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一流
背景
普通高校
思政课
建设
思考
王书宜
政工工作Political work第 34 页2023/2 (下)总第405期“双一流”背景下普通高校思政课建设思考文/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书宜高歌宣晶雪2015年10月,我国实施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的重大战略,政府对高校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各大高校竞相发力,争取进入“双一流”行列。与一流高校相比,普通高校无论是建设资源还是经费方面均不如前者,但这并非意味普通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始终只扮演“跟跑”角色,而是可通过聚焦优质课程逐步提升学科实力。与专业课相比,思政课立足于培养对象特点及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变革,除知识性目标外,还兼具“立德树人”目标及政治目标。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思政课应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时代特点,运用其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实践教学同理论教学双线发展,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善于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然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高校思政课却存在着若干问题。一、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与重点高校相比,普通地方高校存在经费受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类高校实践教学的开展。尤其是在“双一流”建设时期,国家对学科建设的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纯理论教学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大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完成理论到现实的转化。实践教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想要在高校开展好思政课,就要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然而教师参与程度不足、课程形式单一、现场教学资源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阻碍了实践课育人功能的发挥。多数教师依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即使走出教室也依然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未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仅达成了教学地点的转换。此外,部分学校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内容单一,缺乏师生互动,有些教师未能真正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仅在最终评价环节予以点评。由于地方高校经费受限,教师诸多构想无法实现,使基地建设缺乏现代技术和资源支撑,从而限制了实践教学形式的选择。(二)优秀人才匮乏。人才是发展的根基。想要建设“一流”学科,创建“一流”课程,高端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一般高校受地方经济水平和资源的制约,难以在人才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地方政府及高校的人才政策缺乏吸引力,导致优秀教师非正常流动。这就造成了部分高校中学缘结构不合理、师生比例不达标、优秀教师匮乏、高水平人才配比不足、学科方向模糊、科研能力整体偏弱等问题,制约了优秀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三)评价标准倾向学术维度。首先,学科评价倾向学术维度。传统学科评价的标准往往来自同行评价以及科研成果。该评价标准致使高校教师将精力聚焦于学术维度,忽略了学生需求及社会需要。“双一流”背景下的优势学科一般具备更多高质量优秀学术成果,导致学科评价的标准倾向于科研维度,以直观的可量化标准来判定学科优劣而忽略了课程建设。其次,教师评职称倾向学术维度。高校教师职称的晋升同科研成果密不可分,这就造成了部分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将大量精力投入科研,对教学的改革仅停留于理论层次,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由于评职称采取量化标准,部分教师申请超出精力范围的课程,导致“科研教学两误”。二、思政课建设路径探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普通高校的一流课程建设尤为突出,想要打造好一流思政课,需要从教师素质、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团队等维度进行思考。(一)提升教师素质。“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是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过硬是建设一流思政课的基础。由于思政课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党情、国情、民情的变化,根据社会存在的新变化不断丰富课程的理论内核,强化自身知识储备,根据理论更新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不可啃老本,陈旧案例反复使用或沿用旧教材提法。对于教材中尚未更新的理论成果要及时向学生指明,并对变化产生的原因、意义展开深入探索,而非仅停留于结果本身。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要以相关文本为参照依据,同时又不仅拘泥于课本。结合时事政治及最新理论成果,开阔学生视野。由于思政课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因此具备丰富的科研价值与理论价值。为了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求教师深度挖掘课程本身的学术价值,提升自身科研能【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课具有多维课程目标。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同一流大学相比,普通高校不仅存在思政课的共性问题,还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困境。本文从教师素养、教学手段、团队建设等方面出发,以探索实现思政课优化发展的路径。【关键词】思政课;“双一流”第 35 页2023/2 (下)总第405期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以及党史资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下对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有效把握,从横、纵两个维度进行探索,以严密的知识网络支撑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通过学术创新推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手段的创新。对此,要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导、成员各司其职、资源经验共享的科研团队。具备丰富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带头人能够合理有效地引领学科未来的发展。在充分了解团队成员的学缘构成及擅长领域后,整合各类资源,划分出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帮助成员找到团队内的定位,施行点对点的导师制度,使青年教师尽快步入正轨。同时,定期开展学术研讨活动,举办教师读书会。通过与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教师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打开思维格局,提高学术水平。(二)创新教学手段。为促进思政课创新性发展,需要教师不断探索适合课程实施的教学手段。1.线上课堂与传统课堂相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解决好现代传媒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做好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是思政课教学信息化发展的迫切需求。长久以来,线上教学一直作为线下教学的辅助手段。在疫情的催化下,混合教学模式日益常态化,并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当前全球疫情并不乐观,将两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应对部分学生不能回归校园的复杂情况。对此要进行资源整合,同时结合学校地方特色与学科特点创建微格教学。建立教学效果评估制度,制订多元化评定标准,随时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学习效果。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平台辅助传统课堂教学,同时也应该注意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主导地位,不可本末倒置,完全用线上教学取代线下课堂。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之志,做奋斗者。”作为综合性极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其育人的重要方式。为此要让学生走出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校要整合并利用好当地的红色资源,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合作联系,加强校地有机结合,建设并利用实践教育基地进行教学。通过身临其境的一线教育达到学生对地方文化、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对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认同,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明确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正确价值认同,避免陷入教师应付检查、学生应付考试的形式主义之中。加强校际联系,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由于一般地方性高校可获得的教学资源受到地域、资金、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校际合作,互通有无。同时在实践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应该避免实践教学与理论的脱节。思政课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性,过分强调实践教学的趣味性、故事性以及参与人的体验感,容易偏离课程目标。除了情感目标与能力目标的满足外,知识性目标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性目标,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根植于理论本身,否则实践教学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3.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不仅在于外部灌输,更在于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洗礼。学生不仅要在课上学习理论,更要在课下自觉学习。教师应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将课堂延伸至教室外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以达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组织学生成立学党史小组,创建活动基地,开展学术沙龙搭建能够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的平台。在开设形式上,要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更加自由多元的方式。例如话剧表演、歌曲传唱、主题演讲、诗歌朗诵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整个学习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4.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立问题来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是思政课的内在要求。“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吃透教材,熟读理论,厘清逻辑,设立问题。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充分学习后,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梳理教学的重难点,并根据不同专业班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地设立问题,将问题作为课堂的主线。所设问题前后之间应当存在一定的逻辑,通过合理的提问把握课堂节奏。有的放矢地设立各个教学环节,避免学生听课抓不到重点,教师授课偏离主题的情况。(三)建立优质教学团队。由于思政课一般采取专题教学形式,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涉及诸多事物,因此仅靠个人力量难以达到教学设计的科学化。为了推进普通高校思政课的创新性发展,打造具有强大专业能力且师资充足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以专业或学科进行划分的教学队伍受传统教育评价机制的影响,往往侧重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相互协作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在“双一流”建设的新时期,松散的团队结构将无法满足国家对高校思政课创新性发展的新要求。优质的教学队伍除了应当具有稳定合理的结构、较高的学术水平外,还应具备充足的师资力量,独特的团队文化以及合理的评价体系。1.扩充教学队伍,吸纳高水平人才。优质教学团队不仅要满足量的要求,更要达到质的标准。没有一定规模的教师队伍就无法形成教学建设的根本支撑力量。学院要根据高校350 1的师生比,配备相应数量的专职教师,并以兼职教师为补充,最大限度上满足教师对学科以及课程的支持。为此,地方政府和校方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吸引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在保障政工工作Political work第 36 页2023/2 (下)总第405期其基本利益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避免人才外流。更要注重团队中教师的质量水平,避免为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师生配比而简单地扩充教师队伍,影响教学梯队的建设。2.优化内部结构,实行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教学团队不仅要在外部发力,还要激发团队内生力量,利用好既有资源提升队伍总体能力水平。首先,要加强对骨干教师的政策倾斜。作为教学团队建设的中流砥柱,骨干教师对教学以及科研贡献了自身强大的力量。因此,必须重视骨干教师的发展,将其纳入未来带头人的后备军中。同时将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团队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国家对思政工作的重视不断加强,各大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青年教师的比例逐渐增加。青年教师是一个学院发展的未来,他们具有创新力能力强、接受能力强,精力充足等特点,但同时缺乏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对此要增加青年教师参加校内校外各种进修活动和教学比赛的机会,将其培养成能够独当一面的骨干教师。再次,要整体提升团队成员的学历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供给,鼓励硕士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水平。3.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团队内部凝聚力。优秀的教学团队不仅要做到资源上的共通,还应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和谐的团队氛围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才外流,保持团队内部结构稳定。为此要建立独特的团队文化,健全发展机制,促进公平正义;建立共同愿景,激发奋进动力;清除不正之风,避免恶性竞争;完善奖励机制,提高价值认同。4.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传统评价体系过于注重教师科研成果,导致教师在课程建设方面疲软。为了增强教师在课程投入方面的积极性,必须改革原有以学术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以人为本,切实考虑到教师自身发展需求、学生学习诉求、课程建设要求。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加大评价在教学成果方面的政策倾斜。使思想政治建设回归“育人”初心,减少功利化的浮躁评教心理。严格考察师德建设,发挥党建作用,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课题项目:1.齐齐哈尔大学“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专题教学的改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