技地缘战略制定,即对内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对外维护国家科技安全,深化国际科技合作。1.4科技地缘政治研究亟需建构新的分析范式科技地缘政治研究亟需建构新的分析范式梳理地缘政治理论发展脉络不难发现,从军事地缘政治时代到经济地缘政治时代,地缘政治理论1 期段德忠等:科技地缘政治:从现实到理论关于地理学加强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思考21 来源于:https:/ 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现状科技地缘政治显著的学科交叉特性决定了科技地缘政治研究必然呈现出多学科领域共同探讨、多研究方向共同生长的特征。基于此,本文从地理学、政治学、科技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展开相关文献综述工作。2.1地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地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地缘政治诞生于政治地理学,而科技地缘政治又是地缘政治在科技地缘政治时代的升华。因此,地理学也是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基础性学科。科技地缘政治正是基于民族国家这一地理空间探讨全球科技地缘环境和科技地缘关系,其基础与前提正是依托科技地理学这一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探讨全球科技资源流动、全球科技力量兴衰、全球科技竞合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等。综观当前全球科技地理研究,聚焦于以下几个主题:1)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与全球研发网络研究。国外关于研发全球化的研究基本是伴随着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全球布局的进程同步进行,关注点包括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布局的区位选择、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其海外子公司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模式与研发网络的组织机制、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动因、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本地溢出效应等41-43。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内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围绕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全球化布局的研究也引起了大批学者的关注44-45。正是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研究推动了包括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知识粘性(Knowledge stickiness)、开放创新(Open innova-tion)、技术转移(Technology transfer)、创新扩散(Innovation diffusion)等理论的诞生与发展46-49。国内关于研发全球化和全球研发网络的研究始于 21世纪初,主要论及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区位选择、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其溢出效应等50-53。随着中国企业创新实力的提高,中国跨国公司的研发国际化问题也成为热点研究方向54-55。2)全球创新资源转移与全球创新网络研究。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产业价值链的细化分解,创新资源越来越明显地突破组织的、地域的、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世界进入以创新资源全球流动为特征的开放创新时代。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研发网络的基础上,全球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开始进行全球布局并建构全球知识创新网络。全球研发网络、全球知识创新网络与地方创新系统叠加耦合,进而交织成一体化的全球创新网络56-57。国内外学术界对全球创新资源的转移和全球创新网络的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聚焦创新资源转移,国内外学者从人才跨国流动、资金跨国流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