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减”背景下教育现象学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融合_李若新.pdf
下载文档

ID:226853

大小:1.34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双减 背景 教育 现象学 博物馆 活动 融合 李若新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9(1)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doi:10.16703/ki.31-2111/n.2023.01.011李若新.“双减”背景下教育现象学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融合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1):62-68.“双减”背景下教育现象学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融合李若新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0引言教育现象学在国内的发展已近 20 年时间。教育现象学以其作品的通俗性、视角的新颖性等特点,得到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的极大关注。2020 年 9 月,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 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旨在促进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发,推动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紧密结合,发挥好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功能。博物馆是以教育为最主要目的的公益性场所,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和“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博物馆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属性,不妨通过教育现象学与博物馆教育的融合,用教育现象学方法指导博物馆的教育活动。1关于教育现象学1.1什么是教育现象学教育现象学(phenomenological pedagogy),也有学者将其直译为“现象学教育学”。它属于教育学范畴,同时具有区别于一般教育学的鲜明实践性、人文性、规范性和反思性特点,是一门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以现象学方法为方法论,在教育生活世界中追寻教育意义的指向智慧的学问1。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现象”,这种“现象”更多是指教育过程中真实情境下的真实体验。教育现象学试图在教育活动中摆脱理论和预设的概念,将教育者已有的成见、看法、观点先搁置起来,首先直接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并对它们做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对教育具体情况的敏感性和果断性2。1.2教育现象学的主要理论(1)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智慧,这种“智慧”不仅表现在教育者应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个性化的传授方式,更重要的表现在教育者应具备教育机智。(2)通过对现实世界、日常生活的直接体验,提倡感知教育活动中的“真现象”并从中探索教育的本质。(3)将知识的形成过程概括为体验-理解-构建。受教育者在群体中的发展生存能力应建立在自我思考和判断的基础之上。(4)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和生存技能的积累,还应充分重视受教育者个人能力的培养。摘要探索将教育现象学与博物馆教育相融合,用教育现象学方法指导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设计开发、开展和总结,拓展了教育现象学的研究领域,有助于开展好针对于中小学生群体的博物馆教育活动,为推动博物馆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视域。关键词教育现象学后疫情时代双减博物馆教育活动 课程62-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9(1)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1.3教育现象学产生的背景教育现象学在现象学运动的大背景下,产生于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荷兰131。现象学运动的创始人是著名哲学家胡塞尔(Husserl),他将现象学方法用于对纯粹意识的本质结构的研究,企图建立一种超验唯心主义现象学体系3。但由于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是可以服务于不同目的的,因此除了被运用到哲学领域以外,还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关领域。施皮格伯格(Spiegelberg)认为,现象学运动的本质是现象学思潮的发展,因为现象学不是一种静态的哲学,它的发展取决于它所遇到的“事物”,它所遇到的领域的“结构”3。1928 年,胡塞尔将现象学引入到具有浓郁人文传统的荷兰,并逐渐形成几个现象学研究中心,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乌特勒支大学的现象学研究中心,它为教育现象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如果将 20 世纪 20-30 年代德国海德堡大学校长克里克(Krieck,E.)在教育领域简单引入现象学看作是教育现象学的孕育时期132,那么乌特勒支大学的学者对于现象学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系列研究标志着教育现象学的产生。在这些学者中,兰格威尔德(Langeveld)以 教育学的科学本性 奠定了其教育现象学创始人的地位133。1.4教育现象学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对教育的影响教育现象学萌芽于德国,正式产生于荷兰,逐步成熟于加拿大。20 世纪 70 年代,教育现象学在北美形成研究传统并得到极大发展,如今已成为较有影响的教育研究范式。当代教育现象学最重要的代表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马克斯 范梅南(Max van Manen),他以胡赛尔等学者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发展了理解儿童直接生活体验的现象学方法,将之发展成为人文科学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并在不同学科领域得到应用。教育现象学在国内的发展始于本世纪初,通过译著、研讨会等形式逐渐被国内教育界人士了解和关注。教育现象学作为一门实践之学,将吸引更多教育工作者从事脚踏实地、基于教育生活体验的教育研究;坚持教育现象学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教育工作者重新关注教育的本真,并带来变革教育研究思维的可能1203。自 17 世纪末博物馆进入大众生活至今,博物馆教育理论一直伴随着社会发展而更迭。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比较直接的方式是将已有的教育理论进行解读、转化和运用。博物馆教育并不是独立的领域,了解经典的教育理念和工具,有助于博物馆在实践中结合用户特点选择较为妥当的教育方法4。教育现象学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具体方法,有理由引起博物馆的关注。因此,可以尝试将教育现象学理论融入到针对于中小学生群体的博物馆教育活动中来。2博物馆教育的方式和特点2.1博物馆教育的方式从博物馆教育的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有展览式教育、实验式教育、探究式教育、研学实践式教育,此外还包括科普报告、讲座、科普剧、非遗项目传承、手工制作、趣味竞赛等;从教育方式上看,主要有感知体验式教育(即先让受教育者感受到有趣的现象再说明为什么会这样)和引导启发式教育(即先在预设的情境中指导启发再让受教育者总结并得出结论)。2.2博物馆教育的特点首先,博物馆教育属于社会教育范畴,具备社会教育的一般特点;其次,博物馆教育的形式较为灵活,可以根据观众的年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开展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教育活动;第三,博物馆教育的内容具有宽泛、非系统性的特点。博物馆教育鼓励观众自己观察、思考,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参与某一类型的教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不做过多的理论知识铺垫,单是在现有条件下激发参与者的学习兴趣;第四,博物馆教育的手段更加新颖,通过社交媒体、数字化等技术手段,使教育活动更具时效性、参与性、互动性;第五,博物馆教育的对象具有非特定性、相对单一性的特点。从目前的情况看,参观博物馆的观众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情况各不相同,但就参与教育活动的热情程度来说,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群体。3“后疫情时代”和“双减”政策大背景下的博物馆教育活动思考“后疫情时代”并不是指新冠病毒疫情完全消失,而是指疫情虽然得到控制,但还是会局地散发,处于常态化防控并对社会经济、文化及人们的生产、63-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9(1)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在进行资源选择、活动设计之前要充分认识到“后疫情时代”对于受教育者和博物馆自身的影响。首先,博物馆的观众结构和数量产生了极大变化。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所有博物馆都采取了预约和限流的措施,观众人数明显减少,特别是以学校为主体的团体参观量也明显下降,因此以往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开展的较大型教育活动应该适时地改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教育活动;其次,应该充分认识和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博物馆在疫情防控知识普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人们对于新冠病毒疫情不再感到陌生,但是由疫情引发的“阴影”却挥之不去。许多人由于疫情原因被隔离,甚至遭遇降薪、失业,这难免会造成人的心理上产生恐慌、失落、焦虑等情绪。成年人的负面心理情绪会直接映射到家庭中未成年人的身上,所以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应该重点关注如何缓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压力,创造温馨和谐的教育情境,增进博物馆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信;第三,要进一步加强馆校合作,充分了解学校和学生的需求。新冠病毒疫情的发生使学校教育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学校因疫情导致学期内线下教育时间不足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博物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应该考虑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开发既适合在博物馆现场开展的线下教育活动,又适合在线上观看的教育活动节目。同时还应该注意在内容上与学校线上教育相衔接,在形式和表现力上进行优化,提高受教育者的兴趣和参与热情,避免因枯燥乏味和视觉、心理上的疲惫而产生厌学情绪;第四,要充分运用好新媒体工具。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很多伪科学、谣言通过新媒体工具快速传播,同时又有新媒体专门对公众进行科学普及,使那些伪科学和谣言很快不攻自破,可见,新媒体工具是一把双刃剑。博物馆的教育活动要利用好新媒体工具拉近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使受教育者感受到博物馆的教育比学校教育更亲切,比家庭教育更渊博。只有运用好新媒体工具,博物馆教育才能开展好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的新形态5,并以此充分弥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鸿沟。“双减”政策的初衷并非只是“减”,还有“加”。“双减”政策鼓励社会机构整合优质资源联合,支持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课后育人活动。博物馆作为以教育为最主要目的的公益性场所,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职责,支持好“双减”政策的落实。在设计、开展教育活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考虑开展教育活动要在合适的时间段。博物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应根据学校教育的时间来确定自身开展教育活动的时间段和时长。除原本在寒暑假期间和节假日进行的教育活动之外,在平时学生结束学校的学习之后,博物馆应该适时开展教育活动。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 明确提出6:为小学生开展的课后教育应在下午 3 点半以后进行。这就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增加了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量,相应的后勤保障、技术支持等工作也应做好充分准备;第二,考虑教育活动的内容要进行丰富和拓展。无论是综合性博物馆,还是专题类博物馆,在开展教育活动时都会体现自身的特色,这本无可厚非,但需要注意的是,课后教育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应该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博物馆教育活动的“效率”。比如,在经济发达地区,博物馆的数量和资源都相对丰富,如果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只注重“个性”,那么很有可能出现像大学选修课有的课堂座无虚席、有的课堂门可罗雀的情形,这就造成了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博物馆的数量和资源相对较少,又会产生不能满足受教育者差异化需求的问题。因此,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在设计开发时,应适当弱化自身的“个性”,着手使教育活动的内容更丰富、综合性更强、涵盖面更广,让教育活动形成可以交换、共享的资源包,使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不再是私有的和区域性的;第三,考虑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需求。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分为线下和线上两种形式。线下教育活动有的在博物馆内进行,有的在学校进行,有的在社区进行,所处的场地不同,面对的受教育者的结构、年龄也不同,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需求。比如,在社区进行的教育活动,参与者的年龄结构和知识储备差距很大,个体的理解能力也存在差异,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需要注重具有普遍性和通俗性的特点;在博物馆和学校进行的教育活动,参与者的年龄结构、知识64-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9(1)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储备相对统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要具有针对性:对小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要突出趣味性和故事性,对中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要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对高中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要突出探索性和研究性。线上的教育活动分为视频点播和直播两种形式,视频时长需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合理设置。按照 2018 年教育部等 8 部门联合印发的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的相关要求7,小学阶段课后教育视频宜不长于 15 min,中学阶段宜不长于30 min,高中阶段虽然没有具体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