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_杨渝玲.pdf
下载文档

ID:2281491

大小:1.35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科技 自立 自强 内在 逻辑 现实 挑战 实践 路径 杨渝玲
年 月 理论学刊 第 期 总第 期 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杨渝玲,刘书文(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摘 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实现从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关键之举,更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对此作出了明确部署。从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逻辑来看,它具有严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在新一轮科技变革的复杂背景下,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制度、技术和舆论挑战。新时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从体制机制改革、技术研发和舆论宣传入手,打好科技自立自强攻坚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与保障。关键词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内在逻辑;体制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伴而行。在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史轨迹中,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都与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技发展始终是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成为各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较量的重要筹码。科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明确强调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这对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既定目标的意义不言而喻。梳理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逻辑,深入剖析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探讨其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加速推动我国由世界科技大国早日转变为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逻辑科技自立自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的历史主动性。自立是国家意志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战略导向,自强是国家提升战略科技力量的能力诉求。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是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贯穿着清晰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一)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论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工人运动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对科学技术作了大量经典论述,形成了马克思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合及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杨渝玲,女,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刘书文,女,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 年 月 日。DOI:10.14110/-37-1059/d.2023.01.010主义科学技术观,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源头。马克思重点从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出发,对科学技术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对社会生产的意义作了深刻阐释。在 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这句话蕴含着三重意义:其一,科学的力量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而言,是推动资本积累和扩大资本生产的重要先进手段,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内在驱动力。其二,资本主义社会运用科学技术创造了极大的社会物质财富,这表明科技是具有进步性的物质生产力量,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客观体现。其三,科学技术对于社会进步和社会变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加速资本主义社会从封建社会的胎胞中蜕变的催化剂,但同样也可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助燃剂。马克思充分肯定科技的作用,认为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在阶级矛盾冲突激烈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可以短暂地缓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利益矛盾,成为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权宜之计。马克思指出:“资本不创造科学,但是它为了生产过程的需要,利用科学,占有科学”。因此,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手段,不断影响人类社会的交往方式,包括在不同社会形态的不同阶级中形成规范性共识。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于辨识科学技术的功能与本质,从而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科技的相关论述为新时代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当前大力倡导“四个自信”的同时,还要树立科技自信,而科技自信必然贯穿于科技强国建设的始终,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一重要论断凸显了科技自立自强对于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当前我国科技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国内科技制度体系亦非完美无缺,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认识,以自主创新持续推进我国科技发展,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二)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逻辑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 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要求。这一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当下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现实产物,是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党对科学技术发展追求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是对当前我国科技强国发展目标的即时回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对科技不断追求的历史,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折射出党对科学精神的不懈探索和追求,其艰辛困苦不言而喻。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旧有的国家机器被打碎,国家百废待兴,毛泽东率先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对于建设一个新中国的重要性。他从科技认识论、科技发展动力论以及科技本质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重要阐述,形成了毛泽东科技思想。毛泽东认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这种武装既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认识论武装,也是人类逐步从自然与社会压迫中解放出来的现实武装。年,毛泽东发出了“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的伟大号召,要求中国使用机械化、工业化的手段实现物质基础资料的大规模生产。这一号召鲜明体现了毛泽东科技思想对于科技追求的自主性与主动性。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党进一步深化了对科技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邓小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 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年版,第 页。毛泽东文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 页。毛泽东文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 页。平曾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等许多重要论断,并从培养科技人才的角度深刻地回答了如何解决科技自立自强的问题。所谓科技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必须通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一大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的人才。所谓科技自强,就是要在科研探索中保持前瞻性眼光,面对困难要自我勉励、奋发图强,要积极利用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鉴于此,从战略层面重视科学技术并提升科技的自主性便成为当务之急。对此,江泽民强调,“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一战略将会大大推动科技进步。胡锦涛也指出,要“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这些重要论述无不体现了党在追求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的主动精神和首创精神。第三个历史阶段:新时代的十年。随着第四轮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科学前沿技术成为各国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基于此背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论断,并提出了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明确要求。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之后又提出要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五次讲到科技自立自强,并将科技与教育、人才相提并论,认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的历史自觉。(三)科技自立自强的价值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历史潮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从战略高度对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以及科技进一步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意义的重要战略部署,内在地贯穿着科技自立自强的价值逻辑,清晰地映现出这一价值逻辑的起点、主线与旨归。坚定不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价值逻辑起点。科技发展的价值既体现在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上,也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现实检验中。国家的科技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现代经济社会建设,是科技自立自强的价值要义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I0。这不仅从战略层面对科技自立自强的地位作了明确揭示,而且更清晰地突显了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对于国计民生所具有的基础作用和价值前提。立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整体跃升,有利于在新的发展水平上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让科技自立自强更好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坚定不移发挥科技优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关键与中坚作用,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价值逻辑主线。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构成了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近年来,我国相继提出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理论学刊 年第 期I0邓小平文选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 页。邓小平文选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 页邓小平思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年版,第 页。江泽民文选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 页。胡锦涛文选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 页。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年版,第、页。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年版,第 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年版,第 页。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年版,第 页。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等战略,表明我国始终把科技优先作为引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将科技、教育及人才联系在一起,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清晰反映出我国为实现科技创新战略,将科技、人才和创新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可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定不移发挥科技优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事业中的关键与中坚作用,是基于我国现实需求与发展需要而提出的,成为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逻辑主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价值逻辑旨归。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繁荣强盛的前提,也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民性特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决定了科技强国是支撑高品质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因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指出:“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回答了科技自立自强为谁服务、靠谁实现、与谁共享的根本问题,赋予科技自立自强以“人民性”的本质特征。只有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价值旨归,科技自立自强才会始终沿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正确方向与道路前进。二、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创造了充分的技术基础和现实条件,我们党有信心有能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在全球科技特别是核心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中,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还面临严峻的挑战,压力十分巨大。(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