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_王传毅.pdf
下载文档

ID:2261297

大小:1.26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加强 高校教师 队伍建设 现代化建设 提供 坚实 人才 支撑 王传毅
2023年第2期中国高教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1,明确科教兴国战略在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使命任务,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锚定 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考量。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支撑,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的重要作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世界一流的人才队伍,就难以支撑科教兴国战略的统筹推进。今天的教师队伍水平决定了明天国家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一、坚持以德为先,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1现代化建设需要一批德才兼备的高校教师。坚持以德为先,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举措。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就提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2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时重点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发布多项重要政策文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2014年9月,教育部印发 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对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全面要求,要求高校“创新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健全师德考核”“强化师德监督”“注重师德激励”“严格师德惩处”,培育高校教师高尚道德情操4。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5。同月,教育部发布 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要求“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潜心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62020 年 11月,教育部发布 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指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要“努力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优秀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王传毅辜刘建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高校应坚持以德为先,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人才战略布局,持续充实教师队伍规模;加大统筹支持和资源共享,促进区域教师队伍协调发展;创新高水平师资引育机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开放办学汇聚资源,建设产教融合的教师队伍;全面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预备军”。关键词:党的二十大;高校;教师队伍DOI:10.16298/ki.1004-3667.2023.02.0316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2期导师”7。2021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的 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 提出,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引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全面提升8。上述政策为建设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奠定了良好基础,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强化,以李保国、黄大年等为代表的优秀教师不断涌现,全国教师队伍实现了量质齐升,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持续浓厚9。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应坚持以德为先,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德师风建设必须突出思想引领和政治导向,加强教师队伍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持续深入学习,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不断增强高校教师队伍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二是要强化精神引领,培养教师坚守师德的自觉意识。师德师风培养是由外在规范的“他律”走向内在价值的“自律”的过程,要让师德师风内化为教师的自律自觉。既要强化精神激励机制,在高校的范围内开展师德师风标兵评选活动,形成良好的精神引领和宣传示范效果,又要建立起常态化、合理化、叙事化的文化熏染机制,整合并激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高校优良师德文化和优秀典型人物事迹等教育资源,以微宣讲、微视频、故事讲述等可视化方法为载体,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让“有教无类”“以身戴行”“上善若水”“仁爱敬业”等精神品质生动浸润每位教师的灵魂,强化师德师风修养的内驱力和自觉性,坚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的师德师风。三是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培育优良教风、促进和带动优良学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引领性功能,只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才能培育优良严谨教风,教师职业道德很大程度决定了导师的业务水平。教风的优劣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优良教风是构建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学风的重要力量。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充分认识到师德师风、教风、学风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统一性,整体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四是要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教育评价是引导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机制。有什么样的评价导向就有什么样的师德师风。短视主义助长急功近利的师德师风,效率主义评价形成功利性的师德师风。要支撑和保障教师潜心育人、做大先生、研究真问题,必须优化评价机制,切实破除“五唯”倾向,将立德树人实效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根本标准,将潜心治学作为典型选树的重要标杆,引导教师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以身示范感染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二、完善人才战略布局,持续充实教师队伍规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现代化建设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1完善人才战略布局,持续充实教师队伍规模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高校专任教师从2012年的149.46万增长到2021年的188.52万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从22.9万人增长到42.4万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6.9万人增长到13.2万人,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人数占比从 18%上升至 28%,教师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成为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大国良师”,有力支撑起了新时代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9。需要看到的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也将面临供给不足的重要问题。直观来看,近5年生师比逐步升高,2016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生师比从 17.07 1增长至 18.37 1,累计增幅为 7.6%,年度增幅依次为2.6%、0.2%、2.2%、2.3%;去除高职(专科)院校数据,本科高校生师比从 16.78 1 增长至 17.51 1,增幅为4.4%10。这些数据表明,高校教师规模的增长速度低于高校在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生均教师资源有所降低。同时,高校专任教师规模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若保持当前的高校专任教师增长速度,到2035年,将面临29万人至88万人不等的教师队伍缺口。综合相关学者预测,2035 年高等学校在学生数将达到5 630.32万人至6 496.57万人,依20152020年的高校平均的生师比(17.7 1)和不同类型学生当量的计172023年第2期中国高教研究算,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量将达到 259.15 万人至298.78 万人,考虑到 2035 年后将有 37.95 万教师退休,专任教师的需求将达到 297.10万人至 336.73万人。(见表1)从高校专任教师的供给能力来看,2020年我国博士学术学位授予数为66 661人,但由于博士就职于“象牙塔”外是一个全球性趋势,中国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入职学术岗位的人数占比仅为50%70%11。假设以2020年水平测算,依赖于国内博士研究生教育所形成的专任教师供给,到2035年约为 46.67 万人至 65.33 万人。同时,依据教育部2020年12月发布的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2019年留学回国人数为58.03万人12,2021年已上升至100万人以上13,其中相关报告显示,留学归国博士占比约为1.8%14,若按照全球博士就职高校的平均比例(50%)测算15,每年学成归国群体形成的专任教师供给大致为 1 万人。综上,2021 年高校专任教师188.52 万人,按当前供给能力到 2035 年只能新增60.67 万人至 79.33 万人的高校专任教师,还具有29.25万人至87.54万人的缺口。面向2035年建设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必须储备充足的专任教师队伍。一是做大教师规模增量。需要适应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紧迫需求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新形势,根据教育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合理核定高校专任教师编制,以不低于高校在校生规模增长的幅度,增加高校专任教师编制增量。同时,按需稳步扩大国内研究生教育规模,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持续提升专任教师“内循环”供给的质量与水平,以未来教育强国的教师水平培养当前致力于学术职业的博士研究生。二是优化教师队伍存量。在现有编制总量内,优化事业编制存量结构,将编制更多地向专任教师队伍倾斜;建立高校教师编制省级统筹的调节机制,在本省范围内解决编制结构性不足问题;探索有效的延聘方式,增加教师总量,对于学术精湛、身体健康、富有热情的退休教师予以延聘,发挥余热、贡献力量,为青年教师成长传帮带扶;创新教师聘用方式,坚持编内编外同工同酬,畅通编外教师发展通道,激发更多高层次人才积极投身高等教育事业的热情。三、加大统筹支持和资源共享,促进区域教师队伍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1。现代化建设依赖于区域人才合理布局和创新发展,对高校教师的区域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中强调,“要完善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1加大资源统筹布局和倾斜支持,促进区域教师队伍协调发展,是国家整体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开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表12035年高等教育专任教师需求量预测结果(单位:万人)方案类型高方案(毛入学率=0.75)低方案(毛入学率=0.65)2035年高等教育测算指标学龄人口在学规模折合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量专任教师需求量学龄人口在学规模折合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量专任教师需求量王传毅等16(2022年)8 907.406 681.005 437.51307.20345.158 907.405 790.004 716.10266.45304.40别敦荣等17(2021年)8 377.676 283.255 115.76289.03326.988 377.675 445.494 437.26250.69288.64梁彦等18(2021年)8 501.006 375.755 190.68293.26331.218 501.005 525.654 502.18254.36292.31李硕豪等19(2018年)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