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发展的缩影__文化传承...文化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与特征_何春耕.pdf
下载文档

ID:2272422

大小:2.10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历史 发展 缩影 _ 文化 传承 纪录片 历程 特征 春耕
非物质文化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且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文艺艺术类、工艺技术类与节日仪式类传统文化事项”。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以影像的方式承载非遗文化,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播与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数字技术的快速进步,社会信息化程度在不断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具有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与发展空间。中国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创作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萌芽起步阶段(20世纪初1949年)(一)戏曲纪录片的拍摄(19051919年)电影在其诞生后的次年就传入中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留学日本的任庆泰摄制完成了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担任主演的中国第一部戏曲纪录片定军山。尽管该时期的电影技术仍较为稚嫩,可还是能够向观者呈现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等经典片段,影片拍摄时多选择武打动作激烈或舞蹈画面精美的片段以增强影片观赏性。拍摄定军山之后,丰泰照相馆也相继摄制完成了由谭鑫培所担任主演的纪录片长坂坡、由俞菊笙和朱文英所主演的青石山及由小麻姑主演的杀子报和纺棉花等剧作片段的摄制。1918年商务印书馆成立了影戏部,拍摄了春香闹学天女散花等多部戏曲纪录片,保存了我国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与周信芳的经典京剧表演片段。1921年中影公司出品的京剧四杰村内容更为完整。中国戏曲纪录片的摄制标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萌芽,尽管拍摄对象是相对被动且固化的舞台表演,其表现对象与电影语汇单一,未能达到充分融合,但是这种内容表现形式客观且真实,是原始状【摘要】我国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留存下来的珍贵财富,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我国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初至1949年期间,以戏曲纪录片与人类学纪录片的兴起为标志的萌芽起步阶段;二是1949年至2000年期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尝试与改革开放时期的复兴的探索发展阶段;三是2000年以来,经过新世纪初期的繁荣与数字时代的多元化呈现的成熟创新阶段。我国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缩影与文化传承的探索。【关键词】纪录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时代;创作历程;发展特征我国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与特征文/何春耕张宇铮何瑶历史发展的缩影文化传承的探索30传媒理论DOI:10.19544/ki.bmyj.2023.0007NORTH MEDIA RESEARCH态的呈现。在我国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诞生的初期,戏曲纪录片为后人的学习与研究京剧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为我国京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立下了功劳。(二)人类学纪录片的兴起(20世纪20年代)人类学是主要以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最初起源于欧美,兴起于19世纪,人类学的诞生时间要比纪录片稍早一些,但其实纪录片的诞生之初就已经与人类学紧密相连了。1922年,美国人罗伯特费拉哈迪摄制完成的北方的纳努克标志着人类学纪录片的诞生。随着人类学的兴起与发展,更多的人类学家开始逐渐拟用电影技术来帮助他们完成田野调查的工作,纪录片与人类学的联系逐步密切,许多人类学家和纪录片摄制者运用影像完成了许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工作。中国人类学的研究起步于五四运动前后,代表人物蔡元培、凌纯生、潘光旦、费孝通、吴文藻、林慧祥等,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终于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1908年,意大利人劳罗摄制的纪录片西太后、光绪帝大出丧较为完整地呈现出了两位满族统治者的葬礼,标志着外国人在中国拍摄的第一部人类学纪录片的诞生。由中国人独立摄制完成的首部人类学纪录片则始于1933年5月,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的勇士衡、凌纯声以及芮逸夫在湘西瑶族、苗族等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时用携带的摄像机拍摄完成。这是一部关于苗族文化及其生活场景与状态的电影,也成为了我国人类学学者在研究调查中以影像技术作为研究辅助的历程起点,达到了保存文化真相与特质的目的。此后,由杨成志、伍锐麟所带领的岭南大学及中山大学团队在海南彝族与苗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时,均采用电影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拍摄,勇士衡和凌纯声在云南省对边疆民族进行调查时运用摄影技术对非遗文化进行影像化的记录,呈现了这一时期当地的民族风土人情,为我国以后的非遗文化研究及传承留下了重要的影像资料。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中国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的步伐缓慢了许多。1940年,由郑君里、韩仲良制作完成了大型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民族万岁,时长近两个小时,以丰富的素材呈现与报道了藏族、回族、苗族、彝族等各地区人民支援抗战的动人事迹及各个民族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虽影片最初的拍摄目的是为了抗日宣传,但郑君里在影片中通过良好的制作手法,比如巧妙地运用蒙太奇处理与场面调度等,呈现出各个令人难忘的场景,从回族同胞在清真寺中虔心祈祷胜利和平到互助县土族风土人情、藏族姑娘载歌载舞等,郑君里通过镜头对各个民族文化的记录与呈现也流露出了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敬与热爱。二、探索发展阶段(1949年2000年)(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尝试(19491977年)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目标,纪录片成为各个民族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通过电影手段记录民俗风情,可以使各民族通过影像进一步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并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更深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那时的纪录片创作者摄制了多部展现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后新气象的纪录片作品,譬如中央民族慰问团赴往各民族主要活动区域访问时拍摄的作纪录片作品光明照耀着西藏(1952年)和欢乐的新疆(1964年)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纪录片的样式以新闻纪录片为主,虽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影片主要内容的纪录片较少,但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如以天津传统民间艺术泥人张彩塑作为拍摄对象的泥人张,以中国最古老的民间传统手艺之一剪纸为主题的剪纸艺术还有讲述版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版画艺术等。1951年,以郑君里、张永华、史东山、刘德源、成荫汇组成的中国电影代表团带着 中国民族大团结边疆战士煤都31传媒理论风光与景德镇陶瓷等纪录片赴往捷克斯洛伐共和国参加第六届国际电影节,其中中国民族大团结 荣获得了此届国际电影节的特别荣誉奖。1956年,长城影片公司摄制的中国民间艺术,具体记录了20多项历史久远的中国民间艺术的现存状态。1957年,毛泽东主席提议将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原本面貌与真实生活状态通过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通过观看关于少数民族的影像资料可以让中央领导对中华少数民族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以制定出适宜的少数民族政策。此后,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与八一电影制片厂合作,同时也邀请了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民族文化教授与社会学家等研究学者,在专业的电影制作者的指导下共同推出了22部123本影片作品,根据影片的内容特征,其被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其中大部分的影片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要拍摄对象,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十分珍贵的影像资料。团队跋山涉水,赴往全国的各个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影片的拍摄,其中包括景颇族黎族佤族凉山彝族丽江纳西族的文化艺术西藏的农奴制度等。在此期间中国纪录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与记录带有人类学的视角,这也体现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对各民族关系的融洽和民族大团结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把少数民族文化视作其滋长与发展所不可替代的必要土壤,所以在这一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以人类学纪录片作品作为载体,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间音乐、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舞蹈等多形态的民间艺术得到了更好的记录与呈现。(二)改革开放时代的复兴(19781990年)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中国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得到复兴。1978年民族研究所完成了今日赫哲族的摄制,影片拍摄对象为赫哲族,其通过影像展现该民族在改革开放初期渔猎生活所发生的改变。同年,祖国各地节目在央视播出,这一栏目所播出的纪录片作品主要以中国的文物古迹、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等作为题材,影片在展现祖国各地的面貌特征的同时也不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拍摄记录的镜头。1979年,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创建了自己的电影组,在完成召集电影制作的专业人员且购入了大量电影拍摄器材的准备工作后,终于使之具备了独立制作影片的能力。1980年,民族研究所电影组便赶往贵州拍制以苗族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系列作品:苗族苗族的工艺美术清水江流域苗族的婚姻苗族的节日苗族的舞蹈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苗族文化的多姿多彩。1980年至1990年间,各个地区的民族研究机构以及高校研究学者们纷纷涉足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拍摄。在此期间,中国拍摄完成了近20余部戏曲纪录片与30部左右的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的纪录片,其中优秀的作品不胜枚举,有由石岚导演制作的杨三姐告状、展现北京曲剧的清宫怨、由民族所电影组摄制完成的大理白族的名胜古迹黎族节日三月三哈萨克族的音乐舞蹈与艺术等。在80年代后期,人类学纪录片的摄制也引起了许多音像公司的关注,其中东宇影视有限公司与东亚音像有限公司最具代表性,他们相继对20多个民族进行了拍摄记录,制作完成了80多部纪录片。(三)栏目化盛行下的发展(19902000年)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步伐放缓,电视业成为后起之秀,此时纪录片的创作发展与生产传播也更顺应了电视行业,中国迎来了纪录片创作的栏目化时期。这一时期的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异军突起,其创作内容与形式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1990年,纪录片栏目地方台30分钟通过央视顺利推出,此后近10年里,其相继播出了龙脊姐妹溪 等数部经典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作品。1991年1月,中日合拍纪录片望长城。望长城通32传媒理论NORTH MEDIA RESEARCH过自然且质朴的方式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诠释与描写,不恪守陈规,以真切诚恳的态度记录长城周边各地区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让观众感到耳目一新。望长城不仅在国内掀起热潮,日本东京广播公司(日方片名万里长城)也与中央电视台同时播出,且双方都创下了纪录片的最高收视率,望长城 的出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其在世界范围内有近五亿人通过该影片目睹了长城的风采。从这一年开始,中国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走出国门,迈向了世界。20世 纪90年 代 是 我 国 非 遗 类 历 史 文 化 纪 录片走向世界的辉煌时代,由高国栋与康健宁联合制作的讲述游牧人家与海上渔民的纪录片沙与海荣获第28届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奖,重新编辑后 又 入 围 了 日 本 山 形 国 际 纪 录 片 电 影 节。1997年,由梁碧波所执导的纪录片三叶草荣获第20届法国国际真实电影特别奖,次年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第40届意大利佛罗伦萨波波里电影节等。20世纪90年代摄制了相当一部分走向世界的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除上述所例举的获奖纪录片之外,还有山洞里的村庄远去的村庄楚布寺婚事等优秀纪录片作品,他们承载着中华文化,以影像将中国推向世界,在我国的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史上留 下 了 浓 墨重彩的一笔。三、繁荣创新阶段(2000年至今)20世纪末期,我国的纪录片创作的大型系列片变少,而展现小人物、社区等小题材的纪录 片作品不断涌现。但是纪录片创作者们在历经这一段短暂的平民化的纪录片创作时期后,在21世纪初期创作者们又将视线转移到表现国 家 民 族 历史文化的宏大主题上,由此,在新世纪初期,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大制作、大题材、大投资的展现宏大主题的纪录片作品。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促使我国的非遗类历史文化纪录片创 作 进 入 到 了 一 个繁荣成熟阶段。(一)新世纪初期的繁荣成熟(20002009年)2005年中日再次联合摄制纪录片 新丝绸之路。拍摄期间,制作团队重返丝绸之路,探寻恢弘的古文明,挖掘丝路途经城市的文化,且从中选择了喀什、敦煌、和田、楼兰等十所城市对其当地的文化遗产以及风貌特征进行记录。在新丝绸之路中一批久经封存的文物与考古研究的新发现被首次掀开其神秘面纱,通 过 影 像 面 向 观众,让观众们真正地通过影片了解西部地区深厚且博大的文化,通过对这条承载着文化的古代商道的拍摄,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国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