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冷战
生育
焦虑
家庭
奇境
中的
阈限
美国
神话
34当代外国文学 No.4,2022美国文学专辑冷战 下的生育焦虑和家庭:欧茨小说 奇境 中的阈限性与美国神话向 瑶刘立辉 内容提要:冷战期间,生育和家庭成为美国维系资本主义优越性及国家神话的对内策略。此时,奇境中的母亲海伦困于个人生育焦虑与社会生育焦虑之间,落入阈限的境地;作为生育焦虑产物的谢莉则竭力挣脱掌控,成为“失控的孩子”和阈限的一代。她们的阈限经历表明,政府在工具理性下忽视人性和个人经验,妄图维系美国神话的企图终将落败,继而引发无尽的混沌。小说结局则暗示,在这样的阈限真空之中,唯有对话和反思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这也昭示着欧茨对沟通的呼吁和对人性的呼唤。关键词:奇境 生育焦虑家庭阈限性作者简介:向瑶,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刘立辉,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本文系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欧美文学的前沿性研究”(SWU1709121)的阶段性成果。Title:Fertility Anxiety and Family in the Cold War:Liminality and American Myth in Joyce Carol Oatess WonderlandABSTRACT:During the Cold War,fertility and family became an internal strate-gy for the U.S.to maintain its myth of capitalist superiority.In this situation,Helen,the mother in Wonderland,falls into a liminal situation as she wanders between personal fertility anxiety and that of the society.On the other hand,the product of fertility anxiety,Shelley,tries to break away from social control,ending as a“runaway child”and liminal DOI:10.16077/ki.issn1001-1757.2022.04.00635冷战下的生育焦虑和家庭:欧茨小说 奇境 中的阈限性与美国神话 entity.Their liminal experiences indicate that the governments attempt to maintain the American myth by ignoring human nature and individual experience under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would end up in failure and chaos.The ending of the novel suggests that in such liminality,only through dialogue and reflection could the tragedy be averted,which signals Oatess call for communication and humanity.Keywords:Wonderland,fertility anxiety,family,liminalityAuthors:Xiang Yao is a doctoral candidate at the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China(400715),majoring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Liu Lihui is a professor at the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China(400715),specializing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为什么她还要生一个孩子?”(奇境 11)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小说奇境(Wonderland)中的杰西曾对母亲再次怀孕感到大惑不解。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让本就穷困的家庭压力陡增。最终,崩溃的父亲在杀死妻儿后饮弹自尽,只有杰西一人逃脱。多年求学后他成为著名的沃格尔(Vogel)医生。然而,儿时盘桓在那个破败小家里的生育焦虑,如今也纠缠着他和妻子海伦,而在此焦虑下出生的女儿谢莉则竭力挣脱杰西的掌控。在欧茨众多作品中,奇境跨越美国1939到1971年的历史,意义重大。林斌指出,奇境“体现了作家更为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148)。实际上,欧茨的小说是在为一个颓废时代撰写一部“道德史”,在其美国全景图中,有些东西“出了大问题”(Cunningham 10)。那么,出了问题的是什么呢?宏观来看,小说标题“Wonderland”本身就暗示着第一批到美洲的祖先曾热切希望建立的国家,也意味着一种“幻想”和“错觉”(Friedman 484)。可以说,奇境已成为对美国社会的一种讲述与反思。比如,戴利(Brenda Daly)认为在这部小说中,欧茨“审视了那些塑造了美国文化的话语,这种文化使妇女、儿童和穷人噤声不言”(48)。在这样的话语下,妇女儿童成为被压迫的对象,他们又恰好与生育直接相关。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及阈限概念,本文重点关注 奇境中的生育与家庭,探讨其社会和政治指涉。“冷战”发端之际,政府将家庭和后代视为国家安全的国内防线,与对朝战争等局部“热战”并行,试图维系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大国长居世界霸主地位的国家神话。由此,以抚育完美后代为象征的家庭就承担了国内防线的岗哨职责,社会生育焦虑便应运而生。然而,与生育焦虑直接相关的母亲与女儿却纷纷陷入阈限境地。她们的结局表明,“冷战”期间,将国家安全转嫁至家庭,竭力维系战后美国神话的企图面临着被冲击和被消解的威胁,也昭示着欧茨对社会反思和沟通的呼吁。一、“奇境”:家庭、美国神话与生育焦虑杰西渴望生育后代,其好友特里克更是直言,自己要使来看诊的妇女“个个怀孕”(奇境 241),由此可对生育的重要性窥探一二。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美国“婴儿潮”现象横空出世。此时,美苏“冷战”正酣,凯利(Jon Kelly)认为,“冷战”使得美国年轻人“借助婚姻和孩子在核时代寻求个人安全感”(106)。然而,生育潮的出现并不只是个人寻求安全感的结36当代外国文学 No.4,2022果,更是美国为赢得意识形态之争而采取的对内策略。将家庭作为安全防线这一做法并非没有先例。指望家庭来解决国家困境的模式“在20世纪反复出现”(May,Barren 63),“冷战”时期也不出其外。此时,如何维持世界霸主地位和资本主义优越性成为美国政府的主要关切。政客们“将美国的生活方式宣扬为资本主义的胜利”(May,Homeward 8)。时任总统的尼克松曾表示,美国在“冷战”中的优势就在于富足安宁的家庭生活(qtd.in Homeward 21)。“幸福的家庭”成为“美国式生活”的同义词(Barren 134)。在这样的生活中,孩子成为核心,没有孩子的人甚至“被诋毁为彻头彻尾的非美国人(un-American)”(Barren 127)。1957年,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在演讲中愤然视共产主义为威胁自由美国的敌人,呼吁父母抚育后代并教给他们“公民责任”(Hoover 2)。他强调:“要么我们父辈的信仰取得胜利,要么任由共产主义把我们吞噬。在我们的土地上,此二者绝无并存的可能”(3)。由此,以孩子为核心的美国式家庭被赋予了更为宏大的意义,它成为美国资本主义优越性和爱国精神的表达,也是战后美国神话得以为继的重要一环。“二战”后,男主外女主内、共同抚育完美孩子的风潮已成一种“时代精神”(Adelson 94)。为了让“婴儿潮”持续,政府竭尽所能进行扶持,“无数激励措施支持组建有孩子的核心家庭”(May,Barren 137)。就连房屋设计都将能否让母亲更好地照看孩子作为主要关切。在如此妥帖的安置下,繁荣的郊区成为生育潮的见证者,其代表莱维顿(Levittown)甚至被戏称为“生育谷”和“兔子窝”(Jackson 235)。这时期的“郊区家庭比美国近代史上任何所谓的 下层阶级都更依赖政府救济”(Coontz 76)。然而,在这场生育怪象中萦绕不散的并不只是政客鼓吹的爱国精神和富足生活,还有强烈的生育焦虑。伊莱恩梅曾以“婴儿热潮:强制生育的出现”概括彼时的生育现象。“热潮”和“强制”二词充分体现了美国社会对促进生育的迫切。这种“近乎绝望的多生育主义表明,对未来的焦虑和恐惧仍旧存在”(May,Barren 137)。在此环境下,生育焦虑摇身成为一种时代印记,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则是维持“战后”美国优越性神话的具体实践。就 奇境而言,个人生活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十分明显。杰西的私人生活受到纷扰,就好比“公共生活扰乱了60年代的美国”(Higdon 451)。个人生活与“战后”美国神话的联系亦可从小说各章标题推知一二。奇境共三章:“美国赞歌变奏(Variations on an American Hymn)”、“激情成陈迹(The Finite Passing of an Inf inite Passion)”以及“混沌美国(Dreaming America)”。不难发现,与杰西的家庭生活并行的正是如火如荼的美国神话。恰如欧茨所言:“奇境”指的也是“美国这个充满奇迹的地方”(“Afterword”482)。由是观之,对杰西家庭生活的刻画亦可谓对美国社会的隐喻式书写。萦绕不断的生育焦虑并不只纠缠杰西一家,而是当时美国神话得以为继的手段。二、生育焦虑下的冲突:母亲与阈限“阈限”源于拉丁文“limen”,有“门槛”之意,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居间状态。范热内普(Arnold van Gennep)以之形容仪式中“游动于两个世界之间”(15)的状态。特纳(Victor Turner)谈到,范热内普的“通过仪式”是指“伴随着地点、状态、社会位置和年龄的每一次变化而举行的仪式”(象征之林 94)。“阈限的实体既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他们在指定和安排的那些位置之间的地方”(仪式过程 95)。此即是说,阈限性(liminality)意味着模棱两可和分类的不可能,主体也因此面临被消解的威胁和陷入混沌的危险。在生育焦虑影响37冷战下的生育焦虑和家庭:欧茨小说 奇境 中的阈限性与美国神话 下,阈限性带来的这种主体性危机成为海伦苦难一生的根源。“我觉得在我怀孕的时候,他最爱我”(奇境 497)海伦此言表明,生育焦虑已使她与杰西的婚姻关系变质。在当时生育几乎已是女性的强制性负担,她们被呼吁“拥抱 婴儿潮现象”,以此确保“增长和生育的政治目标”(Corts Vieco 126)。在这一集体意识中,诸多女性被推搡着迈入婚姻和家庭,海伦也不例外。她觉得“只要一怀孕,就算 完善了”(奇境 311),但同时也纳闷为何要“找到一个男子来 完善她”(311)。于海伦而言,对生育的恐惧、对母职的抗拒与生育潮流产生冲突。在这种因恐惧和抗拒而产生的个人生育焦虑与为维持美国神话而催生的社会生育焦虑之间,海伦苦苦挣扎。她无法维持其女性主体性,也无法认可自己的母亲身份,故而长久地滑入阈限的真空。怀胎十月不仅是一种特殊的女性经验,更是一次主体性危机。在妊娠期,女性体内开始孕育一个“他者”,她们的“身体完整性及女性身份概念都受到在子宫内成长的新生命的挑战她的自我将不再为其所有”(Corts Vieco 8)。换言之,体内的胎儿对母亲而言是“非自我”的存在,它意味着母亲的身体不再受自己掌控,进而引发主体性危机。这在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