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珊瑚岛》中的福音教化观念与英国民族性建构_陈兵.pdf
下载文档

ID:226811

大小:314.08K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珊瑚岛 中的 福音 教化 观念 英国 民族性 建构 陈兵
DOI:10 13796/j cnki 1001 5019202301005珊瑚岛 中的福音教化观念与英国民族性建构陈兵摘要:英国维多利亚中期历险小说作家罗伯特巴兰坦的名作 珊瑚岛 ,讲述了三个秉性不同的英国少年遭遇船难后在南太平洋海岛上的生活经历及其对土著的改造,体现了当时福音教化的观念。通过对三个虔诚、勇敢的英国少年的刻画,小说构建了文明理性、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与绅士精神,同时秉持自由帝国主义理念的英国民族身份。小说在回应英国维多利亚中期社会潮流的同时也协助强化了英国社会的自我形塑。关键词:巴兰坦;珊瑚岛 ;福音教;自由帝国主义;英国民族身份中图分类号:I5610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5019(2023)01 0039 08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BWW055)作者简介:陈兵,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210023)。一、引言现代读者在阅读 1983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19111993)的代表作蝇王(Lord of the Flies,1954)时,往往会发现它在故事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上都借鉴了 19 世纪中期英国作家 M 巴兰坦(obert Michael Ballantyne,18251894)的历险小说 珊瑚岛(The Coral Island,1857),是对 珊瑚岛 的模仿与反写。但真正读过 珊瑚岛 的现代读者可能不多。实际上巴兰坦是 19世纪中期英国的代表性历险小说作家,声誉卓著。珊瑚岛 是一部“鲁滨孙故事”小说,描述了杰克、拉尔夫、彼得金等三个秉性不一的英国少年遭遇船难、流落南太平洋珊瑚岛的生活和归化当地土著的故事,出版后风行一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还有许多中年读者宣称珊瑚岛 是自己少时最喜欢的小说。1851 年 5 月,也即 珊瑚岛 出版前 6 年,英国在海顿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工业博览会,标志着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从此迈入现代工业社会。这个时期英国在各方面都领先于西方列强,体现出强大的工业实力。英国朝野上下都陶醉于英国的强盛,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与此同时,18世纪中后期兴起的福音教也随着英国国力的增强而发展壮大,开始在英国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福音教主张的勤勉工作、道德自律和宗教虔诚成为维多利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主日学校和1828 年改革后的英国公学教育也强调对青少年宗教思想的培育。在福音教派的倡导下,英国的海外传教活动也日趋频繁。我们在当时夏洛特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的小说 简爱(JaneEyre,1847)中的教士圣约翰、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的小说荒凉山庄(Bleak House,18521853)中的杰利比太太身上都能看到前往海外的传教士的身影。不过也许珊瑚岛 更能体现这93M Knowles K Malmkjr,Language and Control in Children s Literature,London:outledge,1996,pp36 39 18 世纪初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 鲁滨孙漂流记(1719)出版后风靡一时,后世出现了很多模仿之作,形成了一个号称“鲁滨孙故事”的亚文类。维多利亚早期历险小说作家弗雷德里克马里亚特(Captain Frederick Marryat,17921848)的 海军士官生伊赛先生(Mr MidshipmanEasy,1836)、巴兰坦的 珊瑚岛 等许多后世作家的类似作品都被列为“鲁滨孙故事”。种维多利亚中期英国社会热衷于福音传道的精神。正如当代英国著名评论家弗兰克克默德所言,珊瑚岛 作为 19 世纪最受欢迎的历险小说之一,可以作为研究(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观念史的一个文件。如果说 鲁滨孙漂流记 中的鲁滨孙代表了英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经济个人”,那么珊瑚岛 中的几个少年则代表了维多利亚中期英国人热衷于福音传道事业的时代精神。这部小说准确地把握了 19 世纪中期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文化脉搏,宣扬“福音传道”思想,在此过程中构建了文明理性、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与绅士精神,同时秉持自由帝国主义理念的英国民族身份,进一步强化了英国维多利亚社会的自我形塑,值得仔细探究。二、福音传道理念与“维多利亚精神”在英国,“福音教”开始并不指某个特定的基督教派,而是与 圣经 中的“福音”思想相联系。16 世纪早期的人文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Sir Thomas More,14781535)称那些鼓吹宗教改革的人为“福音教徒”。自 18 世纪 30 年代起,人们用“福音教”来称呼当时英国兴起的复兴福音信仰的新教宗教运动,到了 18 世纪晚期也有人将清教色彩浓厚、坚持 圣经 至上的新教加尔文宗和循道宗称为福音教。其实准确地说,福音教是一种社会思潮,广泛存在于所有带有使徒精神的教会里,包括英国国教,以及不从国教的长老会、浸信会、公理会等不同教派。福音教注重共同的基督信仰,强调宗教虔诚和道德自律,淡化各教派具体教义之间的差异,呈现出跨教区传教和跨教派联合的特点。福音教的兴起与当时英国社会世俗化倾向明显有关。当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曾以诗意的笔触描述了 18 世纪初英国社会宗教热情消退、世俗化倾向日趋明显的社会现象:“如果说宗教分裂了英国,那么贸易的重要性则在不断增加。圣经 有了一个敌手。六十年前,清教徒是挥舞刀剑的克伦威尔等人;三十年前,清教徒是在狱中吟唱赞美诗的班扬;而现在,清教徒是商人兼记者的笛福。甚至连虔诚的贵格会教徒也停止了宗教斗争,默默地开始打理生意。”同时,特里维廉也指出伴随着宗教世俗化而来的酗酒、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面对这些腐败堕落现象,英国社会的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不少英国教会人士和信徒希望延续此前清教前辈的宗教虔诚和道德自律,号召人们通过个人精神净化和自我道德完善来实现社会革新,恢复教会权威。而 18 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更是震动了整个欧洲,也使得英国人 特别是英国中上阶层 看到丧失信仰、社会动乱带来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福音派的崛起也反映了 18 世纪以来英国社会各阶层力量的冲突与整合,特别是中产阶级的兴起。英国社会长期以来一直阶级壁垒森严,但自 18 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进展,英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开始变化,工商业中产阶级实力日益强大,开始要求自己的社会权利和地位。传统贵族集团开始式微 1832 年出台的改革法案削弱了英国传统贵族的特权、扩大了中产阶级的选举权,就是标志。劳工阶层也开始形成,并在 19 世纪 40 年代的宪章运动中展现了自己的力量。在这种英国社会阶层矛盾突出的大背景下,福音派提出的个人和社会道德观实际上为英国社会提供了一套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而其跨教派、包容性强的特点又使得它能够团结各个阶层,缓和社会矛盾,推进社会的整体均衡发展。英国中产阶级完全吸纳了福音派的道德观,并培养了勤勉、道德、宗教虔诚、工作伦理、实用主义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英国社会的“体面”阶层。劳工阶层的价值观总体上偏向中产阶级,连素来骄慢、缺乏道德意识的英国贵族也开始注重“可敬”的生活方式。就这样,一开始在英国中下层社会传播的福音派到了维多利亚时期迅速向英国中上层社会扩展,逐渐从宗教意识形态扩展成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形成所谓的“维多利04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1 期Martine Hennard Dutheil,“The epresentation of the Cannibal in Ballantyne sThe Coral Island:Colonial Anxieties in Victorian Pop-ular Fiction”,College Literature,Vol 28,No 1,Oral Fixations:Cannibalizing Theories,Consuming Cultures(Winter,2001),p105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高原、董红钧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年,第 65 页。D W Bebbington,Evangelicalism in Modern Britain:A History from the 1730s to the 1980s,London:Unwin Hyman,1989,p1张坤:1819 世纪英美基督教复兴运动 ,宗教学研究 2019 年第 2 期。G M Trevelyan,English Social History:A Survey of Six Centuries from Chaucer to Queen Victoria,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Ltd,1986 p 310G M Trevelyan,English Social History:A Survey of Six Centuries from Chaucer to Queen Victoria,p329亚精神”。由于福音教源流众多,学术界对其基本信仰也多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圣经 至上、个人皈依的必要性、福音传道的优先性、(在十字架上为世人受难的)耶稣基督的威严”是福音教的基本信仰,还有学者则认为要加上“圣灵的统治性、基督徒社团的重要性”这两点。但无论如何,“传播福音”一直是福音教的一个重要信仰 福音派将新教的“因信称义”信条解释为通过自省、自助及互助等社会实践取得善功,因此鼓励传教行动。另一方面,进行福音传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时英国社会中下层人士挣得“体面”“可敬”社会地位的方式。英国维多利亚晚期著名小说家乔治艾略特曾在西敏寺评论 上撰文抨击过这种现象:“如果一个人智力适中,道德修养不高于平均水平,却擅长夸夸其谈、口若悬河,那么,没有出身或金钱相助,他最容易在英国社会获得权力和声誉的职业是什么?让这个人成为福音传道者吧!”正因为如此,自 18 世纪晚期起,赴异域进行福音传道在英国逐渐成为潮流,相关的海外传教组织也纷纷成立。1792 年,英国成立第一个海外传教组织“浸礼宗异域传播福音差会”(Baptist So-ciety for Propagating the Gospel Among the Heathen),3 年后英国公理会又发起成立了一个影响极大的跨教派性的“伦敦传教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9 世纪中期英国国力的迅速增强也促进了传教事业的发展。据记载,18001850 年间,英国人均个人收入增加了 85%。到了 19 世纪中期,英国个人年平均收入高达 32 6 英镑,远超同时期法国和德国的人均收入。正是这样雄厚的经济实力才使得很多英国人能够响应教会的号召,每年捐出 1 英镑来资助传教事业。而英国的海外传教会也迅速增加。1836 年,英国只有 10 个海外传教会,而到了 1888 年已经达到 100 多个。无数福音教徒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 或者出于提升自己社会阶层的欲望,在各种团体和个人的资助下奔赴世界各个偏远的角落去传播基督教信仰。特别是南太平洋地区,从 16 世纪被欧洲探险家发现之后其热带美景和异国风情就引起了欧洲民众的极大兴趣。但自 1779 年库克船长在南太平洋被当地土著杀害后,许多欧洲人就将太平洋群岛视为愚昧堕落之地,需要西方文明曙光的照耀。到了 19 世纪,欧洲人对太平洋群岛的观点呈两极分化趋势,推崇者视之为天堂,诋毁者贬其为疾病 特别是麻风病 肆虐之地。珊瑚岛 一开始就描述了南太平洋的这种双重特征:“在他们告诉我的所有地方中,南海的珊瑚岛最吸引我的想象力。他们说那里有成千上万美丽富饶的小岛,都是由一种叫珊瑚虫的小生物构成的。那里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气候宜人,树的枝头果实累累。不过,奇怪的是,那里的人却是非常狂野嗜血的野蛮人,只有少数我们救世主的福音传播到的地方例外。”这种介绍从一开始就给小说定下了教化土著野蛮人的基调。小说叙述人拉尔夫临行前其母给他一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