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开发区
发展
大会
讲话
在开发区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李强
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大会,专题研究部署开发区工作,主要目的是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推动开发区作出更大贡献。这次会议放在某某工业园区召开,带有现场会的性质。上午我们在园区作了参观考察,相信大家都很有感触。某某工业园区是我省中外合作、开放创新的典范,他们总结了x条经验,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借鉴。刚才x家开发区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还有xx家开发区作了书面交流,也都有各自的特色。会议结束前,省长还要作具体部署。这里,我先讲四个方面想法,与大家一起讨论。
一、把握开发区发展的大方向
开发区是我省发展的优势所在,园区经济是某某经济的一张靓丽名片。自xxxx年xx月国家批准某某、某某设立开发区以来,全省开发区已经走过了xx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成绩。xxxx年,全省列入开发区管理序列的xxx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创造了全省一半左右的经济总量、xx.x%的财政收入、xx.x%的工业增加值、xx.x%的实际使用外资、xx.x%的进出口总额、xx.x%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说,开发区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对外开放、加快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所有亲历开发区发展变迁的拓荒者、建设者和管理者,所有关心和支持开发区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都有理由为之感到自豪!
全省开发区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宏观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未来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优势对我们形成的“两头挤压”仍在加剧;外资大规模进入和低成本劳动力相结合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回肯定是回不来了;现在各类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的硬约束越来越强,用地难、污染重、产出效率低的问题日益凸显;开发区的政策和体制优势弱化,相对于东部地区,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减少,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我们的先发优势在丧失。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开发区的路子到底怎么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今年年初,国家出台了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各类开发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同时要求东部地区开发区要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研发基地,沿海沿江开发区要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带动效应的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为开发区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我省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开发区发展的主攻方向,就是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推动开发区向现代园区特别是现代产业园区转型。实现这个转型,必须坚持“六个突出”:一要突出特色发展,塑造产业发展特色、投资环境特色、办区模式特色;二要突出创新发展,发展新经济、创造新供给,推动企业集群向产业集群转变、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变;三要突出绿色集约发展,大力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四要突出双向开放,坚持更高水平“引进来”和更大步伐“走出去”并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五要突出发挥市场作用,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开发区建设运营,通过市场手段把企业引入转型升级的轨道;六要突出优势再造,把构建一流营商环境作为重要任务,推动开发区由依靠低要素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二、着力推动开发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
习总书记视察某某时指出,“某某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产业结构链条的中低端,要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开发区是产业发展主阵地,我省产业结构要跨越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很重要的是看开发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的成效。最近我一直在考虑,对我省开发区的发展,能不能有一个聚焦性的工作指向和抓手,以此来推动转型升级,努力把现代产业的特色做得更加鲜明、支撑力和竞争力做得更强。我想能不能提“一特三提升”:
所谓“一特”,就是着力打造特色创新集群。
创新活动从来都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趋于集群,成簇地发生。像美国的互联网产业主要集中在硅谷,航天产业主要集中在休斯敦,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在波士顿、旧金山等地区。我们要遵循创新规律,在打造特色创新集群上用功发力。
打造特色创新集群,基础是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不仅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形成学习效应,创造集体品牌,更重要的是能够优化创新条件,提高创新浓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甚至可能形成“产业黑洞”。回过头来看,我省发展得比较好的开发区,大多得益于特色产业集群的打造。但客观地说,不少园区仍然是企业扎堆,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究其原因,跟我们的传统发展思路有很大关系,往往更看重短期的经济增长,工作中有急功近利的倾向,对产业发展的规律把握和运用不够。各级各类开发区都要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从细分领域和行业中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特色产业一旦确定,就要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定力,用心去做、久久为功。
打造特色创新集群,关键是要加快集聚特色创新资源。要什么就引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除了招引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高端服务平台尤其要下功夫去做。像专业化的研发设计平台、孵化器平台、检验检测平台、咨询评估机构、人才和技术交易市场以及各类产业创新联盟等,都要加快完善起来。要更多地鼓励以企业或协会为主体,搭建专业性的活动平台,促进高端创新资源的集聚。同时,产业发展普遍需要的法律服务、金融服务、创业服务等,也要相应匹配好。
在所有资源里面,人才是最核心的资源。我国人口红利已经基本结束,接下来能够重点挖掘的必将是人才红利。全省开发区要把引才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对那些特色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特别是高端和领军人才,要舍得下本钱,想方设法引过来、用起来。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最近以某某、成都、西安、某某还有某某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推出了包括落户、租房、购房等吸引大学生的政策“大礼包”。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面广量大的开发区更要注重打好特色产业牌、特色平台牌、特色生态牌,精准引才、错位引才。我们讲产业集聚人才,还要讲人才引领产业。有条件的开发区特别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对未来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进行超前布局。
所谓“三提升”,就是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智能制造普及率。
一是提升土地产出率。我省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总体上是比较粗放的,单位建设用地的产出率不高。现在,不少开发区希望省里能在土地指标上给予支持,即将出台的《实施意见》也作了回应,对年度考核前xx名的经开区、前x名的高新区给予倾斜。这是鼓励先进的考量,但更要强调的是,以土地粗放式扩张支撑开发区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不要说苏南的开发区,即便是苏中苏北一些开发空间还较大的开发区,如果继续按照“摊大饼”式的老路走下去,很快也会走不下去。要树立“亩产论英雄”的导向,按投入强度和单位产出水平,对“低产田”和“高产田”进行差别化的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在“有限”的空间里争取“无限”的发展。要鼓励建设多层厂房,加大对闲置用地、低效用地和批而未供用地的处置力度,推进存量土地二次开发,不失时机地做好腾笼换鸟的文章。去年下半年以来,某某市启动了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了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综合评价机制、以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为重点的激励机制、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预测决策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要及时总结经验,在全省开发区推开。
二是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近年来,全省开发区以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为重点,积极推进循环化改造,不少园区还成为国家级或省级的示范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不能简单地看拿了几块牌子,更重要的是要看能不能有效循环起来,真正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如何推动前端的清洁生产、后端的废弃物资源化,如何促进上下游企业的链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开发区都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努力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利用。化工行业是典型的链式生产行业,要以推进“xxx”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快各类化工园区的循环化改造,提升化工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到xxxx年,省级以上园区和所有化工园区(集中区)要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
三是提升智能制造普及率。在大院大所对接会上,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院士讲,某某优势延续的关键是智能制造,某某产业交替的驱动是智能制造,某某动能转换的引擎是智能制造,确实很有道理。我们搞智能制造,实际上走的是一条追赶型的发展道路。要坚持循序渐进,全面普及电子商务,大力推动“机器换人”,努力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全过程的互联网化,积极创建智能工厂。要坚持分类施策,电子、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推广关键岗位的机器人替代;石化、新材料等流程制造企业,可以推行自动化生产线改造;汽车、海工这类企业,可以开展数字化车间建设,等等。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园区建设已经成为趋势,有条件的园区在这方面要积极探索、先行一步。
三、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列
关于改革,着重强调四件事:
第一件是园区整合优化。目前,我省开发区总体上呈现出“多、小、散”的格局,除了经国务院、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的xxx家外,还有大量的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服务业集聚区、高新产业园等园区。开发园区并不是越多越好,多了难免出现产业结构趋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恶性竞争频发等情况,整合优化势在必行。今后,原则上实行“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的模式,以国家级开发区或者发展水平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相邻、相近的开发园区,逐步使全省开发区数量达到比较合理的规模。要强调的是,整合优化并不是几个园区简单合并,而是要兼顾好各方利益,发挥好各自优势,争取产生聚合效应。
第二件是园区管理体制改革。随着开发区面积的扩张和发展的深化,强化开发区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必然要求。某某高新区与虎丘区、某某高新区与新吴区、某某高新区与新北区,基本实现了区政合一的管理体制,大方向应该是正确的,但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效率降低的问题。对我省大部分开发区而言,还是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推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实行管理机构与开发运营企业分离,在机构设置上搞“大部制”,集中精力抓好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某某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较好地结合了开发区与行政区的优势,值得借鉴。
第三件是建设运营体制改革。过去我们搞开发区,没钱、没技术,也没有经验,只能由政府主导。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融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市场主体实力不断增强,参与开发区建设运营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在这个时候,很多事放手由市场来做可能反而更好。要解放思想,在做好规划引导和监管的同时,完善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广泛吸收有意愿、有实力、有技术的市场主体,参与开发区的建设运营,条件成熟的也可以直接托管。
第四件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大力推广某某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试点经验,推进“不见面”审批,推行大项目代办制、一般项目网上办理,实现“企业x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x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证、xx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的“xxxx”目标。另一方面,要大胆探索,积极开展新的试点试验,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引向深入。开发区要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和魄力,省级机关各部门也要予以大力支持,试了效果好的就及时推广开去。
开放是开发区的天然基因,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实践中,开发区理应继续当好排头兵。这里重点强调三条:
第一条是大力复制自贸试验区经验。国家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快x年了,这期间分两批明确了地方可以复制推广的事项。从我省落实情况来看,总体是好的,首批xx项已经基本落实,第二批xx项中有xx项已经落实,还有x项开始试点。对落实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制约,要认真梳理,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面落实到位。要发挥好开发区、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开放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重点支持某某工业园区深入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在已经复制推广xx条经验的基础上,争取创造更多的经验。对各自贸试验区正在或即将开展的改革事项,省相关部门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