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动力迁移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_曹芳芳.pdf
下载文档

ID:2276295

大小:708.27KB

页数:1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劳动力 迁移 城市 要素 生产率 来自 地级 经验 证据 曹芳芳
http: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信息获取、农户劳动力配置和农户增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村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一个系统评估框架”();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作者简介:曹芳芳,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产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程杰,男,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武拉平,男,通信作者,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与贸易、劳动经济,电子邮箱为 ;李先德,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与贸易。:。:劳动力迁移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来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曹芳芳,程杰,武拉平,李先德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摘要:利用 、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 、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匹配城市层面经济社会指标,采用工具变量法从地级城市“市辖区”层面考察劳动力迁移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迁移显著提升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在利用普查数据修正传统基于户籍人口统计的劳动力投入数据偏差后,提升效应更为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劳动力迁移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在非资源型城市要强于资源型城市,在西部城市要强于东中部城市,在时间上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在大规模城市比中小城市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劳动力迁移可以通过集聚机制、创新外部性和专业化分工渠道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城市管理者应充分创造条件吸引迁移劳动力,发挥迁移人力资本对城市效率的积极作用。关键词:劳动力迁移;城市经济效率;全要素生产率;集聚效应;创新外部性;专业化分工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限制劳动力要素流动的障碍逐渐拆除,区域间劳动力的流动成为常态。一方面,迁移劳动力成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要供给来源。根据 年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公告,中国流动人口规模高达 亿人,占总人口的,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另一方面,随着政府长期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包括迁移劳动力在内的人力资本改善较快。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全国 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从 年的 下降到 年的,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人口的人数从 人万人增长到 人万人。不同于二元经济时代,中国现有的迁移劳动力已经呈现新的人力资本特征。迁移劳动力作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力资本大幅提升,对于城市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容忽视。2023 年 1 月第 45 卷第 1 期http:国内有关劳动力迁移的研究长期关注劳动供给带来的配置效率改善,然而从生产效率角度进行探讨的较少。主流观点认为,在二元经济时代,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流动人口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向非农部门,带来了配置效率的改善;另一方面,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延缓了资本报酬递减现象的发生,这两者均促进了经济增长,该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力迁移所提供的充足劳动供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然而,从理论上来看,劳动力迁移不仅是劳动力供给来源,也是生产效率的贡献来源。根据国际移民理论的相关研究,长期内劳动力迁移能显著提高流入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流入地区的经济效率。劳动力迁移对经济效率的作用渠道在于不仅扩大了劳动力市场规模,还加强了劳动力市场的异质性,不同人力资本、工作经验和文化的劳动力集聚有助于专业化分工和创新,从而提高了微观生产率。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劳动力迁移对经济的配置效应在逐渐下降,人力资本不断提升的迁移劳动力对于中国经济效率的作用在逐渐增强。然而,国内鲜有研究从该角度出发,探讨劳动力迁移对经济效率的作用及机制。从现实出发,中国经济增长在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逐渐变缓,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 年的年均 逐渐下降到 年的,经济转型和升级面临挑战,同时经济增长还面临老龄化的冲击。年中国 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而中国 岁的就业人口供给从 年之后就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在当前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转型的关键时刻,不仅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困境,而且必须应对劳动力总量下降以及由此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本报酬递减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随着老龄化和劳动总量供给的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依靠传统“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要素驱动型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转变,这也是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途径和动力。基于 驱动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更加强调人力资本的作用,在城市普遍低生育水平的背景下,迁移劳动力所蕴含的人力资本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和 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经济转变,经济向 驱动转型的背景下,本文从生产效率角度探讨劳动力迁移对 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以上现实问题和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利用 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全国人口抽样调查估算的迁移劳动力数据,从地级城市“市辖区”层面考察劳动力迁移对城市 的影响及异质性,并进一步探究劳动力迁移是否通过集聚效应、创新外部性以及专业化分工等作用途径影响了 ,相关研究结论为城市管理者认识流动人口的价值和定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经验证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尝试从生产效率的角度探讨 世纪 年代以来劳动力迁移对城市 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劳动力迁移是否通过集聚效应、知识和创新的外部性以及专业化分工的内在机制作用于 ,对研究发展中国家转型过程中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影响增添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经验证据;第二,利用 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纠正了城市统计年鉴中不包含迁移劳动力数据的投入偏差,解决了城市宏观统计中人口与劳动力指标统计口径不一致的问题,使得研究数据更具有代表性,并和利用城市户籍劳动力投入计算的 回归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论更加接近事实;第三,尝试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劳动力迁移和 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克服有偏估计的问题;第四,在充分考虑城市异质性的基础上,呈现了不同资源类型、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规模城市劳动力迁移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二、文献综述(一)劳动力迁移对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已有研究就劳动力迁移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进行了丰富的探讨。等 利用 年经2023 年 1 月第 45 卷第 1 期 和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增长率为非常态发展的增长率,故未列出。:。http: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个移民流入国和 个流出国的移民数据研究发现,移民在短期和长期内均没有降低流入国的投资和 ,相反移民对流入国的 有积极影响。利用美国 年和 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发现,劳动力迁移和 之间存在长期显著的正向关联,劳动力迁移大约能够解释一半的 增长。年,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评估了最新移民改革法案 边境安全、经济机会和移民现代化法案 的改革成本和收益,结果表明,到 年,此项移民改革预计能够引致的 增长。都阳等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有利于扩大城市劳动力市场规模,并提高城市经济的 。但也有研究认为劳动力迁移会带来负面效应,相较移民的来源地,移民流入国或地区的经济和技术更为发达和先进,移民的进入可能会导致本地劳动力市场采用低技能和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影响流入地区的技术选择偏向,从而部分抵消劳动力迁移对 产生的积极影响。诸多研究也尝试评估劳动力迁移对流入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等 估算结果显示,假设部分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实现约 的净劳动力迁移率,将可以创造约 的 ,这意味着劳动力迁移率增加个百分点,将创造约个百分点的 ,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十分可观。研究发现,的净劳动力迁移率也能够带来的 收益,通过改革移民政策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创造的经济价值高达万亿美元。对美国移民法案改革的评估结果表明,移民在 年能够增加的劳动力规模、的资本存量、的实际 和的 。都阳等对旨在消除劳动力自由流动障碍的户籍制度改革收益进行了估算,得出户籍制度改革到 年能创造万亿元以上的 收益。(二)劳动力迁移提升经济效率的作用机制已有研究表明,劳动力迁移可能通过以下作用机制促进经济效率提升。第一,集聚效应。拥有不同技能和文化背景的异质性迁移劳动力在城市集聚,引发思想碰撞,加强了地区经济活动密度和创新能力,提升了城市知识创新效率和技术变革效率,从而提高了 。有研究表明,对于美国 年移民发明家主导的科技领域,其专利申请和引用更多,这意味着移民加强了流入城市的创新活动,提升了城市经济效率。第二,创新外部性。迁移劳动力带来的知识和创新不仅能直接提高地区的劳动生产率,而且知识和创新具有正外部性,其产生的溢出效应能够使当地劳动力市场和地区经济发展受益。一项针对中国城镇化和劳动力迁移外部性的研究 表明,假设一定数量的新移民使得流入城市在总就业中所占的份额从中国所有城市分布的前上升到后(或者),则能够提高(或者)城市生产率,其中劳动力迁移的外部性产生了的贡献;如果迁移人口在当地就业中取代本地人口保持总就业密度不变,仅通过外部性效应能够使本地人口的生产率增长。第三,专业化分工。移民通过改变地区的人力资本分布加强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当地劳动力形成互补,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从而改善经济效率,提高经济的 。有诸多文献提供经验证据,移民的流入不仅扩大了劳动力市场规模,还加强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异质性,人力资本、工作经验和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推动分工与协作,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互补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效率,。以上的三种效应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客观存在的技能互补性导致了迁移劳动力与人力资本地区集中之间内生性的累积循环,这个循环的动态结果是劳动力持续向人力资本集中地区流动,从而不断促进城市经济效率提升。综上所述,已有研究表明劳动力迁移对流入地的 和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然而样本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移民方面,其研究对象主要以美国和欧洲这样的移民国家为主,且国内对于劳动力迁移作用机制的分析多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比较少。尽管在现实中,呈现新人力资本特征的中国迁移劳动力已经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通过改善配置效率对 产生了积极效应,并且有可能通过集聚效应、知识和创新的外部性以及专业化分工等提升生产效率的机制影响了 ,但现有研究却较少关注。曹芳芳,程杰,武拉平,李先德劳动力迁移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http:三、理论框架本文将沿用 等 分析劳动力流动和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时使用的理论框架,讨论劳动力迁移对城市生产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该模型为包含劳动力流动的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基本假定条件有个:()两地区、三部门经济体(农业、工业和创新部门)。()农产品部门利用普通劳动力生产无差异产品,规模报酬不变且完全竞争。()工业部门同时利用高技能和普通劳动力生产差异化工业品,单个厂商固定投入为单位高技能劳动力,规模报酬递增且具有垄断竞争特征。()创新部门利用技能劳动力生产知识和技术产品,完全竞争。()初始时期、地区分别有的普通劳动力,普通劳动力不能流动,高技能劳动力自由流动;区域间差异化产品贸易存在冰山成本,但区域内贸易无成本。该模型为嵌套不变替代弹性(,)效用函数,采用简化版的理论框架,分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证拥有创新部门的地区技能劳动力份额、技能劳动力的互补性以及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能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第二部分考虑劳动力自由流动,验证劳动力集聚会发生在拥有创新部门和市场份额比较大的现代生产部门的地区。假设创新部门主要利用技能劳动力拥有的知识和技术生产差异化产品,并且假设地区(或)初始的知识和技术禀赋为,、两地区的技能劳动力的份额之和为,为地区技能劳动力份额()。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地区创新部门生产率随着总知识和技术资本的增加而提高,并受益于其他地区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因此,地区拥有的总知识和技术包括地区已有的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