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翻译类课程...探析——以俄汉口译课程为例_刘爱玮.pdf
下载文档

ID:2276095

大小:1.28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课程 元素 融入 翻译 探析 汉口 刘爱玮
第 35 卷 第 11 期2022 年 11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5 No.11Nov.2022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翻译类课程的教学策略探析以俄汉口译课程为例刘爱玮,马 佳(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摘 要:思政教育与外语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翻译类课程是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外语核心课程,具有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时代要求、外语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俄汉口译课程为例的翻译类课程需求出发,阐述了翻译课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梳理了当前俄汉口译课程为例的翻译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俄汉口译课程为例的翻译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键词:翻译类课程;课程思政;俄汉口译;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97(2022)11-0052-030 引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在全球事务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持续扩大,与各国的贸易往来、经济交流持续增加,需要更多具备丰富专业知识与较高综合素养的翻译类人才,以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为了培养优秀的语言类人才,针对俄汉口译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展开研究。通过将思政元素与教学相融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出高素质的翻译类人才。1 翻译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1.1 时代要求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4月印发的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 指出:“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随着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高校教师要顺应时代要求,挖掘并梳理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形成学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1.2 外语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先后推出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和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 指南),对外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和提出了总体要求。指南 明确提出着力“引导全国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抓手,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夯实专业课程,突出能力培养,推动课堂革命,探索智能教学,促进教师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因此,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就是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照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育人理念,在教学中融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外语教育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外语教育需要直接面对国外意识形态和西方主流话语。而学习外语时就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外来思想,这些思想又是外来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反映。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与语言知识之间深刻的关联,培养他们的外语思辨能力,在“四个自信”的基础上,客观且思辨地审视和评价外语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文化内涵。通过外语学习进行价值观引导是当前外语教育迫切践行的使命和责任1。1.3 以俄汉口译课程为例的翻译类课程需求作为外语翻译类核心课,俄汉口译课程内容既具有时代性、知识性和思辨性,又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自带人文价值导向和思政育人功能。俄汉口译课程不仅要求学生熟练运用俄语语言知识,口译理论基础与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俄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努力成为能够胜任基础口译工作的俄语人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要坚定对我国各项政策方针的认同,坚定“五个认同”,坚持“四个自信”,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专业和学科发展的活力及动力在于紧跟国家和社会发展步伐。翻译类课程对正确传达中国声音和讲好中国故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人才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力量。因此,除了知识和能力目标,翻译类课程还必须体现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2。收稿日期:2022-08-20作者简介:刘爱玮(1989),女,甘肃陇西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俄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俄汉翻译。基金项目:喀什大学2020年校内科研课题(课题编号:2020 1722)。第 11 期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翻译类课程的教学策略探析532 以俄汉口译课程为例的翻译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教学存在的问题2.1 教师层面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教师把握和领会文件精神不到位,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不足。由于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不强,自身的思政理论知识不足,以往的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口译技能,尽管在课程中有“隐性”的思政元素,教师在授课中也融入了思政元素,但是没有形成体系。2.2 学生层面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口译课程学习中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比较淡薄,文化问题的转换和理解能力较弱。俄汉口译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由于课时受限,学生翻译实践训练时间较短,导致学生对翻译基本技能的掌握不到位。学生思政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在俄汉互译时无法找到对应的表达,尤其是在汉翻俄训练时该问题更加突出3。2.3 课程方面俄汉口译课程是大四开设的专业课。首先,对于学习了三年俄语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该课程的词汇量、语法还是听力,都有较大的难度。因此,语料和教材的选择十分关键。目前,适合本阶段俄汉口译课程的教材有限,现阶段该课程选用的教材是 俄汉汉俄高级口译教程,扩充性参考书目是 实战俄语口译(第二版)。这些教材是2017年以前出版的,该系列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不够系统,这也是俄语翻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科学的翻译类课程教材体系构建滞后,俄语翻译类课程使用的教材陈旧,缺乏教材方面的课程思政设计引导。因此,无法满足课程思政的育人需求。其次,国内翻译类线上课程资源缺少,长期缺少示范性课程,以往的课程设计中将知识点与思政点分隔开来,没有发挥出外语翻译类课程教学中的思政育人作用4。3 以俄汉口译课程为例的翻译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3.1 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研能力和思政育人能力,结合学科和课程特点,找准课程定位,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不断挖掘各单元内容的思政教育功能,树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理念。其次,把握教学目标任务,不断积累思政教学素材,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和外语教育的特点,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优化口译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从教学设计上梳理翻译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再次,教师要向学生传达课程思政理念,学生与教师共同努力实现课程目标。为此,教师可以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系列俄文版和 中国关键词 系列俄文版作为翻译实践的内容,留作学生课后扩充性阅读。最后,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打牢基础。外语课,尤其是翻译类课程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要在翻译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翻译技能,因此要多为学生布置翻译实践作业,教师做好督促检查和测评反馈5。以俄汉口译课程为例的翻译类课程一个具有鲜明特色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传播的核心任务。因此,在讲解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增强对国家的热爱,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3.2 学生实际情况是优化课程教学的基础将课程思政元素与翻译类课程相融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课程教学融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这需要学生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升自身口译学习能力。学生应侧重跨文化内容的交际,在口语交际中加强交流、互动。同时,学生还应在学习俄汉口译课程后,多进行翻译实践训练,不能将翻译实践训练局限于课堂,要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积极主动进行实践。结合实践在交流、互动中找到俄汉互译的技巧与方法,提高翻译能力。注重思政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互译的准确性6。3.3 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3.3.1 思政元素融入俄汉口译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第一,立足于课程特点与课堂教学,确定课程思政在翻译类课程中的依托点。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要立足于课程特点与课堂教学,深入教学实践,寻找课程思政在翻译类课程中的依托点。课程思政不是“加法”,而是“方法”,并非在原有教学设计中增加模块,而是寻找和挖掘一条思政育人的隐性主线,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第二,创新教学方法。以第四单元 时事新闻专题口译 为例,教师通过运用任务驱动法、讲授法,让学生熟记句型和新词,组织学生课前课后进行翻译练习,让学生掌握本节课重点、难点;通过布置课后任务,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学生重新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并在生活中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和他人;通过新词和口译课文重点句型及典故的讲解,学生掌握翻译技巧,更好地了解抗疫工作,敬畏抗疫工作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向学生提出与疫情相关的专业知识词汇方面的问题和让学生谈谈对该译文的感想,启迪学生思考新型冠状病毒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元素,如新型冠状病毒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信念与职业追求、“四个自信”及大国担当、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54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 35 卷第三,梳理课程思政内容教学体系。教师应全面分析教材和语料,整合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科学设计和梳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达成育人目标。俄汉口译课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历届实际授课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共36学时(含理论课4学时和实践课32学时)(见表1)。表1 实践课部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对应学时序号主题内容思政元素学时1经贸类主题口译1.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汉译俄)2.中俄双边经贸关系(俄译汉)1.绿色发展2.合作共赢42文化类主题口译1.中华传统文化词组(汉译俄200个)2.中国的传统节日(俄译汉)1.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培养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怀43时事新闻专题口译1.普京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全文(俄译汉)2.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的重要讲话全文(汉译俄)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中国援助世界的大国担当3.新型冠状病毒与“人类命运共同体”4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精研语料课文精简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思政内容切入点形成本课程教学目标和每单元教学目标利用课内课外及线上线下资源确定每单元教学方法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布置课后练习,检测知识能力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的完成度总结教学成效。3.3.2 课程教学中整合和梳理知识模块,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结合专业特点与课程特色,俄汉口译课程梳理出经贸类主题口译、文化类主题口译、政治类主题口译、时事新闻专题口译四个模块,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途径,通过课前引导、课中讲解和课后练习,找准切入点,将正确的思政元素引入课堂,既保持课堂的“专业属性”,又突出思政功能,实现“三全育人”。第一,课前预习中体现思政元素。课前,将授课口译相关或类似主题的音频原文发送给学生,布置能体现该主题单元的思政元素的预习作业,录制口译预习小视频发送至学习通或者QQ答疑群,教师逐一检查并点评和反馈预习情况。通过课前准备,教师能较准确地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难点和薄弱点,及时了解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