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文化视域下高校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研究_朱文达.pdf
下载文档

ID:2275505

大小:163.46K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文化 视域 高校 来华 留学生 认同 研究 朱文
收稿日期:2022417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1 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系统论视域下高校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21SJB0422);2021 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三全育人 视域下辅导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21SJB0419)。作者简介:朱文达(1992),男,江苏江阴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留学生教育管理。跨文化视域下高校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研究朱文达(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21)摘要 新时代新征程,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形塑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来华留学生在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加强中国话语权、国际传播影响力上起着不可替代作用。目前,课堂文化冲突、思维方式冲突、文化价值冲突是影响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针对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的困境,可从加强来华留学生语言训练、在知华教育中融入中国国情和文化元素、强化来华留学生人文关怀等着手。关键词 跨文化;高校;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711X(2023)02004203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302016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一、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中国学生和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则各不相同。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要求我们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及最终目标,这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前进与努力方向。因来华留学生在思维方式、价值理念、文化背景都与中国学生区别较大,因此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高校院校在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教育时,我们应坚持求同存异、同中有异原则,把留学生培养成孕育中国情结,传播中国文化,发出中国声音的友好使者。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层面、学校国际化层面还是学生发展层面,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目标、内容与中国学生都截然不同。首先,来华留学生教育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是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推动我国向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前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快速发展,政治、文化影响力不断加强,国际化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来华留学生人数规模日益扩大。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表明,2019 年共有来自 202 个国家和地区的 397635 名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进行深造,我国日益成为外国留学生向往的留学目的地。就现实情况而言,我国高校普遍实行“1+3”或“1+4”模式,即第一年进行语言学习,通过汉语等级考试才能进入专业课学习。第一年除了学习汉语课程,还要学习大量关于中国文化课程,人文色彩强烈,留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间,也是中国文化输出的过程。在留学生学习汉语、中国文化课程时,会对留学生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冲击,打破其对中国的固有认知,在潜移默化中把来华留学生教育成中国特色文化认同者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推动者,达到润物细无声效果。其次,来华留学生教育满足高校国际交流合作要求。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是现代高校的五大职能之一,衡量一所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的高低,在校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及占总在校生比例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自 1950 年 12 月清华大学招收第一批 14 名外国留学生开始,标志着我国高校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至此,我国高校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与国外高校合作交流也日益密切,对于加快提升我国高校国际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但与西方一流高校相比,仍有差距。据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 发布,西方发达国家外国留学生占总在校生人数不低于 8%,像留学热门国家如澳大利亚、英国等甚至高于 10%。通过广泛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一方面可以使我国高校院校快速融入世界教育产业,学习到前沿内容,尽快向国际标准看齐,另一方面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优质高校先进理念,不断推动教学、管理模式与国际相接轨,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最后,来华留学生教育符合培养能够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促进民心相通国际人才。进入 21 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大国竞争从经济、政治领域逐渐向文化领域转变。我国虽然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国际舞台上发出的声音还不够响亮,中国传统文化尚未被普遍接受,这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不相匹配。高校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学生已经成为传播中国形象、中华文化一股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高校在讲述中国文化、中国故事时能否使来华留学生愿意听、听得懂、引发共鸣,从内心真正认同中国文化关乎我国在国际上能否增加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上掌握主动权,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发展的认同,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更加有效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高校需要把握中国故事的深刻内涵,掌握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方法,当来华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返回生源国能够现身说法,在当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改变部分人对中国的偏见。二、影响高校留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因素分析(一)课堂文化冲突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沃尔夫认为语言形式对语言使24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第 36 卷第 2 期总第 336 期用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决定性作用,语言是如何描述世界,我们就会使用哪种方法去探究世界,正是因为存在纷繁复杂的语言种类,世界上各个民族对待世界也大相径庭。我国高校招收的来华留学生基本是汉语零基础水平,他们在生源国基本没接触过汉语。进入到陌生、崭新的文化环境中,他们既不熟悉汉字的外在符号,也不了解汉字中隐含的文化含义。尽管有不少学生对汉语学习充满热情,但是因为汉语与英文相比学习难度大,汉语能力提升缓慢,短时间内用汉语进行交流存在着一定困难。我国高校在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过程中,因为来华留学生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再加之高校汉语教师出国研修经历所占比例较小,对于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甚了解,在进行汉语授课过程中,不同的文化发生碰撞冲击,来华留学生短时间内难以理解接受,难免会发生跨文化冲突。在与留学生日常交往过程中,汉语教师是留学生的“启蒙老师”,但因主客观原因,尚未发挥沟通桥梁作用,留学生经常发生跨文化冲突情况。一方面来华留学生自身文化背景不同,在生源国学习期间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已基本形成,汉语老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留学生会因为自身文化背景与中国文化发生跨文化冲突,另一方面汉语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时,仅仅是站在自己角度,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对待留学生,没有坚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原则,从而引起跨文化冲突。(二)思维方式冲突跨文化冲突指的是指由不同个体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或文化要素之间的群体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两者之间相互对立或相互排斥的过程。根据研究表明,来华留学生能否短时间内适应中国校园文化环境取决于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越强,就能在短时间内适应中国校园文化环境,心理也就越健康,反之跨文化适应能力弱,他们就会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难以适应校园环境,长此以往,会产生心理疾病,甚至可能导致辍学。来华留学生来到中国后对于中国有了简单直观的了解,但他们的了解是浅显的,浮于表面,依旧是用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中国,尚未真正了解中国。因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的不同,来华留学生之间、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发生持续、直接的文化接触,思维方式一是之间难以改变,对于新鲜事物难以接受,从而发生跨文化冲突。部分留学生会意识到造成跨文化冲突的原因是因为每个国家文化、国情的不同,但在现实交往中,仍旧不自觉地从自己本国文化去思考其他国家文化,把自己的文化理解强加到其他留学生。还有部分留学生民族优越感强烈,尤其是发达国家留学生,认为与其他国家文化相比,自己国家文化是最优秀的,甚至出现排斥、歧视其他国家文化的现象。(三)文化价值冲突无论是学校的设施、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还是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等软件条件,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相比都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所招收的留学生大部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东南亚、中亚、非洲国家为主,欧美国家生源较少,入学门槛低导致生源质量不高。来华留学生因为语言、文化、生活环境、宗教等与中国有着巨大差异,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一件事、同一种行为方式会有不同看法。大部分来华留学生在来中国之前已经有着稳定的文化观念,再加之招收门槛低导致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对于新的文化环境、新的思维方式有着明显的不适应,尤其适应能力弱的留学生会对新的文化产生偏差、误会,发生文化不适应的情况。我国学生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注重集体利益,淡化个人利益,有着“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理念,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分歧时,往往是通过集体投票或班长、辅导员决定。但在其他国家,即使是亚洲国家也深受西方国家影响,注重个人利益及隐私,讲究公私分明,注重原则,理性大于感性,不会太过于干涉其他人学习生活,这就导致了在文化价值方面的冲突。三、促进高校来华留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的方式(一)加强来华留学生语言训练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来华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生活的关键因素。加强留学生汉语学习不单单使他们在生活学习上更加适应,快速融入校园环境中,而且也能更好地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如果学生汉语水平较差,不单单会影响其在生活上的交流,更会影响在课堂上的交流。当来华留学生刚踏入中国时,即使对中国文化、饮食、生活习惯等有着不理解的情况,但仍充满着好奇,还没有不适应情况。随着汉语课程学习的不断深入,课程的压力、生活的不适、人际交往的困难接踵而来,绝大部分留学生会有较长的一段适应时间,在此之前,难免会有跨文化冲突。作为一名汉语教师,不仅仅要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加强语言训练,更要成为留学生的“引路人”,帮助他们从深层次理解中国文化,尽可能减少跨文化冲突,在中国顺利完成学业。为了帮助留学生减少跨文化冲突,汉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仅要坚持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更要全面、客观地看待西方文化,结合留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性,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站在跨文化角度对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让留学生愿意听、喜欢听、听得懂。此外,在课余时间要加强与学生接触,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学习汉语,学习汉语文化,帮他们克服跨文化冲突,淡化异国他乡的孤独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接纳、认同中国文化。(二)在知华教育中融入中国国情和文化元素要想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的来华留学生,就必须要把中国文化、中国元素真正融入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中,加强文化认同。高校来华留学生中非学历生人数所占比例不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得短期交流生快速融入中国校园环境中,适应在中国的学习生活,避免跨文化冲突,需要高校院校根据自身优势及特点开展以促进文化交流、融合为目的,在开展校园文化和文化体验活动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通过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为留学生文化交流和融合提供平台,丰富留学生业余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引导留学生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例如开设中国文化传统课程,有剪纸、书法、舞龙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强烈的体验课程,这些体验课程的开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让来华留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中国文化,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在实践活动中感知中国,丰富文化知识的积累。此外,高校通过定期组织留学生参与中国民俗体验活动,从而加深留学生对我国民俗了解,正确认识我国民俗风情,更加全面、直观、深刻感受中国民俗风情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加强留学生汉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丰富自身文化知识积累,不断提高汉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