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历史
角度
看待
日本
教育
是否
低下
问题
袁晓涵
2022 年12 月第24 卷增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Dec 2022Vol24Supplement历史角度看待“日本教育力是否低下”问题袁晓涵周琛(东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96)摘要SHITSUKE 是日本家庭德育中重要一环,但是现代日本社会普遍认为现代家庭教育能力低下,觉得现在的家庭教育不如以前,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这需要我们追本溯源,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待 SHITSUKE:从近代江户时期受中国儒学思想的影响,日本就已经有意识的进行 SHITSUKE,并产生了藩校和寺子屋等早期学校教育形态。到明治和大正时期,SHITSUKE 主体由区域共同体转变为了学校,并且逐渐西洋化,这时期是儒学和西方道德理念的碰撞和共存。战后因为经济的高度发展,教育主体又从学校转变为现如今的家庭教育,父母作为教育的负责人十分注重对孩子的 SHITSUKE 和教育,在时代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今日的较为完备的教育格局。关键词日本 SHITSUKE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德育儒学基金项目本论文受到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项目资助。作者简介 袁晓涵,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本科生,研究方向:日本语。一、引言如今日本存在一种声音,孩子们的身心在受到很深的伤害。伴随着一起起青少年暴力事件、一次次校园欺凌事件被报道,根据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 2001 年调查,关于“现在家庭教育能力是否低下”的问题,日本年轻一代中持有“现代能力低下”意识的比例有 54.6%,高年龄一代有 71.9%,超过半数的日本人都认为现代家庭教育能力低下,1 并且很多人觉得现在的教养和教育力不如以前了。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这个结论有一个有力的依据是在日本近些年倍受信赖的 江戸(江户举止),该理论认为在日本江户时代的商人们很注重对子女行为举止的教养,比如用“我开动了”这样的话表达感谢、在船上会举起手表示给对方让座、撑伞时与人擦肩而过之际要倾斜伞面以免淋湿对方等,并且这种说法已经被列入教科书。但是,根据原田实老师证实,这其实是伪史,并无相关史料可以论证。那么历史的事实究竟是什么,现代教育力果真大不如前了吗?二、江户时代的 SHITSUKE 教育意识的觉醒SHITSUKE 历史深远,古已有之。日本从江户时代开始就有三心、六躾()、九言葉、文()十二、理()十五末決 的说法,意思是就是三岁孩子的心智要到达应有的状态,六岁进行礼仪教养,九岁掌握问候礼仪,十二岁会以笔书信,十五岁要明白世间道理。江户时代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它对近代日本教育起到的是奠基作用。江户时期因为儒学在日本已经作为独立的意识形态发展起来了,其本身对江户时代人民的教育意识觉醒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江户商人意识到的三心开始,庶民阶层也意识到孩子由头、身体和心三个部分组成,而心就像操纵人偶的线,在孩子 3 岁之前每天增加一根线,如果粗暴的拉动线的话,由心控制的言辞、举止、表情等就会乱了,所以非常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灵。于是江户时代教育孩子的总体基调是 甘,在现代而言这个词甚至较为贬义,但在江户时期,这是父母将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不进行训斥、打骂、责罚等,也就是所谓的爱的教育,这其实是受孔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理念的影响。所以当时人们认为孩子本质良善,无需过多约束,只需要向更好的方向引导即可,这其实就是肯定的教育。当时主要是否定体罚的,虽然存在一些个例情况,但总体而言与西方相比要少很多。并且受儒学者的影响,当时江户就有关于传播儒学教育观的著作,所以比起对才智培养的智育,人们更看重道德的教养。所以除了忠孝思想之外,还有像对女子三从四德的理念,以及劳动教育中的行为举止的教养会更多一些。从江户时期起,上层统治阶级已经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并且设立藩,幕府设立藩校、乡学以及供士族学习的私塾。这些组织的面对群体都是统治阶级,是上层家庭的学习场所。并且因为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十分推DOI:10.13916/ki.issn1671-511x.2022.s2.004崇儒学,其所设的藩校的教育内容深受儒学影响。所以作为道德意识的儒学对日本 SHITSUKE 也具有深远影响。教育者通过 SHITSUKE 将自己的价值观导向给受教育者,使其形成道德意识,养成道德观。儒学的“礼义仁智信”等对当时的 SHITSUKE 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比如明治的修身教科书中,表明“孝行”是最重要的德行;在寻常小学使用的 修身教典 中,就有 和気清麻呂公、及姉 这样一课,将“忠”加入德行之中,那时常将忠孝放在一起,认为“孝”是“忠”的基础。2 即便现在的日本也同中国一样,十分注重祭祀祖先、敬爱父母和子孙的延续与繁荣,这也是儒教特有的家庭主义在时代的发展中形成的道德体系。儒教对日本人的道德体系及价值观的养成是具有一定作用的,通过 SHITSUKE 将儒学价值观世代相传,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不过从近代开始,虽然已经产生上述所说的藩校等,但它们的数量相对较少,而江户时代的 SHITSUKE场所是寺子屋则占有压倒性数量。寺子屋被定义为了近代初等教育的源头,它的存在具有非常的意义。那么寺子屋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又是如何在全国拥有这样庞大的数量?寺子屋起源于室町时代后期,作为寺院所设的私塾,主要以庶民子弟作为教育对象,主要教授文字的读写和计算的能力。并且随着庶民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寺子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当时的庶民而言,如果将孩子送去寺子屋就相当于劳动力的流失,可是人们对于寺子屋的需求却在不断提高。人们为什么觉醒?首先是因为进入近代之后,动乱的时代结束了,人们迎来了长期安定的生活,这也促进了以农业为首、手工业和商业等产业的发展。人们不需要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了,生活稳定之后人口开始迅速膨胀,这时为了孩子的生存,就势必需要开发新田,所以江户时期的耕地数量也呈爆发性的增长。为了保障耕地的激增确定了土地私有制,可以通过开发新田的方式增加庶民的私有财产。耕地稳定下来之后,人们便开始考虑对土地进行投资,想要提高单位面积的收种量,于是改良耕作、培育水田旱田等方法也随之产生。为了满足当时的需求,农书也就应运而生,并且为了经营农业,计算也是必要的,所以人们逐渐产生了要学习读写算的意识,这也就是为什么寺子屋在农村盛行的原因。除此之外,寺子屋在城市也很受欢迎。江户时候开始产生雇佣工作,这是一种从封建隶属关系向买卖劳动力形式的变化。以契约为主的雇佣关系得以建立,劳动雇佣合同也出现了,并且因为人口的增长,一家会有多个孩子,于是一般由长男继承家业,次男、三男等外出学徒或者工作。为了明了合同细则,以防缔结不正当契约,也需要学习契约、正文等内容,所以在签订学徒契约时,寺子屋的教育也是有必要的。总结江户时代的教育力:受儒学的思想意识影响,开始产生了教育意识,并且推崇肯定的教育。上级阶层更加关注教育和 SHITSUKE,并且设立专门的场所供世家子弟进行学习,民间也产生了寺子屋这样的教育机关,不仅体现了政治经济的社会变动,也代表了人们教育意识的觉醒。不过当时教育意识和 SHITSUKE 的普及率非常之低,只在小范围内存在,教育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三、二战前的 SHITSUKE(明治、大正时期)教育力快速提高进入明治之后,SHITSUKE 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变化。首先是教育主体的转变。明治早期之前,家庭并不承担教育的任务,而是由区域村落的共同体来教养孩子,具体承担者是村中的长者、年长的孩子。而进行教育教养的内容也大多与劳动和生产有关,或是村落传承与历史,或是神话神学,与我们今日所说的教育大相径庭。并且因为生计问题,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不是家庭的第一大事,优先考虑的是收成和生活依靠问题,也会出现将孩子卖出或送出的现象。说起家庭教育,家庭和教育这两个词在明治早期是没有关联的,“家庭教育”这个概念也是在明治后期形成的。3 从大正时期起,医生、银行职员等富裕家庭的新中产阶层出现了,家庭正式开始承担教育作用。此时就已经有家庭教育意识的新中产阶层以及上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已经趋于同一类型,但是因为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和热衷,所以对学校教育方式非常关注,还产生了 廊下 这样的词语 父母对学校提出要求,是为了和家庭教育一致。不过总的来说,那时候新中产阶层对学校的信任度还很高4,此时家庭教育意识也只存在于一小部分的中上阶层。不过在劳动形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下,学校教育也开始初具雏形了。从江户时代就已经产生了的寺子屋,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早期形态。作为民间授课的寺子屋,参考书大多是以生活实用为主的手写教材,是僧侣、先生等自己制作装订的范本,被称为 往来物。明治时期又因为学习西方,重新审视了教育体系并进行改革,目标即是向西欧化教育改革,1872 年颁布的 学制,才真正意义上确认了学校教育的制度,推动了日本教育制度的西方化。学制 学习西方近代学校的授课内容制定了中小学的课程内容,但和江户时代最大的区别在于,明治时期关注科学和西方技术的学习,在德育上所占的比重是很低的,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修身科”,其理念就是调整行为、端正心态,作为学制 中德育的着眼点,“修身科”被定义为第六科。当时学制 的意图471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24 卷是为了文明开化,获得西欧先进国家的知识和文化,立身之本在于学习知识和技术,而作为德育的“修身科”,其实并不受重视。“修身科”的教科书多是讲解西方道德伦理观念的,教科内容主要由有关个人(勤奋、养生、节约、宽容、忍耐、诚实等)、有关人际关系(守约、施恩、博爱、交友、主从、贵贱等)和有关社会公德(权利、义务、正义、爱国、经济生活等)三个方面内容组成。5 除了教科书之外,在道德理念上日本也开始西洋化。当时受西方观念的影响,产生了实利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观念,这对后来的道德和教育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总基调也不是上述所提及的肯定的 SHITSUKE,而是变成了否定的 SHITSUKE。因为欧美大多是以“原罪”为前提的严格教育,为了驱除人们心中的“恶”需要体罚,所以明治时期日本开始进行严格的否定教育。举个例子,作为近代日本杰出教育家和思想家的福泽谕吉对于 SHITSUKE 教育理论的西方化具有卓越贡献。他指出东洋缺少的无形方面便是“独立心”,即自我支配,不依靠他人之心,这一点对日本人的性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SHITSUKE 与孩子的性格养成息息相关,至今一个侧重点就是非常重视孩子的独立能力,拒绝给别人“添麻烦”,日本传统社会非常注重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在日本一份名为“斥责孩子的原因”的问卷调查之中,“给别人添麻烦”的选择比例远高于其他原因。日本社会向来具有“不给人添麻烦”的国民性,因此日本家庭非常注重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以及对孩子的素养教育,日本父母常教育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使得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6 日本的 SHITSUKE 教育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以“给别人添麻烦为耻,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特征。日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尝试自己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在许多家庭中,孩子到一定年龄,父母就会要求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大部分家庭都会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帮助父母做饭、饭前准备、饭后收拾、自己去买东西、修剪花草、打扫卫生、整理自己的房间等等。7 此外,福泽谕吉也强调民主和平等,他认为人可以通过学习改变不平等,他的理念对当时的“文明开化”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过当时的保守派认为教学之要在于“仁义忠孝”,主张复活儒教,将道德教育作为中心,这便产生了长达几十年的保守派与革新派间的斗争。作为代表传统道德思想的儒家观念和西方的自由民权思想的斗争,都在当时的 教育令 、教育改正令等教育法令中有所体现,那也是属于明治时代社会思想的碰撞和冲击,在激进的民主化下,人们也开始审视教育上落下的义务和责任,也对后来的 SHITSUKE 以及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战前可以说是教育和 SHITSUKE 的快速发展阶段,学制的颁发、学校教育的普及、家庭教育的产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