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改革视域下高校“四风”精准防治问题研究_常永佳.pdf
下载文档

ID:2276167

大小:200.41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课程 改革 视域 高校 精准 防治 问题 研究 常永佳
收稿日期:2022 11 06基金项目:黄河科技学院 2022 年度廉政专题研究项目(2022 HKYLZ5)。作者简介:常永佳(1984),男,河南鹤壁人,黄河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视域下高校“四风”精准防治问题研究常永佳(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3)摘要:课程是高等教育教学最基本的细胞,课堂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形式之风、官僚之风、享乐之风、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但高校既不同于政府机关,也不同于国有企业,其所掌握的权力和资源有限,所以其“四风”问题多数是以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的形式存在。对课程改革中的“四风”进行精准防治,抓早抓小,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更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词:课程改革;高校;“四风”;精准防治中图分类号:G642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 790X(2023)01 0096 05DOI:10 19576/j issn 2096 790X 2023 01 016esearch on the Precise Prevention of“Four Bad Styles”in Universities from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eformChang Yongjia(Huanghe Science Technology College,Zhengzhou City,Henan Province,450063)Abstract:Curriculum is the most basic cell in higher education,and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school-running quality of a univers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there also appears the problem of“four bad styles”,namely,formalism,bureaucracy,pleasure,and ex-travagance However,unlike government agencies or state-owned enterprises,universities only have limited powerand resources,so most phenomena of“four bad styles”exist in the form of early emergence,tendency,or conceal-ment We should prevent and control precisely the“four bad styles”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as early as possiblewhen they are still small,which is not only helpful to create a good learning atmosphere,but also is the fundamentaltask of the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moralityKey words:curriculum reform;university;“four bad styles”;preci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一、课程改革中“四风”问题精准防治的重要意义2021 年 1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要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继续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中心和理论创新高地,在培育现代化人才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在课程改革中对“四风”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进行精准防治,是树立党的宗旨意识、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各个高校对于最基础的课堂教学工作,也在进行形式多样的课程改革,以此更好地进行专业学科建设。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也存有不少“四风”问题,让高校课堂效率不高,教师无所适从。常抓、抓好“四风”问题,对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抓早抓小,能够在高校中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作风、校风,维护党员在高校学生中的良好形象。率领广大党员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进一步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提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四风”现象扼杀在摇篮之中。第 25 卷第 1 期Vol 25No 1黄河科技学院学报JOUNAL OF HUANGHE ST COLLEGE2023 年 1 月Jan 2023二、课程改革中“四风”问题的表征(一)过分强调工作留痕,形式主义较为普遍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为了最后的“改革成果”展示,每一个中间环节甚至细微环节都不厌其烦地进行记录、拍照、录像,没有从课程改革要服务学生的初心出发,甚至因为“留痕主义”“形式主义”而影响了课程改革本身的效果。对课程改革中痕迹的完美呈现,压过了对于教学效果的重视,表现出鲜明的以“迹”代“绩”特点。这导致教师深陷文牍工作而无暇关注教学实际,使课程改革出现了“材料悬浮”的现象,让教学改革陷入“空转”。(二)缺乏学生的主体地位,官僚主义偶尔抬头目前,很多教师仍然是采用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以“教学”为目的,当评估教师的教学工作时,按照课堂上课时间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教学效果如何却没有特殊要求。与此同时,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精准落实,很多教师根据自身擅长而非学生需要来进行教学,这实际上是官僚主义在作祟。教学内容还是主要以课本为主,前沿成果相对较少,教学内容与实践发展联系性不强1。同时,深入挖掘知识、分析知识,推理和解释更为缺乏,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较为单一。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忽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失去兴趣。教师设计的教学知识是根据教学大纲和知识体系,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课堂上不关注学生的反应,所以课堂气氛压抑,几乎没有讨论和互动。(三)存在惯性思维问题,对改革缺乏信心推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时期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需要时间去改变。教师经过多年的课程教学积累,在教学理念、内容、目标、方法和教学模式上形成了系统的教学范式。新教学模式相当于摸着石头过河,许多教师面临新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转换的问题。课程改革需要新的思考和探索,对于这样的改革,有对之前教学经验的路径依赖,也有一定的阻力2。传统上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显示“体验”方面,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高,所以难以实现。(四)课程改革巧立名目,形象工程屡见不鲜当今社会,一些人热衷于“形象工程”,这种风气也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风气。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一个时期会有一些流行的趋势,随之而来的就是某种“形象”,当强调注重信息化手段相结合时,便搞出了拖着信息化手段尾巴的课堂教学“形象”来;当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时,强调师生互动的时候,在不考虑教学规律和教学环节的情况下就搞出学生主动发言、主动提问的“形象”;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时候,就让邻座同学分个组,七嘴八舌,眉飞色舞,以此强调“探究式学习”和主动学习。凡此种种“形象工程”,无非是炫弄一时的“形式”,多属于脱离了教学规律和教学效果的种种巧立名目,有的甚至是哗众取宠、铺张浪费的“花架子”。三、课程改革中“四风”问题的原因分析(一)痕迹管理退化为形式主义痕迹管理本身导向明确,在课程改革中,留下的“痕迹”是切切实实工作的体现,是改革过程的写照,也是提高改革成效的有效工具。但是很多情况下,为目标导向而设计的工作档案淹没了原本的常规工作,导致课程改革深陷“留痕造痕”,逐渐滑向了形式主义的泥潭。作为工作手段的“痕迹”逐渐替代了作为工作目标的“实绩”,痕迹管理演化为痕迹主义,不仅消耗各种教学资源,而且没有产生实际的教学效果,引发了各方不满。这种留痕已经脱离了因绩留痕的初衷,形式上的意义已经胜过甚至替代了课程改革本身的价值,只要能够在材料中反映出课程改革的情况就可以,至于效果如何变得无关紧要。(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体现不足因受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课时的限制,以及受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矛盾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倾向于关注知识教学,而忽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学习被动,不能反映出足够的主体地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 2019 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超过 50%。为了平衡增加的学生数量和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许多高校的课堂普遍采用“大”或“混合”教学和传统教学,容易导致教师“填鸭式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多关注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评价指标,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还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三)观念陈旧,改革缺乏动力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传统教学思维有着共同的来源特点,这是因为教师以知识转移为中心,也是大部分教师和学生熟悉的教学理念。它是在固定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一代代的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老师,但是让他们从概念到概念的传授是很容易的。在传授一个新概念以及基本结构、实现策79常永佳:课程改革视域下高校“四风”精准防治问题研究略和实践效果的时候,缺乏基本的教学逻辑,旧观念的转变和新思想的形成不会自然顺畅。传统教学观念在大多数学校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学生的个人特点和需求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这是革新的内在要求。(四)过度检查教学过程评估管理教学过程,可以把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详细记录和反馈,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并可以对教学过程发挥促进作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但过度评估的现状已经偏离了考核的初衷,经常注意形式考核,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考核,以确定教学过程丰富多样,甚至以此来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这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毫无意义的教学环节和不同的形式,学生不仅不能很好掌握课程的知识,还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四、课程改革中“四风”问题精准防治的路径(一)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创新教学和学习活动,在将知识融入课堂的轻松氛围基础上,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让讲授内容更具备主动性,抓住学生视线。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抓住有效性这个牛鼻子,从而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必须不断探索,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增强学科素质。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成长的观念,不可故步自封。要继续扩大知识视野,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促进旧观念的转变和新思想的形成。同时,更新教学理念,首先是让所有的教师自觉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指导思想也随之更新,通过集体研讨分析和头脑风暴等形式,使教师的想法形成共识。对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含义具体指的是什么,什么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在授课中如何调动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热情”等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从全国乃至国际上邀请一些著名的学者举行研讨会、讲座、互动、课堂演示,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让教师的学习是基于研究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各大高校参加各项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对培训内容更新升级,不仅仅着眼于教育方法和教学观念,将传统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扩大到融合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教学评价设计。通过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让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理念合理变化,进一步使得教学的整体课堂把控能力显著提高。同时,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教学。各大高校建设多样化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方便了同学们在线学习,而且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在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